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文(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公司三岔子林业局)
摘要:三岔子林业局是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国有重点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是维护我国东北林地农业稳定高产的天然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国家要求,三岔子林业局从2015年4月1日开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是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转折,标志着从木材利用为主转入全面保护的转型发展阶段。笔者在深入学习《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三岔子林业局的实际,提出了国有林区转型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林区转型创新发展思路
0引言
2015年3月17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该《方案》分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要求;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内容;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各项任务4部分。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明确界定国有林场生态责任和保护方式;推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推进国有林场事企分开;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健全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健全职工转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
国有林区的转型,即不是单纯的产业转型,而是在全面停伐新形势下的全面转型,应当包括主体任务转型,从过去以木材生产经营为主转向生态建设为主;生产方式转型,改变过去以林木要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经济结构;社会管理转型,改变过去以消耗林木资源维持林区经济社会运行的发展模式;体制机制转型,改变过去围绕木材生产形成的综合管理体系,最终实现林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升级过程。
1国有林区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1.1产业转型势初见成效
如何推进改革、适应林业发展新常态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从2015年4月份开始,三岔子林业局在干部员工中开展了以“企业转型、观念先行”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大讨论活动中,积极开展“我为三林转型发展献良策”建议征集活动,从实际出发,采取座谈会、问卷、设意见箱、开辟热线电话等方式,广泛征求干部员工群众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征集建议300多条,经归纳梳理共性问题40多条。
通过讨论,干部员工摒弃了穿新鞋走老路、守旧摊的习惯方式,不断创新思想、创新工作、创新实践,特别是能够紧紧围绕“往哪转?谁来转?怎么转?”的“三个转”这个中心,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了主动出击、不等不靠、自加压力、自我发展、转型创业的精神,呈现出了积极主动想转型、想发展的强劲势头,为下一步创业实践打好基础。
在2015年下半年创业中,三岔子林业局广大干部员工走出了以往怕创业赔钱的阴影,树立了风险意识和资本效益观念,敢于投入资金开展创业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强烈,形成了人人琢磨创业、家家研究项目、场场谋划转型开发项目的局面。这个局景山苗圃由书记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先后到九台、长春、哈尔滨苗木基地学习经验考察市场。又选送二名技术人员,到省林科院进行半个月绿化苗木、中草药、特产开发专业知识学习。回来后,经苗圃班子研究确定,把一块闲置多年的撂荒地租给全员职工,以股份制的形式经营卖不出去的云杉,这样既解决了云杉过密,又能带领职工增加收入,极大地调动了职工致富的积极性。三道湖林场利用回收地通过组织职工集资的形式,筹集资金14万元,种植了100亩蒲公英,同时种植水曲柳,实行林药间作。龙湾林场利用140亩回收地,通过职工自愿参股形式,开展绿化苗木驯化。新胜林场积极与新胜村合作,准备利用大棚开展食用菌种植。景山林场领导班子到洮南市考察,研究市场,发展鸵鸟、羊等方面的养殖。白江河林场利用棚改拆迁地,开展绿化大苗驯化。资源开发处集资10余万元,在崇礼开展大鹅养殖。
目前,全局上下破除了单一发展经济的思想,树立了以人为本、关注生态、民生,统筹协调发展的观念,推进了全员思想行动大转变。
1.2产业转型势要明确发展目标
自从《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实施以来,三岔子林业局行动快,认识高,不等不靠,基础情况摸底扎实,发展目标明确。
(1)要从更大的视野考虑国有林区的产业转型问题。国有林区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局部区域经济问题,其形成是我国特殊历史阶段为了国家整体利益进行经济布局的结果,更是关乎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全局问题。当前,林区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通过转型加以应对。推进林区改革,必须牢牢坚持生态为本、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把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和监督体制,因地制宜推进森工企业改制改革;
(2)要摸清底数,心中有数,多措并举促进职工就业增收,确保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生态产品能力持续提升、生态功能持续增强;
(3)推进林区改革,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前提,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多渠道促进职工就业增收。推动林区改革发展任务极其繁重,要上下一心,紧密配合,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认真履职,形成改革发展合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面对林区改革,作为企业将按照《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应该积极做好资源行政管理工作,充实管护力量,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剥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妥善处置好闲置资产和债务。积极开发新产业,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全力做好稳定工作;
(5)改革要以“保生态、保民生”为基础,要准确学习和把握相关文件精神。改革是一个难题,但也是一次机遇,企业要充分做好改革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厘清相关基础数据,准确梳理改革中所遇到的切实难题要把改革作为希望的契机,利用好、做到位,营造出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
2国有林区转型创新发展的思路
2.1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提升能力推动发展
要充分认识到,推进产业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停伐后的大势所趋,是森工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转不行,不转就没有出路,不转职工就富不起来、企业就强不起来,转慢了也不行,转慢了就要丧失有利时机,转型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彻底转变过去“靠木头吃饭”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不转型就没有出路”的理念,让转型发展成为广泛共识,成为自觉行为。
针对当前企业现状和工作实际,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生态建设、转型发展、关注民生为切入点,围绕当前形势和发展大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引领干部职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各项改革任务上来。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和形式,在扩大覆盖面上下功夫,在拓展深度上下功夫,在强化应用上下功夫,以此引领创新发展的思想,激励创新发展的热情,凝聚创新发展的合力,形成创新发展的共识。
2.2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生态建设的主体地位
转型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国有林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这片大森林是一项基本责任,也是历史赋予森工的一项长期任务。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就是把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落实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资源与民生的关系。要一切围绕木材生产转的陈旧经营思想和生产模式,摆脱一切以木为主的路径依赖和思维惯性;变砍树人为护林人,通过加强基层林场的功能作用,组织林区职工加强森林保护培育;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变单向经营林木为立体经营森林,树立林上、林中、林下文章一起做的全新资源利用观,对林地、景观、山特产品等战略性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划定责任区竞价承包,以经营促管护,以管护促增收,有效解决生态保护与兴局富民之间的矛盾。
2.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主导型产业
产业转型是森工国有林区实现全面转型的主体任务和重要支撑。只有积极发展新型替代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才能实现不砍树也能富的目标,才能较好地解决全面停伐后大批富余职工转岗分流带来的巨大压力。突出抓绿色食品、森林旅游,着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一是发挥林下资源优势,抓住现代人们健康饮食的心理需求,突出绿色、有机、无公害等特点,发展好绿色食品等产业,全力打造品牌。二是发挥林区生态和自然景观优势,抓住休闲旅游不断升温的契机,突出大森林、天然氧吧、大湿地、大冰雪等特色,发展好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力争把我局打造成全白山乃至吉林省的后花园、休闲地。三是发挥行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瞄准城乡绿化、荒漠化治理等巨大市场空间,努力打造优质的苗木花卉出产地。四是发挥林区生态效益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和生态物质资源丰富的优势,对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合作开发。
2.4坚持改善民生,建设文明富庶和谐新林区
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生态是基础,产业是支撑,改革是手段,民生才是根本目的。在林区实现转型发展,最主要的是把林区蕴藏的增长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在保护和经营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林业发展、林区和谐、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达到保生态、惠民生的目的。
2.5争取和利用好相关政策
政策是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一定要结合林区转型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研究好政策,利用好政策,把这些政策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产业转型创造宽松环境。
3结束语
新形势下国有林区转型创新任务十分繁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按照分类推进改革的要求,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实现管护方式创新和监管体制创新。当前,要注重加强国有林场管理机构建设,维护国有林场合法权益,保持森林资源权属稳定,严禁破坏国有森林资源和乱砍滥伐、滥占林地、无序建设。同时做好风险预警,及时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