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只剩10%技术但还有90%伦理

只剩10%技术但还有90%伦理

时间:2024-11-05 01:05:41

斯坦福自动驾驶研究中心(CenterforAutomotiveResearchatStanford,简称CARS)十年前在斯坦福大学校园诞生,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2002年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简称DARPA)组织的一次挑战赛。

CARS

DARPA是一个神奇的机构,它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无人车等领域都诞生了颠覆性技术。比赛于2004年举行,地点设在美国西部的沙漠,路线总长240公里,奖金高达100万美元。结果大跌眼镜——没有团队获奖,甚至没有一辆车跑完全程,成绩最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无人车只行驶了11公里,不到全程的5%。DARPA没有放弃,于2005年继续举办比赛,奖金翻了一番。卷土重来的团队水平全面提升,有5辆车跑完全程。整个比赛焦点是由特龙(SebastianThrun)带队的斯坦福大学和由惠特克(RedWhittaker)带队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双雄对决。斯坦福胜出。

两年之后的DARPA挑战赛,行驶路线中包括96公里的城市道路。无人车不仅要遵守交规,还要根据路面情况实时判断,包括雨雪天气、停车场、其他车辆行驶状况等。卡内基梅隆大学反败为胜。比赛吸引了科技巨头,这次比赛也成了DARPA挑战赛的绝唱,不少团队领军人物纷纷加盟谷歌、通用等科技巨头,或自己创业。特龙于惜败的第二年在斯坦福大学联合创建了CARS。特龙是一位神奇人物,大学期间主攻计算机科学,通过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实现自动化驾驶,是谷歌的“无人车之父”,后来还创办了三大慕课平台之一的Udacity。CARS初创团队的另两位成员,一位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格德斯(ChrisGerdes),他通过动态设计实验室(dynamicdesignlab)研究驾驶员辅助系统;另一位是擅长传播的纳斯(CliffNass)。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传播学,三位创始人的不同专业背景,奠定了CARS的跨学科DNA。

CARS打通了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商学院等七大学院,开设的课程及开展的科研项目涉及模拟、能源、人机交互、法律、伦理和商业等各个专业。

与CARS战略合作的企业共41家,比如汽车大鳄福特、大众、通用、奔驰、丰田、宏达,高科技企业3M、intel,保险公司Allstate、Statefarm,电器公司Bosch、松下。每个战略合作企业赞助CARS年费3.2万美元,应邀参加年会,更新每月动态,获得打包的简历。预计到2030年,无人车全球商机将高达7500亿美元,它们收集用户行为数据,用于广告、保险等业务。无人车不仅吸引了大鳄们,初创企业也跃跃欲试。

斯坦福大学开设了课程《自动驾驶的商业》,同学们在课上完成商业计划书,交由评委评价。这门课还邀请Voyage创始人喀麦隆(OliverCameron),他结合无人车技术与养老市场,提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自动驾驶服务。一位老年盲人曾使用他的App,呼叫无人出租车,在4000多人的校园里行驶了15公里,平安到达目的地。老年痴呆、行动不便的老年乘客都是Voyage的目标用户。

不论专业,只要对无人车感兴趣,就可以在CARS选修课程或参与教授的相关课题。2017~2018年CARS开设的课程包括视觉计算系统、了解能源、可持续的城市及地区交通规划、与企业伙伴开发软件、控制设计技术导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反馈控制设计、能源储存整合(车辆、可回收物及电网)、能量资源(燃料与工具)、电动汽车与飞机、极端能量效率、计算机视觉(从3D重构到辨识)以及高级反馈控制设计等。

CARS的课程以理工科的“干货”为主,研究的课题则根据教授的不同兴趣,目前进行的研究正是为了“冲刺”,CARS执行主任如普夫(StephenZoepf)说:“我们已经完成了自动化商业车辆80%到90%的开发工作,但最后的10%非常困难”。

“我们已经完成了自动化商业车辆80%到90%的开发工作,但最后的10%非常困难”。

伦理最后一公里

最后10%在技术上和伦理上仍有巨大问题。

技术上,既困难又刺激的一大挑战,是计算机与心理交叉的人机交互。

在CARS大众汽车创新实验室VR(虚拟现实)仿真剧场的中心地带,停放着一辆黑色丰田亚洲龙(Avalon),车身环绕着多个巨型屏幕。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屏幕让车上的人员进入虚拟路面场景,包括对面来车、高架、交通灯、路旁等情况。与此同时,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控车辆与人员的下意识反应。采集、分析监控到的行为数据,CARS发现了不少值得研究的课题:为什么无人驾驶中车上的人会昏昏欲睡?在何种情况下车上的人想抢过方向盘……这些问题属于人机交互领域的前沿。

在人机交互“最后一公里”的挑战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让消费者准备好(consumer-ready),即让人们接受无人车时代。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在硅谷,曾开展了著名的“幽灵车手(ghostdriver)”课题研究。由于驾驶员穿上了特制服装,有人会误以为这是一辆无人车。车在十字路口停下,用摄像头记录行人的反应,再通过问卷进一步采集他们的想法。当车依交规停车,行人反应正常;一旦车出现起步再停的情况,行人的反应五花八门,有绕到车后穿行的,有手舞足蹈的……对无人车工程师而言,他们得训练这辆车不仅能“看见”反常的动作,还得“理解”并采取适当策略。

“最后一公里”的挑战也涉及无人车伦理。

很多需要人判断的场景至今难以被编入无人车的程序。比如左边是行人,右边是骑自行车的人,事故难以避免,保全哪一方?再比如乘客与行人间,牺牲哪一方?2016年《科学》杂志曾发布了一系列这种伦理调查。调查团队由来自法国与美国的科学家组成,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edia)的研究者。调查问题的设计相当有水平——假如由你来设计无人车的算法,车上乘客与路上行人只能一人存活,你的选择是什么?假如能拯救的行人是十人,你是否会改变主意?假如不用牺牲乘客,而是另一个行人,你又会如何选择?如果车上乘客不是本人,而是朋友或家人,那么结果是否不同?假如你是无人车的潜在用户,不同算法是否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假如你是政府决策者,是否要对这些算法进行管制?如果决定进行管制,依据的伦理准则是什么……调查结果表明,“减少死亡人数”这一伦理准则获得高度认同,大多数人选择“牺牲乘客”,只有23%的人选择以一命(车上乘客)换一命(路上行人),76%的人选择“以一换十”。大多数人不愿意购买或乘坐无人车。2017年的皮尤调查支持这种疑虑——60%的美国人不愿意乘坐无人车。87%的受访者认为,无人车乘客应该有在紧急情况下驾驶车辆的能力。

如何让无人车学会人类的道德判断?如何让公众相信无人车的安全?如何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如何在事故发生后裁定责任……这些都是要突破的伦理“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尹颖尧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