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火爆中英。BBC记者跟踪拍摄了一个月时间内来自中国的五位老师用“中式教育法”教英国博航特中学学生的情况,课程包括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学等,英国学生在课堂内外与中国老师的“冲突与磨合”贯穿始终。有意思的是,这次教育实验结束时,他们的平均成绩比采取英式教学法的班级更胜一筹。临别前,不少学生也表示能理解中国老师的苦心。
2016年春节,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英国雄狮电视公司联合制作的电视系列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在BBC二台播出,分为《回家》《团圆》《欢庆》三集,通过记者出镜串联的方式,将中国乡村城市、南北地域的春节故事一一展现,呈现了热闹祥和的中国年。
以上两部纪录片在海外播出后取得了较大反响,其取材角度及编辑理念对于中国电视对外传播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试对一些视频节目的选题和拍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用“人文”元素强化“标签化”题材
对于外国人熟知且喜爱的中国“标签化”题材,挖掘其背后的人文故事,有助于增加对外传播的有效性,提高传播质量。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进程加快,外国人对很多中国元素越来越熟悉。晶莹剔透的冰雕、沸腾飘香的火锅、热热闹闹的庙会,这些外国人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在《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一片中得到充分的传播。
但如是题材的反复传播也有“标签化”之嫌,在对外传播中,“标签”题材究竟是否值得大费周章地进行拍摄报道?是否会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呢?
笔者认为,通过介绍西方观众熟悉并接受的中国元素,更能增加相互的好感,更便于推介那些不熟悉的事物。但千篇一律的大红灯笼、反反复复的茉莉花难免让人“消化不良”。那怎么让西方观众眼前一亮,不感到乏味呢?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利用中西方地域、国情、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呈现出中国独有的故事:护林员与猴年主角金丝猴的数十载情缘,四川名酒酿造工艺的百年传承,京郊古镇打树花的传统与革新。
这些故事背后传播的正是当代中国活生生的人文故事。《辞海》对“人文”的定义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每个国家的文化是最有代表性与独特性的标签。曾经在国外大热的《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中国饮食文化,正是将“食”与“人”用故事勾连起来,见事又见人,增加了美食的感染力,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熟悉的东西到底值不值得对外传播,熟悉的东西背后又有哪些陌生的东西;哪些才是真正陌生的东西,陌生的东西背后有没有熟悉的东西,都需要我们辩证看待。共同点让我们有对话的基础,但人文化的故事才能吸引住对方。
利用冲突后的“思辨”介绍“相异”题材
在对外传播中,应合理选取外国人存在偏见误解或者中外双方观念有冲突的中国题材,给双方提供交流机会,利用传播后的舆论热潮,促进沟通理解。
在影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中,中国老师和外国学生礼貌初识却发现观念严重冲突、矛盾升级,转而偶有反思、互相体谅,到最后临别挥泪,这一过程符合跨文化交流的磨合规律。
当然,有人会一见面就情投意合,但就中西方自鸦片战争后近两百年的交往来看,这并不现实,我们在对外传播中是否就要讳莫如深呢?
中英教育理念的差异被视频剪辑手段极大地放大。能不能每天坚持这么长时间的课堂学习?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能不能接受“灌输式”授课方式?本片正是通过冲突碰撞后双方的妥协和坚持凸显了中西方教育理念、甚至对下一代人生规划的不同。
BBC展现的中西方教育领域的冲突激起了观众的争论和反思。一些国外网民留言批评英国学生缺乏纪律性,不少人表示中英教育各有利弊,应取长补短。中西教育一时成为中英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个热门讨论话题。在4月举行的2016中英校长高峰论坛上,博航特中学校长表示中国学生和家长都很用功,而探讨中英教育就是寻找各自优缺点,在各自教育系统里进行改进。
如何让存在文化冲突的双方更好地输出与接受彼此的文化,这是值得对外传播从业者思考的问题。BBC纪录片并未刻意宣传中国,但在教育话题上,促进了中西双方的认识与理解。BBC的这次尝试表明,在中外存在较大差异的领域,尽可能全面平衡地展现双方的异同,或者原生态地陈述事实,有助于中外观众理性地接受双方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甚至反思自我。但必须注意的是,文化类话题的冲突性虽然不及政治类话题“敏感尖锐”,但在报道“相异”题材时也要站稳立场,谨慎把握。
用“辩证”方法介绍“争议”题材
一些中国题材容易引起西方误解,或者本身确实暴露了特定的社会问题。对此,可以通过“辩证”的方法,找到于我有利的角度进行报道。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第一集《回家》展现了中国春运的宏大场面,称之为一场“春天的迁徙”。
“春运”对普通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怎么把自己“运回家”是让不少人“挠头”的事情。每逢春运,问题性报道就见诸于国内媒体。如果把这个概念简单地搬运到文化迥异的海外去,未必让人感同身受,反倒容易导致困惑。
因风雪造成数十万旅客滞留的广州车站让人感到春运的艰难。影片拍摄了旅客疏散进站的画面,直观而震撼。同时,该片记者还采访了亚洲最大的铁路局调度控制中心,画面中宽敞的大厅和井然有序的工作场面,让观众看到中国政府机构现代化的一面。记者还把其比作阿波罗13号控制室,类比感性而形象,让春运多了几分“未来感”。
回家同时也是温暖的,该片运用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多着墨于春运的暖心、关怀。纪录片采访了一个中西合璧家庭,拍摄了回国前孩子绘制传统全家福的热闹场景。女主人在机场迎接身为帕金森患者的父亲的长镜头特写更让人感到回家的温暖。这个中西结合家庭在片中更具象征意义,容易让西方观众感到“接近性”和亲切感。同时她对国内家人的牵挂、混血子女对中国文化的喜爱,都是很有利于对外传播的角度。
虽然都是客观事实的展现,“浓厚的家庭观念”“科技力量”等于我有利的元素穿插其中,本身“难堪”或者容易遭到误解、引发偏见的“危险”概念也能有效地实现对外传播。
用“轻松”元素传播“抽象”概念
随着中国的发展,外国人未知但我方需要主动传播的中国题材不断增加。借助一些轻松的元素介绍“抽象”“生硬”的概念,可达到“以柔化刚”的效果。
经济类题材主体相对抽象、专业性强,历来都是新闻报道中的难点,尤其是在电视这类线性传播中,内容稍纵即逝,传播难度加大。这也是电视经济新闻通常会运用图表等可视化元素进行传播的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新闻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今年4月,复兴路上工作室推出的视频短片《中国经济真功夫》受到网友好评。该片不仅采用了漫画形式,还利用中国功夫来诠释经济发展之道。例如:将功夫理念中的“退为进、静制动”和中国经济放慢增速、调结构助推转型升级联系起来;将“徐疾有序、久久为功”与中国循序渐进地推出改革联系起来;将“惠己达人、精进共享”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亚投行”蕴含的合作共赢理念联系起来。
用“轻松”元素来介绍外国人一时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也是规避电视线性传播的弱点、增强其可视化特点的方法。
今年“十三五”正式开局,中国将决战全面小康。中国媒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肩负着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重任。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时指出,希望新闻工作者客观、真实、生动地报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外国观众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他曾说,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已经醒了,它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但在很多西方人眼里,他们或者并不承认我们和平、可亲、文明,或者只盯着我们是“狮子”。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让西方人接受中国和平快速发展的事实,是对外传播的题中之义,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求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