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风景园林;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光;光景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5-0136-04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8-01-30
修回日期:2018-02-25
Abstract:Chinesetraditionalgardenisanimportantpart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Therearealotoflightscapecasesthatrepresentexcellenttraditionalcreatethinkingandexperienceinit.Thisarticleoriginsfromtheconceptof"lightscape"thatWuShuoxianproposedandhisadvocationtoestablishthe"disciplineoflightscape",andaimstointroduceandanalyzeseveraltypicalexamplesoflightscapeintraditionalgarden:someoftheexamplesarehistoricalandarebasedonthedescriptionsandrecordsfromliteratureandpoems,whileothersarestillinexistence.Chinesetraditionalgardenpaymuchattentiontotheharmonyofshape,shadow,light,soundandsmell,andvaluesthethemeof"peopleoriented"and"harmonywithnature".Itisworthlearning,andweshouldlearnfromandfollowitsessenceinourplanninganddesignoflandscapeandgarden.Carryingforwardexcellent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payingattentiontotheconstructionandmaintenanceoflightscapeinlandscapeandgardenhavemuchsignificancetoimprovingChinesehumansettlementconditions,buildingthebeautifulChinaandmaintainingnostalgia.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Chinesetraditionalgarden;culture;light;lightscape
“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基础,日月精华以及山水园林中的光与影,均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光景(lightscape)概念由中国学者吴硕贤提出,将之作为视觉景观中一个特殊的方面,指主要由光源、光影及其变化所构成的景观,或由光源、光影及其变化引起强烈视觉印象的景观[1-2]。本文从“光景学”的概念出发,解读在中国传统园林构建中,光元素的运用及所形成的光景效果。
中国传统园林始于商周时期的“囿”,经历魏晋南北朝以及北宋等历史时期的发展,至清代出现了园林艺术及造园实践创作的高峰期,历经数千年,始终强调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推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意境[3]。其中,对于光景的利用和营造自古有之,不但在园林文献典籍、诗词歌赋中有着大量描述,在现今留存的传统园林中同样可见许多巧妙或富有深意的光景。“光”与园林中的山、石、树、木一样,在园林设计及构建中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素材被加以运用。而由于光本身具有变化多样以及渲染情境的特性,故光景除了赏心悦目,也往往能营造出更深远的境界。
1中国传统园林中丰富的光景
中国传统园林中有许多以光为主题的经典景观,体现了多样的光景营造手法。月色清美、夕照壮丽被引入园林及建筑之中,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感的抒发对象;在人工山水园林中,造园师通过对水中倒影、镜借、漏窗、树影等元素的巧妙运用,营造出层层深入的景观空间。
1.1将自然光景引入园林
中华传统思想中对光亮、光景的崇尚意识自古就有。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东方未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等对自然光景的描述[4]。传统园林往往将自然光景融入园景之中,构建出完整的山水画卷,相关例子多不胜数。以下所选取杭州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以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之“磬锤夕照”,均为其中经典个案。
杭州西湖孤山前的“平湖秋月”,为《西湖志》中十景之首。盖有“湖际秋而益澄,月至秋而逾洁。合水月以观,而全湖之精神始出也”(宋·祝穆《方舆胜览》)之韵。每当清秋气爽之季,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具有“一色湖光万顷秋”(宋·孙锐《四景图·平湖秋月》)之风华。“平湖秋月”之名即由此而来(图1)。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均以游此胜景为人生之一大乐事。清乾隆皇帝就曾留下《平湖秋月》的诗“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泻影镜光柔。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波万里流”来描写此际光景。图1清·董诰《西湖十景图》之《平湖秋月》(引自http://www.360doc/content/17/0917/01/8384279_687757216.shtml)
图2西湖“三潭印月”(引自http://www.wanhuajing/d809621)
图3西湖“雷峰夕照”(引自http://www.photo0086/ShowWork.aspx?id=95016)
图4拙政园“倒影楼”(引自http://blog.sina.cn/s/blog_4a0080a80100j8jd.html)西湖另一胜景“三潭印月”,是将月色引入山水之中的又一绝世佳例。明·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三潭印月》载《方洲集》),此景描述了只有身处其中才可体会的天上人间般美景。该景位于西湖西南水域,涵括景色清幽的小瀛洲岛及南面3座石塔。3座石塔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所创设,后于明代重建。塔由基座、塔身、宝盖、六边小亭、葫芦顶组成,塔身球形中空。巧妙之处在于球面体上排列着5个等距离圆洞,月明之夜在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即印入湖面,使湖面呈现许多月亮之景致,真假月其影难分(图2)。“三潭塔分一月印,一波影中一圆晕”(清·丁立诚《三潭灯代月》)。月照塔,塔印月,正如苏东坡诗句所描述:“天上一轮月,湖中影成三。”
古人游览山水,常迷醉于日月光景的变化,感月色清幽委婉,慨霞光俏丽、夕照壮丽辉煌。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木兰柴》道:“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5]”描绘了夕阳下雾气朦胧的大山、空中追逐返家的鸟儿,一幅旷阔而饶有生气的夕照景象。
“雷峰夕照”同为杭州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山)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支脉,林木葱郁,山体小巧玲珑,山巅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每当夕阳斜照之时,宝塔生辉、普映山水,瑰丽无比(图3)。清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详细刻画了雷峰夕照的壮丽景色。
“秋水一抹碧,残霞几缕红,水穷云尽处,隐隐两三峰”[6]。(元·张秦娥《远山》)。落日余晖与水面、雄山峻岭相互映衬,是自然山水景观中的经典画面。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的古代帝王宫苑,其南部的“磬锤夕照”景点,源于康熙帝为观赏磬锤峰而在避暑山庄西山上所建造的“锤峰落照亭”。每当夕阳西照,漫天红紫时,东山的磬锤峰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康熙、乾隆、嘉庆皆曾率文武百官及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登亭举行野宴,并观看磬锤峰落日的雄奇俊秀景象。此时,日晖、山景、园林、建筑被构建在一幅画卷之中,同为景观构成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1.2园林中倒影镜借、漏窗树影的营造
随着园林创作意识形态逐渐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认知,中国传统山水园林艺术形式及造园手法的发展趋向成熟,出现了一系列具有艺术内涵与合理技术逻辑的光景营造手段[3]。具体营造手段包括利用水面倒影、镜面反射借景,以及窗牖透光、漏窗树影的运用等,令园林更富自然情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境。
中国传统山水园林中,亭台楼阁常临水依依,其倒影隽美已成为园景设计中常用的构图元素之一。然古人营造“壶中天地”,凿池映景,向往的不只是“清池涵月”,更为了“以小见大”或“游目骋怀”。“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元·倪云林)[6]反映了诗人享受光影与自然的趣味;《水经注》中“若耶溪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7]则细诉着幽意无限、景物清新的闲情逸致。
倒影的运用,在讲求灵动轻盈的江南园林中俯拾皆是。正是“有时倒影沉江底,万状分明光似洗。乃知水上有楼台,却从波中看启闭”(唐·窦庠《金山行》)[8]。苏州拙政园内西花园“倒影楼”,以赏水中倒影为主。楼分2层,紧邻水际,水底楼台波光荡漾,倒影似实还虚,如画景色绝佳,一直为园中经典之处(图4)。
倒影的手法也被运用在建筑和规划设计中,如安徽宏村、西递村,其村落隽秀的轮廓倒影于水面,轻盈飘逸,世外桃源之境顿生,泼墨山水长卷天成;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形态错落,深灰色石材屋面和墙体边饰配以白墙,倒影于池中,如水墨山水画一般美不胜收,极具江南韵味,更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被誉为“中国传统园林思想与现代建筑最完美结合”的作品。图5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引自http://www.mafengwo.cn/i/518244.html?static_url=true)
图7园林建筑之窗牖透光(引自http://www.sohu/a/139547089_443064)
图9拙政园“海棠春坞”(引自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14248600102edwh.html)
图6拙政园“得真亭”(引自http://www.mafengwo.cn/i/3515573.html?static_url=true)
图8传统园林中的漏窗树影(引自http://www.360doc/content/16/0319/16/19083799_543588796.shtml)中国传统园林中尚有“镜借”的营造手法,其是指在园中设置镜子以凭镜借景,与园中凿池映景有异曲同工之妙。“镜借”使景映于镜中,化实为虚,虚实相映,既有扩大空间的作用,又因其虚幻的光影变化带来别样的观景体验。《随园琐记》(清·袁志祖)曾记载“小仓山房”有七尺方镜3块,有“树石写影,别有天地”的效果[9];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处境偏仄,造园者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螺髻亭收入境内,既扩大了视界,又增加了景物的纵深感。
苏州网师园中有“月到风来亭”,亭壁置有一面大镜,观此镜有“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5](唐·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之感。亭三面环水,池中不植芙蕖,水面平静开阔。当秋月初上,月光倾洒,在亭中可观赏到真假虚实的月共有3处:仰望天上月,俯瞰水中月,对视镜中月(图5),因此临风赏月成为该亭最有情趣之处,正是“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宋·邵雍《清夜吟》)[10]。
与以上手法相似,拙政园小沧浪水院西北隅有一“得真亭”,亭内设一面大镜,正好收院中之山、水、石、竹,自然之真趣于镜中得之,有“镜里云山若画屏”(唐·鲍溶)的境界(图6)。亭以“得真”为名,一是映射人心谓之“得真”;二是写实意味,亭中有景,化实为虚,而真趣于镜中得之。
传统园林中,倒影、镜借等手法往往综合运用。拙政园有一经典建筑香洲,也称“旱船”,为2层舱楼的典型“舫”式结构,建造手法典雅精巧,通体高雅而洒脱,身姿倒映在水中显得纤丽雅洁,此为倒影;旱船内置一面大西洋镜,镜子上悬匾题曰“烟波画船”,西洋镜内把窗外的景色尽收眼底,则为镜借。正是“帆影都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清·叶令仪)[6]。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梧阴匝地,槐荫当庭”。计成的《园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园林中常见窗牖透景、树影婆娑的美好画卷[11]。园林中的窗牖固然使视线产生沟通,可形成对景,丰富空间层次;而窗牖本身图案丰富独特,在光照之下产生多变的影子,也成为生动的景致(图7)。苏州留园“鹤所”花窗,图案丰富,不同季节之阴晴间于光影摇曳之下,各有韵味,便是“澄川翠干,光影汇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宋·苏舜钦《沧浪亭记》)的写照。
中国传统园林造园的美学法则与诗画同源,园林意境也需要用欣赏诗画的情怀加以领会。传统园林中多用白墙为主且少加粉饰,让水光树影投射于白墙上,形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白墙上又常设漏窗、洞口、空窗等,形成种种虚实和明暗变化、对比(图8),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令人回味无穷[12]。
园林中的莳花艺树除了在景园构图中作为植物元素外,其抖光撒影常形成美妙的光景效果。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有云“半山檞叶当窗槛间,碎影动摇,斜晖静照,野色连山,古木色变”,由此可以想见静香园涵虚阁中林木之光影与树影在窗前摇曳,同时山林树木在夕阳的照耀下生出别样韵味,其间生动光景跃然眼前。
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一角,院内植海棠二株、翠竹一丛,与瘦漏的太湖石一起依着南墙白壁,成为园中清静幽雅的别致之所。初春时海棠盛开,秀姿艳质;若不在花开季节,此小院落却别有韵味。只因山石、翠竹随着时间和季节变化,经阳光照射,可于白墙及地面上映出深浅不同的阴影,使尺度不大的空间横生趣味(图9)。
苏州沧浪亭的翠玲珑与拙政园的玲珑馆,其名均取意于宋·苏舜钦《沧浪怀贯之》的诗句“秋色入林红暗淡,日光穿竹翠玲珑”[13],翠筠浮浮,在灿烂的日光抚照下斜洒疏影,独具神韵。拙政园中一空廊,名“柳阴路曲”,廊蜿蜒曲折,周围遍植柳树,枫杨树浓荫遮地,正是“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唐·司空图《诗品·纤秾》)[14]。其中诗情画意,可意会,难言传。
2传统园林讲求形、影、光、声、香交织相辅
中国传统园林强调意境的创造。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由“如在眼前”的实境,和“见于言外”的虚境构成。中国传统园林中“情景交融”之深,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园林体系均无法比拟的。园林的构建中,山、石、水、植物、园建,是“如在眼前”的实境;而声、香则属于“见于言外”的虚境;光、影既属实境,同时亦具有虚境的意义及作用。一方面,光和影作为一个可视的元素被构建,而另一方面,光在园景中的作用又不只在于作为构图的元素,还起到烘托环境氛围、培育情绪、营造深刻意境的作用。正如明·王船山评王俭《春诗》绝句时所言“一片云,因日成彩,光不在内,亦不在外,既无轮廓,亦无丝理,可以生无穷之情,而情了无寄”[6]。可见,在讲求意境的中国园林中,光的作用往往举足轻重。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融合、协调,在传统园林中追求以形、影、声、光、香交织而成的“象罔”之境;景致的构建也非为固定于某视点来欣赏,而着意在空间流动、光影声音的变化中,达到对景观最深刻的体验。清文人和园林鉴赏家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的“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15],即是对传统园林深刻的感悟。
《园冶》言“曲曲一湾柳月,濯魄清波;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溶溶月色,瑟瑟风声;井扰一塌琴书,动涵半轮秋水”[11]。景物常与光、气味、声音汇集,形成“四维”特质。在古今诗词中,描述这种四维特质之作比比皆是。“流波漾倒影,时鸟送好音。栏边花气聚,柳外湖光沉”(清·潘弈隽《绿荫轩》)[10],其中倒影、鸟唱、花香、湖光交织相映,栩栩如生。而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及《蓝田山石门精舍》“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5]均为诗人借月光照射下的竹林、石壁景致来表达“禅”的意境,琴声、月色、焚香共同构成一幅清高脱俗、超旷空灵的景致。
承德避暑山庄中“月色江声”,位于湖区中部的椭圆形岛屿上,是一组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622年)的建筑群,主要作书斋之用。“月色江声”之名取意于宋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及《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16]之意境。每当皓月当空,月光倾洒,小岛四周湖水碧波粼粼,兼以浪声阵阵,展现一幅配乐的山水之画。当年,康熙、乾隆帝经常在夜晚漫步湖边赏月,远观倒映在湖水中的朦胧山色,近赏湖水里的俊俏荷花,配以湖水轻拍岸际的韵音,真是声色醉人[17]。
3结语
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既体现出传统优秀的营造经验,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如今,这些以光为主题的景观部分仍留存于世,部分却只能从典籍文献中品读欣赏。解读和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着力留存及弘扬传统文化,其目的在于为现代社会提升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1]吴硕贤.光景学发凡[J].南方建筑,2017(3):4-6.
[2]邱坚珍,吴硕贤.光景学与建筑中的光景[J].建筑学报,2017(9):115-118.
[3]王其钧.画境诗情: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9.
[4]《诗经》[M].程俊英,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71-175.
[5](唐)王维.王维集[M].董乃斌,译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125-203.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4-120.
[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9:156-158.
[8](唐)窦常,等.《窦氏联珠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32-40.[9]童寯.园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0-156.
[10]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41-43;131-132.
[11](明)计成.园冶读本[M].王绍增,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43-60.
[12]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4-242.
[13](宋)苏舜钦.苏舜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5-70.
[14](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M].杜黎均,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50-60.
[15](清)张潮.幽梦影[M].王峰,编注.上海:中华书局,2008:23-25.
[16](宋)苏轼.苏轼文集[M].顾之川,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0:5-8.
[17]刘天华.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M].北京:三联书店,2008:120-131.
(编辑/李旻)作者简介:
邱坚珍
1968年生/女/广东肇庆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建筑师/研究方向为光景学,建筑规划设计与技术(广州510041)
李雅婷
1994年生/女/江苏无锡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光景学(广州5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