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着特别留神,你就能发现,身边有很多曾经熟得不能再熟的事物,突然间又被人给“重新定义”了。
有特别具体的,比如手机、电视、汽车、中式快餐、民宿、手表;也有特别虚幻的,比如旗舰、奇葩、计算、创新、商业逻辑……哪儿哪儿都是,人人都说,你会不会冷不丁冒出一种我们所处的这个位面正在疯狂升级或是快速消解的错觉?
或者就像面对“最熟悉的陌生人”时的那种错愕和慌张?人都快变成一坨数据了,客户和商家的关系都能用程序和算法表达了,这让身处社会转型期或是正被科技革命“折磨”的时代中的诸多个体倍感不适。
不适感绝非只是个体感受清晰,其实公司和商业机构面临着更剧烈的挣扎。它们用种种“重新定义”来摆脱茫然、确定坐标,甚至是指引方向。其中的绝大多数,只是选择了一个新视角、一种新表达方式、一套更迎合潮流的皮囊,来换取安全感和正确性。
仅仅做到这些,在“杂音”越来越多的时候,在大量破坏性技术和颠覆式创新越来越多出现的时候,显然不够。
前几天和德勤的一位合伙人聊天,谈起传统企业该怎么办的问题。“旧世界”里的众多传统资产、顽固的战略惯性,都极大影响了传统企业的决策效率。“从前的‘战略优先、技术实现’,现在已经变成了‘技术优先,战略实现’。”
能不能叫停传统投资?销售渠道能不能全部放到线上?既然无法回避BAT的“入侵”,那么能不能和它们立刻全面合作起来而别再等签了什么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再行动?消费者的习惯的确正在改变,那么能不能抢在他们前面培育或是引导,而不是跟在后面被动应对?
“离终端消费者越近,受到数字化冲击的影响越小”——不妨从头再想想你们的那些“重新定义”吧。
当然,外部的诸多纷扰之下,更需要清晰的认知逻辑和对商业本质的尊重。“尽管科技革命给市场带来了诸多杂音,但是你不能迷失于商业中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创造出人们觉得“我想要”的产品。”杰克·韦尔奇和苏茜·韦尔奇在新书《商业的本质》里这样写道:“这一点在1960年是真理,在今天是真理,等到了2060年仍然会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