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小麦已经不记得是在哪里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依稀觉得,又寂寞又美好。因了这样的寂寞和美好,文艺女青年小麦踏入了出版圈。
小麦所在的出版公司业内排名前十,账面上好看得不得了,宣讲会尽显气派。这公司似乎财力雄厚,慷慨霸气。但第一份工作带来的新鲜感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一个讲究出版效率的公司,每个人都只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虽说怀揣出版理想,小麦也是乐于先从螺丝钉做起的。勤劳又肯干,她很快成为部门的得力干将,年终一个重要项目还立了头功。原本盼着银行卡上的年终奖能如进公司时所承诺的那样,一路高歌,没想到,冰冷的四位数让她深深理解了什么叫资本家。当然,如今的小麦会觉得那时的念头幼稚,却并不可笑。
接下来的一年,小麦更努力,成了领导不可或缺的助力,再难做的项目交给她,她都能圆满交卷。但各部门开始各自为营,类似于近代史上的军阀割据混战。书卖得好,市场人员和发行邀功,卖得不好,他们便明里暗里挖苦编辑。当业绩整体不如以前时,连行政前台都会在小麦申领A4纸时讥讽编辑部不知节省成本。一心为做好书,为挂起一盏灯的小麦,怀疑自己进了一家假的出版企业。在目睹了两个部门领导发数封长邮件吵架并抄送全公司后,她决定离开。
辞职前,小麦回顾了两年来的工作经历和感受,认为该公司过度依赖授权品的不良运营模式以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下一份工作需要避免的。
于是,小麦婉拒毫无诚意的挽留,进入一家国字号老牌出版社,哪怕薪水从头开始也接受。
小麦迅速适应新环境,同样成为部门得力干将。两年后,一封提拔邮件让她如坠冰窟——一个业务能力不如她、对上唯唯诺诺、缺主见的同事成了她的新上司。这才让小麦意识到,不管自己如何优秀,表现突出,都是无法逾越这里的用人规矩的——工作年限要够长,不看功劳看苦劳。失落,委屈,愤怒,不平……小麦全都在心里默默经历了一遍。
调整一段时间后,她又全情投入工作,毕竟这是自己热爱的。与其他部门的对接仍然存在问题和困惑,比如,这里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一根葱,很多人都会在你推进项目的途中使绊子,不是为了让你摔倒,只是让你能记住人家也是一根葱。这些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每每发生就像蚂蚁啃啮皮肤,渐渐堆积,心里阴影面积显然会增大。其实这些人身居高位,但思想和知识迭代早已跟不上时代,他们还躺在大国企的保护伞下慵懒地晒着太阳。有时候,小麦愤愤地在心里说:跩什么?离开这艘大船,你们什么都不是!
小麦工作依然卖力,用得顺手的人总是有干不完的事儿。大领导凡难收拾之项目必找她,同事们亲切地送昵称“烂尾王”,意指专业打理烂摊子。小麦笑了,苦涩啊,无语啊,国企生存之道是少做少错,多做多错,不做无过,傻子才揽活儿。可她不想成职场老油子,也不想变成自己曾讨厌的人。
深夜的长安街,她一边赶路,一边听着在线课程。行业的巨变让她开始重新思考信息传播、分发的媒介本质,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本质,也重新走在探索的路上。老国企是她必然要抛弃的,虽然她刚刚加薪成功。但适合自己去闯荡的新世界在哪里还需要制订周密计划,根据科学参照数据,做出明智之选。
“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这句话,小麦觉得,原来是寂寞又悲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