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领衔全球经济治理:中国声音与媒介呈现

领衔全球经济治理:中国声音与媒介呈现

时间:2024-11-06 10:44:46

钱晶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经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9月4日到5日,G20峰会将在杭州举办。此次峰会以“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为主题,旨在开启新一轮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战略对话,对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决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我国的对外经济传播而言,这次峰会不仅是一次大考,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本研究认为,注意传播议题的更新到位、多元利益的包容表达、可控视角的公关路径、国际国内的媒体竞合以及智库角色的充分发挥,是有效开展此次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思路。

一、更新议题:双管齐下式的中国动能

在2015年土耳其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杭州峰会的主题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强调此次峰会旨在构建经济发展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的联动发展,促进包容性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球。承袭上届“包容、落实、投资性增长”的主题,此次主题有两大创新点:一是经济体系的创新,二是全球治理的完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峰会将可持续发展提到全球宏观经济议程的显要位置,体现了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眼光与担当。在我国的积极倡导下,2016年4月的协调人会议发表了G20历史上第一份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声明,为本次峰会关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生态文明的努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旧力减弱、新力将生”的历史阶段。面对全世界始终关注、时而质疑的眼光,有效的舆论回应需要清晰的发展思路做后盾。面对增速减档、结构调整和前期政策消化的“新常态”,我国提出“双引擎”构想,让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同时发力,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从产业结构上升级。当前世界经济的“新平庸”局势迫切需要强势的动能来注入活力,毫无疑问,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小康建设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世界经济低迷引发的焦虑。

全球治理是此次峰会要构建的第二大议题。G20是金融危机后形成的全新国际经济治理机制,在国内外两个舆论场的沟通中,国际舆论将进一步关注中国经济与全球的对话。在全球经济合作中,权利与义务一卵双生——要讲好中国的经济故事,除了以“双引擎”为主旋律的建设交响,除了蓬勃兴起的“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和人民币国际化,还应包括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期望与要求。开展全球经济治理,进一步规范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各项活动规则,秉承平等互利、协同发展的原则,不管是对新兴市场、守成大国,还是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具有十分新颖而务实的意义。

二、均衡信源:多元表达中的政经考量

与土耳其峰会一脉相承,“包容”也是此次峰会的关键词之一,要力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合力消除贫困,让共同发展成果惠及全球每一个角落。世界经济是一个庞大的利益系统,各种博弈充斥其中,牵涉到各个利益攸关方。每一次重大经济决策,媒体对决策的每一次报道,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他人包容,就是给自己机会。从当前世界经济局势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些传统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扶助对象,要赋予它们充分的舆论话语权,给予详尽的报道和深入的讨论——如非洲国家工业化问题等。

反过来看,对传统发达国家和地区所出现的问题,也应该抱着包容的报道态度。近来,西方大国一端的种种突发事件使世界格局充满变数,引发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讨论和争议:由于美国及北约集团反恐行动的双重标准,中东地区的流血事件没有一天停止,反而引爆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伊斯兰国袭击案件,次生性灾害如难民潮等困扰着欧洲大陆;美国大选中,地产巨贾特朗普的民意支持度令全世界惊异,迫使各大媒体不得不将其从娱乐搞笑版转到严肃新闻头版,也使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未来产生越来越多的质疑;6月底,英国全民公投支持“脱欧”,更为欧盟这个困扰频仍的地区性国家利益集团雪上加霜。要理性对待和报道这一切,要在此基础上打造建设性的经济对话,没有包容性的媒体呈现,恐非易事。无论是G7还是G20,包容不仅是一种外交智慧,更是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策略考量。

G20峰会的立会初衷就是要推翻G7集团重启西方利益小圈子的议程藩篱。在媒体报道中,设置“包容”这一主题意义非同寻常。从报道内容的选择,到报道框架的构建,应杜绝任何歧视性、独断性的媒体议程。具体来说,对一篇报道的标题、导语、核心段落、背景介绍等结构性内容,审稿时要认真把关,确保其中不出现区别性的话语,对每一位成员国的经济状况和诉求应该予以充分的关注和尊重。在整理采访素材时,记者要注重各方信息源的均匀分配,尤其要注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分配,还要讲求官方话语与社会各界意见的综合分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包容”这一充满亮色的主题有充分的媒介呈现。

三、公关路径:可控思维下的媒体关系

要准确、到位地将内容传递到受众端,必须合理运用整合传播营销思维,全力释放对外传播动能。对G20峰会这一重大活动的对外报道,可以积极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洛普原则(ROPE原则:Research、Objective、Programming、Evaluation),将“调研”“目的”“执行”“评测”有机结合,对传播全程进行把控,利用各种舆论平台进行全过程策划和路径设计。

首先,要做好前期调研,充分了解传播对象。G20峰会要求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经济体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会晤,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积极、即时了解各国经济领袖和决策者的考量和要求,对本次峰会宣传有重要意义。在前期协调阶段,需要与各参会国工作人员建立长效联络机制,主动调研,深入了解对方央行和贸易、民生政策制定和监管部门的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此次峰会的国际传播议程大纲。

其次,要准确制定工作目标,要掌握好具体的客观性目标与抽象的主观性目标间的辩证关系。第一,需要在会场、宾馆、旅游景点、餐馆等外宾活动频繁的地方做好平面、视频材料的摆放、发放和播放,以增加可控型媒体的绝对数量。第二,要做好定期的可控宣传工作量统计,如发放的宣传资料数量、进行的直播数量、举行的研讨会数量等。另一方面,要与潜在受众开展即时随访,做好宣传期间舆情的登录与检测,以便及时了解宣传工作的效果。

最后,抓好各个外宣项目的具体执行——这是最主要、最精髓的环节,可以多种形式展开,如新闻发布、社交媒体、主题论坛、志愿者活动等。新闻发布一直是融通信源与信宿两个环节的重要媒体实践,其独特的权威性和主导效能是第三方媒体报道所不能替代的。更重要的是,从危机管理的视角看,有效的新闻发布能发挥至关重要的舆论引导功能。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日趋成熟,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人大政协两会的新闻发布受到各界好评,要将相关经验和成果与G20峰会的新闻发布紧密结合。

从公共关系实践的角度看,新媒体涉及不同媒体平台和舆论场域之间的互动,向来属于不可控型媒体中较难处理的部分。针对此情况,要合理规划各类大V言论,主动发布网民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形式(如复兴路上工作室今年4月发布的动漫短片“中国经济真功夫”等),积极进行正面舆论引导。G20杭州峰会官方网站、网上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公号等均属于可控型新媒体,只要合理筹划,就会起到十分明显的舆论功效。

四、集中对焦:两大维度上的媒体竞合

从全球媒体到国内媒体,从主流央媒到地方媒体,要调集国际、国内两大维度上的各个利益攸关方,把各方媒体的作用充分显现出来。纵观全球传播近年来的发展趋势,“西强我弱”的局面虽未被根本撼动,国际信息流动和舆论走向仍由英美领衔。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非西方国家一手抓经贸发展,一手不断进行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渐渐在国际舆论中形成一股反制英美霸权的“他国崛起”的鲜活动力。

其中,来自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Al-Jazeera)、来自俄罗斯的今日俄罗斯(RussiaToday)、来自中国的中央电视台(CCTV-News)、来自伊朗的PressTV以及来自委内瑞拉的南方电视台(TeleSur)都是较为典型的案例。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已逐渐从经济、贸易、金融领域辐射到国际传播领域。从这个意义上看,引进利益攸关方国家的媒体,对讨论世界经济实际问题的G20峰会宣传意义非凡。在实践层面上,既要调动英美媒体的内在积极性,更要团结发展中国家媒体,提前与对方协调、联系,明确此次峰会的各项议程和进度,为合力宣传提供保障。

从国内媒体层面看,要特别注意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的结合。传统意义上,兼顾版面、时段安排和媒体运营效益考虑,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地方媒体(特别是都市报、晚报、地方卫视等)一般不太注意国际新闻报道,即使有,一般也是引述新华社、中新社通稿编辑而成。此次G20峰会选择在杭州召开,既为浙江省和杭州市各级媒体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路演”平台,更将五大中央外宣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国际台、中新社)与地方媒体有机联动起来,形成竞争加合作的联合播报机制。

对此,大连市广播电视台对夏季达沃斯论坛的精心报道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案例。从2007年起,既有赴瑞士总部采访而成的系列报道《从达沃斯到大连》、赴500强中国总部的系列报道《非常危机非常道》,也有直播节目《成长的力量》,形成了夏季达沃斯报道系统。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3月开始,浙江省党报《浙江日报》开始发力,在重要版面连续刊登杭州应对G20峰会进行环境整治的报道和评论,如《G20,改善杭城交通出行》《喧嚣很近,请把情怀放远》,为备战峰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五、联动智库:高端智囊间的经济外交

智库外交以高端智囊间的对话为平台,主要有知识外交、二轨外交、公民外交等形式①。充分发挥智库的外交作用,进行经济领域内的多边思维融通,是此次峰会外宣的重要抓手。

首先,要积极利用T20的配套宣传角色。在G20峰会这一重要的经济类外交活动中,智库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并拥有制度化保障——作为G20重要配套活动,主席国通常会举办工商峰会(B20)、青年会议(Y20)和智库会议(T20)等,为各国对话开辟更多场域。T20从专业经济研究的层面切入,对峰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有特殊影响力。在T20的平台上,各个成员国能从高度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层面出发,更加理性地分析世界经济的种种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案。

举办主题论坛,研讨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实现T20经济外交功能的主要形式,更能为G20提供观点和战略库存。今年6月19日,T20“创新、新经济与结构改革”会议在浙江省安吉县举行,会议下设“‘一带一路’与结构改革”“创新驱动与新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与创新创业人才”等分论坛,众多国际组织高级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集思广益,探讨发展模式创新与产业结构改革的深度蕴涵,提前扩大了杭州峰会的影响。

其次,要积极调动新型智库的力量。新型智库有专业优势,对民间智力资源的整合更是意义重大。中国人民大学的重阳金融研究院一直重视G20研究,不仅发布了我国首份G20智库研究报告和蓝皮书,还举办了多次主题研讨活动。除了重阳研究院,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也是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智库代表。春秋研究院最重要的产品“观察者网”力邀国内外政治、经济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主打深度报道和独家专栏评论,已成为重要的新闻门户网站和众多主流媒体的编稿来源,充分体现了新型智库的议程设置能力。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直聚焦我国国际化人才建设,其明星产品“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是国内系统研究人才全球化的权威文献。该智库还积极关注国际经贸研究,近年来举办了“中国与全球贸易”圆桌会、“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与环境转型中的新机遇”国际论坛等活动,获得广泛关注。

可见,新型智库不仅能为多元化决策咨询贡献智慧,而且具有不可低估的软实力意义。因此,在此次峰会的宣传筹备中,要认识到新型智库“外交掮客”(diplomaticbroker)的角色,充分发挥其专业化、体制化和重视媒介营销的特长,对媒体的外宣工作形成“多轨化”机制补充。

(本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立项课题“对外传播领域下的英语财经新闻报道”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QD23)

「注释」

①赵可金:《中外智库外交的五维比较》,《公共外交季刊》,2014年春季号(第4期),56-62页。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