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是一项专业度要求很高的医药行业外包服务。这是一个数百亿美元并高速增长的市场,在中国,这个市场拥有500亿人民币的体量,年增速超过20%。
借助基于“共享+数据+信息化管理”的协同服务平台,药研社切入这个细分市场:以公司为主体承接药企的订单,然后通过平台发布项目合作需求,平台上的实名认证从业者应答接单。通过项目和用户间的最优化匹配,从而让更多具备项目经验和掌握研究医院本地化资源的从业者参与到项目中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临床研究服务人力资源紧缺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事实上,从2011年起,医疗服务创新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互联网创业者自外围切入医疗服务环节,以挂号、轻问诊等开启了互联网+医疗的试水,并带动了一波创业高潮。而从2015年起,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对核心医疗服务的影响才真正拉开序幕,更多医疗从业者开始加入互联网医疗创业,对产业链条的深度参与和经验使他们思考,互联网技术如何能够真正提升诊疗、检测或者临床研究的效率。
药研社便是一例从参与产业链开始提升效率的toB公司,5月完成由经纬创投领投的近亿元A轮融资,上轮投资方元璟资本继续跟进。元璟资本合伙人田敏对这个行业一直在思考的是“是否有更轻更快的模式,对存量医疗产业效率进行提升?”她也在医疗领域的投资探索中一直在关注产业链以及AI等新技术带来的影响。Q:从产业角度来看,医疗产业还有哪些环节是借助互联网手段可以提升效率的?
A:医疗行业本身链条很长,现在医疗服务类的互联网创新中多数还是从挂号、轻问诊切入的。互联网还是能够做很多事情,比如在医患服务环节中如何做整合。挂号只是医患的入口环节,但在慢性病管理中,大部分慢病患者处在无人管、不吃药、自己也不太了解的阶段,这一部分是互联网可以做的。
我们观察到一部分创业者已经在这个方向上努力了,但这对进入者来说需要专业知识。我觉得借助医生集团并配备互联网工具,能够使得这群患者被更好得管理。接下来在医疗服务这一端,一个更好的管理方式是如何做随访,以及第一次看病之后的后续治疗的领域,我觉得互联网是有挺大的空间,能够在各个专病领域进行切分去进行管理。
第二个可以从医患沟通方向入手,医患教育一直是中国医院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国外,医疗信息和对医院、医生公允的评价都相对透明,患者可以从多个维度得到疾病相关信息,在这个基础上寻医治疗。而在中国,三甲医院普遍没有剩余人力承担医患沟通的任务,患者对疾病信息缺乏了解,也很难掌握医疗知识,经常陷入“病急乱投医”的状况。我觉得这对于未来个性化医疗发展实际上是很大的空间,特别是在医生多点执业的落地和电子病历逐步推行的大背景下,创业公司有机会在专病领域帮助医患沟通,从而提高疾病诊疗效率。Q:除了这类针对C端的数字医疗创新之外,在B端还有哪些地方能够应用互联网的工具提升效率?A:实际上,互联网和AI技术在研发领域还能有发挥的空间。比如在研究领域,实验室的化验人员需要一些比如说分子式进行研究,同时也很难通过传统的渠道去找到供应商。现在有公司在利用图像AI和自动生成化学式的小工具,聚拢化学从业人员,将这些小剂量、小批量的需求,直接在平台上对接供应商,这种典型的B2B模式,和找钢网、找塑料等产业互联网类似。
而药研社除了提升toB端链条上的效率之外,也可以延展到toC领域。比如和既有的电商平台上“询药”做对接,解决一些新药在临床试验中寻找试用患者的需求。这一方面可以给一些患有疑难杂症一些希望,另一方面也能切实帮助到有经济困难的患者。这在根本上能够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更好进行匹配的问题。
Q:如何看待影像AI的发展现状?
A:影像AI近年比较火,但现阶段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错配的现象。比如说现有的影像AI公司都在希望三甲医院成为付费方。但这些影像AI公司技术背景类似,比拼的是正确率。正确率取决于数据,数据需要由人类医生标注之后才能供机器学习,这意味着所有的数据都需要“烧钱”才能从三甲医院拿到。另一方面在三甲医院中,现实中很难让院方为影像AI付费,影像AI并不符合院方采购设备或治疗手段的收费目录。
但在基层医院中,影像AI会为医生赋能,帮助他们进行诊疗。但在进入基层医院当中,需要打通渠道构建影像共享平台,有了平台之后相应的技术力量能够匹配到基层医院当中,然而这需要创业公司除了拥有技术能力之外,还要具有相当的渠道把控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商业保险公司有望成为影像AI的付费方,而这也同样取决于商业保险所涵盖的人数数量。实际上,在AI医疗领域的创业,我们看好三个领域——病理、基因以及罕见病。
Q:在医疗投资上有怎样的思路?
A: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医疗市场规模已验证(已出现过大市值A股公司)、传统公司模式重(存在互联网提升/优化机会)、大行业中出现高增长领域(创业公司可突破),行业内原先重资产投入的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方式成为公共产能、竞争优势由资产规模偏向软服务。在这当中出现的医疗服务创新突破口,这需要具有供给端有特色、前端销售能力强、轻资产、可观的业务利润率等。
我们在投资当中,特别关注创始人是不是非常具备非常核心的医疗经验,因为这样能够真实理解行业内的痛点并加以改善。医疗行业本身的专业性以及创始人自身掌握的资源都是很重要的。另外是关注政策利好领域,比如鼓励基层诊疗分层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基层不具备检验能力的诊所提供互联网平台,链接配备资源好的医疗诊所,实现线下取件、线上回传报告的功能,为小诊所赋能的机构就值得关注。最后一点是在商业模式的判断上,我们看重在模式成立时,便是一定是能够挣钱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