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瓦尔特·博萨德:目击中国抗战的至暗时刻

瓦尔特·博萨德:目击中国抗战的至暗时刻

时间:2024-10-31 06:45:56

WalterBosshard:WitnesstheDarkestHourofChina'sAnti-JapaneseWar

TextbyLucyLuPhotosbyWalterBosshardPhotosProvidedbyArchiveofContemporaryHistoryandFotostiftungSchweiz

日本侵略者进城。汉口,1938年10月底。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编者

20世纪30年代前后,瑞士摄影记者瓦尔特·博萨德在中国停留近十年,从突厥斯坦、西藏、国统区、敌占区到延安,从到无人区探险到记录抗日战争,他拍摄的民国时期社会变迁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尤其是他记录的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进入武汉前后,大批撤离、日军进城、百姓状况……(1938年6月至10月间爆发的武汉会战,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10月24日,国民政府下令放弃武汉;26日,日军占领武汉,由此开始了对武汉民众长达7年的残暴统治。)这一中国抗战的“至暗时刻”,但这也是中国抗战的转折点,瓦尔特·博萨德作为中立国记者客观但又悲悯地陪伴和记录着中国人民最艰难的时刻,这一点尤为值得我们纪念。

一、瓦尔特·博萨德其人

瓦尔特·博萨德(1892-1975)拍摄的照片很多读者都见过,但要想了解一位摄影师,除作品外,其背景和生活环境亦不可或缺。博萨德的生活轨迹一直与国际重大政治及历史事件相关,足迹几乎遍及欧亚热点及敏感地区,并曾参与北极地区、中亚和西藏东北部探险。尤其在20世纪20至50年代期间,他的照片是人们了解遥远而陌生的亚洲、中东地区的窗口。终其一生,战争和探险是他生活和报道的关键词,直至1953年拍摄板门店谈判受伤他才终止了拍摄生涯。

因记录德国齐柏林飞艇的北极探险和中亚探险让瓦尔特·博萨德的名字为人们所熟知。他是第一个进入延安并拍摄毛泽东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及其根据地生活的欧洲记者,他还记录了甘地及印度解放运动、蒙古牧民的生活、关于中东和东欧的旅行报道、朝鲜战争……这些为他赢得了国际声望,被誉为国际新闻摄影报道的先驱。他曾担任《柏林画报》("BerlinerIllustrierteZeitung"及《新苏黎世报》记者,美国《生活》周刊曾经把最重要的版面留给他。他为当时的新闻及图片报道带来颇多新意并对其风格有着深刻影响,尤其是他中立和客观的报道风格。上图:抗日军政大学首任校长林彪的办公室入口。延安,1938年5月。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右图:站在抗日军政大学门前的毛泽东。延安,1938年。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瓦尔特·博萨德生于瑞士萨姆斯塔格,在1908-1912年曾做过教师培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断了他在苏黎世和佛罗伦萨的艺术史大学课程。他曾做过教师,一战中应征入伍。他和亚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19年,他曾在苏门答腊种植园工作,也曾在远东地区从事宝石生意。1925年曾拜赫尔伯特·鲁迪(HerbertRüedi)为师在瑞士和意大利学习摄影及电影拍摄。1927年成为德国以埃米尔·特林克勒(EmilTrinkler,1896-1931,德国地理学家)为首的中亚探险队的摄影师和技术领队,对印度克什米尔和突厥斯坦包括中国的西藏、青海进行拍摄和考察。并于1930年在德国出版了《穿越西藏和突厥斯坦—在亚洲无人区的旅行》(附109幅单色及多色照片,2幅全景图及11幅路线图)。1930年他接受《慕尼黑画报》("MünchnerIllustrierteZeitung")和德国Dephot图片社2委托去印度,几乎走遍印度,他最著名的报道是关于圣雄甘地和印度独立运动的。并于1931年出版了《印度在斗争—今日的印度》一书(附拍摄照片68幅及一幅旅行路线图)。1933年博萨德参与西藏东北部科学考察探险,一度成为受国际众多顶尖媒体青睐的明星摄影记者。3

1934-1936年博萨德四次进入蒙古地区旅行,并于1938年在德国出版《令人赞叹的草原—蒙古》一书(附拍摄照片71幅和2张地图),他也曾去过法属老挝和柬埔寨。1931年他开始把镜头对准中国,为德国的《柏林画报》等欧洲及美国的多家新闻社提供报道。1933年至1938年博萨德定居北京,成为报道抗日战争(1937-1945)的战地记者。拍摄多位军政要人及各界精英,除中共领导人以外,还有宋美龄、班禅、龙云、张学良、蒙古德王、冯玉祥、吴佩孚、林徽因、容龄(末代公主)等,以及许多国情和民俗类照片,为三十年代中国留下很多珍贵的历史画面。

1939-1956年博萨德为瑞士《新苏黎世时报》签约记者,渐渐远离为纳粹政府宣传的德国媒体,转为英文媒体报道,曾为盟军的征战拍摄。1947-1949年他重回北京,亲历了中国的解放战争,他同时负责报道中东地区,近东和东南欧也是其报道重点区域。1949-1953年他身为中欧新闻记者,1957年后则在西班牙和埃及等国家生活,直到1975年在西班牙病逝。瓦尔特·博萨德生前留下的书面文件和摄影作品,总计约6万件,但除2万张照片外(其中含有少量底片和幻灯片、玻璃版照片,少数照片流失),还包括24部无声片电影(在27个16毫米规格胶卷中),由位于温特图尔市的瑞士摄影基金会收藏,保管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当代历史档案馆内。

京剧演员雍竹君在满座的剧场中演出。北京,约1934年。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

蒋介石与宋美龄正在聆听斯文·赫定讲解他的新疆之旅。汉口,1935年2月。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二、博萨德在中国

博萨德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主要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南至长江地区,西南到过云南和四川。且所去的西北和藏区,除新疆人口聚集地外,多为蛮荒藏地、人迹罕至之处。他随德国中亚探险队经中印边境和阿富汗进入中国西北地区即新疆塔克拉玛干地区,照片中可见昆仑山脉地区和戈壁荒漠。1933年的德国藏区东北部的“青海湖探险”(Koko-Nor-Expendition)包括西藏、青海部分地区。考察的主要城市有兰州、西宁、平凉,西安、青海塔尔寺等,从事的是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和民俗类考察,照片多为侧重科研的自然风光或属于国情民俗的类别,有记录显示探险队将收集的文物运回德国,后很多文物毁于二战战火,唯有照片才能证实这些文物曾经存世。4

1931年4月借在南京的国民议会开幕之际,来自全国的475名代表汇集于此,他拍摄了国民党的军政要人如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等,1934年他拍摄了伪满洲国皇帝加冕礼。5

1934-1936年,他曾四次北至蒙古和伪满洲国即东北地区,包括察哈尔省和部分今内蒙古和蒙古地区,主要记录那里的牧民生活和当时德王领导的独立运动。香港大学展出中可见23幅当时王公贵族、普通牧民、节日赛马等罕见史料,如草原上围坐听留声机的牧民们,开汽车的公主等。6准备撤离的孩子。汉口,1938年9月。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1拍摄中国抗日战争

抗战和延安是博萨德在中国最重要、最成功的拍摄题材。1937年他成为最早向西方提供日军轰炸上海和北京的西方记者之一。从1938年河南南部的抗日游击队营地、山东曲阜、湖北宜昌及在昆明曾拍摄省主席龙云,曾在长江流域旅行并去过四川重庆。1939年10月,拍摄轰炸后的城市和撤离汉口(现武汉)的人们,他在汉口目睹日军进城,成为最后撤离的十几个西方人之一。

其报道题材十分广泛,从军政要闻到街头即景、节日欢庆场面,都在他的镜头中,且凭借其出色的交际能力获取了许多独家报道的机会,如塔尔寺的宗教仪式、进行中的喇嘛医学考试、正在消遣的藏民、温雅动人的容龄公主、京剧演员雍竹君的精彩演出及西方人后台拍摄演员妆容、日本控制下的伪满洲国成立等。他更利用自己中立国的身份,不畏生死深入到沦陷区详细记录日本侵华的历史。照片中,自发参军的年轻人、英勇的战士……大量展示中国人民抗日的英勇和经历的苦难,也让欧美关心时事的公众近距离、及时了解到当时战况和日军的残暴,并通过《新苏黎世报》《生活》周刊等传播至全世界。

关于其报道风格,虽然出于职业要求,亦出于中立国居民和记者身份,博萨德无法公开指责与禁止,亦无法做出涉及种族主义的评判,必须秉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JournalistischeObjektivität),力争为公众客观展现事实,较少掺杂个人立场、政治观点和感情,但他很早就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戾和残忍,他用照片让西方民众意识到亚洲中国战场日本的侵略本质并尝试唤醒人们支持抗战的热情。如:1938年汉口街头被草席半掩的婴儿尸体、撤离中痛哭的儿童和一位坐在日军轰炸后废墟中的愁苦妇人都令人震撼从而体察到人性、他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及对水深火热中百姓的同情和体恤。在他1937年8月31日给家人的私人信函中可见:“确实可以肯定,那些着黄衣的罗圈腿儿们已经完全变得疯狂而失去理性,他们竟然向英国大使开枪,完全不顾忌国际法而随意将炸弹扔向平民,没有人会让他们遵守规则和国际惯例……我现在只希望一点,就是有一天能够亲眼看到,这些疯狂的‘罗圈腿儿’有一天被赶回他们自己的岛上去。”7

游击队训练:士兵们穿越一片莲池。中国,1938年。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

八路军军队。延安,1938年5月。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1942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他和其他战地记者同行的成就在以美国在二战为题《胜利之路》(RoadtoVictory)摄影展中被再次证实,得到认同和荣耀。8

2在延安采访

在中国的长期停留、拍摄的军政及各界要人、与国际媒体工作记者交往密切,为博萨德提供了极好的报道平台和人际资源,成就了他成为第一个到达延安的欧洲人。当时国际社会对成功战胜国民党数次围剿和经历过举世闻名的长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知之甚少,各国媒体竞相找寻精英,力争能近距离拍摄并详尽报道。当时博萨特的朋友罗伯特·卡帕也在中国,他拍摄日军轰炸汉口的照片,尤其有数张罕见的彩色照片,且受《生活》周刊委托他也正在设法联系红军进入根据地。

对中国共产党人深表同情的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为博萨德取得了一封来自毛泽东在汉口的代表—周恩来的推荐信。他和《芝加哥每日新闻》的美国记者阿奇博·斯蒂尔(A.T.Steele)一起,从西安到延安,历尽艰险六天走过大约500公里路程,终于在1938年5月到达“红色首都”延安,卡帕得知这一消息后只好遗憾离去。最终在两天半的时间里,博萨德不仅拍摄到了红区的照片,还拍摄了一部21分钟的默片短片《延安》(16mm),其中第18分钟时人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风采。他对毛泽东进行了持续数小时的采访,毛泽东对抗日形式的精准分析和必胜的信念、关于游击战术、中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国共合作和共产党的角色等为报道提供了详实、权威性的素材。9在1938年8月《新苏黎世报》上刊登了以《在共产主义中国》(ImkommunistischenChina)为题的六部长篇系列报道的首发稿,虽然图片较少但反响强烈。同年8月,借助卡帕的介绍,其报道《抗击日本的着蓝色军装的中国红军:从遥远的延安统治中国北方》("China'sblue-cladredsharryJapan")再次刊登在美国《生活》杂志上。10此次报道成为继艾德加·斯诺1937年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之后,第二次向世界介绍延安红色政权,并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绍共产党如何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抗日军政大学门前的意气风发的毛泽东、时任军政大学校长林彪的办公室门口、朱德总司令和《解放日报》编辑、土地改革专家陈垂穗、延安小路上散步的史沫特莱都出现在镜头前,还有其他珍贵的历史影像,如正在训练中的八路军队伍、下棋的士兵、营房和生活驻地等。11商旅队伍。西宁,1933年。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

可能是邻近呼伦湖的殖民地学校生活。满洲里,1935年1月。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

蒙古王侯的妻子之一。她佩戴的金饰镶嵌了翡翠、珊瑚和绿松石,在喉咙位置的护身符则有助抵抗邪灵侵扰。蒙古,1934/1936年。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孩子们玩着来自集市的纸偶和风筝。中国,约1934年。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三、被誉为国际新闻摄影先驱

博萨德几乎参与当时亚洲和欧洲所有重大新闻的报道,被誉为国际新闻摄影的先驱,这和他个人出色的专业技能、他生活的战乱频仍的历史情境相关。

从摄影语境下来看,他的先行者地位和摄影术被发明后摄影摄像器材、欧洲和美国著名大众媒体极速发展及图片社等成熟的运营机制息息相关,更与魏玛共和国时期摄影成为大众媒体和艺术门类之一并得到世界认同不可分割。一艘在泥泞的渭河中被拖行的渡船。青海,1933年。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1925年他已使用应为徕卡I型机的轻巧灵便徕卡相机拍摄,1931年他手握徕卡相机和1938年毛主席在窑洞前的合影的照片也验证了徕卡是其在中国常用机型,但在北极探险中也有用于三脚架固定的机型出现。

当时社会背景和国际环境(纳粹上台和二战)为新闻报道职业和他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谈到博萨德签约或为其工作的媒体,如《生活》《柏林画报》《新苏黎世报》《图画邮报》(英国)及黑星图片社(博萨德在美国独家报道权拥有者),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摄影发展为博萨德在新闻报道中的创新和非凡成就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如“新客观主义”(NeueSachlickeit)、包豪斯艺术理论(DasBauhaus)和“新视野运动”(DasNeueSehen)。德语区摄影师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为新闻摄影及摄影理论的发展、传承、国际化和大众媒体的辉煌做出了卓越贡献。新闻摄影在此期间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大众媒体迅速发展,德语地区著名出版界领军者乌尔斯坦因出版社旗下的《柏林画报》的成功验证了这一点。此周刊的发行量在一战结束后已高达两百万册,因而出版社趋之若鹜,争相出版此类画报式刊物。

为《慕尼黑画报》和《科隆画报》提供新闻报道类记者通常都是被高薪签约的专家,与一般记者不同,他们拥有顶尖专业水准、一流的综合素质和高额收入。但因为媒体通常极少为薪酬高昂的专业摄影师提供常年固定职位,所以图片社就成为保障图片报道专业性及供稿量的不可缺少的机构。1929年由出版人恩斯特·迈耶(ErnstMayer)成立的MAURITIUS,专注为顶尖媒体介绍一流摄影师,同时销售热点题材并取得巨大成功。1935年他和很多优秀摄影师一样,因犹太或斯拉夫背景流亡美国,后成立黑星图片社。移民后的德语区摄影记者精英不仅取得个人成功也成为美国顶尖媒体中坚力量。为《生活》周刊等其它顶尖媒体工作过的近30位一流摄影师或艺术家具有德语区到美国流亡背景,包括为新闻报道和广告业带来深刻影响的包豪斯摄影代表人物莫霍利·纳吉(LászlóMoholy-Nagy)、罗伯特·卡帕、阿尔弗瑞德·艾森斯塔特(AlfredEisenstaedt)、弗里茨·葛洛(FritzGoro曾为《慕尼黑画报》重要摄影师)和1941年被称为美国拥有最高薪资的图片记者、推崇抓拍的匈牙利籍的马丁·蒙卡西(MartinMunkacsi)及奥拓·乌姆博(OttoUmbehrUMBO)。12

在美国因为语言原因,他们首选不需要翻译、驾轻就熟的图片语言(即照片)进行工作,此前他们因赢得的国际声望就经常会和国外媒体包括图片社合作。其中马丁·蒙卡西和原《柏林画报》的艺术版面负责人及多位熟识的发行人酝酿成立新杂志。虽然时空转换,但是他们依然保持原来的工作模式甚至拍摄风格,并一如既往的与熟识的媒体及同业合作。1936年11月23日,蒙卡西在发行人卢斯(HenryR.Luce)购买冠名权并再次出版《生活》周刊时,就成为首位签约摄影师,杂志首发即达到466.000份销量。阿尔弗瑞德·艾森斯塔特自1936年起为杂志提供了2000幅作品和90幅封面作品。13博萨德因为中立国身份虽然不必流亡,但是转向英文媒体,他的成功可以说是德语区新闻报道众多顶尖记者以及在摄影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摄影师,在美国和世界发挥影响力的成功职业生涯的一个范例和剪影。《生活》周刊也被认为是对德国的《柏林画报》成功模式的复制,也成为20世纪美国新闻业最成功的杂志,尤其是通过二战使其发行量达到高峰,1972已经达到700万,当时每一个优秀摄影师的梦想—就是在《生活》周刊上发表作品。但成立初期,图片供稿量的问题催生了黑星图片社的诞生。1936年恩斯特·迈耶借助自己在欧洲的人脉和媒体资源成立该社。为美国肯出最高薪资的一流画报类媒体介绍摄影师,并且在《生活》周刊成立前8个月已经和《时代》杂志签订了一年合约。

蒙古独立运动领导者德王的护卫队。内蒙古,1934/1936年。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四、结语

中立、客观为博萨德重要的摄影哲学。当然在用取景框和构图之时,一定会发生摄影师的个人意识层面的取舍,因为不存在不受任何现实关系制约的人就没有绝对的中立与客观。但是他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极力保持客观性,照片几乎全为抓拍,极少摆拍。他的纪实报道和纪录片较少含有政治动机,尽量不加入感情和个人主观意志。最大程度做到置身事外而专注于眼前事实,避免了参战方记者宣扬爱国主义或反国家主义情绪对报道的影响。这和19世纪以来,博萨德与具有殖民地背景的早期来华西方摄影师或探险者有一定区别。“西方摄影师中很多拍摄者是不平等条约受益人,他们的拍摄直接或间接的支撑着帝国在华利益。”此类摄影多数不具备平等视觉角度,用充满猎奇性的心态或夸张的角度进行拍摄,即使温和如约翰·汤姆逊的摄影也为后期西方来华人员提供如矿场分布等指南手册性指导,且未能免俗的会拍摄妇女变形的裹足等。随军摄影师如菲利斯·比托在摄前进行战场和士兵尸体清理及为军队利益摆拍亦并非秘密,八国联军时期的摄影师更不必深入详述,只有詹姆斯·利卡尔顿的照片相对较为客观的记录了当时的中国。很多摄影者唯利是图,将摄影作为谋生之道,完全不顾忌拍摄的客观性。很多名义上对人类学、考古学、动植物学、地质学、民俗学进行考察,借学术之名,多数是一种文化侵略甚至赤裸裸的掠夺,或在军事、政治上为分裂和侵占领土提供学术依据和支持。如西北探险中窃取敦煌壁画的德国人斯坦因(MarcAurelStein)和勒柯克(AlbertvonLeCoq),芬兰籍俄国探险家马达汉,包括著名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等,但是此类探险也非主观的为文化遗产的保留和研究起到一定作用。14

和同时代的摄影师相比,博萨德的报道极为广泛深入,做到图像和文字并重,在中国停留近十年,与百姓共同生活,单从对中国的了解而言,同期到过中国的罗伯特·卡帕和拍摄过《四万万人民》的尤里斯·伊文思也无法和他相比。他对中国了解的深度可以说几乎无人可比,能够全面和多层次、多角度呈现中国的真实样貌,并因此而成就非凡。

参考文献:

1.南无哀,《东方照相记》,三联书店2016.1

2.仝冰雪,《人类的汤姆森》,载于《中国摄影》2009.4

3.《博萨德在中国:记录一九三零年代的社会变迁》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展览图录2018.5

4.瓦尔特·博萨德,《穿越西藏和突厥斯坦—在亚洲无人区的旅行》瓦尔特·博萨德1930

5.瓦尔特·博萨德,《印度在斗争—今日的印度》1931

6.瓦尔特·博萨德,《令人赞叹的草原—蒙古》1938

7.Pfrunder,Peter/Münzer,Verena/Hürlimann,Annemarie:Fernsicht.WalterBosshard-einPionierdesmodernenPhotojournalismus,Bern1997.

8.https://www.fotostiftung.ch

9.www.afz.ethz.ch10.http://www.etue.ch11.http://werneburg.nikha.org

12.http://www.chinaphoto/plus/view.php?aid=11144613.http://onlinearchives.ethz.ch/load.aspx?guid=67eb3ac55e51467e8c0a52f499951d39

注释:

1.所有图片提供©forallphotographsbyWalterBosshard:ArchiveofContemporaryHistory,FotostiftungSchweiz(Ar­chivfürZeit­ge­schich­tederETHZü­rich,FotostiftungSchweiz)2018年4月27日,《博萨德在中国:记录一九三零年代的社会变迁》展览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开幕,展品为120幅由瑞士摄影记者瓦尔特·博萨德所拍摄的黑白照片和纪录片。策展人为皮特·福伦德(PeterPfrunder),持续至8月5日的展览由瑞士摄影基金会、香港大学和位于瑞士苏黎世的历史博物馆合作主办。

2.1928-1933年间的著名图片社,罗伯特·卡帕(RobertCapa)、奥拓·乌姆博(OttoUmbehr即UMBO包豪斯艺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菲利克斯·曼(FelixH.Man)、哈拉德·雷辛佩格(HaraldLechenperg)等著名摄影师及记者都曾为其签约摄影师,译者注。

3.https://www.fotostiftung.ch

4.瓦尔特·博萨特,《穿越西藏和突厥斯坦—在亚洲无人区的旅行》1930年;埃米尔·特林克勒(德),赵凤朝(译),《未完成的探险》,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

5.《博萨德在中国:记录一九三零年代的社会变迁》香港大学展览图录

6.瓦尔特·博萨特,《令人赞叹的草原—蒙古》1938年

7.http://www.etue.ch

8.展览由赫尔伯特·拜仁(HerbertBayer)设计,即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奥运会项目策划人,两展览均以包豪斯艺术理论为根基。

9.http://www.etue.ch

10.Pfrunder,Peter/Münzer,Verena/Hürlimann,Annemarie:Fernsicht.WalterBosshard-einPionierdesmodernenPhotojournalismus,Bern1997.

11.由瑞士摄影基金会、乌尔斯坦因出版社、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当代历史档案馆、ICPNewYork合作举办的“瓦尔特·博萨德和罗伯特·卡帕:关于中国的竞赛”(“WalterBosshardundRobertCapa:WettlaufumChina”)将再现这些历史画面,展览期间为2018年9月22日-2019年2月10日。

12.他们的创作风格也被称为“《生活》周刊类别报道(StildesLIFE-Fotojournalismus)”。

13.http://werneburg.nikha.org

14.南无哀,《东方照相记》,三联书店2016.1

责任编辑/李红霞当时最后一位在世的慈禧太后女官—“容龄公主”。北京,约1934年。摄影:瓦尔特·博萨德©当代历史档案馆/瑞士摄影基金会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