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刻的是《文创在巴基斯坦》的成稿过程。由于采访对象在苏州,我只能通过电话进行采访。面对小有名气的陌生人,第一次采访时我非常紧张,机械地按事前拟好的问题提问:“您是怎么去巴基斯坦的?”“您去的路途上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由于问题十分笼统,对方觉得无所适从,只好回答:“不知道什么事情算是有意思的事情啊。”我们的谈话也如同挤牙膏,一度进行不下去,十分尴尬。
正准备草草结束对话的时候,对方询问了我的年龄,得知我是在读大学生,她表示十分惊讶,于是我尝试着从这一共同点切入,结果问题的重点从巴基斯坦文创直接变成了大学生活。整理谈话内容时我才发现,整整五十分钟的录音,大部分都在聊和采访话题无关的内容,连写稿子的基本素材都没有凑齐,更不知道如何下笔,这让我十分沮丧。
在不知道如何交差的情况下,我只好联系了编辑。得知我的懊丧,编辑并没有责备我,反而安慰道:“第一次采访都是这样的,尤其还是电话采访,放宽心,调整一下问问题和聊天切入点,再去试一次吧。比如她既然做了布展,你就多问问她,布展是怎么进行的?具体怎么操作的?还可以找她要照片,从照片里得到故事线索,很有效果的!”这样的鼓励让我又重新有了勇气。
第二次电话采访,我没了第一次的青涩和生疏,从对方到达巴基斯坦后的工作、生活、布展的细节一层一层往下问,询问最琐碎的细节:从哪里出境的?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布展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灵感来自哪里?……随着一个一个问题铺陈开,我们的谈话也越来越流畅。她甚至主动找出当地手工业作坊的照片发给我,给我解释不同手工艺者做工艺品的过程,从特色的鞋子、凉席到装饰品,以及生活中的瓶瓶罐罐。从这些绘声绘色的描述里,我似乎跟着她到当地体验了一回,不仅得到了大量素材,脑子里也有了生动的画面。
在这次采访中,我从一个采访者变成了故事聆听者。听李文钰讲巴基斯坦的风土人情,手工艺匠人的创作过程和优秀作品,还有她的工作经历。虽然我不是亲历者,却有一种置身故事中的感觉。在写完稿子总结采访经验时,我发现在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引领或询问,而是倾听。问题是灵活可变的,能静下心来听对方讲述自己的故事,再加上理解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对方顺着我所需要的方向说下去,才能圆满地完成采访。
虽然第一次的稿子写得差强人意,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在之后的采访里,我通过实践摸索以及跟编辑的交流,感觉自己在采访中聊天的功力进步了很多。比如我做过一个采访话题:“你最怀念高中时期的什么?”这种回忆性的采访需要采访者对过去的有趣事件进行场景描述,才能在写稿时写出细节故事,我就在对方稍微卡壳或者细节不够的时候进行引导:“为什么都在这个时间段打球?学习任务重的时候老师不会把这种活动取消吗?”从而引出更多有趣的小故事来。
“跟着文字去旅行”,这种特别的经历让我在无形中扩展了视野。和不同的采访对象交流,聆听不同领域的人们娓娓道来的故事,感觉就像是拉长了人生。对于未来更多的采访和写稿机会,我依然满怀期待,因为在更多时候我并不把它当成一种任务,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