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是我多年前在洛杉矶面试过的一个女孩,当时她正申请就读麻省理工学院。看过她的成绩单,我并没有发现她的优势所在。她的成绩的确都在平均水平以上,她的SAT成绩也很好,这证明她有能力应付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业,但成绩比她好的大有人在。接下来,我浏览了她参加过的活动介绍,而上面只有一项活动而已。她没有多少社交生活,因为她的朋友圈子除了科学狂,就是和她一起在当地青年会工作的志愿者。在我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之前,我问她闲暇时间喜欢做些什么。她告诉我,她喜欢看“探索频道”,尤其是关于医疗技术突破方面的内容。
当我就她的申请表上的这个只有一行的项目深入问询时,她一股脑地把自己的经历全说了出来。原来,她的小弟弟很早就被诊断患有自闭症,从父母的行动中,她学会了帮忙照料弟弟,并和父母一起成了自闭症的行家。Amy有一个目标,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自闭症的治疗方法。虽然年纪轻轻,她却拥有出色的关于自闭症的知识主体架构,这些知识积累来源于她对这一疾病的科学调研,她在当地青年会为大量自闭症病人服务,还有她的亲身体会——这种疾病如何影响病人(她的弟弟)及其照看者的日常生活。
在这个面试的季节,我面试了很多出色的人,他们或者写出了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或游戏,或者在各种学术比赛中获奖。然而,我惊奇地发现,Amy已经获得了美国所有顶尖大学提供的奖学金。为了争取她,在顶尖大学之间居然出现了竞争。最后,麻省理工学院输给了斯坦福大学。
“平衡”是一个在各个领域都被频繁提到的词。我经常面试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总是带着一张填得满满的单子,上面写满了他们参与的各种课外活动:运动、音乐、公益服务、学术活动。看起来,他们的发展是平衡的,但我却看不到那个真实的人。在“真实”这点上,Amy却是清晰的,我可以用一个词概括Amy:治疗自闭症。在约翰•奥特伯格的《你一直想要的生活》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们寻求平衡,事实上却没有意识到:生活被赋予了某种超过我们自身的东西,它忽略自我牺牲和自我否定,而是让我们疯狂、大胆、冒险,不惜一切地投身于一个更伟大的事业。”
在我超过15年的面试经验中,我看到这一点得到反复印证。
(玉冰心摘自《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24日 图/张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