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可口”的冷饭
冷静下来想想,这款特别版iPhone6居然是眼下最具性价比的iPhone。最要命的是3399元人民币的定价,和造型一致的iPhone6S低配相比便宜了1000多元人民币,不得不让人感叹苹果对中国用户的从众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
此次的廉价版iPhone6限定了销售渠道和地区,且毫无营销活动配合,说明这应该只是一次临时性的清库存行为,而不是长期性的销售策略的转变。如果是两三年前,廉价iPhone6恐怕真能让国产手机厂商们担心一下。不过,如今风向变了。
束手无策的苹果
苹果2017财年Q1营收784亿美元,是历史最佳记录。如此大好局面下,曾经最耀眼的中国市场却成为唯一一个营收下滑的地区。
苹果2016年在中国的出货量比2015年同比下降了23.2%,市场份额下滑12.8%。有趣的是,iPhone的平均售价却维持在了688美元高位,说明最新款的iPhone仍却保持了热销。较低价位的市场被其他厂商侵占,才是苹果出货量和市场份额下滑的主要原因。OPPOR9在去年销售2000万台超过了iPhone6s,拿下单品销量冠军,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苹果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恰恰相反,iPhone5C和iPhoneSE就是典型的针对市场价格长尾现象的策略。只可惜不知是出于保护旗舰机顺利销售考量,还是不合时宜的高傲,iPhone5C和iPhoneSE在造型上甚至都难以打动消费者,最终惨淡收场。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是财务上的难堪,更重要的是给了国内厂商最宝贵的成长时间。
以2017年年初的CES和MWC大会为界,可以清楚的看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窘境。3000元人民币级市场已被华为、OPPO等国内厂商牢牢占据,不仅是市场份额,口碑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在华为的“双摄”,小米MIX的工业设计,OPPO的拍照和快充,都给了消费者选择他们的理由。从产品上来说,3000元人民币档的iPhone已落下风。
iPhone6“死而复生”虽不能看成苹果市场策略的转变,但作为一次投石问路也有一定价值。廉价版iPhone6与iPhone5c和iPhoneSE不同,选择的是配置稍低,但在造型上尽可能维持了身段。而恰好这就是OPPP、vivo等厂商采取的策略。
据了解,现在有一大半的APP开发者都涉及滥用权限的问题,但滥用权限并非开发者直接造成,而是滥用第三方广告插件所造成的结果。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就曾表示,“为赚取广告费,一些APP开发商会与移动广告平台签合同,在APP中内置广告代码。有广告商利用APP安装时获得的权限,盗取用户信息。”
Facebook此举,于内于外,好处多多
我们再回过来看这件事,就在向该广告代理公司发送暂停中国区工具类应用邮件之前,Facebook公布了2016年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来自亚太区的广告收入为13.37亿美元,占Facebook该季度广告收入总比的15.49%。因此,此次暂停中国区工具类应用广告投放的决定,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Facebook未来的营收。
那么,Facebook这样做又是为何?笔者认为,暂停广告投放的决定,或许与Facebook想要提高用户体验有关。尽管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Facebook拥有了17.4亿移动端月活跃用户,但包括马克·扎克伯格在内的Facebook高管,都曾不无担心地表示,过多的广告内容或许会造成用户流失。
Facebook的“壮士断腕”,无疑影响了中国APP“出海”的步伐。有海外代理商人员表示,诸如猎豹、UC等厂商的海外战略成功后,国内跟随者众多,经常出现不顾用户体验,甚至通过恶意推广来获取用户的行为,Facebook的整治行动或将改善这一局面。
GooglePlay、AppStore、Facebook等应用商店和社交网络,是海外互联网最重要的优质流量来源之一。这些官方商店的推荐,更倾向于应用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而它们的动向无疑表达出了清晰的态度:对于互联网广告内容的监管将在未来趋于严格。
在Facebook“临时禁令”之前,中国的明星APP无法通过AppStore或GooglePlay审核,或者被下架的新闻就屡见不鲜,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为了快速获取用户,采用了诱导用户安装甚至恐吓用户”等Google明令禁止的恶意推广方式。
在海外运营推广产品,本质上和国内区别不大。归根结底,除了做好产品赢得口碑,最直接的方式依然还是通过渠道分发获得流量。创业者在初期要快速获得用户,想要走捷径的心情可理解,但不能不择手段。要知道,海外的违规成本较国内更高,处罚更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