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年年初华泰汽车收购曙光股份的消息甚嚣尘上,从华泰集团对外披露的信息来看,华泰汽车意欲发力新能源领域,意图寻找全新的契机。而在大多数圈内人看来,华泰此举并不是真心造车,而是希望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实现借壳上市的目的,从而在资本市场上聚集更多的资本。华泰汽车为表心迹,以及造好车的决心,开始了一系列的大动作。其中关于人员的调动成为万事俱备,蓄势待发的标志。福田“三王”的加入与前奇瑞控股副总经理郑兆瑞的加入,而后华泰汽车频繁与福田系、奇瑞系核心营销人员接触,大多开出百万以上的年薪诚心挖人,一时间福田、奇瑞营销体系人心浮动,“拼一把?捞一票?”可谓是各怀心思。在外界看来,华泰真是有决心造车了?
到了2017年3月“郑兆瑞履新华泰新能源百日闪离”拉开了华泰汽车全新人事架构的序幕,同期离开的还有华泰汽车集团副总裁兼新能源公司总经理王朝云,也就是著名的福田“三王”之一。于是本来已经聚拢在华泰旗下的各路高手纷纷离去,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就这样草草收场,着实让人惋惜,这也着实的坑了那些为“梦想”聚之而来的业内精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说到宝沃汽车,2017年可谓是坐了一把过山车。从年初的高调入市,到销售乏力,再到月销5000辆,又回到销售乏力,让关心宝沃的人手心出了一把冷汗。宝沃汽车定位“纯正德国血统”,可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从一开始负面杂音就不绝于耳,2017年上半年福田汽车内部口头通知,未买车的员工,必须优先购买宝沃汽车,用行动支持自己的品牌。于是福田内部掀起了一个购车小高潮,所购汽车并不是内部认购7折的宝沃汽车,而是先把车买了,别到时候必须买宝沃!自己人尚且不信,何况外人?在宝沃内部问题研讨过程中,大家对“纯正德国血统”的定位开始诟病与指责,但却无人敢承认这个定位是谁最先提出的。这似乎也从侧面映射出了宝沃汽车的问题,看来福田内部流传出来的宝沃2017年16亿的营销费用应该是打了水漂了。情急之下宝沃从长城汽车请来了主抓渠道的副总,希望从长城汽车的销售渠道上下手,让长城的经销商一并开起宝沃4S店,时隔一年似乎并没有解决宝沃的问题,仅仅是吓了长城汽车一身冷汗而已。所谓难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2017年,宝沃汽车得到了时任福田汽车董事长的王金玉无条件支持,如今王董事长抱病隐退,新任福田掌门人巩月琼还没有对外界公开对宝沃的态度。宝沃的未来扑朔迷离。
之所以在《家用汽车》最重要的年终盘点这一期提到这两家汽车企业,是因为2017年他们所暴露出的问题有些坑人,着实难搞。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已经变得成熟,变得理性。一款产品,一个品牌是否能被市场认可,是要品牌力和产品力都有突出表现的,这需要企业踏踏实实的造车,造好车,消费者用着放心。而营销手段上要持之以恒,步步为营。个人认为铁打的企业流水的营销团队似乎不可取,品牌高举高打,产品力向下也不可取。希望2018年华泰汽车与宝沃汽车能有好的转变,不坑人,也不难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