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世界的期待与警觉

世界的期待与警觉

时间:2024-11-03 12:08:20

德国经济部长BrigitteZypries说:“德国的开放性决不能被其他国家利用,德国应该确保不被其他国家‘剥削’”。

吉利的豪购,引起了德国政府机构的戒备。

在吉利集团以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69%股份晋升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之后,德国相关政府机构负责人相继公开发声。尽管德国总理和戴姆勒方面都直言“对合作伙伴持开放态度”,但猜疑之声同样也不少。

德国经济部长BrigitteZypries表示,将密切关注吉利入股戴姆勒一事的发展。吉利作为戴姆勒的竞争企业,需要就入股动机作出解释。允许竞争企业的代表获得监事会席位是有问题的。

德国经济部发言人Baron表示,吉利在戴姆勒的持股比例尚未达到会触发审查的25%。

BrigitteZypries在接受《斯图加特日报》采访时表示,尽管德国法律规定,政府仅在外国所收购德企股份比例超过25%时才能出手干预,但投资者必须遵守市场规则。BrigitteZypries虽然一方面认为吉利集团的收购举动只是一起商业事件,但BrigitteZypries也表达了“德国的开放性决不能被其他国家利用”的另一个立场。他还警示称,德国应该确保不被其他国家“剥削”。

吉利入股戴姆勒事件甚至引起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关注,默克尔表示:“必须评估吉利入股戴姆勒交易的透明度。”

随后,默克尔补充说,“目前来看这一交易并未违反任何规则。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促进德国汽车工业可持续性、长久发展。德国对其贸易伙伴持开放态度,虽然在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上存在可能的漏洞,不过这也是德国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问题。”近日,《汽车观察》记者致电德国大使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想就此事进行采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太过敏感,不接受采访。

一起商业收购事件为何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呢?

担忧什么?

吉利购买戴姆勒的执着让德国担忧技术外流。

数据资料显示,吉利在2017年净利润同比上升了100%,达到了102.2亿元。即便如此,增势正旺的吉利,其102.2亿元的净利润与90亿美元的收购资金相比,仍然可称之为押上了“家底”,如此的决心让人们引起了无限的遐想。

业内人士分析,吉利抵押了部分吉利及戴姆勒股权,来获得银行贷款资助,吉利集团、兴业银行香港分行以及摩根斯坦利各承担2.23%的股权收购,这个拆分比例的猜测也符合戴姆勒关于3%举牌线的规定,在交易结构中,二级市场直接收购占到4.9%,剩余4.79%部分采取向对冲基金借股的方式进行。而在今年2月,两部分股权合并,一次性交割给吉利方面。这类交易的背后规则是,吉利方面出资不应少于全部的50%,吉利出资应该在280亿元人民币。

此外,翻看吉利的收购历史,可谓大手笔不断,而对戴姆勒愈显执着。

2017年吉利希望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获得戴姆勒新发股票,但这种协议持有股权的方式遭到对方拒绝。而此次持有近10%戴姆勒股权是吉利通过海外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持续买入的方式获得。德国联邦政府也表示,该行为为公司行为。由于是少数股权的投资性质,因此没有必要按照限制外资投资的政策进行审查。根据德国的法律,收购一家上市公司25%以上才需要经过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因此,德国相关人士将其理解为吉利的暗度陈仓,加上对吉利以往的野心与胆识的耳闻,德国引发了专业汽车技术落入中国人之手的担忧。

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表示,该收购事件证明中国日益自信和果敢,越来越乐于利用德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对中国利润的严重依赖。德国总理默克尔补充说,目前来看,这一交易并未违反任何规则。BernsteinResearch分析师MaxWarburton称:“尚不清楚吉利汽车想获得什么以及将怎么运作,但我们认为此举是中国进一步涉足欧洲汽车行业行动的一部分。中国十年来赋予了欧洲汽车行业超常的增长和利润,现在希望获得收益。现在中国希望更直接地接触技术、品牌和利润。”

事实上,德国已联合多国起草法律提交欧盟,以进一步限制外资的投资收购。由于中国企业大量收购西方企业,并被认为可以获得西方的技术以及专业知识,因此,自2017年开始,德国已经开始加大了外国企业对本国企业收购的监管,这是欧盟第一个这样做的国家。

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中国对德国投资增速较快,但是中国仍是一个晚来者。2017年中国对德国的直接投资仅为22.7亿美元,按德方统计,中国对德国累计投资的权重只有1%,中国商务部认为这对德国根本构不成所谓“威胁”。

“吉利奔驰”可能吗?

作为本次收购事件的另外一大主角——戴姆勒在企业层面对交易保持了三缄其口,表示投资对话的具体内容是商业机密。

德国相关人士也认为,吉利入股奔驰一事纯属“企业自主决策”,政府无需对这笔交易表示担心。德国社民党经济议题发言人韦斯特法尔(BerndWestphal)就认为,吉利入股戴姆勒并无大碍,“原则上,我们不能散布德国吓阻外国投资者的信号。”

据报道称,吉利正努力争取让戴姆勒对其开放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目前,戴姆勒正在积极投资于电动汽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而吉利集团则表示希望与戴姆勒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协同发展,而且戴姆勒集团是德国唯一一个不是由家族控制的大型汽车制造商。戴姆勒集团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回应称,戴姆勒欢迎新的长期股东,而戴姆勒也将与之“建设性的探讨行业巨变”。

虽然作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西方汽车工业中的最大手笔投资,但是作为不到10%戴姆勒股份的单一股东方吉利,似乎无法撼动强大的戴姆勒集团的任何经营决策。

德国金属行业工会(IGMetall)地方负责人RomanZitzelsberger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高度评价了吉利:“吉利收购沃尔沃,对沃尔沃并未有任何伤害。总而言之,截至目前,我们和中国投资者的交流十分正面,他们怀着长远合作的目的加入戴姆勒。”同时,他还强调:“吉利拥有10%的股份虽然已经是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但并不是决议者。”

不同于政府部门的声音,德国工商界对中国企业的到来表示欢迎,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史伟哲称,中国的投资活动为德国的繁荣做出贡献。2017年底普华永道德国公司发布报告认为,很多中国投资者进入德国企业后,扭转了德国企业原来的亏损状况。

上市公司存在的根本目标是为股东持续创造财富,戴姆勒公司发言人也表示,李书福是一位具有特殊能力和前瞻性思维的中国企业家,很高兴获得了一位新的长期投资人。这或许是股东们对来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企业到来的欢迎之辞。“吉利奔驰”之说,理想的成分更多。

中国企业买遍全球其实,除吉利去海外买买买外,近年来,全球正在兴起一场由中国企业发起的并购潮,中国企业正在成为最“豪放”的全球买家。根据CCG的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额超过200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海外投资并购国。

据德国经济研究所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对德投资额是121亿欧元,2016年为110亿欧元,而7年前仅为1亿欧元。可见,中国投资者对德国企业异常感兴趣。尤其是一些在相关行业具有领军地位的重要企业被中方收购,这无疑威胁到欧洲在高端经济中的位置。

“德国之声”这样分析德国及欧洲国家对中国收购的担心:就德国乃至欧美整体而言,对于中资企业收购行为加强监管的呼声一再高涨,尤其是在中资表现最为活跃的2016年。围绕库卡以及半导体设备生产商爱思强收购案的争议,让不少人对中资“入侵”具备战略意义的关键行业产生警惕心理。另外,也有人担心中国企业收购后可能造成德国就业岗位流失。

“事件的真正背景是欧洲害怕‘中国制造2025’,害怕中国成为世界高科技制造中心”,德国柏林中国问题学者夫罗里扬这样回答媒体的提问。

分析德国对中国购买行为的警惕反应,是因为“中国式并购”更多从战略层面寻求一种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并专注于领域空间的平衡法则,这显然与获取巨大资源、提升企业效率以及扩充市场等海外并购可怕的多。而中国人又对德国制造显得愈加崇拜,在《汽车观察》记者采访过的多位自主品牌顶层管理者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德国制造视为榜样。面对极其聪明的中国人以及快速崛起的中国车企,以技术实力著称的德国相关管理部门拉响了警报。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大了对德国电动汽车、软件技术、生命科学等技术型资产及企业的购买力度。无论是美的集团以约40亿欧元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制造商库卡集团,还是中国化工以10亿美元收购德国领先的塑料和橡胶处理设备生产商克劳斯玛菲集团等等,这些“中国企业几乎快要买下整个德国”的购买广度与深度,引起了德国战略层面的高度提防。

总之,中国企业已经脱离了单纯获取小利的出口初级阶段,中国车企在谋求行业及经济战略的同时,其走出去的方式也正变得更加高端。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