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中外媒体合作传播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

中外媒体合作传播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

时间:2024-11-06 08:53:48

合作传播成为新时代中国媒体探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效果的重要模式。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际传播项目《亚媒看中国》正是合作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该项目策划制作周期长达一年半,共邀请了包括日本、俄罗斯、印度、老挝、巴基斯坦、菲律宾、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共九个亚太地区国家的十家主流媒体来华,进行了八个科技领域的联合采访报道,讲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

一、叙事题材:中外媒体共商共议选题

《亚媒看中国》的选题围绕“智造”展开,以讲述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为核心,共涉及人工智能、港珠澳大桥、电商、高铁、移动互联、智能机器人、大飞机、特高压八个领域。这些领域不仅是中国“弯道超车”取得亮眼成绩的领域,也是很多亚洲发展中国家亟需发展的领域,甚至是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感兴趣借鉴的领域。“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应该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风范巧妙地融合到‘中国故事’中。”①这些“弯道超车”的领域,首先展现了中国在新时代的奋斗与发展;此外,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特色对于外媒而言也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亚媒看中国》在策划之初就以落地为先导,因此在选题设计上强调需结合亚媒的兴趣和需求。在报道前,央视与亚媒进行了多次沟通和电话会议,亚媒记者通过央视提供的参考选题结合本国的需要和本国观众的兴趣来确定选题。从亚媒记者选择的结果看,选题与本国的关联性成为重要的选择依据。参与拍摄的外方记者在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大都谈到了本次拍摄主题的选取给他们带来的兴趣和吸引,认为精挑细选的话题新颖创新、紧扣热点,是受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中国领先的科技与发展也给了他们本人很好的学习机会。采访拍摄港珠澳大桥的柬埔寨记者苏西丽泼泼(SoSreyPov)说,她希望了解这座大桥对于中国当地居民的生活出行究竟有怎样的意义,也希望可以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介绍给柬埔寨的受众。尼泊尔记者硕帕(ShobhaShrestha)在北京和上海等地体验了移动支付软件的使用,她表示,这一主题与尼泊尔有很强的关联性,这些便捷的技术应该被引入他们国家。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网购与物流体系却不如中国的成熟,日本记者井上波非常好奇“中国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购与包裹快速送达的需求”,因此他们对电商网购主题非常感兴趣。又例如,两家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和塔斯社都选择了大飞机这一话题进行报道,重要原因是关注中俄合研的宽体客机C929。

对象国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对象国公众的信息需求。过去在对外传播中,我们想讲的不一定是对方想听的,这样的供需矛盾常常引起对信息的忽视,甚至引发冲突式的解读,让传播效果事与愿违。而与外媒记者共同选择选题,则更好地满足了信息的需求,有利于帮助我们跨越地域与文化的障碍,更好地了解对象国受众,以达到对外传播中信息供需和谐的关系,而不是仅为单向主观的信息推送。

二、叙事视角:立体多面展现科技领域

1.外媒出镜记者

外媒出镜记者是最核心的叙事主视角。在《亚媒看中国》的拍摄中,节目组借鉴了真人秀的拍摄手法,强调拍摄外媒记者对中国科技发展创新成就的亲身体验,记录出镜记者的所见、所思、所感。出镜记者在片中的视角是典型的第一人称限知性视角。“这种叙事视角具有个人化特点,符合人们日常的认知习惯,会给叙述营造出一种真实的效果,产生动感和形象感。”②

以外媒记者做为主视角,首先是实现了“借嘴说话”,免去了中方自吹自擂之嫌。第二,体验式的视角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感和说服力。“越接近现场,就越接近真实”,出镜记者零距离来到一线新闻现场,了解准确的一手信息,真真切切实现“眼见为实”,也让观众以“零距离”投入到新闻现场,增强观众观看的带入感,获得“在场”的心理感受。

从外媒记者的视角来体验,对于中国观众也是一种“陌生化”的观感。如移动支付等技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但当看到尼泊尔记者在体验微信支付的快捷与方便时,中国观众才能真正了解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移动支付发展水平的看法,也就真正了解了中国科技迅猛发展惠及亿万百姓的巨大变化。在播后的问卷调查中,一名中国观众在收看柬埔寨记者采访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的片段时,写道:“亚媒记者向中国工程师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打动的是无数中国观众。将亚媒记者的体验展现给中国观众,也能增强中国观众的民族自豪感与内在凝聚力。”

2.中方技术专家

作为主视角的补充,中方技术专家的视角则更接近于一种全知性的视角。当然全知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的全知全能,而是在特定科技领域下的相对全知。在片中,技术专家这一视角所承担的主要作用是向外媒记者解释生活现象背后的科技原理及发展状况等。限知视角给观众带来的感觉是真实和感染力;而全知视角的特点则在于客观和权威。经统计,《亚媒看中国》系列片中接受采访的技术专家共有40名,每集平均有五名专家出镜。特高压一片中出镜专家最多,20分钟片长里共有九名专家出镜。受访专家中很多都是核心技术专家,如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阿里云“双十一”项目负责人、C919首飞机长等。以往外媒记者获得采访这些专家的机会非常难得。这次外媒记者不仅能够参与采访,而且是在核心现场接触一手新闻事实,获取更专业角度下的中国科技发展情况概览。

全知性视角跳脱出时空外的特点,让《亚媒看中国》系列片得以从全方位的时空角度来描绘科技发展现状,以全景式的扫描塑造更广阔的视野。专家之口既讲述了发展背后的曲折与艰辛,让故事更为丰满,也对未来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展望。如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讲述了他和同事们为准备海底沉管对接而付出的三年努力;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光提出,到了未来的5G时代,中国希望引领全球的发展。这也弥补了外媒记者作为限知性视角只能报道其在当下时空中体验的缺点,提供了更多的全面信息。

3.普通中国民众

普通民众这一视角大多是自身故事的讲述。如网购一片中,讲述了普通民众董阳自己网购的故事;高铁报道中,讲述了乘客邹涛乘坐高铁出行的故事等。个体故事的呈现,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成果的一个生活化的细节注脚,更全面地呈现出科技改变生活的中国社会面貌。

民众和外媒记者在片中同为科技发展的体验者视角,但记者的视角更像是一种掠影浮光的短期尝试,民众则是体现了技术长期浸润下的生活改变。外媒记者视角更多强调技术的“新”与“奇”,而民众的视角则更显得自然,也展现了长期发展下,科技是如何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一个更加多元、感性的中国。

来自民众的个体视角由于贴近生活,往往显得更加亲切,更具有人情味。如网购一片中受访者董阳的叙述:“不用出门,在家里的电脑上,我几乎可以买到我想买到的任何东西,再也不用开着车奔波在去商场的路上了。”这些贴近生活的语言将网购对生活的改变简明地勾勒出来,人们更少去商场,因为在家购物更加方便。尤其是在对外传播时,单谈抽象的技术很难让外国受众感受到技术发展与自己生活的相关性,而讲述对生活的影响则更容易引起共鸣。民众视角的另一个特征则在于其语言的“接地气”。这与专家视角刚好形成一定程度的互补。专家话语的专业性是科技报道中的一大挑战。“接地气”、通俗化的语言利于记者的采访,同样也让外国受众更容易接受到信息。

三、叙事线索:从生活细节追问科技故事

《亚媒看中国》系列片是对外媒出镜记者的采访过程进行真人秀式的全程记录,其叙事线索则是记者在探访新闻现场时所不断产生的问题。

例如,日本东京广播公司(TBS)记者提到,在日本,网购配送问题是一大挑战。日本的网购人群比中国少得多,但包裹不能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却时有发生。记者选择网购这一选题进行采访,主要就是出于想要了解中国是如何解决网购中物流配送这一问题。而这一个问题细化到采访过程中则成了无数个小问题:快递分拣如何完成,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实现,快递员人手不足怎么办,如果配送时出现纠纷如何处理。为解答这些问题,叙述的时间、空间不断地跳跃,串起一个个新闻现场,最终构成了片子的逻辑主线,进而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科技领域的全貌。

这些对于现实细节的追问,也让节目能够从细节入手来讲述背后的更宏大的科技发展故事。如果节目中仅展示对科技成果的体验,则带来的始终只有表层的感官刺激,而不能深刻挖掘科技成就背后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问题作为线索,最终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串联,表层和深层的串联,也增强了该片的趣味性、可看性和连贯性。

此外,外媒记者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比中国媒体人的预设问题更贴近外国受众的心理。尤其是科技新闻需要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必须要了解受众的普遍知识背景和文化观念,才能阐明问题。

四、叙事手法:中国故事结合国际视角

1.画面:国家底色

在大飞机一集中,当俄罗斯记者向观众解说大飞机时,背景为在车间悬挂的中国国旗。而接受记者采访的C919客机首飞机长的制服胸前也有明显的中国国旗徽章。类似的,在移动互联一集中,作为尼泊尔记者直播地点的长城,也是典型中国意象的代表之一。

在《亚媒看中国》系列片中,国旗、长城、鸟巢、人民大会堂、中国地图等象征“中国”的视觉意象的反复出现,都在不断提醒观众“中国”的在场。对这些国家符号的反复运用,构造了一个国家意志的宏大语境,并将片中展现的所有发展成果都置于其中。

2.镜头:凸显外媒

《亚媒看中国》强调从外媒的角度看中国。在镜头使用上,同样出现凸显外媒主体性的特征。

其一是对外媒记者大量使用特写镜头。特写这种镜头的特点在于使主体占画面中的绝大部分,从而排除画面中的背景、环境等要素,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到主体。在《亚媒看中国》中,特写镜头多用于描述出镜记者在体验科技成果时的情感体验。在RT记者体验C919铁鸟试验台一集中,采用了长时间对记者的面部特写镜头来进行细致的表情描摹,以捕捉外媒记者的情感反应和表情变化。对外媒记者的大量特写镜头是对记者地位的一种放大与凸显,是为了强调“亚媒”看中国的主体性。记者既是新闻的记录者,也是新闻的主体。

其二是部分工作情景的入画。在港珠澳大桥一集中,其中一个镜头是柬埔寨记者在乘船前往人工岛时出现了晕船呕吐反应,中方工作人员为其递水。这样的镜头在传统的电视节目中更偏向用于制作幕后的花絮,而非新闻报道中应出现的镜头。除此之外,《亚媒看中国》中还有大量类似的镜头,将外媒摄制团队的工作情景拍摄入画。这种前台和后台的融合,使得观众不仅将目光集中于前台的新闻现场,也将目光投射到后台的外媒团队。

这些对外媒角色主体性的凸显,强调了“借嘴说话”的发声方式,弱化了自我宣传的色彩,更凸显了片子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情节:直面问题

在对外传播中我们不能一味讲正面新闻,也需要回应在中国发展中国际社会所关注的一些问题。

日本东京广播公司着重关注了中国网购“如何打假”。假货是中国网购事业现实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国际上一些媒体也给中国贴上了“山寨大国”的标签。但中国政府与企业为打击假货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却往往被忽视。如果在网购这一选题中回避假货这一话题,只讲述中国在销售额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那只会将舆论场交给对方,继续助长国际舆论对中国产品质量的疑虑。

面对所谓“假货大国”这一先入为主的标签,我们更应该主动讲述,与这些质疑的声音进行对话,真诚展现中国的事实发展情况。

当然,不止是讲述科技发展中的问题,也要告知国际社会中国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不一定只是中国所独有的问题,也可能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通过展示问题,以对话讨论的姿态,向世界分享我们克服问题的途径,这样展现出来的就是一个真实、自信、负责的中国形象。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传播与公共外交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5AXW005)

「注释」

①刘浩田:《新世纪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策略与方法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②张超:《“出场”的叙事: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初探》,《编辑之友》2016年第5期。

责编:谭震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