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大120华诞。校园西北角,一座宁静的小园名“鸣鹤”,这是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所在地。一场名为“寻真”的特展正在此举行。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馆长。1993年,赛克勒刚刚建成移入鸣鹤园的时候,他尚是一名学生。杭院长告诉我们,自1990年举办“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以来,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师生参与的重要考古发现已逾30项。
本次展览共分为六个单元: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考古和考古技术与方法。
第一单元以“中国远古人类的发现”“华南砾石工业的发展”“从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三部分,展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旧石器时代考古教学与科研取得的丰硕成果。
进入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展品是金牛山人骨架化石。这架发掘于辽宁省营口市金牛山遗址的古老型智人骨架,距今已有26万年左右,为迄今发现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最完整古人类化石骨架。
化石共计50余件,包括头骨、脊椎、肋骨、髋骨、尺骨及手脚等部分,属同一个体,女性,年龄在20~22岁之间,头骨保存十分完好,有一些与北京人相似的原始特征,但脑量显著提高、吻部后缩程度比北京人更加明显。
这具骨架化石是北大考古系吕遵谔教授带领其研究生在1984年发现的,同年被列入全国五大考古发现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第二单元聚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为观众呈现泉护村、王湾、北庄、八里岗等遗址考古教学与科研的杰出成绩。
这一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为出土于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的鸮面。“鸮”即猫头鹰的意思。1958年至1959年,为配合三门峡水库修建工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组建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华县队,对华县泉护村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鸮面就是在此次发掘中发现的。
鸮面为泥质褐陶,手制,正面塑出鼓起的双目和尖喙,头部上方两侧还有双耳的残迹。鸮面设计构思巧妙,构图简练而传神,是新石器时代先民艺术创作的代表,后又成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平台Logo设计原型。
第三单元展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参与的晋侯墓地、天马——曲村遗址、周公庙遗址、周原遗址等夏商周考古教学与科研的重大发现。晋侯鸟尊,山西博物院镇院之宝,以借展的方式莅临北京大学。
这件鸟尊于2000年在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乍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为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992~2001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晋侯墓地进行了6次大规模发掘,共发现9组19座晋侯及夫人异穴并葬墓。晋侯墓地是目前保存最完整、资料最丰富的周代诸侯墓地,为研究周代埋葬制度、探讨晋国历史提供了空前丰富的资料。晋侯墓地以其在学术研究上的重大价值,曾于1992年、1993年两次选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于2001年选入“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
此单元中,还有两件晋侯稣钟,堪称瑰宝,它们也是山西博物馆以借展方式莅临北大。这两件晋侯稣钟,一件高25.9厘米,铣间距14.9厘米;另一件高22.3厘米,铣间距12.9厘米。它们于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该编钟总计16件,其余14件由上海博物馆从境外购回入藏。编钟分两组,三种式样,非同时铸造,测音却和谐,是标准配律。
16件钟上共刻有355字的长篇铭文,完整记录了西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稣率军参加周厉王指挥的讨伐东夷的战争。晋侯稣因战功,多次受赏,因作此编钟。所记战争为史料所阙载,对研究西周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铭文全部为錾刻,西周青铜器首见。为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位于西安与宝鸡之间的周公庙遗址堪称是考古宝库,迄今共在此发掘出近万片甲骨,识别出近2500个字,于2008年选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4年至201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周公庙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和田野调查。这件刻辞卜甲龟背甲残片,甲内面经过锯削、锉磨处理,局部外侧经切锯,在颈板处有一圆钻。甲上有一钻,最初加工成椭圆形,外侧施凿。另残存方钻2个,钻内有灼痕,正面有“T”字形兆枝。卜辞刻在背甲正面,现有两条39字:
(1)……视马,毖于马师,勿乎人于逆它,终囟(使)亡咎。
(2)……五月哉死霸壬午衍祭,翦繁,事占:者……来。氒至,王囟克逸于宵。
第四单元以大堡子山遗址、马家塬墓地、洪州窑遗址为重点,展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汉唐考古教学与科研的不凡收获。值得一提的是,大堡子山遗址在上世纪90年代遭遇了猖獗的盗墓活动,北大考古团队对其的发掘研究适时抢救了国家文化遗产。
20世纪90年代初,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被盗掘,大批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自2004年始,在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诚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考古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启动早期秦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这件甬钟出土于大堡子山祭祀遗址。旋钮纹饰分为四个单元,皆饰阴线兽目交连纹。舞部纹饰也可分为四个单元,皆饰阴线卷云纹。钲部左右的篆部各分五区,1、3、5区各有三枚,2、4区饰阳线三角夔纹。表面残留布纹,放入时当包以麻布。
第五单元以磁州窑、定窑、越窑等遗址的陶瓷考古与白沙宋墓考古为例,介绍北京大学宋元明考古教学与科研的突出成就。其中由故宫博物院借展的白沙一号宋墓砖第123箱,为今年2月仙逝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泰斗宿白先生的著名考古成果,此次为其出土后的首度公开展出。
1951年12月至1952年1月,宿白先生主持了河南禹县白沙水库库区三座宋墓的发掘工作。白沙宋墓是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赵大翁及其家属的墓葬,是北宋末期流行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中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1952年将白沙宋墓1号墓的墓室壁画与墓砖整体切割,装了148箱。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