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产销双降
家用空调产业带着超过4000万台的行业库存进入2016冷冻年度(以下简称冷年)时,本刊曾作出预测:“保守估计,2016冷年的空调及空调压缩机产业将出现10%~15%的销量下滑”。截至本刊发稿,2016冷年只剩下最后1个月,遍布中国的雨水天气并没有停歇的意思,我们的预测完全准确。随着各个空调压缩机企业7月排产计划出台,2016冷年空调旋转压缩机的产销总体情况已经定性——下滑幅度超过10%。
产业在线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2016冷年旋转压缩机累计产量为10834.4万台,同比下滑11.38%;销量为10834.4万台,同比下滑11.65%。若加上6~7月各个企业已经出台的排产计划,整个2016冷年,中国空调旋转压缩机产量约为1.3亿台,同比下滑幅度预计为12%。
这是中国空调旋转压缩机产业历史上最大幅度的市场滑坡。
正如本刊此前曾预判的一样,在4000万台行业库存的巨大压力下,空调整机企业2016冷年的出货遇到极大阻碍。在市场零售终端销售无法提振的局面下,某些空调整机企业在这一冷年上半年还试图通过继续压货的方式填满经销商的零售空间,但这一做法最终被证明是徒劳的。
于是,《电器》记者在空调旋转压缩机的月度排产走势上,看到了一条几乎从头到尾都低于上一年度的“悲凉曲线”。尤其是在春节过后的几个月,在空调整机“去库存”的影响下,压缩机产量竟比2015年同期的局面还要差。
事实上,若非出口市场(包括空调整机配套出口和直接出口)的稍稍回暖,旋转压缩机销售规模的下滑幅度还会进一步加大。产业在线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2016冷年,旋转压缩机出口量(直接出口)为1842万台,同比增长5.2%。而根据《电器》记者的粗略统计,同期旋转压缩机配套整机出口量约为4000万台,同比增长约为4%。
换个角度来看,结合整机内销市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除去出口机型,空调旋转压缩机2016冷年的销量降幅约为30%。中国空调压缩机行业从超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到超过两位数的大幅下滑,仅仅时隔两年。在这一“预料之中”的剧烈震荡中,对大多数空调压缩机企业来说,能够在内销市场“稳住局面”已属不易。
连续两年承受着内销市场巨大出货压力,海外市场成为许多压缩机企业必须开拓的领域。但全球市场上,低增速仍是主旋律,虽然北美、东南亚等市场在增长,但南美、中东、北非这些曾经被看好的新兴市场表现却令人失望。在主观集中发力、客观市场未见大起色的情况下,出口市场对空调压缩机企业来说也只能是谨慎乐观,毕竟在海外市场中,变数出现的机会太大。
供需矛盾无限放大
包括空调旋转压缩机在内的整个中国家电产业链,目前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严重供过于求。这是过往30年来中国家电产业野蛮生长、政策刺激加速放量的“后遗症”,整个中国家电产业链正在经历的是从未有过的“高产能、低需求”。
空调旋转压缩机产业在遭遇史上最大幅度销售滑坡的同时,产能过剩的问题被无限放大。
从前文表1可见,目前中国空调旋转压缩机的总产能逼近2亿台。2016年,大多数企业没有也不可能选择进一步扩产,但通过自动化升级引导的生产效率提高,也间接扩大了理论产能。如GMCC在持续加大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情况下,年产能扩大至5200万台。
曾经被拖延建设的瑞智九江基地,2016年建起了第一条200万台年产能的生产线,令瑞智的总产能扩大为1600万台,九江基地规划中的另外几条生产线目前并没有建设。按照瑞智2019年“再造一个瑞智”的规划,其总产能至少要扩大至2000万台。
产能发生变动的还有已经更名的“中航机电三洋”,在中航集团入主之后,中航三洋重新焕发生机,在沈阳新建了一条年产200万台变频压缩机的生产线,同时将老旧生产线重新整合,淘汰落后产能200万台。可以看到,中航为三洋投入巨资,并没有扩产,只是重新激活企业,升级“战斗力”。
尽管行业总产能并没有大幅提高,但接近2亿台的总产能与不足1.3亿台的总产量相比,仍然富余太多。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里,产能过剩总量将有可能超过8000万台!
值得一提的是,过剩的产能中,以R22定速机生产为主的生产线占比颇高。这不仅严重阻碍了整个行业的结构性变革,也为此后“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价格竞争创造了土壤。越来越低的利润水平导致企业失去研发创新的资源动力,这样恶性循环的隐患令产业发展前景存在更多不确定性。
后市几乎无可期待
在创下史上最大跌幅的2016冷年行将结束之际,下一个冷年或是下半个自然年会怎样?这个问题成了一场赌局。但如果连空调整机企业都放弃了赌博式地发力,空调压缩机企业又有何可赌呢?空调两大龙头企业的去库存步伐虽然并不一致,但殊途同归,而零售终端的收效也令去库存的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延长。
根据多方的统计数据,《电器》记者对目前空调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从出货层面来看,根据产业在线及厂家的反馈数据,截至2016年5月,2016冷年空调内销出货量约为3900万台,同比下滑约30%。而奥维等公司提供的零售推总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2016冷年,国内空调零售量约为3000万台。另外,约有1000万~1200万台的工程机安装。此外,由于专卖店渠道的销售数据没有监测,《电器》记者判断,在2016冷年的前10个月,终端出货总量约为4500万台。通过简单的数据推算可以得出,在这10个月之中,行业库存应减少超过600万台,乐观估计总库存量在3400万台左右。
乐观地判断,在7月全国出现类似往年的高温天气情况下,在2016冷年结束之际,空调行业的库存水平应下降为3000万台以下。不乐观的判断则是,中国空调市场已并非高温天气所能拉动。
即使空调库存量降为3000万台以下,仍然超出零售渠道可以承受的合理水平,甚至还高于2014冷年结束之后,令业界惊呼的2500万台。
因此,在未来的1年之中,高出合理水平的行业库存和低迷的零售终端需求将继续成为中国空调市场的主旋律。这也是为何GMCC会直接给出预判称“国内空调压缩机市场在2017冷年探底,正式进入L型增长新常态的底部运行区间”的原因。
空调业已有高管感慨道,中国空调产业彻底告别了过往淡旺季区分明显的时代,即使全国大面积高温天气,空调市场一机难求的局面也再不会出现了。
在内销市场被看衰的局面下,外销市场成为必争之地。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空调压缩机外销比例将持续,但外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偏低端的产品结构,并不能真正成为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的“救命稻草”。
自2016冷年开始,空调压缩机产业的发展断代史开启了新的篇章,从高速增长的野蛮时代,正式进入寒风凛冽的“冰河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