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产业融合中助推产业振兴。我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已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链条短,往往只关注生产发展,忽略了产业发展及产业融合,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也是我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化解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我国地域辽阔,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差别较大,存在较多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新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规模小、占比低,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还不够大等。要使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就应该在产业融合发展中,不断拓展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智慧农业,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关系到乡村能否振兴。
有较好产业基础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起步较早,尤其是城市的近郊乡村、大企业引领型、具有特色资源村庄,可发展现代智能产业,成为信息村、科技村等现代产业集聚地。综合来看,在产业融合发展中需要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种养加”“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基础上,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林牧渔业与加工、流通、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塑造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
在注重原生特质中助推产业振兴。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特质就是保护了生产力。乡村振兴不是模仿城镇搞建设,产业振兴也不是发展和农业产业无关的重型产业,而是发挥其生态优势,通过绿色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永久的财富。乡村振兴需要产业的支撑,农民要富裕也需要产业的支撑。忽视乡村产业承载特质,只注重丰厚经济效益的乡村地区,往往成为小型污染企业的集聚地。乡村产业发展应充分发挥其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是发展健康生态农业,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以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服务等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重构乡村产业支撑。
乡村居民点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实现农民就业的产业支撑。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就地转移农民往往是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一大批农村居民就地实现了城镇化。这一过程不能片面追求农民居住的社区化、追求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是要通过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就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加快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就近就业。在加快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转变的同时,必须有农业产业园区的配套支撑,特别是发展工厂化农业,实现农民就业。发挥工厂化农业的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和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特点,改善农业供给侧产品质量。通过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承接工商资本能力,为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聚拢创造条件,进一步优化生产空间,保障生产不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制约和影响,提高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于焕发原生活力,在政策上注重其本土活力重建,恢复自我生长与更新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乡村的发展特质,把握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规律,促进活力的全面释放。对乡村产业发展、人口流动等趋势及空间分布有准确的把握,对乡村的区位条件、个性和亮点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对有特点但基础条件薄弱的乡村,政府早期需要介入多一些,对资源禀赋好的乡村,则可以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作为一项创新性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不是均衡用力,需要结合强有力的载体有序推进。资源禀赋、人文积淀等丰富的乡村更容易吸引各种产业要素集聚,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龙头。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探索中完善思路,改进工作,在小模式中总结大经验、小产业中发展大经济。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