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入手,探讨专业能力培养类型,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探索与研究,提出卓越农林人才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从而强化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人才储备之间的联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服务,也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对行业认可度的需求,达到行业和人才培养的双赢态势。
关键词:专业能力体系;探索;研究
引言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创新和创业理念被定为国家战略,并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创新和创业理念在教育领域的落脚点,其实是进一步强化了专业能力的塑造,进一步确定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以“学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获得”的学生收获理念,这也与强化实践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水平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一、专业能力培养满足两个需求
1.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紧急相连
高等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培养的人才要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促进社会进步,使社会保持持续的内在动力。一个直接的指标就是就业,而现在更多的是调研毕业生的发展情况(如五年、十年毕业学生的不同追踪),尤其是学科内就业情况,更加能反应专业能力培养水平。
2.专业能力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紧急相连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着专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对于都市农林高校学生来说,就是专业能力的培养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都市农林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加强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既满足社会对高水平农林人才需求,又保障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社会与人才的双赢。
二、专业能力培养的类型
有的学生能力划分是将学生能力划分为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本文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角度,将学生能力进行全体系覆盖,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素。将学生能力培养划分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创新能力、专业创业能力、综合发展能力。
专业基础能力
包含: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行业认知能力;执行能力。
专业基础能力包含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的基本素质,是其他专业能力的基础,也是进入社会的必备能力训练内容。既能进行专业的语言表达,能够进行科研报告、项目申请、论文的撰写,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沟通、社会交际和国际交流等,确立目标后能够正确执行。尤其将行业认知能力放在其中,就是从基础层面即从学生一进入专业开始,就对未来职业生涯有所认知,对未来将要面对的社会需求有所认知,从而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有目的、有规划的打下基础。
专业学习能力
包含:自主获取知识能力;自主更新知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分析能力。
专业学习能力是本科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学习是相对自由度较为宽泛的学习,它脱离了中考、高考带有严重导向性学习的过程,同时又对学习内容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本科阶段的学习要能够为未来的职业学习能力和科研学习能力建立知识获取、知识更新、调查分析框架,从而保障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是专业能力培养中最有活力的类型。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文献阅读、资料查询,还要有信息采集、追踪、挖掘和前沿探究能力,同时具备开展深度讲解、阅读小组、访谈调查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
包含:实验动手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专业问题解决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学生实训实验水平,尤其是强化运用专业知识解决职业或行业中的综合性问题,避免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需要、不能直接进入职场的问题。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也从一个侧面提升了其他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尤其是职场自信,为行业的创新和创业打下根基。以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学生要能具备基础实验能力、仪器使用能力、基因操作能力、材料培育能力等等。
专业创新能力
包含: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科研能力。
专业创新能力提升了用专业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内涵,使人才培养目标不局限于为了就业而就业,扩充了成才空间,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提升专业知识内涵,保障了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创新活力。它需要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意识的参加到各种类型的科研训练项目和科技创新竞赛中,同时注意在学习过程的创新能力积累。教师也要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的培养,注重设置具有引导性、思维性的课程大作业,注重对行业知识的课程导入。
专业创业能力
包含:创业策划能力和创业组织能力。专业创业能力是让每一个学生具有相应的策划和组织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满足,也能让学生从创业者角度去看待行业和职业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从而对行业和职业更加明晰,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更有掌控能力,是对其他专业能力的深化。
综合发展能力
包含: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社会竞争能力;适应能力。
综合发展能力是其他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综合考量,学生进入社会体现竞争力的能力,是对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实操能力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本科培养阶段所建立起来的思维观和意识观综合体现,代表着学生最终在社会上的发展程度。
三、专业能力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开展专业能力体系研究,有利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能够满足研究性、教学型和教学研究性等不同类型高校的需要,,有助于专业定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时,由于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密切对接性,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有助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高校明确能力定位,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能够使高校作为行业人才储备器这个职能更为完善。
1.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
2013年,学校党政领导充分认识到卓越计划对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要求各二级学院(部)和各专业认真调研,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农业生产、涉农技术应用推广和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实际为背景,全面启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重点选择分别具有一、二、三产代表特征的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改革试点。为探索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学校及时出台了《北京农学院“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将基础教育与就业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围绕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要求,以“学生收获”为目标,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特色,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
2.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实施目标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施目标:强化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学生主动择业与就业及服务社会的能力。
同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有其特色。
园艺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具有植物学、生态学和园艺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为都市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市场提供保障。
动物医学专业:以培养从事兽医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畜禽及宠物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安全食品生产与管理、食品卫生检验、兽医临床检验、兽药残留检测、中西兽药研发生产与推广、动物医药和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代都市伴侣动物生活指导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水平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都市养殖和动物市场提供保障。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培养具备国际农业视野、运用京津冀都市特色农业理论、掌握卓越农经人才专业技能、提升京津冀都市农业综合服务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应用型人才,为都市农林市场和管理提供保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能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水平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为都市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四、卓越农林人才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目标中专业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在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上,通过专业能力的四年不间断全生命周期管理,使学生通过自身主动性获取职业认可度,保障行业需求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对接。
1.卓越农林人才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体系
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体系中包含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类课程、专业教育、专业基础类课程等内容,同时又在课堂互动、课堂讨论互动、论文答辩、论文撰写、社会实践等环节进行培养,并通过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得到强化。如园艺专业,专门开设了《园艺师实训》课程,构建了包括园艺专业技能训练、园艺师实训、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等四年不断线的卓越园艺师实践教学体系。
2.卓越农林人才专业学习能力培养体系
专业学习能力培养体现在不同课程中的学习实践全过程中,通过课程报告、社会调查、信息挖掘课程、海量专业信息分析等内容得以展现,并在各种专业核心课程中加以训练。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实践,并通过文学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为政府或市场做出预测和评价报告。
3.卓越农林人才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体系
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是复合应用人才的关键培养环节,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实操训练上,能使学生就业即上岗,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获得良好发展机会。各个专业都设置了有特色、有实效、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并与理论相衔接的实训实验课程和技能大赛。如动物医学专业设置了四大强化实训模块:基础兽医学基本技能考核、预防兽医学基本技能考核、临床兽医学基本技能考核、综合技能训练;同时,各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技能大赛”、“解剖知识竞赛”、“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昆虫标本大赛”等技能竞赛的开展也有力支撑了专业技术能力提高。
4.卓越农林人才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专业创新能力体现在各个专业举办的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以及课程教学全过程,尤其是大二就可以参加的大学生科学训练项目,对于加强专业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开发科研能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各个学院在加强专业创能能力培养方面还举办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节、社工文化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园林文化节、三农文化节、“经管杯”辩论赛、食品节、计算机信息技术文化节等。
5.卓越农林人才专业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专业创业能力培养一方面通过学生创业政策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思维训练,另一方面通过创业课程强化创业意识,使学生通过创业思维训练具备一定的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助力。在课程实践中,引入企业导师进行创业模拟,同时以任务形式或者工作坊形式,模拟创业环境,进行一定创业能力的训练。
6.卓越农林人才综合发展能力培养体系
综合发展能力培养更多的体现在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课程上,尤其是已全面启动三年理论实验+一年实践模式的高校,其综合发展能力培养课程具有模块化、完整化优势。各个专业都在综合实训上构建了校内外深度合作体系和深度落实体系,重点是保障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使学生的职业生涯第一步走的更为顺利。
五、卓越农林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测评
卓越农林人才紧密对接行业需求,专业能力培养标准要能满足行业用人标准。一种方式是与行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行业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使行业管理者参与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中,来保障行业人才需求得到满足,其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即等同于行业实训,测评标准即行业用人标准;一种方式是高校与行业紧密协同:高校制定符合行业用人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协同行业建立执业资格标准,并通过相应培训体系,使行业需求人才得到行业认可,从而促进行业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双赢。如园艺专业学生要参加园艺师资格考试,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要参加兽医师资格考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要参加农经人才资格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要参加食品检测员资格考试。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刘一格.应用型本科专业能力测评的探索与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11期.
[2]范双喜,董跃娴,吴晓玲.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第1期.
[3]郑文堂,高建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卓越农林人才.高等农业教育.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