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5号线是一条纵贯于京城东部的南北大动脉,它穿越了昌平、朝阳、东城、丰台。这一路旅游景点最为丰富的就是东城区,有皇家祭天的天坛,祭地的地坛,祭先师孔子的孔庙,还有走出过两位皇帝的雍和宫,更是老北京胡同保存完好的地区。5号线的行程既有旅游景点,又有人文情怀,贯穿着多元的老北京文化,串起了老北京城里的天(天坛)地(地坛)君(雍和宫)亲(老北京胡同)师(孔庙)。
地铁5号线全长27.6千米,共设23个站点,起始站天通苑北站,首班车时间4:59,末班车时间22:47,宋家庄站首班车时间5:19,末班车时间23:10。全程票价6元。
【雍和宫站】
雍和宫地铁站与北二环上的雍和宫桥一样都因紧邻北京著名的黄教寺院雍和宫而得名。地铁5号线的雍和宫站是换乘站,在这里乘客可以换乘2号线地铁,到达东直门、西直门、北京站、前门等地区。站周边的文物众多,为更好地保护文物,地铁站设计成上下行车辆不在一个平面上,这在北京地铁站的设计中是唯一的。雍和宫站的立柱全部采用正红色,护栏全都采用汉白玉雕花制成。雕花护栏在错层之间一字排开,图案包括龙、牡丹等中国传统图案。站内的巨幅镀金壁画上面既有佛教的八宝图案,又有地铁隧道的图形,体现了地铁站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1
2
3
4
51绿树红墙皇祇室。
2地坛南门。
3地坛庙会祭祖仪式。
4五岳牌位。
5中医药养生文化园。
昔日皇家坛今日健康园——地坛公园
一提到地坛这个名字,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反映可能就是每年春节庙会时那里热火朝天的景象。地坛庙会始办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之后北京最早的庙会之一。其实地址公园真正的身份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景区。它在古代的意义就更为非凡了。中国是农业大国,对土地的祭祀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祭祀之一。地坛本名方泽坛,此名取自“周以夏至招地于泽中方丘”的祭地礼仪。它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们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场所。“地”在中国文化中为阴,地坛的建造也是依据着中国的阴阳文化。地坛为四方形,分两层,这“二”与“四”都为阴数。地坛建在京城的北方,也是因为北方为阴位。
明清时,每到夏至这个阳极阴生的节气帝王都要来地坛对“皇地祇”、“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及本朝“先帝”的神位进行祭拜。所谓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五镇(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中镇霍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山)、四海(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都是中国古代与地理概况和农业生产有关的地理称谓。每逢国家有大事(如皇上登极、大婚、册封帝后、大战获胜、宫廷坛庙殿宇修缮的开工竣工等),皇帝都会派亲王到此代行“祭告”之礼,向“皇地”报告大事。现在每年的地坛庙会,在方泽坛之上都会上演仿古的祭地活动。祭祀所用的神位现都保护在方泽坛对面的皇祇室之中。皇祇室是地坛的文物阵列馆,里面还保存着祭祀用的礼乐器具及与地坛相关的文物。
现在,平时的地坛公园是市民日常健身、休闲的场所。公园里到处是跳舞、打拳、打球的中老年人,6点钟刚一开门健身的人群就蜂拥而入,他们把这里当作每天生活的开始。地坛公园于2010年在公园的东北部还兴建了占地2.5公顷的中医药养生文化园,园区的建筑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中医养生文化,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主要分区,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内涵,以水栖和陆路为经脉经络,将全园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体,让大家在游园时同获健康。
TIPS
开放时间:6:00-21:00(5月1日-10月31日),6:00-20:30(11月1日-4月30日)。
门票:2元(庙会期间10元),皇祇室票价:5元。1
2
3
4
5
6让时尚在胡同中穿行——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这三个字早已成为北京时尚胡同游的代名词了,北京的年轻人几乎都知道五道营,但有谁会知道五道营的发展与地铁5号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呢。出了5号线雍和宫站的D口就直接进入了五道营胡同的腹地,如果出了A口也就到达了胡同的北侧外围,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对这里进行游览。
五道营胡同原为明朝时武德卫营所在,到了清朝武德卫营编制被取消,渐渐地人们就把这里讹称为五道营了,改革开放之前这里一直是一条不足6米默默无闻的小胡同。随着北京的发展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青年人想要了解北京的文化,五道营以它东邻雍和宫、北望方泽坛、南接国子监的文化优势与它紧挨北二环、毗邻5号线的地缘优势,异军突起,成为北京时尚胡同游的代表作。
五道营胡同623米长,两侧吃的、住的、玩的、购的各种旅游元素齐全,在各色店铺中时尚与传统混搭,西方与东方结合,形成了别样的北京胡同文化。7
8
91五道营东口雕塑。
2惠量小院。
3“死飞”自行车店。
4猫宿国际青年公寓。
5沐茗咖啡。
6五道营东口标识。
7雍和门前铜狮。
8雍和门。
9青铜大鼎与四面御碑亭。
潜龙邸中的梵音——雍和宫
不用说,雍和宫站最为重要的景点当然要数雍和宫了。这座北京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每逢佛教的纪念日,从5号线C出口涌出的善男信女,一大早6点多钟就在雍和宫门口排起了长龙,等待着9点宫门的开启。对于中国宗教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雍和宫的名字听上去比较奇怪,因为在我国,一般道教的宗教场所才叫做“宫”,如老子故里的太清宫、武当上的太和宫、成都的青羊宫等等,而佛教的多称为“寺”。要说雍和宫的名字,先要考证一下雍和宫的由来。清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赐封自己的第四个儿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为雍亲王,并在此兴建了亲王府。待胤禛继承大宝之后的第三年(1725年),他把这里辟为自己的行宫,起名雍和宫。10年后他的遗体也被停放在了这里。又过了9年,1711年在这里出生的乾隆皇帝把这里改为了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一名延续至今。
进入雍和宫首先要从东牌楼之下经过,此牌楼正面为“十地圆通”四字,意为万事顺意事事通达。背面是“福衍金沙”四字,寓意幸福美满之生活如金沙江一样绵长不断。对面的西牌楼正面为“慈隆宝叶”,背面为“四衢净辟”,前一句大概意思是佛教是大慈大悲的,佛经是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宝典,人只有苦心修行,才能多多受益。后一句是说佛法是四通八达的,摒除邪恶,创立无污染的清净世界。东西牌楼的北面就是北牌楼正面和背面文字分别为“寰海尊亲”“群生仁寿”,表示了乾隆皇帝对父母的孝心及对臣民们美好的祝愿。这二十四个大字都为当年乾隆皇帝亲笔所书,以示对此地的尊重。北牌楼下面就是雍和宫的检票处,为了确保安全,每一位游客进电子闸机之前,都要开包接受检查。
过了检票处,大家可能会以为像进大部分寺庙一样就是山门。而雍和宫则是一条林荫大道,两侧茂密的树林更为这里增加了一份清净庄严之气。林荫道的尽头就是昭泰门,昭泰门的左侧是赠香处,游客可在此免费领到环保佛香一把。过了昭泰门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雍和宫建筑群之内。它的北面左右分别是钟楼与鼓楼,明正德十年(1515年)所铸造的大钟,为方便游人参观就立在钟楼之前,钟身铸有《楞严咒》及《金刚经》等佛家经典。字迹工整苍劲,历历在目,国之罕见。鼓楼的前面则是一口8吨重的大铜锅,这是过去雍和宫用来熬制腊八粥的。这锅虽然现在用不上了,但每年腊八来雍和宫喝粥的香客可是越来越多了,天不亮大家就来到雍和宫门口,等候着从这皇家寺庙里带走这有福气的美食。钟鼓楼的北面是两座八角碑亭,东西八角碑亭内各有一块记述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缘起的汉白玉石碑。碑亭的北面就是雍和门了,门口的两尊铜狮做工精细、形态威猛,堪称京城众门狮之中的魁首。雍和门在寺庙规制上也就是天王殿,弥勒佛正当中,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分列左右,背后是身穿金盔金甲的护法韦陀威风凛凛。
穿过雍和门眼前就是一座青铜大鼎,此鼎之体量京城罕见。铜鼎的后面是重檐攒尖顶的四方御碑亭,亭内御碑下面没有驮兽,为正方截面的柱体,四面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着乾隆所撰写的《喇嘛说》。转过碑亭可见铜造须弥山,这座高1.5米的须弥山落于汉白玉石池之上。而在佛教中所说的须弥山由金、银、琉璃、水晶构成,有约110千米之高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也象征着世界的中心,日月依它而行,三界因它而建,它是至高无上的神山。雍和宫的须弥山造型严谨,线条清晰,是佛教艺术中的瑰宝。但这座须弥山如同钟楼的大钟一样也远早于雍和宫的建成,因为在山之上端一侧可看见刻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施供”的字样。须弥山的背后就是雍和宫建筑群的中心建筑雍和宫了。雍和宫原为雍亲王的银安殿,成为喇嘛庙之后它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主殿。雍和宫的位置在寺庙也就是大雄宝殿的位置,殿内供有三世界佛,正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为未来佛弥勒佛。两面山墙前的宝座上端坐着十八罗汉。雍和宫正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两层的面阔七间的配楼,分别是温度孙殿(密宗殿)和擦尼特殿(讲经殿)。这两座殿与正殿后东西两侧同楼规格的额椅殿(医学殿)和宁阿殿(数学殿),统称为四学殿,是过去喇嘛们研习藏传佛教文化的地方。
正殿的正后方是永佑殿,过去是雍亲王的寝宫,前后门窗均为三交六椀棱花,墙体外有龟背纹绿琉璃槛墙,殿虽不大,但也显出皇家的气派。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是三尊檀木雕制高2.35米的佛像,中间一尊为阿弥陀佛,左为药师佛,右为狮吼佛。穿永佑殿而过,就可以看见有五个镏金宝塔的法轮殿,法轮殿建筑造型独特,既有中式的歇山顶,顶上又有藏式的宝塔,是汉藏建筑艺术融合的典范。这里是全寺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里面供有6.1米高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铜造塑像,两侧墙壁是以释迦牟尼成佛故事为题材的壁画,佛像的背后是紫檀木雕成的五百罗汉山。五百罗汉山的山体为紫檀木所制,五百个用用金、银、铜、铁、锡铸造的罗汉置身其间,或站或坐,或行或卧、有讲演佛法的,有降龙伏虎的,有乘鹤飞升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五百罗汉山前有一金丝楠木雕成的木盆,据说当年乾隆帝出生后第三天用来沐浴的,俗名“洗三盆”。法轮殿的左右两侧分别是班禅楼和戒台楼,都为两层的重檐歇山顶建筑,相传是为迎接六世班禅活佛而建。
从法轮殿与班禅楼中间的夹道穿行而过,抬头望去一线蓝天在庙宇檐间流出,古老的风铃在斗角摇曳,让人仿佛穿行于人界与仙界之间。往前观瞧万福阁与永康阁之间的天桥凌空而架,好像是从天界飘来。万福阁分上中下三层高25米,是整个雍和宫的至高点,两旁将有仙宫楼阙一般的永康阁和延绥阁用天桥相连,三座建筑浑然一体气派恢宏。万福阁里的白檀木弥勒佛,全高26米,但我们只能看见地面上部的18米,另外8米埋于地下,佛像厚约8米,总重约100吨,是用一整块白檀木雕刻而成,是我国最大的独体木制雕像。站于大佛之下,人显得十分渺小,信众们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万福阁前左右两侧分别是照佛楼和雅木达嘎楼,其中照佛楼中的金丝楠木佛龛是木雕界中的精品,它用镂空的手法将99条龙雕刻得活灵活现精美绝伦。绕过万福阁就到了雍和宫的最北端,它由三座连体建筑组成,中间为绥成殿,与其他雍和宫中轴线建筑一样,它也是用皇家最高规格的黄琉璃瓦覆盖屋顶,体现了雍和宫在宗教场所之中的地位。两层正中悬挂着乾隆手书的“绥成”二字,为成就太平祥和之意,寓意着建造雍和宫的目的。从绥成殿往回走,所有中轴线上建筑的后部一一呈现,用全新视角欣赏同样的建筑又是一番景色,绝不会感到乏味。走入雍和宫就是走入了艺术的殿堂,建筑艺术、造像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应有尽有,让人陶醉其间。
1
23
4
5
61法轮殿。
2雍和宫前须弥山。
3万福阁。
4永佑殿匾额。
5昭泰门旁砖雕。
6转经筒。12
31大成殿。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景区北京孔庙。
3孔子像。
4碑亭古树相映。
5祭孔礼仪表演。
6触奸柏。
7大成门。
元明清国家的人才中心——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
出地铁雍和宫站D口沿雍和宫大街向南200米就可以看见一条宽大的胡同,胡同口树立着一座牌楼上书“国子监”三个大字,这就是国子监街。国子监街是东城区最著名的历史名街,也是北京唯一一个有四座牌楼的街道,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就坐落于其中。
进国子监街东口直行不足200米就到了北京孔庙。孔庙又称文庙,是中国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祭祀场所。孔庙以孔子老家山东曲阜的孔庙最为著名,但创建于元朝的北京孔庙由于它身居京城的优越地理位置而颇受元、明、清三个封建王朝重视。孔庙的大门是先师门,也称
棂星门,门的右侧墙壁上悬挂着国家AAAA景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展示了这里在旅游与文物界的地位。大门面阔三间,左侧一间为售票处,中间右侧为入口,左侧为出口,进孔庙的箱包需经过安检机。对于大件行李在大门内的左侧设有寄存处。进先师门,两侧宏伟的碑林足以吸引每一位游客的眼睛,那是北京孔庙与其他地区孔庙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如果你有时间仔细观察还可能发现很多自己所熟知的名人如明代的于谦、张居正、严嵩,清代的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碑林的北面就是大成门了,大成门前为孔子雕像,表情亲切慈祥。雕像背对着大成门中间的御路,御路石上浮雕的海水龙纹图样栩栩如生。
穿过大成门就是孔庙的第二进院落,每年9月的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都在这里举行,文化节上还举行祭孔大典,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院落内11座碑亭高大宏伟,如一座座竖立在空中的庙宇,又如一位位站立在金銮殿外的文臣。11通石碑记述着康、雍、乾三朝一次次重大事件。碑的尽头就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了,这座大成殿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经过明,清两代的翻修、扩建,现规模为面阔9间进深5间,上为铺黄琉璃瓦的重檐庑殿顶,内有金砖铺地,藻井为团龙顶,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等级建筑规格,气势堪比紫禁城的太和殿。大成殿坐落于两层平台之上,参观者需抬头仰望拾阶而上,从内心生起对孔老夫子的无限敬意。“大成殿”三个金色大字悬挂在檐下,下面为康熙手书的“万世师表”匾额。大殿正中有“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木制牌位,左右两侧是“四配(四配即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伋、亚圣孟轲)十二哲(十二哲即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的牌位。向上观瞧,还有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光绪的“斯文在兹”、宣统的“中和位育”及黎元洪的“道恰大同”等几块匾额,都显示了当时统治阶层对国家教育的重视。在大成殿前广场御道西侧还有两处具有传奇色彩的景观。一处是位于御制四子赞碑东侧的砚水湖,相传,进京科考的举子们在孔庙拜谒孔子后,如饮井中“圣水”,便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以井水研墨,便会浓墨喷香,落笔如神。清乾隆帝特赐名“砚水湖”。另一处是大成殿下的触奸柏,此树为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据今有700多年。传说明朝奸相严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树枝刮掉了他的乌纱帽,几年后又长出了一个树瘤,横看似一个龙爪抓住了一个人头。人们便认为柏树有知,能够辨别忠奸,因此称之为“触奸柏”或“辨奸柏”。大成殿前广场的西厢房现在还在进行“大哉孔子”展览,讲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和外国文化中所产生的影响。广场的西侧倒座房里是中国古代官德文化展,向参观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官员体制,和官员们爱国敬廉的立身之道。孔庙内还会不定时举行各种类似的展出,让游客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从大成殿西侧绕到背后有一个雅致的小院,院内有孔子的半身塑像,墙壁上还有72贤人的画像与介绍。往里走还有一层院落那就是崇圣祠了,那里供奉着孔子的前五代先祖木金父、祈父、防步、伯夏、叔梁纥的牌位。在4至10月期间每天这里都有古代乐舞和祭孔仪式表演。先是身着古装的青年男女,伴着诗经的旋律翩翩起舞,让观者在和谐的音乐中体会中华文化之美,之后是身着祭祀服装的众男青年在主祭司的带领下对孔子行礼祭拜,有的观众也受到他们感染起身一起向孔子行祭拜之礼。15分钟的表演虽然不长,但是对人心灵的启迪是深远的。崇圣祠往西就是乾隆石经(十三经)的展馆,此石经为当年的书法大家蒋衡花12年时间抄写,乾隆命和珅为主刘墉为副监督动工刻石而成。此石经由经碑共计189座,碑身正背两面全部阴刻正楷,刻录了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全部石经共计63万字左右,堪称石刻中的万里长城,让观者震撼。
从石经展室一直往南就可以到达国子监,当然这只是一个捷径,游客一般参观国子监都是从南面正门进入。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它坐落于孔庙的右侧,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国子监的大门为集贤门,有广集天下之贤能之意。集贤门正对着的就是太学门,太学就是国家最高学府的意思。太学门前广场和大成殿前广场一样经常举行儒家文化的纪念活动,特别是中学生们的成人礼。成人礼通过成人者加礼、向父母行跪拜大礼、诵读《孝经》、《大学》等经典名篇,佩戴铭志牌等环节,让学生在明确自己社会责任的同时,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过了太学门可以看见一座三间四柱顶部有皇家专用的黄琉璃瓦的琉璃牌坊,它正背面均有乾隆皇帝的题词,正面为“圜桥教泽”,是指听讲学者众多,背面为“学海节观”,意为因为听讲学者众多,要靠水道将学生分隔开。它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也是北京唯一一座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穿过牌坊在绿树掩映之下可以看到一个正方型重檐攒尖金顶建筑,那就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辟雍,它坐落于一个圆形水池之中,有天圆地方之意。辟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立的大学,从东汉之后的封建王朝一直把它作为国家最高的尊儒、典礼场所,故也称为“天子之学”。北京国子监的辟雍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此类建筑。它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按照古书中记载的周代制度建造,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四边长均为五丈三尺;四面各开一门,四周以回廊和水池环绕,池周围有汉白玉雕栏围护,池上架有石桥,通向辟雍的四个门,构成周代“辟雍泮水”的旧制。殿内为窿彩绘天花顶,设置龙椅、龙屏等皇家器具,以供皇帝“临雍”讲学之用。大殿正面屋檐之下,高挂的九龙斗匾为乾隆皇帝御笔所书“辟雍”。殿内正当中为皇帝的宝座,抬头观瞧,正北方为乾隆御笔“雅涵于乐”匾额,南边为道光御笔“涵泳圣涯”匾额,东边为咸丰御笔“万流仰镜”匾额。辟雍看上去既富丽堂皇,又不失儒雅之风。辟雍左右两侧的33间房,合称为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现在作为中国古代科举教育的展室或旅游纪念品商店向大家开放。
辟雍的北面就是彝伦堂,元代名为崇文阁,明代永乐年间予以重建并改为此名,辟雍兴建之前它一直是皇帝讲学的地方,辟雍建成之后它就成为了国子监内的藏书处。1949年首都图书馆成立,彝伦堂被改建为阅览室,六堂成为书库,随着首都图书馆新馆的落成并投入使用,2003首都图书馆迁出。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此院落内是敬一亭的所有,它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设有祭酒厢房、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此次采访正遇见几名身着汉服的小朋友在敬一亭前嬉戏,此情此景让观者心生感慨,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4
5
6
71
21辟雍。
2国子监琉璃牌坊。
1
2
31三·一八惨案发生地纪念碑。
2欧阳予倩故居。
3和敬公主府。
4府学胡同小学正门。
5文天祥祠院内正气歌。
6文天祥手植枣树。
7文天祥祠正门。
【张自忠路站】
张自忠路以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的名字命名,站内有5块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青铜浮雕。它们呈现出战士们吹起冲锋号,举起大刀,端起枪杆,英勇顽强,冲锋陷阵,誓将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场面。此站在不久的将来还可以换乘3号线地铁,想必会有更多的乘客欣赏到那让人热血沸腾的青铜浮雕。
平安大街上一道精彩的风景——张自忠路
张自忠路是平安大街其中一段,原名铁狮子胡同,1956年为纪念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而得名。出地铁张自忠路站A口就行走在了张自忠路的北侧,这一侧路也是平安大街上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部分。步行100米就可以看见一座面阔五间的王府大门,马路的对面为王府的照壁。照壁高大宽阔,与门口两座霸气的石狮子遥相呼应,透着王府的威严。这里就是段祺瑞执政府旧址,这里最初是九贝子府,即康熙第九子胤禟的府邸,后改为雍正第五子弘昼的和亲王府。民国之后是北洋政府的海军部所在,1924年第二次直系大战之后改为段祺瑞执政府。院内现在还保留着执政府时期的大部分建筑,这组建筑的整体样式取材于英国的维多利亚式建筑,此类建筑是当时世界上比较时髦的建筑风格,为反映中国文化的元素,外墙砖雕装饰图案中,采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题材,如“寿”字、“万”字、卷草等,更显出了中西合璧的特点。2006年段祺瑞执政府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段祺瑞执政府大门的西侧立有一块石碑上书“三·一八惨案发生地”。1926年3月18日,为抗议帝国主义的霸权行为,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北京数千群众前往执政府请愿,遭到段祺瑞执政府卫队的血腥屠杀,酿成"三一八"惨案,当场打死47人,其中有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等人,打伤200多人,李大钊、陈乔年等也被打伤。鲁迅知道惨案情况后极为震怒,他称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当天深夜就写下了著名散文《无花的蔷薇》,后来又写出了《纪念刘和珍君》《淡淡的血痕中》等流传至今的战斗檄文。《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曾多次被列入中学生教材,发生地也被北京市教委指定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往西就是欧阳予倩故居,门上部是圆拱形的中西合璧式券门,两边靠街的窗户大而且低,有砖砌的突出的窗楣显得非常雅致。迎面是一座小楼,有带柱廊的前门,门上有三角形山花,哥特式尖顶是浓郁的欧式风格。在这座小楼中,曾住过诗人田间、表演艺术家金山、戏剧教育家沙可夫等民国时期的社会名流。楼后就是新中国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主席欧阳予倩的故居。欧阳予倩是新中国戏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创作话剧21部,戏曲27部,改编作品超过50部。欧阳予倩先生从香港回京,一直到1962年去世这段时间一直居住在这里。
欧阳予倩故居的西侧就是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是乾隆皇帝的第三个女儿,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与蒙古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合亲,乾隆皇帝把这里赐予他们为府邸。北洋政府时期这里曾改为陆军部,现存建筑格局基本保持完整,可以看出清中期建筑风格。
从公主府继续向西经过中剪子巷就是当年孙中山先生的行辕了。1925年3月12日9时25分他就是在这里逝世的。这里起初是明崇祯皇帝妃子田氏的娘家,因门口有两尊铁狮子,所以这条街得名铁狮子胡同,之后清朝辟为王府,民国初年曾是在巴黎和会上舌战列强的外交家顾维钧先生的住所。该宅为三进院落,房屋为硬山合瓦清水脊顶,四周绕以回廊,西北部是花园。其室为内外套间,陈设简朴。在外间西墙上镶嵌着一块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刻石上方还悬有孙中山遗像。遗像右边镜框内为临终遗嘱,左边镜框中为《致苏联书》,邻近墙条案上摆放着《建国方略》、《中山全书》等,一切均照其生前样子陈列。一条张自忠路记录了多少历史的瞬间!这只是老北京众多胡同的缩影,5号线的沿途这样有故事的街道和胡同还很多。
百年小学祭忠魂——文天祥祠与顺天府学
张自忠路往北第一条胡同就是府学胡同,之所以得名府学胡同是因为明代的顺天府学就坐落在胡同的西端。走进府学胡同西口,路北的棂星门马上让人联想到离它不远的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如果说国子监是元、明、清时期的全国最高学府,那这里就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最高学府。棂星门的后面就是大成门,这与孔庙的格局相似,大成门前也有孔子的塑像,塑像之后是大成殿,只是规格都比孔庙小一些。棂星门东侧就是顺天府学的正门了,这个大门的规格与比国子监集贤门略小。而现在出入于顺天府学的不是北京的举子,而是府学胡同小学高年级部的学生。光绪二十五年这是就已经改成了顺天府高等小学堂,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小学之一,后又曾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十八小学校”、“北平市市立府学胡同小学”、“北京市三区中心小学”等名称,现为“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在顺天府学大门的东侧有一组与小学分离开的建筑,那就是文天祥祠。这里原来是囚禁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土牢,明洪武九年(1367年)建成文天祥祠。宣德四年(1429年),万历八年(1580年),清嘉庆五年(1800年),道光七年(1827年)以至民国均有修葺,现在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走进文天祥祠的大门,右侧墙壁上刻着文天祥著名的《正气歌》,这是他在此入狱期间所著。左侧墙边为记载这里历史的石碑,记述了文天祥祠从建成到现在的重要历史时刻。院正中立着“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画像石碑,画像上方刻着文天祥的自赞“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表达了他取义成仁的人生气节。绕过画像石碑是一个穿心厅,文丞相的半身雕像正在中央,他那刚毅的眼神像指南针一样向前望着远处南方宋朝的方向。雕像的三面有木板包围,左右的木板上分别为中、英文介绍了文天祥的生平,中间木板的背面则记载了他一生的简要年谱。穿心厅四周的玻璃展柜内和东西两侧的墙壁上展示着与他有关的历史资料与文学著作。
过了穿心厅就到了后院,一棵沧桑的枣树映入眼帘,此树为当年文天祥所植,树枝向南长期自然倾斜,现在只能靠立柱来支撑。为什么如此严重倾斜?相传此树得文天祥所感,是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写照。阳光从树杈间穿过,仿佛是文丞相凝视南方的目光。在树后就是文天祥祠的主殿了,康熙年间顺天府尹钱晋锡所书的“万古纲常”匾额挂于檐下,殿内是文天祥坐像,他身着宋朝丞相装,双手持笏,端然稳坐,神态安祥。大殿屋顶悬挂着古今名人题写的匾额以赞扬他的忠肝义胆。塑像两旁为修建与重修碑刻。西侧墙上的“教忠坊”三字的石刻匾额格外引人注目,明初为了纪念文天祥的忠君爱国,顺天府把文天祥祠所在街道(原柴市街道,现交道口街道)改为教忠坊,这个匾额原镶嵌在胡同东口的牌坊之上。这里虽然参观者不多,但所有的人都抱着同样的崇敬之情,参观时无人说笑也无人闲谈,大家都被那一颗爱国的心所感染。
TIPS
开放时间:9:00-17:00票价:5元
4
5
6
7
1
2
3
41清真寺大门。
2大殿正中匾额。
3窑殿拱门。
4宣礼楼上精美的无眼兽。
【东四站】
东四的名称来源于明代永乐年间街口修建的四座牌楼,东四牌楼南北牌楼上书“大街市”,东侧牌楼书“履仁”,西侧牌楼书“行义”,因地处北京城的东部与西四相对故称为东四牌楼。5号线东四地铁站是换乘车站,在此可以去地铁6号线换乘到达北海、南锣鼓巷、朝阳门、东大桥等地区。东四站的候车大厅很有特色,中间的地面上通过不同颜色的大理石铺设了两盘超大的象棋棋盘,匆匆上下班的人们像棋子一样穿行在“楚河”“汉界”之间。
闹市中的元代古寺——东四清真寺
出地铁5号线东四站D口往北,在十字路口西南角有一座王府式三开间硬山筒瓦顶大门,古朴凝重,门上方有“清真寺”牌匾,廊下墙上镶着“清真古教”四个字,不留意的人很难发现这里是一处宗教场所。一般人会以为这里是个王府或民居,其实这里是东四清真寺。东四清真寺初建于元至正六年(1356年),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由后军都督同知陈友独资重建,景泰元年(1450年)代宗皇帝朱祁钰钦题“清真寺”匾额,自此这里一直都是历代政府所重视的宗教场所,“清真寺”一词也成为了中国人对伊斯兰教宗教场所的专用名词。清真寺的大门为民国三年(1914年)改建而成,是古寺里比较年轻的一部分。进入大门是第一进院落,右侧为男、女沐浴室,供穆斯林祈祷前洁净身体,左侧为阿訇办公室。过了第一进院落是一个小院,院里上下水设备齐全,此院是用来宰杀向真主献祭的牛羊的地方。小院的前面就是宣礼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所建的原楼在光绪年间毁于大火,现存楼为2002年政府参照原貌图纸复建的,就连宣礼楼上的脊兽,用的都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中特有的无眼兽。
从宣礼楼底下穿过,就进入了第三进院落,院内两株粗大的银杏树枝繁叶茂,到了秋天满地金黄。两侧房屋为会议室和办公室,由抄手游廊相连,颇显大气。院落正前方为清真寺的大殿,它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角设擎檐柱,灰筒瓦庑殿顶。殿前带卷棚式抱厦,抱厦面阔三间,进深四檩。殿内屋架露明,遍施旋子彩画,柱子满饰贴金缠枝西蕃莲图案,这些都是明代的建筑风格。殿内十分宽阔,可容纳500人同时进行祈祷。大殿的前半部为木结构,后半部为穹窿顶结构的无梁殿。无梁殿面阔三间,外形为歇山式,内部以三座拱门与大殿相通。无梁殿的拱门与殿中横匾都有金漆描绘的古体《古兰经》经文,反映了伊斯兰教崇拜与顺从独一造物主的教意。从喧闹的大街上走入,置身幽静的大殿之中,欣赏着殿内一条条精美的古兰经经文,即便是丝毫不懂阿拉伯语的人也会觉得这是一样美的享受。
2
11史家胡同博物馆院内树上的鸟笼与红灯笼呈现出一派老北京胡同的风貌。
2花厅后面的小院别有一番天地。
【灯市口站】
灯市口因明朝时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八在此设灯市而得名。灯市口地铁站最具特色的是站厅层,采用了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顶灯。每一组顶灯的外围墙面均为大方格套着小方格的装饰,四个方格型灯为一格压四格的五方格状,反映了灯市口的历史文化。
老北京的记忆——史家胡同博物馆
出灯市口站C口往北第一条胡同就是史家胡同,从胡同往里大约200米便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这里原是民国文人陈西滢、凌叔华家的花园宅院。凌淑华的父亲凌福彭为清末新政的力行者,曾做过顺天府尹(北京市长)、直隶布政使(河北省长),民国初任参政,可谓政坛上的不倒翁。凌宅是典型的深宅大院,博物馆的这两进院落只是其后花园的一部分,陈凌二人结婚时凌父把这里给女儿做了嫁妆。凌福彭既是大员,又是雅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民国前期,这里常常是知名文人墨客的沙龙,胡适、徐志摩、沈从文、齐白石等等,甚至泰戈尔,都曾出入这座美丽的宅院。
走进博物馆,院内大树上吊着鸟笼,画眉、鹩哥在笼中尽情地歌唱,一股老北京胡同风情油然而生。正对面是一座两卷带小抱厦的花厅,花厅的地砖都是民国时的。这里展示着史家胡同的前世与今生,精细的微缩模型让参观者一目了然,就像在这里曾经生活过一样。顺着花厅一路往北是对陈西滢、凌叔华的介绍,珍贵的历史照片把时间定格在民国时期。捋着房屋的走势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近。讲解员讲,这里曾是幼儿园,已是风烛残年的凌叔华海外归来,回到这里,躺在病房上,听着幼儿园的孩子们为她唱着英文歌曲,她的心释然了。照片上老人慈祥的表情、微笑的目光中闪动着欣喜的泪花。讲到这里,这泪花好像从凌叔华那儿到了参观者的眼中,很多人都已是以手掩面了。大家走到了院子的西屋,那里是胡同的老物样展区。老电视、旧自行车、粮本、布票把大家的回忆勾起,是那么亲切,那么的熟悉。在西屋的中间还有一个神奇的小屋,里面都是老北京的声音:郎中手中虎撑的声音、剃头匠手中唤头的声音、收旧货的人手中拨浪鼓的声音交织在胡同中清脆的蝉鸣之中,让人如身临其境。小小的博物馆,厚厚的北京情,让老北京人在这里感动,新北京人在这里了解曾经的北京。
1
2
3
41老北京的声音。
2老物件。
3丽晶酒店。
4金宝汇。
金宝齐聚奢华非凡——金宝街
在北京一提起金宝街,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高档的消费、豪华的酒店和名种世界名车的专卖店。金宝街东起东二环,西至东单北大街,因为西接金鱼胡同,东望雅宝路而得名金宝街。这条街也真就应了“金宝”二字,汇聚了消费市场中很多最高档的国际品牌。出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C站向南,首先路过的就是丽晶酒店,硕大的停车场有机场巴士直达酒店。酒店整体使用玻璃外墙,既保证了采光,又让客人们直观地欣赏到北京城市中心的景色。励骏酒店则与丽晶酒店隔金宝街向望,酒店的外观洋溢着浓郁的欧洲风情,精致典雅的法国庭院式园林与米黄色的外墙浑然一体,尽显19世纪巴黎风采。古典的格局和雅致的风貌延伸至每一间精心布置的酒店客房及套房。精细的雕饰,古朴的家具,独特的吊顶设计,使整个客房层次呈现出优雅的艺术气息。
从励骏酒店向东经过与它装饰风格相同的豪华楼盘励骏华庭,就到了高档商品云集的购物中心金宝汇了。它地下一层为生活品味,国际品牌家居店落户其中;首层至三层为品牌服装、名表饰品,汇集世界众多一线的品牌旗舰店;四层为时尚生活空间,倡导高端品味服务;五至七层为高档餐饮、国际影院与休闲娱乐,尽享轻松心境。金宝汇不光只是购物的殿堂,也有着自己的艺术气息,绥风艺术馆是东单王府井地区最大的民营专业艺术馆。该艺术馆共有4个展厅,两个贵宾接待厅,主要展示、研究和收藏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是集学术交流、高端艺术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交流中心。百丽宫影城从设计理念到装修风格,乃至观众厅内观影效果全部都是影院界的精致之最。超宽的座椅,1.2米椅间距,每一排座椅的观看角度都经过了精确调整,为观众提供了最佳观影环境。金宝汇的东侧为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它是香港赛马会于香港之外开设的唯一一家会员制会所,会所为重檐歇山顶两层仿古建筑,外观融入京城传统元素,内部从餐饮到客房提供各种顶级服务。北京马会会所还传承了马会惠慈善的理念,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慈善公益活动。
金宝街的品牌,有Gucci、BottegaVeneta、Vertu,金宝街的车,有法拉利、马莎拉蒂、阿斯顿·马丁、奔驰、陆虎、捷豹,金宝街的餐厅,那里有北京宴、大董海参馆、丽晶酒店的迪卡博意大利餐厅、励骏酒店的葡国菜。那里是北京最顶级的消费,它是一条可以比肩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伦敦新庞德街等的国际水准高端商街。
1
2
31东方君悦酒店。
2东方广场北京奥迪城。
3协和医学院旧址。
【东单站】
东单得名于明代正统年间建于路口的木牌楼。东单牌楼额曰“就曰”(西单牌楼额曰“瞻云”),意思为东边看日出(西边望彩云)。东单是十里长安街的东起点,5号线东单站正好从长安街下穿过,该站也是5号线上下车人流量最大的站点之一,在东单站乘客还可以换乘地铁1号线,到达天安门、西单、建国门、国贸等地区。
现代背后的传统东方广场与东单三条
东单因它坐拥长安街又紧挨“金街”王府井的有利地理位置,被人们称之为“银街”,而在这条银街上最重要的建筑群就是东方广场了。出地铁5号线东单站的A口就可以看见这座宏大的建筑群,它东起东单北大街,西至王府井大街,南邻十里长安街,北到东单三条,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是全亚洲最大的商业建筑群之一。在它之下曾有东单头条、东单二条、东单小二条、西受禄街、南观场胡同、北观场胡同、东胜胡同、敦厚里等近十条大大小小的胡同,建筑规模在北京可谓空前。东方广场长安街一侧中段的东方君悦大酒店是凯悦酒店管理集团旗下的五星级豪华酒店之一。酒店曾获世界100家最佳酒店、中国最佳酒店、北京最佳酒店等荣誉。酒店门前的大型喷泉如朵朵莲花,提升了酒店的品味,为宾客带来清凉;825间豪华舒适的客房,所有客房都拥有落地观景窗、豪华大理石浴室;2847平方米的会议及宴会设施,配备了先进的视听设备;长安壹号、悦庭等高档中西餐厅让宾客尽享美食之乐;大型热带雨林式天幕游泳池向住店客人免费开放。在东方君悦酒店的左右两侧邻街都是像万宝龙、蒂芙尼、比利、奥迪、索尼等国际著名品牌的店铺。东方新天地是东方广场内以购物为主,并集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配套设施的大型商业街区,商场包括七个主题购物区,各有不同的商品定位,在装饰风格上也各有特色,适合更多的消费层。东方广场还包括东方经贸城,它由8座高档的写字楼组成,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与众多名列《财富》500强企业汇聚于此。东方豪庭则是东方广场的服务性公寓项目,它包括尊萃豪庭与汇贤豪庭,为住户提供高档的生活服务。
转到东方广场的北面就是东单三条,那里有众多的服务性设施,如东单邮政局、王府井消防中队、东方广场派出所、东方广场交通队等等,为商户与游客提供安全与便利。在众多现代化建筑中位于东方广场北侧中间的协和礼堂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原是老协和医学院的一部分,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葬礼就在此举行,1946年国、共、美三方在此签定的停战协定。这座见证了许多历史时刻的老建筑静静地矗立在现代化高楼的怀抱中。礼堂对面就是协会医科大学,门口一对卧狮。这里曾为清开国铁帽子王之一的豫亲王多铎的宅院,气派程度可见一斑;穿过大门洛克菲勒家族建造的老协和医院,中式绿琉璃瓦大屋顶还完好如新,它也反映了西人对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理解与敬意。宏大的东方广场后面,隐藏着传统的中式建筑。传统与现代交织,发展与保护并举,这可能就是现在北京的主旋律。
1
4
5
2
3
61御碑亭北侧。
2御碑仿制品。
3花市清真寺大殿。
4清末民初《古兰经》手抄本。
5花市清真寺建寺碑记。
6大殿匾额后为清雍正彩绘。
7御碑亭内展品。
8大殿顶部八角亭内景。
9孔雀木上明崇祯年间的彩绘清晰可见。
10花市火神庙正门。
【崇文门站】
崇文门是北京内城城门之一。崇文门外一直是北京南城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明清两代崇文门税关税收最为丰厚。现在崇文门外大街的繁华更是空前,新世界、国瑞城、搜秀都大型商场、写字楼鳞次栉比,购物者、旅游者熙熙攘攘。5号线崇文门地铁站由于正地处崇文门内与崇文门外大街之间,所以成了众多上班族与消费者的首选。在这座地铁站乘客还可以换乘地铁2号线到达前门、宣武门、北京站、朝阳门等地区。
明清彩绘聚一堂——花市清真寺
从地铁5号线崇文门C口往南花市西大街再向东200米,就可以看见一座黄琉璃瓦屋顶上有八角亭的建筑,这就是花市清真寺了。花市清真寺创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据传这儿原是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的府邸,之后由他捐赠改作清真寺。
从北侧商铺间的门洞进入清真寺院中,正对面就是雍正御碑亭,里面是刻有雍正“上谕”的石碑,石碑高4米,其上的800余字阐述了当时清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现在碑亭之中的上谕碑为复制品,原物在大殿北侧的小院内,经专业文保处理,用玻璃罩子保护了起来。碑亭还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保存着寺里自清至民国时期的手抄本《古兰经》,明宣德年间的陶制香炉及一些交流纪念品。碑亭的南、北两侧为阿訇室,东侧为水房。碑亭的西侧就是大殿。花市清真寺的大殿有1000余平方米,前面面阔3间,进深有4层殿,前有抱厦,第四殿有八角亭天井一个,是清真寺对外最明显的标志。虽然花市清真寺的大殿没有牛街清真寺大殿的元朝建筑,也没有东四清真寺庑殿顶的规格,但花市清真寺大殿有着比它们更为神奇和精彩的地方。大殿的第一层是典型的清光绪彩绘,线条比较简单,颜色也不很鲜艳。大殿的第二层为明崇祯年间所建,上面的彩绘皆为原装明代崇祯年间的,彩绘图案清晰可见,色彩还比较鲜艳,且没有经过后代描绘,在北京内城实属罕见。在这层大殿还有一个传奇色彩的建筑构建,那就是大殿的柁木,它是用一种特异的木料所制,此种木料有驱赶鸟雀的作用,故名“孔雀木”。直到现在即便是将大门敞开也没有一只鸟雀敢进行殿内。因其珍贵,当初建寺时为避免被皇家征用,在木柁上伪装铁箍数道以示此木老朽,现明代的铁箍尚在,但这老木还坚固如初。第三四层大部分为清乾隆彩绘,只有窑殿正上方牌匾之后为雍正彩绘。在北京乃至全国两朝四代彩绘同处一室的可能也只有花市清真寺了。日落时分宣礼员站在大殿门口唱着悠扬的宣礼词,穿着白衣头缠白巾的阿訇们和虔诚的信众们慢慢步入大殿,跟上他们好像可以回到遥远的过去。
7
8
9
10求神不如求己——火德真君庙
出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C2口往南,第一个红绿灯左转就到了西花市大街,街口高大的国瑞城与搜秀大厦让这条古老的街道显示出新时代的朝气。但往里走不远路南的一座小庙仿佛又把这条街道拉回到了从前。小庙不大整体建筑显得比街道路面还低,这是因为西花市大街拓宽后加高了路面的原因。穿过小土地庙一样的山门,一殿一卷勾连搭顶的大殿出现在眼前,殿虽不大但屋顶装饰相当精美,绿色的琉璃筒瓦铺顶,正脊正面为六条龙,配葵花、菊花等纹饰,背面为六只凤,配有花卉纹饰,正脊正中有黄琉璃金龙,上有火焰造型直指上天,正脊两端有鸱吻兽,垂脊上有牡丹花纹非常精细,下有脊兽。这就是花市的火德真君庙,俗称花市火神庙。它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原是神木厂悟元观供奉火德真君的下院。明、清两代及民国期间,每月逢四之日,以庙门为中心,从西花市到羊市口一带都有庙会。火神庙的后院是清代“水会”的所在地。水会是古代民间自发组织的消防团队,它也算是北京市最早的消防队之一了。水会建在火神庙内也应验了老百姓的一句老话——求神不如求己。火神庙现在已经变成了东城区第二图书馆的借阅处,市民们可以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现在火神庙的对面就是花市消防队,百姓们再也不必为消防安全向神明们祈祷了。
1
21祈年殿。
2皇乾殿。
【天坛东门站】
天坛东门北邻红桥,东接体育馆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车站内部以天坛祈年殿的蓝顶颜色为主导色,站内圆形天花与地面方形拼花,呼应了天坛建筑天方地圆、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世界遗产背后的秘密——天坛
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是距离世界文化遗产天坛最近的地铁站,出A2口左转就到达了天坛公园的东门。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约273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场所。1961年天坛就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与颐和园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旅游景区。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有两道坛墙,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天坛东门不同于原有的外坛的正门西方的祈谷门,是后人为了方便参观而增开的。
沿大道进入内坛,首先来到北宰牲亭和北神厨,这里现在是天坛文物展的展室,它们通过长廊与祈谷坛相连。天坛的长廊又称七十二连房,象征着七十二地煞。看着长廊上精美的彩绘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祈谷坛的东门。祈谷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之上就是著名的祈年殿,它的形象已经成了北京旅游的标志,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与之前的北京市旅游局的LOGO上都有它的出现,在很多外国人看来它也就是中国旅游的标志。祈年殿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攒尖顶,上有鎏金宝顶,高大而威严。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代表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表示12时辰,中圈与外圈相加为24,寓意一年之中的二十四节气,三圈之和为28寓意周天的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36根,象征三十六天罡,与长廊的七十二地煞相对应。大殿中间龙凤藻井巧夺天工;殿内梁枋有龙凤和玺彩画,显示出皇家的气魄。祈年殿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且全部用榫卯相连,没有一根铁钉,堪称世界建筑艺术中的瑰宝。祈年殿的北面为皇乾殿,它是祈谷坛的“天库”,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位的殿宇,殿内正中汉白玉石座上供有“皇天上帝”之牌位。祈年殿的南面就是祈年门,这是祈年殿的正门,为蓝琉璃瓦庑殿顶建筑,殿宇五楹,中三间为门,崇基石栏,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门。祈年门中门供“皇天上帝”专用,因此常年封闭,祭祀时皇帝进出东门,百官进出西门。现在每年春节初一到初五,在祈年门与祈年殿之间的广场都会进行上下午各一场的祭天乐舞表演,让游客亲身体会当年皇帝祭天时的场景。
从祈年门前的南砖门再往前就上了丹陛桥。丹陛桥虽说是桥但桥下无水,作用在于连接祈谷坛与圜丘坛,桥上有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御道,西王道。现在每年初一到初五,上下午各一场的“祭天仪仗”表演在这里进入,金瓜、钺斧、朝天镫,掌扇、团扇、香熏炉一应俱全好不气派。丹陛桥的南端为成贞门,门后就是皇穹宇了。从南面的三座琉璃门进入院内,皇穹宇坐落在中心位置,两侧各有一配殿。皇穹宇的外形与祈年殿相似,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这个院落中最为吸引人的不是院内的建筑物,而是院墙。皇穹宇院落围墙是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而成。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相距很远,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壁回音是因为圆形墙壁十分光滑,对音波产生折射作用所造成的,体现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现在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回音壁已经用栏杆围起,无法让大家体验那声音反射的神奇现象了。皇穹宇的南面就是圜丘坛,这是皇帝们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圜丘坛为圆形,象征着天,三层坛基,每层四面各九级台阶。上层中心一块圆石为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或发出敲击声,周围即起回音,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皇帝站在上面宣读祭文好似可以与上天交谈。天心石往外的石板、台阶、栏杆都取九或九的倍数。“九”为中国文化中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的至高无上。
1
2
31圜丘汉白玉栏杆。
2回音壁正门。
3皇穹宇。
4天坛公园东门。
5从丹陛桥往北看,祈年殿与祈年门浑然一体。
6天坛文物展微信二维码。
7红桥商街东口雕塑。
8京城珍珠第一家——红桥市场。
从圜丘坛与皇穹宇之间的甬道向西穿过三座门就到达了斋宫建筑群,那里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之前进行斋戒的地方。天坛的斋宫布局严谨,环境典雅,是中国古代祭祀斋戒建筑的代表作。现在这里也是天坛文物展的展室之一。斋宫往西出了内坛就到了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现在这里开辟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举办古代祭祀乐舞展演,同时作为中和韶乐乐器钟、磬的主要展馆。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五分别进行不同主题的雅乐展示音乐会:玉振金声(初一);雅韵华章(初二);坛乐清音(初三);盛世欢歌(初四);神乐之旅(初五)。天坛公园正逐步将中国的祭天文化全部呈现,让游客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天坛背后的秘密。
4
5
7
8京城珍珠第一家——红桥市场
在天坛公园东门的斜对面就是京城中著名的红桥市场了,红桥市场在北京人的心中是一个变化与前进的象征。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方便百姓生活,红桥市场应运而生,那时只是叫红桥农贸市场,以蔬菜、肉、蛋、鱼、虾等农副产品为主,兼营一些日常家具和小百货。20世纪90年代后古玩旧货区和珍珠首饰逐渐成为了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过去的活鱼鲜肉也被当时火爆的生猛海鲜所取代。2000年后市场加大品牌意识,把珍珠销售作为了市场的主导产业,其他行业商户陆续撤出。
2005年9月第一届“北京国际珍珠文化节”圆满举行,珍珠节开幕式上,中国宝玉石协会授予了红桥市场“京城珍珠第一家”称号牌匾。
2008年正式打出了“珍珠文化珍珠心,人文奥运人文情”的口号,使市场的国内及国际影响力大增,成为了全世界人心中的京城珍珠第一家。目前世界珍珠年产量
约为1600吨,红桥市场的年销量约为200吨,占全世界产量的八分之一。来自近百个国家6000余人次的游客,尤其是各国政要和使节都曾在此购物参观,其中包括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瑞典首相佩尔松、美国前总统卡特和老布什夫妇、美国第一夫人劳拉、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前夫人。现在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红桥市场又将迎来再一次华丽转身,近三年市场将所有低端小商户迁出,全力把这里打造成为“红桥珠宝设计师的创业孵化器”、原创珠宝设计和国际珠宝交易的中心。到那时,红桥市场一定会迎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