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乌镇

乌镇

时间:2024-11-05 02:45:08

作者简介:遐依

遐思悠悠不可裁,依依遣笔抒此怀。书尽胸中十万兵,醉卧江南呼快哉!

生活在别处,文学是他国——生活中是个天然呆,写文章时当着国王。躯壳坐标武汉,灵魂游荡四野,非典型江南女子,有孔明情结,是一只嵩鼠,近现代文人中犹爱鲁迅、葛亮。热爱大好河山,但最爱家;除了写作,终生追求是做一个好姐姐。

古城和水乡,应该是许许多多文艺女青年的心头好,我也在寻访者之列,而把这两者结合得最戳心的,我想,一定是乌镇了。

前年夏天,我和妹妹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华东之行。浙江嘉兴桐乡的乌镇,是其中一站。进入乌镇西栅,首先看到的是个热闹的渡口,游客们正排着队等待登上乌篷船,我们犹豫一番,最终决定自己走,乌镇依河筑屋,主巷大致是在两条临水的房屋之间,如果坐船就看不到巷中的风景了。

弯弯绕绕再走进去了些,才发现刚刚的热闹并不属于真正的西栅,当房屋街巷开始探出脑袋,整个乌镇西栅仿佛沉入水中,宁静下去。

乌镇是静的。这沉静大概是开始在那条街巷拐角的一片空地吧,我们来时还很早,在那里碰见了穿着统一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早集合的“方阵”。最前方的“大姐头”在提醒大家工作要求,我们驻足听了一会儿,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说不论什么情况,都不可以和游客争吵,不允许高声喧哗。我没见过其他的景区有这一条规定,心像被轻抚了一下,为这“不许高声语”。她们是唯恐惊扰了什么呢?这无波的静水?还是那些上了年头的青砖黑瓦?

乌篷船一叶一叶划开碧绿色的水面,外头游人多,它却进得疏松,一条与下一条出现在眼前的间隔总是恰到好处,于是大多数时候,望向水面,那水都平滑得犹如绸缎。到了这里,我觉得自己才真正明白了“春水碧于天”是怎样的碧水。况且,还有白云蓝天。

一开始的主干道,游人如织,大约“安渡坊”之后,越往里走,游人们便被主巷悄悄延伸出去的手臂引得分散开来,石板巷中愈显幽静,有时听得见自己啪啪的足音。临水的房屋是江南典型的建筑,许多是明清的制式,白墙已显斑驳,或是趴着满墙绿油油的藤萝爬山虎之类植物,露出光阴流经的痕迹。如今开发成旅游区,自然少不了商铺,但在这里,我们进去挑选,几乎没有店员或老板上前询问和推销,我们也乐得自在,就算看了一圈仍不买也不会有所烦扰。

这里的白墙黑瓦和徽派建筑不同的是,房屋底层由砖头和柱子支撑,房屋在水面上的部分,大多是木制的,让我担心它们是否扛得住这经年的湿润。

走着走着,就看到一屋中萧统的胸像,他可是乌镇的大名人,梁朝的昭明太子,编撰了《昭明文选》。塑像是石刻的,四周却围了一圈木窗棂,十分有特色。

每隔一小段,就会有一座或大或小的石拱桥通向对面的街巷,我们逢桥必过,在一条河流的两岸交替行进。

立志书院的门前河埠上有一幢阁楼叫文昌阁。据说旧时读书人到文昌阁,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小船来,小船泊在阁下的河埠边,读书人上楼,下人就在过道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等候。也不知道那些在这儿等候过的下人们看着这碧水楼阁,是百无聊赖羡慕自家主人,还是乐得偷得浮生半日闲。

乌镇也是慢的。街上除了商铺,多的就是饭馆茶馆了,用一面面乌镇特色的蓝印花布打出店名或主售食品的名称,像古时的所谓“酒旗”。我们从早上开始,闲庭信步逛到十点左右时,竟还看到不断有人去吃早饭。故居在乌镇东栅的木心先生那首最出名的诗《从前慢》,写“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大概就是这样的情景了。

还有一家店面挺大的丝织品商铺,乌镇是蚕桑之乡,盛产丝绵,我却没想到店铺里会有现场制作——不是表演展示。蚕丝从热气腾腾的开水桶中捞出来,散发着奇特的味道。店里挂着织好还没染色的丝棉衣物,一点儿不急着做,可供人定制,也有成品供人挑选购买。

到了大中午,我才发现自己这个粗线条的人,完全忘了事前查询,来乌镇旅游最合适的季节是春秋,夏季日光热烈,这里并没有太多荫蔽的廊棚——幸好天公作美,一片又一片巨大又厚实的白云,成了纯天然的凉棚。

午饭时,我们挑了一家临水的小饭馆,在靠窗的一桌坐下。饭馆里有人居住的痕迹。一路走来,我发现这已经完全产业化,每间商铺都有编号的古城,竟还住着不少居民,也许是他们并没有因为商人和资本搬离原本的家园,而是顺应景区的开发,在自家开起了店面,这让我感到十分温暖。我也去过著名的丽江古城,当地的少数民族本是宣传的重点,城中却毫无原住民的痕迹——千篇一律的商店让它显得有些徒有其表。

这家饭馆年纪不大,其貌不扬,但每张方桌上都有玻璃压着一方蓝印花桌布,可爱极了。乌镇的小吃似乎并不太出名,我们问了店主,点过家常菜后加了一份“定胜糕”。定胜糕是荷花状,外层是糯米粉,均匀细腻,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一点儿桂花。热情的老板娘趁着顾客还没来多少,给我们讲了定胜糕的由来:古时乌镇人为了迎接打仗得胜回来的将士,特别制作了这点心,红色象征着战争凯旋。后来,因为乌镇自古以读书为荣,读书人考状元,亲朋好友就都要做几笼定胜糕送行,祝他们金榜题名。

饭还没吃完,忽然进来一个拿着专业相机的小哥哥,他放下装器材的黑色背包,在靠里的我们桌对面坐了下来,还蛮帅的。出于养眼的需要,我时不时瞟他一眼,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上菜的等待时间,他竟然拿起相机对准了我!我倒吸一口冷气故作镇定地吃饭,实则对着对面的妹妹碎碎念:你快看啊,他是不是在拍我啊,我的天呐,难道古城真的撞桃花概率大?

妹妹很努力地憋住笑指一指我身旁打开的窗子——窗外是一片水湄,碧水上有几道曲折的木质廊桥,与窗柜构成的大概是绝佳的取景。

哦。我甩了一脸大概可以做表情包的冷漠。

最后上桌的一碗冰镇龟苓膏让吃货再次心花怒放——白瓷小碗,盛着深棕色的酸梅汤,汤中躺着晶莹的果冻似的黑色龟苓膏,龟苓膏不是市面上整盒的固体,而且一个个摇摇晃晃的大方块儿。色泽对比鲜明,整个碗冒着丝丝凉气。夏天啊,就是要吃清凉凉的东西!小哥哥什么的,在食物面前不值一提!

吃过饭再次出发,“后市巷”的斑驳白墙上,高高地挂着一幅民国侍女像,工笔的画法,让细致柔和的眉目向留心的游人递送秋波。

我们走到了这条石板巷的尽头,一个空旷的戏台,一座断桥。此时,除了我和妹妹,罕有人迹。断桥的断处因为河水的滋润,长了一蓬茂盛的野草。

桥与草与楼阁,都倒映在碧水中,仿佛要和这波澜不惊的静水一同,流淌在亘古的时光里了。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