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代表作中国纪实三部曲,《寻路中国》、《江城》和《甲骨文》,前两部已在国内发行,原本是写给西方读者看的书却意外在中国获得巨大反响,著名主持人柴静曾评价“他写下了令人熟视无睹的中国”。
自1990年代何伟便来到中国,一直以不要翻译、不要中国助手、也不依靠线人,而是主动去参与,针对自己的疑问,以一种零距离、长时间、跟踪式、不断重返的旅行去接触更多的普通人,并写下这些人的故事。“我对中国一直充满好奇,但是我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中国显得奇怪或无序。我觉得外国人在发展中国家很可能会有这种倾向,特别是像在非洲那样的国家,他们笔下所有的事情都很疯狂,当地人的行为方式是那么的不可理解。但我怀疑这种写法,可能很大一个原因是由于这些外国人在那里待的时间不够长。而在中国,我敢说,我几乎总能理解中国人的做法,他们的行为是合理的。我想向美国读者解释这些,以便让中国人在他们眼中不那么陌生。”
对待事物,站在中心看和外来者从外面一步步走进去是截然不同的。“外国视角”在何伟那里并不缺少,但构架起这种“外国视角”背后的东西并不是新奇,而仍然是一整套理解人和事物的理解方式和价值尺度。比如长江边上的重庆一直被我们称为山城,在惯常传统中,涪陵则是山城中的山城,而何伟却称呼它为江城,正是因为他认识到长江是变化来临的外在通道,这跟他为什么选择自驾中国是一样的,因为正是公路把变化带到了天南地北。
何伟的中国行旅
何伟与中国的结缘始于1994年,刚从牛津毕业的他因为想坐火车体验西伯利亚大铁路,才行经中国。初临中国让他吃惊,也让他着迷。他说,在中国我能明显感觉到一种有形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牢牢抓住了我。于是,1996年,作为“和平队”成员的何伟再次来到中国,并在涪陵待了两年。
何伟酷爱旅行,所以涪陵的两年间他走了不少地方。在第一个春节假期,他和他的朋友们坐船沿三峡而下,然后坐火车去了昆明,再转去大理、丽江、虎跳峡还有中甸(现在那里叫香格里拉)。之后又坐大巴去了攀枝花,然后再以火车倒汽车的方式到达海螺沟,并在大雪天徒步旅行,整个行程都挤在两三周时间内完成。那个时期,他的旅行专门挑那些非常远而且特别费体力的线路,又苦又累,不无疯狂。
很快,他对这种成天跑来跑去的旅行方式,开始感到厌倦。他反省说,如果总是处于旅行之中会有点危险,因为永远不可能充分地了解一个地方。自此以后,他学会了如何调控旅行的节奏,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他哪都没去,就待在涪陵。提起这个,如今身在埃及的何伟依然深有体会:“身为记者,我要压抑自己不断去追寻新事物的冲动。在记者这行,注意力时间往往很短。人们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心里发痒。他们总担心错过了一些在其他地方发生的更重要的事。在埃及尤其如此,记者不断跑向叙利亚、利比亚、突尼斯和黎巴嫩。这让人很难学习到任何东西。”
他以这样的态度先后在四川涪陵支教兼走访采写两年;在京郊三岔村的土房子从2001年租到2007年,定期去住几个月;两年内往返浙江丽水工厂十二三次共一百多天。他将此称做“从一个时间到另外一个时间的旅行,必须要搭时间,才能看到这些地方有什么样的变化。”在《寻路中国》一书中,何伟开着租来的车,拿着一本《中国汽车司机地图册》,带着走到哪住到哪体验到哪的心态,相继“发现”了三岔村的魏子淇一家,丽水内衣扣厂的罗师傅、小龙——他最需要的普通人个体。他跟踪式地观察他们的生活、心态、人生的各种变化,逐渐完成自己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纪实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