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在乒乓球运动中是运动员必备的一种能力,因为乒乓球是对抗项目,除了发球以外,每一次击球都需要根据对方的处理方式进行调整,所以也非常能体现乒乓球最高层次的基本功,本期拆招解式为大家展现的就是世界顶尖级运动员的调节能力。第1组是樊振东和许昕的比赛,樊振东虽然手握发球权,但他并没有在这个回合中占到便宜,特别是最后一板球,他几乎失去了身体重心,但却凭借超强的调节能力和弧线变化拿下了这一分。
发球抢攻设下衔接圈套
如图,樊振东发侧上旋到许昕的反手位半出台处,虽然这个球被许昕拧拉起来,但落点却很讲究,他就是想让对方拧起来,然后反手衔接上旋球进攻。为了抑制许昕拧拉的质量,樊振东选择了半出台的落点,他算准了对方不会侧身使用正手接发球,所以才敢发这个位置。发半出台球的目的是想通过较长的落点,在对方上步的时候挤住位置,从而降低其接发球的质量,为下板球的衔接创造优势。许昕果然中了圈套,如图5-6,许昕在被球顶住位置后,只能选择向上摩擦的方式处理,降低了击球质量。图8中,许昕拧拉的落点非常浅,这也给樊振东留下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进攻机会。
发球时运用最普通的侧上旋,摆出一副让对手抢先上手的架势,实际上重在第三板衔接
顶撕时从后向前发力
樊振东发球后等在自己的反手位,准备完成上旋球的抢攻。他选择来球的上升点出手,顶撕的压迫性很强,想通过速度压制许昕的反手位,不让许昕有使用正手的机会,这也是他为什么没有把球等到自己惯用的下降点加力冲拉的主要原因。图8中,樊振东面对来球压实重心、拉开手腕、把手拿高,做好了击球前的一系列准备动作。如图8-10,樊振东摩擦来球的正上方,压住回球弧线,从后向前发力,触球瞬间通过手腕快速的抖动制造旋转,球在落台后,直接向下掉。许昕在拧拉后也做好了被动的准备,在樊振东击球前就主动向后让位,面对对方强势的顶撕,许昕没有手软,硬是通过超强的调节能力打出了一板高质量的回头,打到了樊振东的追身位,反倒让对方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许昕在这板球中的调节非常合理,既保证了命中率,还保证了回球质量,充分体现了他的应变能力。
将球发到对方的反手位半出台处,首先不让其摆短控制,其次限制其抢攻的质量和角度
发球后迅速还原,两脚压实重心,要想赶在来球上升期击球,就要用上身体的重心支撑
樊振东在顶撕后,向后让位还原,看着许昕引手的状态,准备进入高质量的对抗。图11是许昕出手前,樊振东预判回球落点的时刻。图11-13中,樊振东预判的落点是自己的正手位,所以他向右侧跨出右脚准备反拉,而在图11-12中,许昕在击球瞬间通过板形变化,把球打到了樊振东的追身位。这个过程发生得很突然,但樊振东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反应也非常迅速,他准确判断到了来球的落点,准备进行二次起动完成下板球的衔接。
在来球压迫下果断让位
如图13,樊振东停止了向正手位的移动,准备二次起动,但许昕回球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樊振东的想象,来球直逼到他的追身位,没给他留下任何调节步法的时间,所以他只能被迫跟着来球节奏下压重心,准备击球。图15中,来球确确实实挤住了樊振东的位置,情急之下,他通过上半身身体重心向左的移动和让位,带动全身完成调节位置的动作。在调节过程中,他在来球的压迫下,只能把击球点向后让,几乎快让到了身体后面,如果再让就彻底没办法把球打回去了,所以在图15中,樊振东及时把拉开的手拿到身前,顶住来球,准备完成击球动作,这也是这板反拉中最重要的一个调节动作。
勉强回击时注重击球深度
图15-16中,樊振东在顶住球后利用有限空间,通过前臂和手腕的快速收缩拉出旋转,制造了回球弧线,并通过板形调节再一次把球勾到许昕的反手位,体现了他手上超强的调控能力和爆发力,同时还有压制对方反手位落点的战术意识。这还不算完,如果只是这样把球拉出去,回球的落点太浅,一定会被许昕抓住反拉的机会。因此在图14-17中,樊振东虽然被来球挤住位置,但他一直没放弃右边腰胯前顶发力的动作,这个腰胯前顶的力对回球弧线的长度起到
在被来球挤住的情况下充分让位,在身体重心的帮助下吃住球,重在摩擦出高长的弧线了决定性的作用,许昕也正是被这个很深的弧线顶住了位置,才造成了最终的失误。
极限调整紧逼反手
这个回合中,樊振东打得非常顽强,从主动到被动再到竭力摆脱困境加强回击质量,他在位置如此难受的情况下,还能通过一系列的身体调节动作对球进行补救,并且还能调控回球弧线和落点,这些都体现了他综合的调节能力,也是他能成为世界顶尖高手的主要原因。
在被对方打出追身球的情况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旋转和落点盯死对方反手位
第一板顶撕之后通过预判回球落点,在二次起动中果断调整,完全发挥身体重心的功效
锁住正手以拉替带
在本组图解中,刘诗雯通过接发球控制对手,然后贴在近台通过连续、快速、高质量的进攻压制对手,并且利用落点变化调动对手,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胜利。刘诗雯在近台和对方对抗的两板球中,虽然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但她在处理球的过程中,凭借灵活的调整能力化解了一次次险情,展现了综合的技术实力,更难得的是在回合中打出了“轻重缓急”。
用正手小三角锁住对方线路
刘诗雯面对王艺迪发的中路侧旋短球,采用正手摆短的方式处理,这样处理几乎不用做过多的调节动作,只是正常的上步和摆短就足以应付来球了。但是,在强烈的落点意识下,刘诗雯选择通过手上的调节把球摆到对方正手小三角的位置上加以调动。如图3-5,刘诗雯在步法的带动下,身体向来球方向移动,手迎前伸出,抢来球的上升点摆短。图4-5是刘诗雯手上控制来球旋转的加力动作,她在球的上升点,接触球的中后偏外侧部,逆着来球旋转加力。
接发球时触球的中部偏外侧部,抑制对方旋转的同时用自己的手腕施以巧劲,加强质量
图6的接触球瞬间,刘诗雯快速调整板形,使用手腕轻轻一拨,把球拨到了对方正手的小三角处,虽然回球有些出台,但超大范围的落点调动使王艺迪没有抢到最佳的进攻时机,只能被迫在下降点把球轻挂起来。刘诗雯这个接发球的落点非常巧妙,成功调动了王艺迪,并限制了对方的进攻质量,用很“轻”的手法回出效果很“重”的球,为后续的衔接埋下了伏笔。
应对长球用反拉替代快带
虽然王艺迪在前三板陷入了被牵制的情况下,但她还在逆境中寻找机会,把球拉了起来。她通过手上的摩擦增加回球旋转,并看着对方的站位把球拉到了刘诗雯最难受的中路追身位,给对方的衔接制造了不小的难度。刘诗雯在摆短后及时还原,她站在台前,观察着王艺迪的动向,在王艺迪出手瞬间,意识到自己要进行快带,所以向后撤了半步让开足够的击球空间。但她万万没有料到,王艺迪在被自己的摆短封住回球角度后,还能把球拉到这么极限的落点上。由于来球落点临时变化的原因,刘诗雯已经来不及再进行步法的调整了,所以,她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击球方式,把准备在近台完成的快带,变为把球让到下降点的反拉。
借助对方旋转摆出极大的角度,在第一板就形成调动,让对方从球台一边跑到另外一边
接发球后迅速还原,站定位置,用预判的回球落点主导自己的衔接手法,以图连续打击
如图10-12,面对落点刁钻的抢攻,刘诗雯在脚上重心踩实的情况下,通过身体重心的调节进行找球的调整,同时她充分转腰让位,为手上击球动作让开了充足的空间。由于刘诗雯选择了较低的击球点,所以强烈的上旋已经转换成向下掉的上旋球了,这板反拉她必须靠手制造出充足的弧线才能上台。
图12-13是刘诗雯向前转腰顶球的动作,图13-15是她前臂手腕向前上方收缩的动作,如果是一般的来球,刘诗雯的动作不需要向上挥那么多,在图14就可以结束了,但王艺迪抢拉的旋转很强,所以刘诗雯必须加上最后一张图中手腕向上摩擦的调节才能保证回球弧线。这个调节也增加了这板反拉的质量,回球效果极佳,球在落台后凭借强烈的上旋旋转,快速弹起,前冲性非常强,向下掉得也很厉害,把相同的难题和压力抛给了王艺迪。
快带时不忘变线变力道
王艺迪面对刘诗雯高质量的反拉,仍然没有放弃抵抗。她在后退一步之后顶住来球,通过前臂和手腕的配合,借力把球带了回去,虽然落点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球速非常快。刘诗雯在上板大动作的反拉之后,还原也受到了影响,所以这板球她只能在没有步法调节的情况下,通过重心的转换进行还原调整,并用手进行找球的封堵完成反带,这就对她手上的控球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如图19,刘诗雯在身体重心的带动下,用手堵住来球。由于来球速度快,造成刘诗雯的击球点有些过晚,所以她只能采用下蹲式快带的方式处理这板球。图19-21是这板快带的核心部分:这板球几乎都是靠手臂完成的击球动作,刘诗雯根据来球的质量,选择向上摩擦制造弧线,同时利用身体下蹲的前顶制造回球的动力。在击球过程中,她硬是通过板形的调节带了一板直线球到对方的反手位,在相对被动的情况下再一次对王艺迪进行了大范围的调动,成功撕破了对方的防线。这板近台快带可以说是在脱离身体协助的情况下完成的击球,所以非常能体现刘诗雯的调控能力。她在整套战术中把自己速度和落点变化上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在每一板球中都通过丰富的实战经验化解险情,前后几板球打出了有轻有重的味道,这种打法是让对方非常头疼的。
反拉和快带都要在临危不乱中调整好触球板形,尤其是最后一板反带,要果断调开角度
重拉轻防前后呼应
在两板球的衔接中不仅实现两条线的调动,而且还要制造前后落点的变化,让对方奔忙
反拉后迅速落稳重心,在被对方速度压制的情况下,站在原地调整,带动手臂完成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