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北京·影像

北京·影像

时间:2024-10-30 09:20:54

4月23日晚,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随着“天坛奖”颁奖落下帷幕。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北京电视台、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承办,于4月16日开幕,为期8天。电影节设置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市场、电影嘉年华、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七大主体活动,及其他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累计300多项。电影节期间举办了“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中国电影发行高峰论坛”“电影科技国际论坛”“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四场主题论坛,60多场行业对话、电影沙龙等,广泛邀请业内外中外电影精英,就行业新现象、新趋势、新技术展开跨界探讨。

多年来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表示,“中国成为世界电影的引擎,北京占据中国电影生产量一半以上,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名片。”

权威性、参与度升级尹鸿认为,办好国际化的成熟电影节必须具备两个要素——权威性和参与度。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这两方面均有所升级。

本届“天坛奖”组建了阵容豪华的国际评委会,评委会主席为丹麦国宝级导演比利·奥古斯特,评委包括中国香港导演张婉婷、意大利制片人保罗·德尔·布洛科、中国内地演员蒋雯丽、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美国导演罗伯·明可夫、法国演员让·雷诺,他们表示要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科学、严谨”的评选程序,评出具有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十大奖项。

作为“北影节”核心内容,“天坛奖”评选备受关注。本次“天坛奖”入围影片来自六大洲、59个国家和地区,共计424部。其中,境外影片274部、境内影片150部,经五轮筛选评比入围15部影片。提名影片由1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独立或联合出品,并在开幕式现场进行了集体亮相。今年“天坛奖”最受瞩目的是中国影片《湄公河行动》和《不成问题的问题》,二者双双入选,与13部境外影片争夺最佳影片。

国内外专业影人的参与度是衡量电影节的另一个标准。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各国影人希望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找到“金矿”。以参展商为例,今年电影节有225家国内外机构注册报名参展,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以色列、美国、蒙古、澳大利亚等国外展商等均在其列。

此外,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业专家也汇聚于各主题论坛和活动,针对电影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进行交流研讨,共商国际化合作之路。4月17日,由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园HanhaiStudio联合清大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华语电影联盟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美影视产业跨境合作”论坛围绕“电影科技”“电影主题公园与小镇经济”展开讨论,并宣布启动2017年“好莱坞娱乐科技节”。4月20日,由美国电影协会和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好莱坞电影大师班举行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以“网络大电影及中国电影产业链之新业态”为主题,围绕近年来在国内风起云涌的网络大电影业态,邀请来自国内的领先视频网站、网大制作公司和电影投资人,围绕网大的制作特点、投资回报、发行模式、版权保护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4月20日,“聚焦中澳两国电影产业联姻的当下与未来”为主题的中澳合拍电影制作论坛召开,引发业内人士对中澳合拍现状与未来的热烈讨论。

“一带一路”战略受关注今年“北京展映”单元于3月31日中午12点在“娱票儿+格瓦拉”售票平台开票,以1分钟100万元、5分钟300万元、15分钟500万元的速度挺进。加之“是枝裕和”“安东尼奥尼”“速度与激情”套票等带来的吸引力,“北京展映”开票第一天突破600万元,创造了北影节新纪录。

本届“北京展映”从105个国家和地区报名影片中精选近500部中外佳作,以评委会主席单元、特展、致敬大师、获奖精粹、修复经典、国别单元、一带一路、环球视野、华语力量、科技奇观,以及天坛奖入围影片等17个主要单元为主题,在北京30余家商业影院、艺术影院和高校影院进行为期16天的集中展映。

近年来,北京国际电影节设立了“民族电影展”“经典京剧电影”单元、“国产电影推广计划”等项目,力推国产影片。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喜剧特展上,专门开辟出“京味喜剧”专题,放映冯小刚、夏刚等导演的作品。

“一带一路”战略受到全球电影人的关注和响应。本届电影节首次开设“一带一路”展映单元,来自印度、伊朗、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片亮相“北京展映”,让观众感受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精品。

“一带一路”话题也成为各论坛、活动热议的主题。4月22日举行的“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以“一带一路电影发展与全球电影新格局”为主题,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电影人士和投资人与中国电影工作者共同擘画“一带一路”电影发展建设蓝图。中国电影博物馆拟从2017年起,每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电影交流活动”,旨在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电影的目光吸引到中国北京,推动“一带一路”多元文化深度融合,促成电影国际合作和形成全球电影新格局。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带一路国际电影交流活动”由“一带一路国际电影研讨会”“一带一路国际电影展映”、最佳“金丝带电影”推介、中国电影国际巡展走进“一带一路”等内容组成。

扶持中国电影“新力量”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选择新生导演许宏宇处女作《喜欢你》作为开幕影片,扶持华语电影新生力量。这部由陈可辛、许月珍监制的新锐导演作品能够从众多优秀的中外新片中脱颖而出,反映出北京电影节对于新生代电影创作人的关注和扶持。陈可辛导演对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求新精神”非常赞赏。他表示,电影行业本来就需要薪火相传,要帮助年轻人把才华和潜力发挥出来。

据统计,本届电影节电影市场“项目创投”单元征集到712个项目,其中80后、90后新锐工作室申报的项目为246个,占比34.6%。为加大对青年影人扶持力度,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项目创投复审新增面试环节,邀请青年导演杨树鹏、资深电影编剧袁媛、知名电影制片人陈力之担任复审评委。除颁发“最具商业潜力奖”“最佳原创剧本”“最具创意奖”和“特别大奖”四项大奖外,还引入赞助类奖项,与国内外影视机构携手,共同扶植青年影人,助力青年影人进入国际市场。

4月19日,主题为“英雄莫问出处——华语新生代导演的路径选择”的活动举行,诸多影视专家、新人导演齐聚一堂,共论电影产业新人培养。当天,由开画影业、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联合发起的“亚洲青年导演训练营争气机计划”正式启动。

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多年来,中外影人在探索“中国故事”与国际语境的融合方面不懈努力。2016年中外合拍影片完成73部,占国产影片总数1/10。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国际电影节不仅将自己定位为国际交流的窗口,也希望打造中外电影合作的良好平台。创办7年以来,北影节舞台上举办过各种各样的论坛,唯有“中外电影合作论坛”连续举办了7年。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在本届“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表示,美国电影和中国的优秀影片必然会共同推动中国票房的持续增长,这种合作有利于两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能让两国电影行业双双获益,“走合拍片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王道。”美国导演、制片人罗伯·科恩呼吁“应该多来中国工作,因为这里特别适合拍电影。”

4月21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特别增加一场“中外电影商业与艺术的融合”对话活动,本届电影节“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国际电影大师比利·奥古斯特和中国导演冯小刚等中外嘉宾进行了面对面会谈。

北京国际电影节备受全球电影人瞩目的背后,是快速成长的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克里斯托弗·多德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表示,他惊异地看到中国在过去取得的长足发展——2016年中国观影总人次为14亿,超过美加两国的总和;2016年中国票房总额458亿元(折合66亿美元),“相信在未来两年,中国有潜力超过北美市场,达到500亿元。”尹鸿表示,庞大的市场需要与之匹配的电影节和电影交易市场,“这正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其发展的机会和潜力所在。”

格鲁吉亚电影《卢卡》获最佳影片。

戈拉布·阿迪娜凭《姐姐》获最佳女主角。

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现场卢苏丹·格鲁吉泽凭《他人之屋》获最佳导演。

范伟凭《不成问题的问题》获最佳男主角,由工作室人员代领。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