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工匠精神,一剂时代良药

工匠精神,一剂时代良药

时间:2024-11-02 01:38:43

本刊记者于璇

带着对“工匠精神”的种种疑问,2016年6月13日,《电器》记者拜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淑萍。一进入她的办公室,叠放在办公桌正中的几本书立即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些书,都是日文原版书,书名中都包含“职人”这个关键词。交流也正好从这几本书开始,从“职人”开始探讨“工匠精神”。

在马淑萍看来,“工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工匠精神”的狭义对象是指继承传统手工业的工匠和技术工人,最典型的是手艺人,日本称其为“职人”。广义来看,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甚至整个社会,都可以成为“工匠精神”的对象。

当“工匠精神”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热词”,日本当之无愧地成为最多被提及的国家。在日本,工匠精神备受推崇,早在江户时期,工匠气质已经定型,并形成了传统的“匠人文化”。无论颇具传统意味的手工艺人,还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大型公司,抑或规模不一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工匠精神”已经被日本企业发挥得淋淋尽致,并成为一种民族特性。马淑萍认为,日本“匠人文化”的精髓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挑战自我,让社会和客户更加满意。

那么,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工匠精神”又应当具备哪些内核呢?

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可以称为“工匠精神”的第一要义。“日本职人文化里,以“平生一工匠”为荣,不单纯以产品是否挣钱为评价标准,而是以在业内被评价为第一感到荣耀。”马淑萍表示,通俗来说,工匠精神就是把自己的“活儿”干到“精”,甚至变成“绝活”。

这种精益求精,无关产品价格高低。“日本的百元商品,虽然价格只相当于人民币6元,但是同样做得非常精致。在日本人的概念中,任何层次的产品都应该是精致的,不会因为价格便宜而粗制滥造。高中低端是市场定位,不是品质标签。”马淑萍坦言,“反观中国,在多数消费者的认识里,便宜的东西就很粗糙,质量就可能有问题。工匠精神,首先要落实到产品层面,我们要把所有层次的产品都做好做精,并非只有价格不菲的高端产品才能体现‘工匠精神’。”

这种精益求精,也无关岗位的重要性。对于制造业而言,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工人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对于研发人员、企业管理者同样重要,应成为注入企业体内的优质文化。据马淑萍介绍,日本的匠人文化中有一句名言——普通职员容易受外界影响,会得“感冒”,但是职人不会,他们具有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

这种精益求精,同样无关企业规模和行业分工。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以规模论英雄的时代正在慢慢走远。一提起中国的中小企业,往往会联想到“技术实力不强”。反观日本,不少日本中小企业具备国际一流的技术,他们努力在细分领域做到最好,力求成为领域内的隐形冠军。这为日本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为制造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配套基础和协同关系。“制造一流的产品,不仅需要大企业践行工匠精神,更要注重中小企业的发展,整体发展起来,才能真正保障产品品质,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马淑萍说。

“并非所有企业都要去做‘高精尖’,只要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最精,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表现。”马淑萍认为,即使是代工企业,如果能够在自己领域做到最好,同样会有生存空间,富士康就是很好的例子,最优的产品质量+最好的成本控制。

不断创新

“工匠精神”不仅有着认真、执着、坚持的底蕴,更包含不断创新、挑战自我的内质。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让中国人快速富裕起来,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企业发展比较容易,庞大的人口基数消化了规模生产的绝大多数产品,比拼的是规模、速度、市场占有率以及价格;如今,产品和制造能力都是过剩的,企业若没有“绝活”,就很难适应全新的发展阶段。马淑萍口中的今夕对比正切中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她给《电器》记者讲了一个发生在日本企业身上的真实事件,引人深思。日本一家酱油企业为了研发出口感更好的产品,一度濒临破产,但是在执着研发的过程中,这家企业发现技术可以用于化妆品领域,不仅扭亏为盈,还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对中国企业而言,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不仅能挖掘新的潜能(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更可以发现新的商机(新产品和新领域)。而这些正是在新常态背景下企业保证持续发展、突破同质化的新增长点。

注重“人”

“工匠精神”还隐含着对“人”的更加关注。“自动化和信息化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并非所有都可以通过自动化的设备进行替代。”在马淑萍看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工匠精神”的传承出现了“断代”,技术工人的职业地位和培养不被重视。一方面,人是无法被完全替代的,即使在自动化为主的生产过程中,部分制造环节或关键部件仍无法用机器来完成,例如日立公司生产卫星需要的核心部件防电针只能有万分之二的精度误差,就需要依靠高级技工的感觉来完成的。另一方面,设计、研发、制造生产装备,仍需要人,需要发扬“工匠精神”。“我们无法完全依靠自动化设备实现强国梦,归根到底,要依靠人的操作、管理和智慧来实现中国制造的强国梦,需要每一中国人踏踏实实做事。”

在挥别高速发展后,“工匠精神”有望成为一剂时代良药,让社会告别浮躁,让企业回归理性,让个人重拾职业尊严。电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