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李其芳近年来,我.."/>
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坚持群众话语 全面提升农业节目公信力传播力

坚持群众话语 全面提升农业节目公信力传播力

时间:2024-10-30 03:41:49


    口李其芳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自媒体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媒介化社会的形成使电视观众大量流失,电视媒体的传播力被持续分流,社会影响力被削弱。尽管电视凭借多年积累的强大公信力和内容优势,仍然是公众获取新闻资讯和文化娱乐的第一传播平台,然而在市场化竞争中,电视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迎合大众、广告商,低俗化、跟风、炒作一度盛行,近两年这种现象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唯收视率论仍大行其道。例如,最近两年越来越火的真人秀节目跟风上马、竞相攀比,很多是靠演艺界人士的竞技游戏来娱乐,过分强调娱乐化。可以说,真人秀带来的过度娱乐风潮有可能再次席卷荧屏。

面对激荡的电视竞争环境和农村的舆论现状,CCTV-7农业节目始终围绕“三农”工作大局,不跟风、不媚俗,既要收视份额,更要节目品质,荧屏风貌鲜活生动、特色鲜明,把电视荧屏打磨成了一面展示“三农”成就、反思农业发展与农村生态的镜子、观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第一平台,响亮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特别是在2011年8月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农业节目报道深入乡村、紧贴地皮,更加有底气、更加坚决地融到群众中去。在秉持“我们一直在基层”理念的基础上,农业节目率先推广既有的好经验、好做法,把镜头对准农村,聚焦农民的所需所求,紧贴农业脉搏,原生态反映“三农”发展状况,采制了大量反映农民心声、服务民生的节目,使已初具农业特色的民生品牌更具感染力,在上星频道中脱颖而出。

在竞争白热化的全媒体时代,农业节目是如何做到以品质为先导,公信力传播力持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呢?通过分析“走转改”以来近四年的节目,可以有所启示。

一、常态节目:以群众为中心,民生话语提升公信力

常态节目是频道的根基,各栏目以民生话语为基调,从定位特色与风格入手,各环节工作紧密联系群众,内容更丰实、风格更突出。从电视语言特性出发,积极关注个体命运,内容策划精品化,大幅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在题材广度、深度上有了跨越性提升。

1.我们一直在基层,鲜活立体记录“三农”进程

强化报道时效性,生动记录、服务“三农”。农业节目持续关注“三农”热点问题、突发事件,深化“走转改”精神,把报道的时效性作为服务“三农”的第一要求。及时报道涉农最新资讯,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如发生冰冻灾害、洪水、干旱、泥石流、地震、病虫害等事件时,记者都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为处置事件、减少损失提供权威信息,快速引导舆论。近几年,农产品丰收卖出难现象接连发生,农民利益难以保障,记者都进行了及时、深入的关注,发布卖难信息,解疑释惑,引导、稳定消费预期,服务农民。

在加大基层声音、密度的同时,节目品质有了显著提升,突出关注点,放大兴趣点,大幅增强了权威性;积极主动设置议程,创造性拓展日常节目系列化,引领舆论;大范围关注底层农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如《聚焦三农》推出多个系列节目:《中国人的饭碗》、《千里进疆采棉记》、《沉重的录取通知书》、《小候鸟的夏天》等,常态化的“新闻连续剧”、专题系列化迅速形成社会舆论热点,促进问题得到关注或改善。《守望土地》细腻地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情怀,引导舆论关注土地问题;及时关注食品安全等敏感话题,为一些被谣言打击的农产品正名,挽救了一个个面临险境的特色产业。《致富经》连续关注就业难,特别策划了“大学生就业”系列,以大学生创业励志实例给农村大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上述紧跟当下、击中时代之弦的优秀作品屡获大奖,就是“走转改”实践活动带来的转变。

同时,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切实维护农民权益。舆论监督选题比例大幅增加,创新管理规定,杜绝说情。记者们锻炼作风、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拍摄、播出了《围剿“罚款盛宴”》、《广西北海新型传销大揭密》等一大批重大报道,现场鲜活,证据有力,被兄弟频道等众多媒体转载,使相关话题持续受到社会的关注,推动了其相关的整改、完善、解决。

2.文化常下乡,农民常上台

多年来,文化下乡已成为频道的常态工作,每年多批次推出活动,文化常下乡,农民常上台,积极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乡村大世界》把舞台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送欢乐下乡,满足了难以看到大型综艺演出的农民的愿望。《乡约》栏目整体转型,从访官员转变为访农民,搬到田间地头搭建舞台秀场,帮青年农民交友,传播健康的生活观、积极的人生观。每年春季推出的《春耕行动“走基层”》大型系列活动持续两月,到重点粮食主产区搭建公益助农平台,组织专家现场指导,企业捐赠农资,辅以文艺表演,普及政策传播技术,积极为农民春耕助力。

富裕的农民不但需要欣赏艺术,还需要表演的舞台。给农民提供舞台,致敬乡土文化守望者,是农业节目的追求。一身泥巴一身汗,乡村才是大舞台。精心打造、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展示新农民才艺风采,使很多农民走出了乡村,走上了艺术之路。电视也改变了农村的生活,移风易俗、引领农村新风尚。2014年的第六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把才艺大赛、颁奖活动录制都放在田间地头,让农民唱主角,注重舞台上不丢失农民本味,录制时欢笑声、鼓掌声此起彼伏。节目平均收视率达到0.31%,平均收视份额达到1.18%,远高于同期其它节目,说明接地气儿就广受欢迎。节目还加大走基层、访民生的群众路线力度。中宣部《新闻阅评》多次对CCTV-7农业节目认真践行“走转改”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创新主题报道全新视角增强传播力

农时节令,春种夏收,属于“规定动作”,年复一年的报道似乎难以突破。然而观念决定成败,走转改精神解放了思想,打开了创新的闸门。农业节目在粮食宣传、农林水主题宣传、“两会”报道等重大任务上策划新创意、找到新手段,使“规定动作”新意迭出,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农业节目充分发掘电视手段,创新主旋律报道,成为拉动频道影响力的新的增长点。如在粮食宣传中,春耕、夏收和秋收三大时间节点,统筹多栏目协同采编,打通时段统一编排,全程突出记者“我们在现场”的报道符号,真切可感的故事、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细节展示,使收视率达0.32%,收视份额超过1%,明显高于同期平均数据。使粮食生产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粮食安全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而在过去,这类选题常被看作节目的杀手,编导创作疲劳导致节目程式化,很难出彩。

勤于策划,报道语态推陈出新。近几年的春耕宣传中,着眼于“发现与寻找”主题,发现有亮点的春耕事,寻找最忙碌的春耕人,跟踪纪实,展现电视语言魅力。夏收报道以“麦收故事会”的形式,在铺陈的故事中呈现主题,以近乎纪录片的纪实风格大大提升了节目品质,增强了节目的鲜活度、趣味性,成为央视夏收宣传中的最大亮点—收视率高达0.52%,收视份额1.65%,大大超出了常态节目。这也证明了主题宣传大有潜力。

主题宣传节目的叫好又叫座,证明了农业节目以群众为中心的采编创新的正确性。进一步融到群众中去,使专业话题通俗化、主题报道个性化,巧妙加入时尚娱乐元素,增加认可度。可以说,改变电视现状,以创新的报道思路增强传播效果,关键是有“走心”的话语体系来支撑。

三、特别节目“农”字原创扩大品牌影响力

电视传播中,特别节目的品牌效应最为明显,是锦上添花、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三农”领域不缺乏大主题,但好的主题如何以群众视角、独特构思和感人的作品去呈现,成了重中之重。特别节目需要实现“硬”主题的“软”表达,策划、制作不但要专业化,更需坚持演农民的戏。

农业节目立足原创、独家,群众化地表现重大事件。历年来,年终节目农民春节大联欢《亿万农民的笑声》着力打造“农耕春节”,突出草根、平民化特点,新颖而大胆的创意使晚会具有强烈的乡土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到了2014年,频道坚决舍弃“高大上”,取消大制作、大投入晚会,压缩数量,围绕“农”字集中打造五个重点节目。创新举办了“十年十人微电影大赛”剧本征集活动,对获奖人物题材的微电影剧本进行海选。农民新春联欢会改为特别节目《过年了》,把农耕主题大胆创新,设计“总演播室+东、西、南、北四大分会场”,尽可能让更多农民参与,放大“庆丰收、过大年”的欢乐景象,坚持“农”字特色原创,不但制作经费大幅降低,还创下了收视率0.66%、收视份额2.2%的好成绩。

突出公益主题,在多样视听表达中形塑“三农”精神。有影响的节目都需要独特的精神内涵。眼下真人秀节目很火,但是让人记住的也就几个,且都有一个打动人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如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致富榜样评选活动等,都极具引领“三农”发展的风向标意义。节目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从每个生动故事中探寻人物内涵,提升品质,彰显了“三农”精神—创新奉献与大爱。

2014年创办的《全国种业功勋人物颁奖活动》,以标志性人物演绎农业历程,展示了十大科技人物的丰功伟绩。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社会关注度,在农业部指导下,专门承办、策划了首届全国“十佳农民评选”活动《大地之子》,让农民走到舞台中心,树立新型农民典型,引领新农村建设风尚。2015年度的“十佳农民评选”《大地之子》现已录制完成。

专注的探索结硕果。现在,特别节目在全国排名前列已是常态,调到央视综合频道重播的节目也越来越多,仅2013年春节就有三个特别节目被综合频道选中,如此密集地被重点推介前所未有,“走转改”带来的变化,可见一斑。

实践证明,深入基层的根扎得越深,节目就越好。洋溢“农”字风格的精品只有在火热的农村才能被发掘、创作出来。整个节目群的叫好又叫座,证明了农业节目通过深化“走转改”,进一步融到群众中去卓有成效。“走转改”成为做好农业节目的源泉和根基,也成为推动电视发展的生命线。

和农民摆在一起,与观众打成一片。电视传播,可以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责编:马莉莎)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