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上海场景

上海场景

时间:2024-10-31 08:01:16

天钥桥路某大型商场内餐厅,等位的椅子印有老上海月份牌美女,顾客轻摇折扇,服务员介绍菜品。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事,聚集在一起。2016年8月10日73殷立勤称雍和为“师父”,这个称谓如今已经不常用了,但殷立勤讲出来,非常贴切,也非常妥当。

如果说五花八门的当代摄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那么,记录类或纪实类摄影则是要重新回到生活的“场景”之中。虽然这些“场景”指涉当下,但实践的理念、方法却笃信传统要义。

之所以要重新回到生活的“场景”之中,是由于大多数当代摄影一路径直往复杂处、夸张处走去,而丧失了和巨大世界必要关联的复杂和夸张很容易变得琐碎,变得有点无聊。正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的退却,当下大多数摄影让我们看到了其童稚性的唯我和自大,并难掩胆怯。栩栩如生的人物、有声有色的事件被聪明机巧的点子取代了,即使有人出现,也不是具体的人,而是抽象的概念。正因为这样,殷立勤这样的年轻摄影师,能够追随雍和的脚步,的确反映出了一种诉求和愿望:让我们回到历史主体—“场景”本身,回到活生生的人本身。“场景”不光是背景和舞台,而是人与舞台的结合,是人在历史舞台上的演出构成了历史的“场景”——这正是摄影独特强大表现力之所能,也正是雍和作为“师父”值得殷立勤不断学习的原因。

但“师父”再怎么厉害,修行毕竟要靠自己的感悟和努力。殷立勤镜头中的人的状况,始终安顿在形形色色的日常生活场景里,这并不容易做到,更何况持之以恒。因为,摄影再现的日常生活并非一本琐碎的流水账,描述即是日常生活的探索,这个领域并非平庸的代名词。日常生活场景构成了某种形式和意义的舞台,塑造出这种而不是那种“生活”,更重要的是,摄影话语很可能察觉到了日常生活内部隐藏着不同寻常的潜力,殷立勤应该能够意识到,这种潜力经历我们远胜于我们体验它们,这就必然对摄影的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首先需要好奇心。

我一直认为一个摄影师如果没有好奇心,或者换种说法,没有探究意识,那他的照片将是平庸的。殷立勤的这些照片正好可以让我们见证一个优秀的摄影师,是如何将好奇心落实为摄影的坦诚的物质性,帮助他拍摄和呈现出了这些基于诚恳和信念、牢牢根植于生活底蕴的照片。

这些照片扩张了我们的生活感受,塑造了我们应有的公共记忆,人和社会的知觉被反复地揭示和提醒。当殷立勤直面未经命名的、难以言喻的生活时,不是躲闪、不是修饰、不是夸张、不是照单全收、不是装腔作势、不是陈词滥调,他有自己的选择标准,简单说,那就是照片有它的质地,正如生活有它的质地。殷立勤的好奇心里仍然反映着他的秩序感,摄影使他能把握住这样的秩序感。

心宽忘地窄,和他的“师父”一样,殷立勤作为上海传统新闻纸媒的摄影师,也把上海视为取之不尽的拍摄源泉,这在上海已然是一个传统。不同年纪,不同经历,不同方向,不同意愿,但总会有殷立勤这样的摄影师专心致志拍摄这座大城市。社会和生活正在急剧变化,城市也在不停地扩张发展,眼前每时每刻产生着纷繁复杂的新景象,殷立勤给自己赋予了一项艰巨的工作,随之而来的,只有不断开启的快门声。武定路600弄内一夜间多了许多涂鸦艺术,有弄堂里的生活场景,有依依不舍的百姓语录,吸引了市民们慕名前来浏览。三天后涂鸦墙变为粉刷墙,也成了动迁对象。2015年1月20日

上海国际车展某展台前,背带裤维护员给豪车打蜡是假,秀肌肉、摆造型是真。而在一旁,“画画”的美女也在呈现艺术创作姿势。这些都是升级版车模的新噱头。2015年4月20日

汉口路的一家超市里,白领们正在吃着微波炉盒饭。梦想很美好,世界很现实。在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面前,许多年轻人找回了学生年代的省吃俭用方式,暂时顾不上身体的代价。2011年12月6日

练了15年小提琴,学了8年化学的留美海归,在广中路、平型关路的路口以独特的方式吸引人们注意。许多房产中介谈升值空间,谈学区,谈商业配套,但现在他跟你谈门德尔松,谈帕格尼尼。2014年2月21日

瑞虹路的一个老旧小区里,戏迷们围坐一起,有十多年历史的草台班子淮剧团正在新年演出。由于这里处于旧区改造范围内,这样的民间文化艺人也将被迁走。2016年2月26日

外滩源路口,淘宝模特正在卖力摆造型,让摄影师拍个够。随着淘宝经济不断升温,相关产业链也不断壮大,竞争日趋激烈,模特身价由原来的5000元一天下探到了1500元甚至更低。2016年3月16日

真华路人行道上,许多外地牌照面包车长期滞留在这里,白天他们专业修补漏水,晚上席地而睡。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已经让外来务工者不堪重负。2016年7月31日

作者简介

殷立勤,1982年出生于上海。2003年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告与影像技术专业。2003年起至今担任《新闻晨报》图片中心摄影记者。2011年获第一届上海青年摄影艺术大展日常生活组最佳作品奖。2012年获“佳能十佳专业摄影师”奖。2015年获上海新闻奖二等奖。2017年获上海国际摄影节暨上海第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纪实类金奖。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