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农民中职教育联系点启动以来,得到了自治区农广校、市农广校和县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农广校农民中职教育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人负责的联系点工作机制,建立专人负责的联系点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农民职业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模式。
一、广西合浦县概况
合浦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全县辖15个乡镇、245个行政村、28个社区,行政区面积23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8公里。耕地面积8.15万公顷,是广西粮、糖、油、菜主要生产基地。2014年末人口105.66万,其中,农村人口64.54万。
合浦县于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主导产业有水稻、甘蔗、蔬菜、水产等四大产业,示范区的建设加速了合浦县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今后县农广校要持续培养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机遇。
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合浦县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了农广校办学品牌:2006—2015年共完成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招生2408人,连年超额完成北海市下达的招生任务。学校现有在校学生709人,已毕业学生1699人。主要做法是:
(一)破解招生难,稳定和提升办学规模
1.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破解招生难的前提。每年县农广校及时把制订好的全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向县委组织部和农业局的分管领导汇报,并以此争取到县委组织部、农业局、教育局和财政局等单位联合签发关于农广校的招生文件。招生文件明确了各乡镇的招生任务和办学经费的落实。
2.围绕中心,服务三农,是破解招生难的基础。近年来县农广校围绕“服务三农”的目标,根据农时和农民需求,积极开展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大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等多个培训任务,为招生工作打下了基础。在培训中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急需的技能,使科技教育培训下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任务取得实效,同时使招生规模也不断取得新突破。
3.学有所用,促民增收,是破解招生难的关键。近年来农业科技新成果不断涌现。然而,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讲,种地并不能脱贫。许多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的趋势,农广校办学规模受到严重限制。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县农广校在区农广校的支持下进行探索。2006年以来,县农广校围绕“每办一个班,形成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造福一方群众,促进新农村发展”的办学目标,成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取得中专毕业文凭的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大批农广校毕业学员走上了致富之路,当上了村委干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负责人等,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招生规模得以稳定和扩大。
(二)加强办学能力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师管理办法》,选择了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有较高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熟悉农民培训,有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的专家和技术能手作为农广校的专(兼)职教师,拓展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贴近行业、熟悉业务的优势,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要求受聘请的教师具备所授课目的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教案编写和实践指导等能力,能够帮助学员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难题。2014年以来县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职试点班上推行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授课,取得很好的效果。大多数教师通过农广校教学平台推广单位的业务工作,把单位的业务工作和农广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打造了双赢的工作亮点,并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
2.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广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管理办法》,在教学上坚持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突出“实用、实效”原则,教学要让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近年来围绕合浦豇豆产业发展,打造了豇豆小拱棚栽培、豇豆药肥一体化栽培和豇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在教学中、在种养大户培训和阳光工程项目等培训中,收到很好的反馈效果。近年来全县春种豇豆10万亩以上,经培训的大批学员和农民朋友亩产值收入达到1万~1.5万元。
3.加强实训实习。在做好全县基地实训实习和学员家庭产业实践上,近年来县农广校先后组织了2007级—2013级等5批次学员分别到广西八桂田园、广西农科院、田阳县和武鸣县等农业产业基地进行实训实习和参观学习。通过组织这些活动,使学员进一步开阔视野,激发了学员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的热情,增强实践创业致富的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农广校办学的吸引力。
(三)集中统一,规范做好教学档案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学档案管理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的教学评估和每年的教学督导检查,表明了做好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为此,安排专人负责教学档案管理。教学档案包括教学管理档案、教学业务档案、学员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等。这些档案资料从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完整保留、查找方便、科学规范。
三、运用农民田间学校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014—2015年学校在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中,在广西率先运用农民田间学校参与式教学模式,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80人,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夯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基础
1.制定了合浦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两年来由合浦县农业局、财政局制定了《合浦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文件,明确了项目总体思想和目标任务,落实了培训机构——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浦分校为培育实施单位,细化了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并制定了相应工作制度。
2.成立了合浦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农业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做好工作协调和组织推动工作,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做到齐抓共管、整体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出台了合浦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5月,根据合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合浦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合政办〔2015〕48号)精神,经县政府同意,出台了《合浦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为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创新模式,办好农民田间学校,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台
1.创建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参加学习的学员均为农民,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农业技术员担任辅导员,在作物全生育期的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合浦县农民田间学校于2013年12月筹建,目前已建成农民田间学校10所。
2.遴选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是办好农民田间学校的关键。县农业局从农业技术骨干中选择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熟悉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及农民需求,并且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能尊重农民学员,有良好的语言沟通力和亲和力的技术人员来担任。要求辅导员熟悉并采用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方法授课。目前全县农广校教师团队有32人,能够采用农民田间学校模式授课的有6人。
3.规范教学程序。一是建立学习团队。农民田间学校最大特色是强调农民学员全程参与,以团队精神来完成学习任务,每班农民学员是固定50~70人左右,分成若干小组。学习中人数只能少,不能新增加。二是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要求每个授课的辅导员都要出1个头脑风暴题,让学员创造性地思考,写下各种问题求解设想。通过学员们对问题的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引出好的点子,最终为解决问题提供好方法。三是开展现场教学。四是学员反馈。在每期结业典礼上,让学员逐一发表意见,谈谈对本期田间学校培训活动的体会,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对哪些环节有什么建议。
(三)丰富现场教学模式,强化教育培训效果
1.结合优势产业现场教学。为了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2014年县农广校与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宁试验站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看豆选种,助农增收”活动。分别组织了四期学员共250人参加活动;2015年与广西大宗蔬菜创新团队合作,举办蔬菜嫁接实践操作和蔬菜优新品种试验推广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员既能学习相关知识,又了解了蔬菜优新品种。
2.考察学习外地特色产业。为开拓学员视野,提高农民务农积极性,提升培训效果。两年来先后分批组织580名学员,分别到广西田阳县、武鸣县、广西农科院和广西八桂田园等农业核心示范基地进行考察学习。
四、三点体会
1.对农民教育培训观念有了新的认识。为什么一直以来农民培训工作总是那么被动,有些农民不愿意接受我们,原因何在?其实,是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不了解农民的需求。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掌握培训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培训工作做到“方便农民、实惠农民、智慧农民”,才能深受农民欢迎。
2.对农民教育培训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培训我们只是注重“事”的因素,忽略了农民“人”的因素,在培训方法上,仅仅围绕“事”组织开展培训,在课程设置、教师组织等方面,都是以我为主,很少考虑到农民接受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培训专业,选择恰当的培训方法,把培训工作深入到农民心里去,让农民知道参加培训的重要性。
3.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是今后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工作方向。田间学校是一种深受农民欢迎的全新的农民培训模式,目前全国正在推广。田间学校最大特色是强调学员全程参与,以团队精神来完成学习任务。2014年,县农广校探索运用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模式,采取集中授课、田间实训、外出参观考察等参与式教学,强调学员的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创业热情和团队精神,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浦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