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共享充电宝?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充电宝成为了又一项顶着“共享”旗号大火的项目。近日,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宣布投资3亿元人民币现金,入股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出任董事长一职。陈欧还对媒体透露,未来三个月内,聚美优品将继续注入街电科技几十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据悉,街电科技的主营业务正是“Anker街电”城市公共充电宝租借服务。
令外界好奇的是,目前聚美优品的处境不佳,为何却不惜重金押宝在前景并不明朗的共享充电宝上?在分析聚美优品的投资意图之前,先来看看共享充电宝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共享充电宝领域共获得12次融资,总融资金额高达12亿元人民币,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获得的融资额的近5倍。其中10起融资案例发生在3月末到4月末之间,大部分是天使轮或A轮融资,甚至不乏IDG、顺为资本和梅花天使等著名投资机构的加入。而聚美优品所投资的街电科技,在2016年已完成由欣旺达和IDG领投的A轮融资,目前已覆盖北上广深等二十余个城市,铺设的共享充电宝数量达20多万台,用户规模累计超过300万,处于行业前列。
然而,质疑还是接踵而至。王思聪更是直接在朋友圈中怒“怼”了陈欧一把,表示并不看好共享充电宝项目。针对王思聪的言论,陈欧在微博上这样回应:“谢谢思聪监督,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成,本来创业成功就是小概率事件,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为你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
投资上亿元人民币,只为“做公益”?显然不太可能,那么共享充电宝的前景到底如何?
发展前景颇受争论
对于共享充电宝的发展前景,业内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共享充电宝具有成本低和回本周期快等优点,不仅很快就能进入盈利期,而且能够迅速占领线下流量。深圳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曾算过一笔账,称一台成本价为90元人民币左右的共享充电宝,假如平均每天被借出0.7~0.8次,在不考虑场地的租借费用和柜台成本的前提下,那么大约45天就能回本。有投资方也认为他们的投资逻辑是成立的。作为小电科技的投资方,盈动资本合伙人蒋舜认为,共享充电宝是个价值百亿美元的项目。
有人狂热,自然就有人谨慎。熊猫资本合伙人梁维表示:“(共享充电宝)目前模式下我们是不会投的,这件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刚需。”谨慎派的大致观点是:充电宝并非刚需,且持有成本较低,便宜的充电宝也就几十元人民币。另外,企业运营成本较高,共享充电宝的维护和移动等都是需要人工进行的。再从用户层面来看,共享充电宝很可能被不良分子利用,植入病毒程序,从而对用户信息安全产生威胁。
除此之外,能否盈利始终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绕不开的问题。在盈利模式上,共享充电宝主要靠租赁费用、押金费用或植入广告来赚钱。但目前行业还处于投资方“烧钱”的时代,还没有哪家企业真正实现盈利。
意图多元化发展寻求破局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并不是聚美优品除了电商之外投资的首个项目。在此之前,聚美优品投资了外卖O2O项目“美天早餐”、上线了健身APP“better”。在2016年年初,聚美优品还高调宣布进军娱乐圈,正式成立“聚美影视”,打造“时尚娱乐+电商”的新模式。而在投资街电科技的前几天,聚美优品还宣布创立独立品牌Reemake,推出空气净化器,并以此进入智能家居领域。
不难看出,无论是外卖、影视还是共享领域,都是目前资本市场上的大热行业。聚美优品一直在追着风口跑,意欲在电商主业面临瓶颈期、难以突破时,主动寻求多元化发展。只不过这一次更为疯狂,短短半个多月,聚美优品就进入到两个完全陌生的行业。
虽然外界对它投资街电科技表示不太乐观,但“两利相权取其重”,相比去做智能家居,聚美优品投资共享充电宝似乎要更加合理一些。当下“共享”经济正红火,错过了共享单车,却正好来了共享充电宝的新一波热潮。此时高调时切入,可以提升聚美优品和被投资公司街电科技的品牌知名度。连王思聪都主动“怼”了上来,这可是再好不过的广告方式。在目前用户流失和营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这次投资形成的热点效应既可以提升内部士气,还能为聚美优品带来宝贵的流量和关注。
不过,共享充电宝的未来会如何发展,可能现在不好预测。仅就市场需求而言,共享充电宝可以说是共享经济的一个深坑,但即便如也无法一棍子打死。可以确定的是,聚美优品的多元化发展已正式开局。但它能否靠共享充电宝翻身,目前看来仍是一个未知数。
看不懂聚美(优品)入局的逻辑,或许是在探索主营业务之外新的增长点。
——金沙江创投基金合伙人朱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