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王优优
心灵,看不见摸不到,但却真实存在。它是一个场,汇聚了生命、能量、情感等多方成分的场,以领悟与感动的方式工作。心灵能力和思维能力一样都需要启发、训练,从而不断提高。
人有两双眼睛,一双是有形的器官肉眼,一双是无形的心灵之眼。我们都熟悉著名作家海伦·凯勒,上天似乎对她很残忍,让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87年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这该是多么凄惨的命运。然而上天又似乎特别恩待她,让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命,开启她心灵的眼睛,帮助她走出可怕的黑暗。即使她的肉眼再没有重获视力,可是她的世界却充满光明,并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正如她一部作品的题目《重塑生命》一样,很确定的,打开心灵的眼睛,可以重塑一个人的生命。反过来,如果拥有健康视力的我们,却关闭着心灵之眼,该是对天赋多大的辜负啊。一个人肉眼所及范围十分有限,留于现象层面,受时空限制。而心灵之眼则洞悉本质,明晰精髓,超越时空的限制。所以通过阅读打开心灵之眼,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意义深远。
为什么说打开心灵之眼的重要方式是阅读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阅读。广义的阅读涵盖所有人事活动中的信息流通,比如与人交谈便是一种阅读,读一个人就像读一本活动的书,因此也就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再比如,观看影视作品、听讲座、听音乐、参观博物馆、旅游等都是不同形式的阅读。狭义阅读是专指对文字作品的阅读,本文谈的是狭义阅读。一流的作品是作家灵感的闪现、灵魂的孕育、生命智慧积淀而成的果实。只有灵魂才能唤醒灵魂,生命才能点燃生命。一流作品出自非凡的心灵,是唤醒沉睡灵魂的前提,所以说阅读是打开心灵之眼的重要方式。
阅读如何打开心灵之眼呢?关键在于触及作品的精髓。仅仅停留于文字表面的阅读只是肉眼的认读,是远远不够的,在精神实质上的沟通共鸣才是叫人豁然开朗心中明亮的刹那,而这刹那便是心灵之眼开启的时刻。这就是为什么读相同的作品,有的人读得味同嚼蜡,而有的人却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很显然前者是肉眼读文字,后者是心眼读精义。当阅读成为悦读时,也是心灵之眼开启时。以《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为例,阅读者总是能读出祥子的三起三落,祥子如何买车,如何失车,如何遇到虎妞,如何看待小福子,如何敬重曹先生,以及如何从年轻时的勤劳朴实善良进取最后堕落成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然而仅看到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尚未触及作品的精髓本质,也就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阅读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读者只是了解到一个叫祥子的人在那样的社会形态下历经了这样一些事情,这对于生活在当下的社会形态下的读者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学不能致用,学便失去了价值,阅读也是同样道理。祥子的遭遇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社会黑暗”所造成,而是应该看到一个失去希望的人的必然人生轨迹。也就是说无论在怎样的时空背景下,一个人心中没了希望(或盼头)那么这个人的命运实质会与祥子无异。这一点认识是对当下的阅读者有意义的,这也是一流的作品超越时空的精髓所在。祥子最初的愿望是买车过上能养活自己的日子,为了这个愿望他省吃俭用吃苦耐劳,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努力,历经三起三落是意味着历经种种困境,终是丢掉了买车的志向。车是指望不上了,但好歹有了个老婆,虽然虎妞不是他理想的结婚对象,但终究还有指望凑合着过日子。只要有指望,就能继续往前看,向前走。但是,虎妞死了,这点指望也缥缈了。于是小福子成了祥子最后的救命稻草,尽管小福子已沦落为妓,但在祥子看来,她善良的性情加上自己的力气汗水还是可以搭伙过日子的。可是,小福子也死了,上吊死了。这样祥子最后的指望也没了,是他堕落之路的起点。如果说买车是祥子的志向理想,那么过日子只是他的一个指望。一个人有志向即便平凡也透出不平庸的气质,如同早期的祥子。失去了志向理想,只剩下指望,总还能平庸度日,如后期的祥子。如果连基本的指望也没有了,那么离堕落和死亡也不会太远,如祥子的结局。导致祥子从理想到指望一步步失守的原因是他十分有限的见识、十分局限的认识,对人性、对社会。换句话说,人凭着自身的局限性要在世俗的世界中实现理想是何其困难,而如果丢失了理想甚至是盼头则无异于死,即“哀莫大于心死”。这恐怕是作者借作品发出的深刻思考,或许没有答案,但能发人深省。使人的心灵沉静下来思考,本身就是文学的价值,也是打开读者心眼的具体过程。
作者对精髓的认识思考在先,通过作品进行表达传递,读者对精髓的领会思考在后,通过作品共鸣打开心灵的眼睛。这便是阅读的意义,是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是灵魂唤醒灵魂的过程。阅读,打开心灵之眼。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