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五年来,中国减少贫困人口6800多万,这相当于每年脱贫1000多万人,每月脱贫100多万人,每天脱贫3万多人。在长期实践中,中国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开发扶贫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如何将中国扶贫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有效传播给海外读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选取中外媒体近期关于中国扶贫有代表性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如何提升中国扶贫新闻对外报道的有效性。
举世瞩目,全球赞誉
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推动自身人权事业的发展,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赢得了全球赞誉。一份世界银行最新发表的对全球减贫工作为期一年的调查报告写道,中国在过去25年来开展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迅速的减贫工作。2017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中国的扶贫工作这样评价: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十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外媒对于中国扶贫的报道都高度评价中国的减贫成果,称中国减贫在世界历史上树立了里程碑。美国新闻杂志《行政情报评论》认为,消除贫困是人类长期以来的重大任务,却总是被认为是乌托邦式的梦想。对于中国而言,这个梦想正在成为现实。《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最主要的成就之一,中国的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3.1%。过去5年,中国每天有3.7万人脱离贫困线,5年脱贫人口数量超过6850万。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刊登题为《中国的脱贫之路再也无法被一个国家大规模复制》的文章,解码中国“脱贫奇迹”。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的文章报道,自改革开放以来,扶贫成就一直是中国的骄傲。在短短数十年里,中国扶贫史成为世界反贫困史上的奇迹。美国数字商业新闻网站Quartz的文章则认为,中国在减贫方面做出了令人惊讶的亮眼成绩。因此,不少国家或研究机构把目光投向东方,希望向中国学习如何消除贫困。
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称,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归功于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津巴布韦《先驱报》在《扶贫:来自中国的经验》一文中说,非洲国家正深陷贫困泥潭,而中国有可供学习的扶贫经验,中国非同寻常的扶贫战略被盛赞为全世界最佳范例之一,它向全世界表明,只要齐心协力,任何国家都能成功扶贫。这种精神也是非洲国家所需要的。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在题为《中国宏大的脱贫攻坚》中报道,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已有8亿人摆脱了贫困,大大降低了全球贫困人口数量,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俄新社近日发表的《中国很快将没有穷人》一文称赞中国扶贫成效显著。文章说,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近30年来,那里有7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已经设定目标,在2020年前把处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变成零。文章指出,消除贫困与社会制度问题的关系由来已久。就目前来看,“市场看不见的手”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不仅看不见,甚至常常是无力的。而中国证明,成绩需要实实在在地干出来,而且要因地制宜,多方入手——改善教育(吸引教师去最贫困的地方支教)、提供信息、给乡村贫困民众送去更多高产的种子和牲畜。
见人见事,多讲故事
纵览外媒对中国扶贫事业的报道,不难看出,外媒大都通过鲜活的故事来表达对中国扶贫攻坚的认识和思考,而非仅仅罗列中国的脱贫政策和脱贫人数。正如《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所说,我们经常忽视一个读者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这些外媒的报道从电商扶贫、东西部协作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旅游扶贫、生态扶贫、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讲述中国的扶贫故事。
新加坡《联合早报》一篇题为《干部:广播与政策齐施协助农民脱贫》的文章聚焦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的扶贫故事。当地村民接受的信息少,害怕新事物,为此当地扶贫干部除了每天三次定时播放“扶贫广播”推动思想转变,也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辣椒种植鼓励农民摆脱贫困。
英国BBC的文章《习近平的足球梦与甘肃小孩的脱贫梦》不仅是篇精彩的人物故事,更是反映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新颖角度。通过报道甘肃山区中连川小学已经向中国的顶级足球学校输送了六名孩子,不仅能在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踢球,甚至还能到英格兰的阿森纳足球俱乐部接受训练。这篇在脱贫攻坚背景下的人物故事,亮点在于这个学校脱贫的实现途径是足球梦想。文章将中连川小学的学生和校长两个人的心路历程交织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梦想和支持的力量,打动人心。
新华社对外部的一篇《农民画画:中国式创新扶贫》的扶贫对外报道的选题也很特别,将农民与油画两个看似很遥远的概念关联起来,主线清晰,细节丰富,引语生动,描写有趣,语言平实流畅,闻不到宣传味儿,又将国家精准扶贫对农民的影响润物细无声地跃然纸上。
由此可见,我们的扶贫对外报道在报道中国的扶贫攻坚成就的时候,要经常向海外读者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展现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人物无论大小,总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也总是生动的,能让海外读者产生共鸣。因为人类有着共同的情感,世界上没有人愿意过那么艰苦的生活,大家都想让后代、让家人吃饱饭。所以“扶贫”这个概念对于海外读者是很好理解的,就是为了给后代人带来更好的机会。而且随着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经典扶贫故事涌现出来,也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扶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看到、看懂中国的减贫事业,并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给更多人听,让更多海外人士有机会觅得中国破解贫困这一人类共同挑战的“金钥匙”。
聚焦战略,精心策划
除了讲好中国扶贫故事,我们的扶贫对外报道还要围绕海外论调,加强策划,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回应。《纽约时报》曾针对宁夏庙庙湖村“西海固”移民安置发表了长篇报道《无望的迁徙:中国的“生态移民”》。该文大肆抹黑中国的扶贫搬迁政策,竟然将政府为移民高标准建造的安置小区称为“难民营”,西海固农民的土砖房称为“皇宫”。面对这样的报道,既是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主动设置议题,回应外媒质疑的关键时机。我们必须承认,移民的生活、就业困难客观存在,移民并非一搬迁就脱贫,这是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应该将广大移民奋斗的过程和中国政府扶贫的努力展现给海外读者,另一方面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延伸出去,解决问题,展现中国政府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所做的举措,如何让广大移民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行者,而不是拖后腿的人。
在回应外媒质疑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聚焦中国扶贫攻坚战略,深刻理解中国“精准扶贫”的特点和内涵,以及战略出台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同时,还要熟悉目前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关注点,主动对接、融入国际话语体系,这样才能在话题选择、议题设置方面游刃有余。利用重大时间节点,用中央战略在各地的鲜活实践和经典案例,向海外阐述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意义,讲述13亿人共同进入现代化,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对人类和世界的重大贡献,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现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全球意义。
新华社对外部所策划的一系列扶贫对外报道的选题积极主动回应外媒质疑,并展现了中国扶贫攻坚波澜壮阔的画卷。稿件《中国贫困地区群众直接参与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通过讲述中国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致力推进绿色扶贫,回应国际社会对我生态问题的质疑。《中国穷乡僻壤在希望与乡愁间抉择》通过云南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小故事,正面回应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展现中国政府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民族和宗教习惯,注意保护生态等,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贫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让他们生活在橱窗里作为供外界观看的所谓“田园牧歌式”生活。
《冬天的故事:走进藏北牧民家》报道了记者在天寒地冻的隆冬走进藏北高寒草原上的牧人冬季聚居点,用见闻式、体验式的表现手法,阐释中国政府实施的牧民定居点工程,给生存条件异常艰辛的藏族牧民带来了温暖,并随之带来了医疗、教育、养老、慈善等一系列作为幸福基石的民生保障。报道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回应了境外对于此项工程的片面、不实言论。《严惩腐败:中共扶贫的重大任务》报道了各级纪检检查机关以扶贫领域执纪监督为抓手,严查发生在这一领域的腐败问题,点明扶贫领域反腐实际上是全面从严治党在扶贫领域的延伸,回应外媒对于中国扶贫有效性的质疑。
对外报道《中国实施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扶贫迁徙》主要讲述了自2016年至2020年约1000万贫困人口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世代生活的贫瘠大山,远离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是一次足以改写历史的大迁徙。《从贫穷到小康,中国人的千年愿景正在成真》主要通过古今对比和脱贫老百姓的现身说法,“润物细无声”地表达“只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从而确立全面脱贫在中国历史方位以及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中的坐标。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