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前者主要是面向未来的,对“眼皮子”下的利益影响不大,因此大多数人都是一笑而过;后者主要是面向当下的,则对“眼皮子”下的销量或有立竿见影的影响,因此有些媒体在3月异常亢奋,撩拨着车企敏感的神经,预防投诉就成了车企在3月的头等大事。
自2012年至今,杭州问题车展已经连续举办了6届,将有问题但投诉无门的车辆集中展示,逐一曝光,引起了行业的强烈轰动。据了解,90%以上的投诉均通过参加“问题车展”得到了解决,既深受用户的喜爱,也让厂商和经销商挠头。
今年开始,杭州“问题车展”被越来越多的地方媒体效仿。目前,全国有十几个城市的交通广播台也纷纷举办“问题车展”,甚至有一些报纸、电视台等媒体也参与了进来,形成了汽车圈的“315现象”。
“315现象”的出现,有两个重要的推动因素:一是消费者维权意识加强了,二是十多年来互联网步步紧逼下,传统媒体转型屡屡碰壁后,在重新思考媒体价值的兑现,尤其是具有渠道垄断优势的电台,媒体功能回归似乎已经成为共识。
我国的媒体,在早期基本上都是体制内的,为体制服务。随着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一批晚报、晨报、都市报兴起,开始逐步关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20世纪初的门户、社区和垂直媒体的兴起,用户利益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但是,随着最近几年自媒体的兴起,媒体数量短时间内翻了几番,媒体的经营遇到了挑战。此时,很多媒体就逐步开始转向了以经营为目标,优先为广告主说话,用户利益反倒退居其次。同时,自媒体的兴起也直接促进了信息的大爆炸,碎片化,瞬时化,移动化,优质的内容被淹没。但是优质的内容,尤其是反馈用户的声音、为用户说话的内容是被需要的,并且比以往更迫切。
当传统媒体重新拿起舆论监督的打榜时,汽车厂家和经销商,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提供好服务。即使高品质的产品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话,但高品质的服务是有可能的。产品卖出去之后,很多厂家就认为万事大吉了,转而关注即将购车的人群,急功近利。有些用户,对产品的一些小毛病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能接受车企爱理不理的态度。相反,有了好的服务,即使产品有些瑕疵,也会促进销售。
第二,提供好质量。用户购车后出了问题,之所以会投诉,不排除有极少数“车闹”,但绝大多数用户都是确实遇到了问题。有些车企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并非长久之计。正视用户反馈的质量问题,对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体系进行查漏补缺,下定决心持续改进,质量自然就会好起来。
第三,提供好设计。如果说服务和质量都是相对被动的途径,那优化产品设计则是一个极其有效的办法。好的设计,能够让用户尖叫,无论是苹果手机,还是特斯拉汽车,虽然价格昂贵,但用户趋之若鹜。即使有些产品瑕疵,部分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
执行主编executiveeditor-in-ch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