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让-皮埃尔·拉方:重走长征路

让-皮埃尔·拉方:重走长征路

时间:2024-10-31 06:38:24

编者:本刊于2016年9期曾刊登法国报道摄影师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和他的妻子伊莱恩·拉方(ElianeLaffont)的独家专访,同时刊登了他在世界范围内拍摄的精彩作品,包括在中国拍摄的新中国成立35周年纪念庆典,百姓日常生活,以及部分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将这位传奇报道摄影师的坚守和努力传递给更多摄影人。此后,拉方夫妇在中国陆续举办了几次展览,比如刚刚结束的第二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上的《纽约上上下下》(NewYorkUp&Down),以及上海比极影像画廊于6月30日—9月30日举办的《让-皮埃尔·拉方的长征路》(Jean-PierreLaffont’sLongMarch),展出了30张拉方于1985年9月前往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志丹、吴起拍摄的彩色作品。山体上凿出的窑洞、席地而坐吃碗面条的自在、演出的孩子那红扑扑的脸蛋、自行车上畅快的笑容……无不诉说着生活的质朴和满足。这是此专题在中国的首次展示,30多年过去,让我们跟随拉方详细的讲述,一起看看当年陕西的模样。

街上的孩子,陕西延安,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

陕西延安南关小学的孩子将手拿相机的让-皮埃尔·拉方围在中间,1985年9月。

1985年9月2日—11日,让-皮埃尔·拉方在陕西延安、志丹、吴起重走长征路,拍摄沿途景观,图为拉方扛着行李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1985年9月当得知我被邀请重走毛泽东和他带领的红军走过的长征路时,我开始翻阅历史书籍,回顾长征事件的所有细节,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我非常自豪可以参加这个项目,它使我得以重新审视那段彻底改变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命运的历史。

我之前在中国许多省份探索了那里的现代化进程,还在北京欢呼庆祝的人群中拍摄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纪念活动,以及工业方面的发展。我非常高兴仅仅时隔一年,我就有机会看到中国的另一面:农村地区和古老风俗。这绝不是我唯一一次去中国,但却是我最难忘的一次。

他们委托我拍摄长征的最后一段路途—陕西北部,由三个小镇组成,延安、志丹、吴起。毛泽东在那里结束了1934—1935年6000英里的长征路,并且在那里一直呆到1947年。在延安的窑洞里,他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并且赶走了日本人和蒋介石。

虽然那里是中国最贫穷、最偏远的地区之一,但一直以来那里都以中国革命重要历史中心而为人熟知。

在那儿的8天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在下雨。向导背着我沉重的行李包在泥地里行走,这让我感到愧疚,我坚持自己背行李。当我在泥泞中艰难地穿行时,我看到了公共汽车、拖拉机、卡车、军用吉普车停在路中间,淤泥淹没了车轴,我的脑海中出现了50年前红军在同一条路上徒步行进的画面。

那里的特色是人们在几个世纪以前凿空的悬崖,他们一直生活在其中。窑洞主要由一间屋子构成,屋子有一扇带有窗帘的门,和用米纸糊上的窗户。我在窑洞中看到的一切都会令每一位摄影师激动:古老的缝纫机和织布机,摇过几代宝宝的摇篮,像宠物一样在我脚边跑来跑去的鸡和猪,拉石磨的驴子,裹了小脚的老妪,甚至学校教室里为学生专门制作的石头课桌。在另一所我参观的学校—延安南关小学,孩子们在早晨的升旗仪式上,整齐划一地举起手向国旗敬礼,这个画面成了我最具标志性的照片之一。我沿途经过了开满荞麦花的山坡,山坡周围满是移动蜂箱,那里生产了很多蜂蜜。我还参观了一个牲畜市场,那里的谈判是无声的,人们在一块布下面通过手语讨价还价,这种方式进行了几个世纪。延安的窑洞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在还在“服役”。陕西,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我所到之处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甚至连上厕所都被人围着,他们都想看看我是怎么工作的,也会上前摸摸我的胡子和大鼻子。后来,吴起镇的镇长告诉我,我是第一个到访那里的西方人。

我在延安看到了毛泽东的故居:一个简单的,像修道院式的窑洞,里面有一张床,一个桌子,两把椅子。在稍远一些的另一个窑洞里,他躲避了日军的轰炸。我刚拍完这里,向导就把我带去了另一个窑洞,说那是毛泽东的另一处故居。这有点可笑—他哪里都住过,每个窑洞都是他和他的贴身侍卫、妻子和孩子的避难所。我参观了许多他的故居,都是刷着白色的外墙,写着红色的标牌,非常简洁,标明毛泽东在这里居住的日期。

在得知我到访的目的之后,村里的许多老人开始向我介绍他们自己,谈论他们的长征故事和他们当年的红军经历,并且向我展示了他们保存的老照片和信件。我在这里见到了当年长征的幸存者。长征精神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岁月中激励了一代中国人,所有这些都令我感动。

正是在村民群体中,毛泽东完成了他的大部分工作,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他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地位。在那个被雨水浸透的偏远地区,我理解了毛泽东的遗志,也明白了当人们手拿照片证明他们参与过那段历史时是何等自豪!而之于我,早期到访延安的外国人之一,重走长征路,帮助创造这个关键时代的另一个视觉记录,又是何等的荣幸!延安的窑洞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在还在“服役”。陕西,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对话拉方

段琳琳(以下简称段):当地百姓对你的到访是什么态度?他们是乐于接受还是抗拒你的拍摄?

让-皮埃尔·拉方(以下简称J.P.L):他们对我非常好奇,一直盯着我看。一旦我乘坐的车停下,就会有孩子立刻认出我,我瞬间就被包围了。我的拍立得照相机是最好的“大使”,给孩子或老人拍照是一个特别的时刻,照片印出来后会立即被几十甚至上百双手传阅。晚上睡觉时,我会把房间的灯留着,这样孩子们就能到我的房间和我呆在一起。他们非常欢迎我,我被他们的好奇心和亲切所感动。

整个拍摄期间一直下雨,让-皮埃尔·拉方将刚拍的宝丽来照片展示给当地百姓。段: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外国摄影师到中国拍摄,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他们中有许多是左翼人士,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非常感兴趣,你也是这样吗?

J.P.L:我不是,我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感兴趣,政治从来不会让我产生兴趣。我几次到访中国的原因都是探索和拍摄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发展。那个时候陕西对摄影师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非常感激能够看到中国古老和传统的一面,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再次踏上陕西的土地。但在改革开放后,我有幸去了中国其他地区。我拍摄了可口可乐工厂、大众汽车公司、霍尼韦尔公司。年复一年,北京和上海出现了比之纽约更多更好的现代化建筑。我很想看到这种变化。那个时候我看到中国人抛弃了他们的绿色和蓝色制服,开始穿着现代的、优雅的西式服装。这就是为什么我想来中国并且不断回到中国的原因,我想见证中国从一个19世纪样子的国家到21世纪超级大国的转变。

在窑洞里上课的小学生,陕西延安,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段:陕西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跟你的国家相比,是不是非常落后?

J.P.L:我没有期待陕西是什么样子,一切于我而言都是新鲜的,我抱着一颗敬畏之心看待眼前的一切。我到访的那年,这个城镇大约有40万人,是附近农村地区的贸易中心,采矿业也刚刚开始发展。我参观了很多地方,我爱那儿的一切。虽然人们物质生活匮乏,但他们并不贫穷。我所到之处都有足够的食物,他们还总是邀请我到家里吃饭。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我出生在阿尔及利亚一处农场,他们的生活方式跟我小时候很像。我衷心希望中国的农村不要消失,希望人们能够一直保持这种纯朴的、本质的生活。

段:你在陕西看到改革开放的痕迹了吗?

J.P.L:很遗憾,我呆的时间不够长,没有看到陕西的改革开放。但我在中国其他地方看到了许多变化。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再次回到陕西,希望窑洞还在那里。

段:你最满意的是哪张照片?当时是怎么拍的?

J.P.L:这很难挑。因为我喜欢讲故事,而讲故事通常需要15—20张照片,每一张照片讲述故事的不同部分。在长征故事中,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如果非要选一张伴随我整个报道摄影生涯的照片,我会选那张孩子们举起手向国旗敬礼的照片,照片是在延安南关小学拍的,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我被他们的喜悦和热情所震惊,照片显示出学校非常团结,而团结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延安南关小学升旗仪式上的孩子,陕西,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

农家孩子,陕西吴起,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

农民用荞麦花做蜂蜜,陕西,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

陕西志丹县交易市场,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

陕西志丹县交易市场,交易的双方以传统的方式出售他们的牲畜,他们在一块布下面进行手语谈判。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

在政府经营的杂货店里工作的营业员,陕西吴起,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

托儿所,陕西吴起,1985年9月。摄影:让-皮埃尔·拉方(©Jean-PierreLaffont)

碧色卧房,霍珀冥想系列-1摄影:理查德·图什曼(©RichardTuschman)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