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里约奥运经典战例

里约奥运经典战例

时间:2024-11-03 02:24:09

男单1/8决赛

阿鲁纳4比2波尔(10,10,5,-3,-5,9)

这场比赛之前,尼日利亚选手阿鲁纳直落4局就将中国台北的老将庄智渊淘汰出局,爆出了男单赛场的一大冷门。然而谁也没想到他紧接着又将德国的波尔掀翻,彻底凿实了其“黑马”的名号。波尔在上一轮苦战7局才从俄罗斯的什巴耶夫手中抢下一场胜利,而且大比分曾以2比3落后,拼到最后关头才凭借经验涉险过关,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场苦战,没想到又遭遇了一场恶战,但这次,对手连拼决胜局的机会都没给他。

从开局来看,波尔丝毫没有轻视这位来自非洲的对手,但从比赛一开始,波尔确实打得没有对方凶悍,进入状态也比较慢。这对于刚刚零封庄智渊的阿鲁纳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信号,在战术上和心理上都给了他可以搏杀的空间。其实作为近年来非洲大陆的最强队,尼日利亚的几位运动员都具备着一定的实战能力,只是他们在国际大赛中与强队过招的机会较少,所以不太引人关注。

借着上场淘汰庄智渊的气势,阿鲁纳从第一局就开始全面发动,他上手积极,步法灵活,而且力量方面完全比波尔大了一号,尤其正手进攻给波尔造成了很大压力。虽然他没有逆旋转发球或者拧拉衔接这些看似“高大上”的技战术,但他能把“侧身位发球接正手抢攻”这样的经典套路发挥到极致。在以弱打强的比赛中,这种“有什么用什么”的战术虽然简单,但非常实用,一旦能够给对手造成杀伤,就可以成为赢球的关键。

进入第一局的尾局阶段,波尔在场上的调动其实已经达到了世界大赛的程度,他眼睛睁得很大,面色也愈发通红,整个人的感觉完全是绷紧的,不敢有丝毫怠慢。但前两局中,他都输在了10平以后的关键球,究其原因还是胆量不够大,无论是发球还是衔接都缺乏变化。在奥运会的比赛中,如果击球不能给对方压力,那就只能等着对方给自己压力,果不其然,阿鲁纳赢下两局后愈发果断,技战术不仅对路,而且贯彻得非常坚决。在第三局中,作为战术补充,阿鲁纳用了很多反手发球技术,将球发到波尔的中路偏正手,没有一点旋转,最能突出质量的地方就是一个字:“短”。波尔迫于比分上的压力,对这种球很少主动加力挑打或拧拉,大多都是碰过来,阿鲁纳等的就是这一碰,正好打到他两面上手的套路上来。他的进攻方式虽然陈旧,但从击球动作来看,属于撞击多摩擦少的类型,力量非常大,只需一板,就能把波尔打得十分被动。

没有退路的波尔从第四局开始才逐渐加强击球质量,其实他一旦把衔接速度打出来,阿鲁纳基本跟不上,也很难有下重手的机会。但阿鲁纳毕竟也是在世界杯单打比赛中进过前8的人,波尔的放手一搏根本没把他吓唬住,而且前三局他并不是靠运气赢的球,完全得益于自己的出色发挥。所以在自信心上,阿鲁纳完全没有动摇,即便速败两局,但只要对方有一丁点手软的迹象,他上手抡起来还是丝毫都不含糊。第六局比赛,波尔犯了和前两局一样的错误,关键时刻击球保守,而阿鲁纳正是抓住这个时机,用最简单的技术组合和最坚定的心态终结了这场比赛,成为本次奥运会最大的一匹黑马。

男单1/4决赛

萨姆索诺夫4比2奥恰洛夫(-8,7,17,-4,2,12)

这两名运动员代表了欧洲乒坛的两个时代。在技战术能力上,奥恰洛夫要占一些上风,毕竟他更年轻,打法更有威胁。萨姆索诺夫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国际大赛中,且竞技状态并没有呈现明显下滑的趋势,足以说明他有多“不好惹”。两人碰面之前,奥恰洛夫要比萨姆索诺夫走得坎坷一些,首轮他遭遇前中国国手李平,一直打到决胜局才以两分险胜;次轮他对阵斯洛文尼亚的托奇克,两人第一局就打出了33:31的罕见高分,随后也赢得很辛苦;而萨姆索诺夫的晋级之路则比较平稳,所体现的实战能力也丝毫不减当年。

开局之后,两个人的战术都打得非常简单,毕竟双方非常熟悉,彼此不需要任何试探。奥恰洛夫一上来并没有像对中国运动员那样猛拉猛冲,而是加强了控制和调动;萨姆索诺夫则展现了他精准的预判能力,尤其在防守端连续化解了对方的多板进攻。打到6平时,奥恰洛夫开始慢慢加强旋转质量,并成功拿下了首局。第二局,萨姆索诺夫主动求变,因为他很清楚要想战胜对手,光靠防守一招是不够用的,毕竟防守是被动型战术,不能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压迫,所以他频繁提速。战至7:2时,萨姆索诺夫在进行一板正手回击时不慎滑倒,抻到了肋部肌肉,并请求了医疗暂停。重新回到场上后,他表现得非常沉稳,没有因为突发状况影响情绪,最终扳回一局。

第三局,萨姆索诺夫一开始就使用反手发不转短球的技术,这明显是一个加强抢攻的信号,而且他知道对方正手接发球的能力不强,所以发的都是直线,逼对手露出破绽。在相持过程中,他又连续把回球落点挤到对方的中路偏正手位置,让奥恰洛夫很难连续发力衔接。这个战术非常奏效,打到尾局时一度把奥恰洛夫的节奏打没了。尤其到10平之后,奥恰洛夫发力也不是,不发力也不是,而萨姆索诺夫则看准机会突然加力,最终拼下了关键一局。两人在缠斗的过程中都把暂停用了,可见双方对这局的重视程度。

第四局萨姆索诺夫换回正手发球,但落点和旋转没有变。奥恰洛夫及时总结经验,接发球改为大胆劈长,逼对方先上手,然后再借力发力,打出了自己擅长的套路,很快又将大比分扳平。关键的第五局,萨姆索诺夫完全打出了老运动员处理球的经验和火候,他看穿了奥恰洛夫要打大路球的意图,所以从发接发环节开始,用又轻又短又不转的球加以控制,其战术思想就是“让你发力,但绝不让你舒服地发力”。更关键的是,奥恰洛夫进攻的线路全被萨姆索诺夫算得死死的,而且他在防守时没有退台,封堵的速度非常快,完全没给对方连续进攻的机会。奥恰洛夫在场上的感觉就像刚刚要出状态,但被萨姆索诺夫活活憋了回去,以至这局只拿到了可怜的两分。

第六局,没有退路的奥恰洛夫开始全面搏杀,并一度取得了8:4的领先。但萨姆索诺夫却表现得气定神闲,他知道对方的命中率不可能保持一整局都很高,所以没有被对方冲乱。果不其然,进入尾局阶段,奥恰洛夫的进攻质量开始下降,线路愈发单一,关键时刻萨姆索诺夫的两个幸运球也让他的心理产生了很大波动。10平之后,奥恰洛夫不仅发球自杀,上手进攻也被对方直接防死,最终有些“凌乱”地输掉了这场比赛。

女单1/4决赛

福原爱4比0冯天薇(12,8,7,5)

这场比赛前,两人的晋级之路都可谓有惊无险:福原爱在签表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接连战胜了杜迪安和李明顺;而冯天薇则从一众海外兵团中突围,尤其在首轮对阵老将倪夏莲时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从争进前四的心态上,两人对胜利的渴望是一样的,但从技战术厚度上,福原爱基本处于劣势,她的弱项是进攻杀伤力不强,难于在相持环节给冯天薇构成较大的威胁,所以这场球只有完全拼着打,福原爱才可能有机会赢。

基于对福原爱的了解,冯天薇从比赛一开始就采用了发底线长球后主动上手的战术,这种球对反手使用半长胶的福原爱来说非常别扭,几分球后冯天薇就确立了领先优势。但福原爱显然对此有所准备,中局过后,她主动向后撤了半步,采用了借力切的方式回接对方的长球,这板球不仅有减力的效果,而且出球的旋转很怪异。逐渐把比分追到10平后,福原爱又加强了快慢节奏的结合,使冯天薇不敢退出台去拉旋转强烈的弧圈球,继而逆转赢得第一局。

第二局,冯天薇改变了前三板的套路,为了避免与福原爱进行反手相持,她把发球线路和接球落点都变到了福原爱的正手位。毕竟对方正手发力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果从这条线形成相持,冯天薇会打得更从容一些。但可惜得是,她在两板失误后,没有把这个战术坚持到底,福原爱趁势加强了对冯天薇的调动,频繁利用反手切和正手盖的技术扰乱对方的节奏,并且凭借近台速度的优势再下一城。

第三局,冯天薇硬着头皮把球送给福原爱的正手,力争把战线拉长,把节奏打慢,虽然场面上看起来比较被动,但从战术需要上,这个套路是没问题的。然而福原爱也在此时主动变招,尤其在发球环节增加了偷长的比例,目的就是不让冯天薇站住了脚安安稳稳地拔弧圈球,而且打到这局的后半段,福原爱对冯天薇的急长球已经非常适应了,即便过渡到相持环节,她心理也一点都不虚,反而依靠坚定的出手把对手打得犹豫不决。

前三局过后,冯天薇几乎把自己逼到了一条死胡同里。其实从技战术能力来讲,她的本钱要比福原爱多,实力也比对方厚,但对方出色的发挥显然让她的心理包袱越来越重,在场上也越来越保守。冯天薇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打,但总是变了两三板后就开始动摇,遇到困难也不够坚定。如果她再多坚持几分球,哪怕是牺牲几分球,只要把正确的球路打通,打到后面也依然有机会,尤其是她给到福原爱的正手位不转球以及顶到底线的强烈弧圈球,福原爱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处理。第四局,冯天薇依旧没能调整过来,福原爱则越打越兴,不仅完全掌控了场上节奏,而且主动发力的命中率非常高,战术执行也没有一丝保守和侥幸。最终,福原爱取得了一场完胜,打出了近年来在国际大赛中最酣畅淋漓的一场球。

男单半决赛

马龙4比2水谷隼

(5,5,5,-7,-10,5)

从两人以往的交手记录来看,马龙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他的任何一项技术质量都要比水谷隼更高一筹,所以这场比赛似乎应该没有什么悬念。但水谷隼毕竟在国际乒坛摸爬滚打了很多年,他的整体实力虽然不比马龙,比赛经验却十分丰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水谷隼在比赛的后半程差点把马龙带到了阴沟里去。

这场比赛从第一局开始到第三局结束,马龙打得兵不血刃,大开大合。他的快速发动、正反手抢攻、相持段连续、高球扣杀等各环节都令水谷隼一筹莫展,几乎可以用“吊打”来形容。其实水谷隼很清楚自己与马龙的差距,所以他在战术安排上是一门心思想跟马龙打短打慢,避免到中远台拼实力。无奈马龙的上手质量太高,他根本防不住,即便是到远台周旋这个“强项”环节,水谷隼迫于马龙的进攻压力,也根本放不出又长又顶的高球,所以每个回合都结束得很快。到第三局,水谷隼被马龙打得有些懵,该做出的战术调整一点都没有体现出来,比如他的接发球,与其摆短被马龙上手,还不如主动劈长、挑打或直接拧拉,起码在击球质量上给马龙一些压力。但他处理得还是和前两局一样软,导致发接发不占上风、上手进攻打不死、退台防守防不住,擅长的高球也放不出来,可谓全盘被动。反观马龙,火力全开,连场上的呼吸都变得越来越顺畅了。

被打到悬崖边上的水谷隼在第四局终于有了一点搏杀的意识,他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技战术可言了,还不如把球打得硬气一点,即便死也死得壮烈一些。开局后,水谷隼第一次拿到了比较大的领先优势,马龙可能是由于前三局打得太顺太兴奋了,所以这局一上来稍微有点走神儿,不过中局阶段又重新紧凑起来,一直追到了7:8。此时水谷隼叫了一个暂停,虽然叫得很晚,但效果不差,回来之后逼着自己在近台打了两板质量非常高的攻防转换,终于扳回了一局。

第五局开始后,马龙还是通过积极的调动迅速拉开了比分差距,但水谷隼扳回一局球后,思路明显变得清晰了,即便落后,他也不再是懵的状态,而是通过落点和节奏变化慢慢往回咬。7:3领先时,马龙有些急于求成,开始盲目发力,他的动作速率很快,但水谷隼过来的球并没有那么快,所以他借不上力。其实他完全可以牺牲一些力量和旋转,只要保证回球上台,水谷隼一点办法都没有。被追了几分后,马龙显得愈发着急,对来球质量估计过高,击球又不太合理,这反倒帮助水谷隼发挥出了他“黏黏糊糊”的特点,继而又追一局。

第六局开始后,水谷隼的自信和状态跟前三局判若两人,他放胆在中近台跟马龙拼质量,只要搏杀成功,马龙一定会越打越虚。3:1时,两人打出了一个精彩至极的超级回合,马龙赢下了这一分,又重新把场上的士气聚拢了起来,之后他的心态逐渐沉稳下来,发挥恢复正常,最终拿下了这场比赛。总结被追的两局球,马龙看上去打得挺利索,但有点忙活过头了,毕竟水谷隼过来的球旋转和力量都不强,只要他耐心应付,根本不会有那么多无谓失误。尤其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心态是对的,但比赛不能只看自己不看对手,如果马龙没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做保证,一旦第六局的节奏再被水谷隼带偏,那结局难以预料。

男单半决赛

张继科4比1萨姆索诺夫

(9,11,10,-6,9)

在上届奥运会中,两人在1/8决赛曾有过一次交手,当时的萨姆索诺夫已经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张继科逼到了绝境,只是迫于对方的放手搏杀,没有坚持到最后。这次奥运会,萨姆索诺夫在乱战中突围,期间还把中国队的头号劲敌奥恰洛夫斩于马下,显示了非常好的竞技状态。他现在的球风愈发写意,绝对不是在靠身体和手打球,而是在靠脑子和意识打球。

对张继科而言,萨姆索诺夫的球路是他不太喜欢的类型,但有了伦敦奥运会和苏州世乒赛两次战胜对手的经历,张继科的自信心完全没有问题。开局之后,两人打得都不盲目,也不搏命,因为双方对彼此抓漏洞的能力心知肚明,所以技战术打得异常稳健。萨姆索诺夫的护台面积很大,除了发接发环节不是很凶之外,他的任何技术使用都非常合理。张继科在首局的关键分阶段依靠击球的绝对质量占据了上风,率先拿下一局。

萨姆索诺夫在第二局的站位更加靠近球台,因为两个人的回合节奏不快,他对线路的预判又很准,所以在近台封堵能够给张继科制造更大的压力,张继科越发力的球,他防起来越舒服,顶回去的球也越难受。此外,他在接发球环节增加了劈长和捅直线,逼着张继科上手,这种战术使用无异于给对手铺设“陷阱”,张继科只要一两板发力进攻被萨姆索诺夫防死,自己的节奏很容易就打没了。在这种套路下,双方在第二局打得更加纠缠,但张继科毕竟是大满贯,他显然对对方的战术有所准备,所以一直在“搂”着打,不着急一板打死,给自己留出了充足的回旋余地。和首局一样,张继科在关键分的处理上展现了什么叫凶中带稳,粗中有细,再次以两分优势获胜。

进入第三局,双方开始正面的火力交锋,信号就是萨姆索诺夫在近台提速和加强主动进攻。然而张继科对这种变化的态度明显是更不怕了,毕竟拼起实力来,他在速度力量和旋转上都强于对手。虽然局面上一直在落后,但他知道对方这么打下去,火力持续的时间一定不会太长。果然,萨姆索诺夫努力了一局,还是被张继科不紧不慢地追了上来并实现反超,在场上阅读比赛的能力和掌握追分的火候,张继科确实配得上“大满贯”的名号。

第四局,萨姆索诺夫依然果断地坚持搏杀,但他开局并没有一味图快,而是把节奏、旋转、落点这些他能调动的因素全都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一个高水平老运动员的成熟之处。进入中局后,他又在力量上做出了调整,轻重结合,东一板西一板,以一种游击队的方式扳回了一局。萨姆索诺夫在这局的表现生动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在实战中,技术实力差并不等于得分能力差,节奏慢力量轻并不等于击球实效不好,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第五局,张继科为了避免被对手缠住,出手更加讲究落点,很快就确立了领先优势。但萨姆索诺夫的气势并没有衰减,出手也没有随意和畏惧。打到尾局,张继科最令人称道的就是他在进攻时的发力始终有所保留,最先做到的是心中有数,让球先上台,因此在两人打出的几个神球中,他都表现得游刃有余,丝毫没有受到比分的影响,最终赢下了比赛。两人的这场对决堪称一场斗智斗勇的经典,虽然只打了5局,但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4年前的较量,比赛过程也令人回味无穷。

女单半决赛

丁宁4比1金宋依

(5,-9,6,3,9)

以往丁宁应对削球打法的能力常常被人诟病,尤其在改打新材料球后,球的旋转减弱、速度减慢等变化对削球手来说都是好事,对丁宁而言就变得更加艰难。她能被中国队委以重任,参加里约奥运会女单和女团两项比赛,除了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外,她最大的财富就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受技术特点的影响,丁宁打削球不会那么轻松,但她完全可以利用战术变化弥补自己的弱项,并最终赢下比赛。

金宋依是丁宁在本次奥运会女单比赛中遇到的第二个削球手,她的技术特点是正反手削球旋转变化大,步法灵活,尤其防守反攻的命中率很高,威胁远比其他削球运动员更大。此外,她继承了朝鲜女队一贯的强悍作风和顽强精神,打起比赛来非常拼命,只不过由于年龄尚小,国际大赛经验不多,所以实战中节奏偏于单一,缺乏适时变化。

比赛开始后,丁宁的战术基调非常清楚,她没有把球打得很快很凶,而是以稳拉为主、冲杀为辅,尤其避免使用连续发力,以防被对方借题发挥。两人在国际大赛中很少碰面,金宋依开局后力争尽快适应丁宁的旋转和节奏,同时也在找削中反攻的状态。尽管第一局输得比较多,但从士气上看,金宋依并不怯场。第二局,她看丁宁打得并不强硬,所以主动加强削球的旋转和落点变化,逼着丁宁降低出手质量,随后完成了多板反攻,威力很大。由于丁宁没有找到对方习惯的反攻线路和节奏,所以在攻防转换中处理得比较仓促,以两分之差被对手扳回了一局。

第三局,丁宁为了应对金宋依的反攻,主动调整了站位,利用步法加强了进攻端和防反端的质量,有效限制了对方的搏杀。只要把金宋依控制到中远台去削球,丁宁打起来还是显得心非常定,她在使用进攻技术时思路非常明确:首先不干那种一边拉一板的事,如果让金宋依形成正反手的连续削,丁宁反而更容易吃旋转,所以她一直把落点盯死在对手的中路偏正手或偏反手位,使其削不出太大角度的球;其次,丁宁看到机会球时最先追求的是落点,而不是力量,也就是没有瞎抡,这样能够减少很多无谓失误;第三,由于单板质量不足,丁宁在连续进攻时把球拉出了长短和轻重的变化,用球性的差异不断考验对方的手感,最终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迫于丁宁的战术变化,金宋依的接球线路比较单一,尤其对反手颗粒胶的使用缺乏灵活手段,很难控制出球的弧线和落点,反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是金宋依的削球基本功非常扎实,很少能让丁宁在一两板之内就轻松打死,4局球下来,丁宁尽管拿到了3比1的领先优势,但精力体力的消耗非常大。第五局,金宋依放手一搏,打到这个时候,双方能用的技战术基本都摊在了台面上,除了命中率和稳定性的比拼,更重要的就是看谁意志品质更坚定。丁宁深知这局如果让对方扳回去,后面打起来会越来越费劲,所以她咬紧牙关执行既定战术,最终摒着一口气拿下了这场比赛,十分不易。而金宋依的出色发挥,也让她成为了日后世界乒坛上任何人都不能小觑的对手。

男单铜牌战

水谷隼4比1萨姆索诺夫

(4,9,-6,12,8)

萨姆索诺夫在乒坛闯荡多年,这次终于在里约迎来了一次获得奥运会奖牌的最佳时机。他现在打球的火候非一般选手可及,特别是碰上火爆型的年轻选手,他那种基于防守功力上的控制与发动,往往能给对手带来致命的打击。在输给张继科之前,萨姆索诺夫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后发制人”:只要你一板打不死我,我就有绵绵不断的后招对付你。

与萨姆索诺夫进行铜牌争夺战的水谷隼,是一个打法和他相似,但年龄却比他年轻很多的对手。在技战术特点上,水谷隼和萨姆索诺夫同属于力量轻、节奏慢、纠缠能力突出的类型,两人都喜欢碰上火力强但稳定性差的对手,那样有助于他们在场上借力发力,甚至捡对方的失误就能赢球。然而这两个人碰上时,萨姆索诺夫确实更别扭一些,因为对方也不喜欢发力,他那套“后发制人”的战术很难有发挥的空间。况且以他目前的精力体力,想一直上手打到底根本不现实,如果不上手的话,水谷隼那种“挠痒痒”似的进攻又会让他疲于奔命,心烦意乱,所以想在这种情况下赢球,萨姆索诺夫确实非常困难。

水谷隼技战术体系中最大的软肋就是怕对方发力猛,衔接快,但是面对萨姆索诺夫时,他的这种顾虑十成已经去了七八成,尽管他的控球火候不如对手,但毕竟没有差到被萨姆索诺夫招招骗到的地步。因此他在场上占据着一定的心理优势,临场战术也设定得非常简单:你上手我黏住你,你不上手我就来,反正岁数占便宜,只要我不失误,早晚能得分。

开局之后,水谷隼明显要比萨姆索诺夫显得更放松一些,由于长年在欧洲打球的经历,两人之间非常熟悉,不管萨姆索诺夫在场上使用哪种变招,水谷隼也不至于丢了节奏。在2比1领先的情况下,水谷隼又在第四局不紧不慢地以两分优势取胜,萨姆索诺夫的控制和调动收益甚微,提速发力和搏杀也好像全都打到了一堆棉花上,很难见到成效。第五局,两个人的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萨姆索诺夫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心里着急,但手上确实无奈,最终只能抱憾失利,再次错失奥运奖牌。而水谷隼则凭借这枚铜牌,创造了日本男运动员在奥运会单打历史上的最佳战绩。

从观赏价值来看,这场球远不如其他场次,但以实战价值而言,这是整届里约奥运会中最值得业余球友借鉴的一场比赛。张继科和马龙的球看起来漂亮,但学起来并不现实,而水谷隼和萨姆索诺夫使用的技战术,距离业余选手并没有那么遥远,尤其是以下几点,对业余球友长球非常有益:第一,打乒乓球的基本要素是先学会借力和合力,这远比发力更重要;第二,连续进攻无需追求力量大、旋转强,能够到台和牵制对手才是王道;第三,轻和慢只要运用得好,无论在进攻端还是防守端,同样可以成为得分利器。

女单决赛

丁宁4比3李晓霞

(9,-5,12,-9,-8,7,7)

这场决赛开始前,很多人认为李晓霞的状态更好一些,因为她在之前的比赛中从未让对手拿过一局,每场球都赢得非常强势,而丁宁在进决赛前则连续过了两个削球关,体力肯定受到了较大影响。也有人认为丁宁的赢面更大,因为她越是到了逆境中越能爆发能量,而且在整个奥运周期中,她练得比李晓霞更多更系统,最关键的是,作为4年前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的失利者,丁宁肯定更加珍视这次得来不易的机会,即便前面打得再苦再累,决赛也会拼死一搏。其实以两个人的熟悉程度,恐怕连她们自己都不确定到底谁能拿到最后那个制胜分。

从第一局的第一个球开始,丁宁就已经迅速地进入了状态,前6分球,她都在寻求主动上手。但她并没有发力过猛,因为她很清楚发力越多,李晓霞反而更好打,况且发力本身就不是她的强项,所以她选择从速度上突破,趁李晓霞找感觉的时候主动出击。李晓霞经过一段时间的落后,也慢慢跟上了对方的节奏。到第一局尾局阶段,双方真正交上了火,各种高质量的衔接都打出来了,丁宁凭借更加充分的准备,以两分优势拿下了第一局。

第二局开始后,李晓霞开始慢慢发力,她反手进攻的质量之高确实在女子乒坛无出其右,6分之后,她的技术优势开始迅速转化为得分,连续进攻不仅速度快,而且力量大,一板比一板重。丁宁在这局只有招架之功,但她在防守时坚持了一个原则,果断贴在近台,死顶对方的重板,哪怕顶不住,她也不退台。因为只要她一退,后面的球她更没得打,索性就站在台前,一旦防住,还能给对手一些压力。

双方各得一局后,可以看出李晓霞的战术就是把球打得越简单越好,丁宁是把球打得越复杂越好。第三局,丁宁还是坚持在近台展开攻防,由于李晓霞的进攻质量不如上一局,所以衔接节奏有些被打乱,而且进攻线路并没有让丁宁感觉很难受。10平后,丁宁迫于战术需要发力抢攻了两板,李晓霞对关键球的准备不如对方细,两板球都显得比较虚。第四局双方各打了半局好球,李晓霞在前半段建立了领先优势,但后半局技战术使用比较乱,丁宁虽然输掉了这局,但把球打慢的战术开始奏效,而且她的下蹲发球也给李晓霞制造了一定麻烦。

关键的第五局,李晓霞在双方拼抢攻时使用了中等力量,这样她就有精力去控制球的落点和弧线,而对于丁宁来说,即便李晓霞只用了中等力量,其击球质量也是够自己受的,尤其再连续起来,丁宁很难有反守为攻的机会,因此到了第六局,丁宁还是想把球打回到缓慢的套路上来。比赛的转折点出现在4:2这分球,丁宁接了一板又高又短又轻的近网球,李晓霞想发力进攻,居然直接把球给漏了,从那开始,比赛的节奏突然慢了下来。随后丁宁非常注重把球给到李晓霞的追身或者中路位置,完全把对方的高质量衔接限制住了。

到了决胜局,丁宁的技战术套路已经完全打通了,李晓霞的任何球对她已经产生不了太大的杀伤。等双方到中局缠斗的时候,丁宁的心理优势就开始逐渐发挥出作用,毕竟她对这块金牌更渴望,想拿下比赛的意志更坚定。李晓霞在击球质量出不来的情况下搏杀了两板,但没有成功,最终输掉了比赛,虽败犹荣。而丁宁能够赢得这场球的胜利,主要归功于她精准的自我定位、灵活适时的战术变化以及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

男单决赛

马龙4比0张继科

(12,5,4,4)

这场万众瞩目的“科龙大战”经历了郑荣植、水谷隼、萨姆索诺夫等一众好手的阻挠,最终还是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这场球要么诞生一个“大满贯”,要么诞生一个“双满贯”,无论谁输谁赢,都将创造历史。从两人的晋级道路来看,马龙走得更艰险,但不失激情;张继科走得更沉稳,但不乏霸气。这场对决也的确能够代表当今男子乒坛的最高水平。

从双方首局展开的激烈争夺就能看出来,两人对这场球都准备得相当充分,尤其是张继科,进入状态一点都不慢,上手就从马龙的正手直线突破,招招致命。马龙善于打开局,如果他能在前半段将比分拉开,那会更容易打出自己的节奏;如果张继科咬住比分,让比赛形成胶着的状态,那对于首次进入奥运会男单决赛的马龙将是巨大的考验。两人基于这种心态,在第一局的争夺可谓火花四溅,一直到10平之后,张继科毫不犹豫地进攻直线得分,手法着实令人叹服。但可惜的是,他在拥有两次局点的情况下没能拿下第一局,如果能像4年前的伦敦一样,张继科在领先时叫一个暂停,赢下第一局,那之后的比赛也许会是另一个走向。

第二局的马龙像是在水中憋了很久终于出来喘了一口大气一样,整体的技战术组合都开始提速。而张继科在相持对抗中,有些过于追求旋转和力量,寄希望于靠单板质量给马龙造成杀伤。然而改打新材料球之后,球性的改变对于张继科的技术风格确实有所影响,以往那种靠绝对质量就能打穿对手的球,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好打了,况且马龙本来就善于打借力球和借转球,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不做多板衔接的准备,张继科在相持阶段很难占得上风。

第三局,张继科在技术上的死结仍然没有解开,他接发球的拧拉基本都在马龙的控制范围之内。如果他能够加一些轻拧或者摆短控制,把局面打得复杂一些的话,马龙有可能还会露出破绽,那时张继科的狠劲和实力厚度就能成为他的优势。然而他还是比较追求单板质量,形成相持后,马龙在几板强强对抗中得分,完全激活了状态,此后无论是近台上手还是中台相持,马龙一点都没发虚,比赛打成这个局面,张继科已经很困难了。

第四局,马龙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保持了一颗平常心在比赛,这点对他赢得胜利至关重要。其实从全场的发挥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马龙完全是抱着一种拼的心态在打张继科,无论比分领先、落后还是两人形成对抗之势,在马龙看来都十分正常,这就使得他的内心一直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面对一个打疯了的马龙,张继科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虽然直落4局的比分有些悬殊,但两人仍然展示了超一流的对抗。马龙在这个奥运周期中确实表现得非常完美,无论是技战术实力,还是心理上的突破,他都无愧于“大满贯”的称号。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