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狂欢理论视域下素人真人秀节目的优势
狂欢理论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重要文学理论,指狂欢节推演出来的狂欢式、狂欢化等一系列概念术语的总称,是一种关于狂欢的理论,是针对狂欢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进行的狂欢式阐释和形而上解读。②他还认为,狂欢具有全民性(在素人真人秀节目中表现为人民性)、仪式性和颠覆性三个典型特征。以狂欢理论为指导对素人真人秀进行剖析发现,素人真人秀具有明显的狂欢特征,这也是素人真人秀的优势所在。
1.素人真人秀节目狂欢之人民性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具有人民性。但是,当前部分电视媒体的做法却有悖于大众传媒应有的人民性,将节目制作成了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空中楼阁”。而素人真人秀节目则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大众媒体应有的人民性,不但素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而且在节目内容和设置上也尽可能地贴近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比如素人真人秀节目《我们15个》并没有把目光锁定在数量有限、酬劳昂贵的明星身上,而是面向全民招募嘉宾,最终在16万参与者中挑选出15位素人嘉宾,涉及退休会计、学生、吊车司机、心理学博士、农民工等诸多职业。15位素人嘉宾性格、经历各异,观众总能在其中一个或几个嘉宾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嘉宾在节目中的表现似乎也是在看自己的表演,因而更能激发观众对节目的兴趣。此外,按照规则,节目要记录下15位嘉宾在平顶上的日常生活,包括做饭、洗衣、购买日用品,以及与人相处等方方面面。将这些大众普通的日常生活搬到电视屏幕上,这成为节目备受欢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素人真人秀节目狂欢之仪式性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③在狂欢理论中,仪式是必不可少的,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上的主要仪式即“脱冕”和“加冕”。在素人真人秀节目中,仪式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仪式内涵,体现在明星脱冕和平民加冕两个方面。在这里,我们将脱冕理解为明星暂时卸下光环、脱去盛装,远离众星捧月的关注;将加冕表述为平民站在聚光灯下的正中央,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如东方卫视制作的素人真人秀节目《笑傲江湖》旨在为非专业的喜剧选手提供舞台,尽管节目中有明星评委这一元素,但其只是为了保证节目的有序进行而设置,并没有给予他们很多的镜头。摄像机重点追寻的是参与节目的素人嘉宾,如嘉宾李奎本是辽宁大学表演系的一名普通学生,在经过数轮比赛之后,李奎获得了笑傲江湖第一季的亚军,不仅成为舞台的主角,也得到了冯小刚导演的关注,主动询问他的联系方式。原本是现实世界的普通人,在节目中却有机会被赋予冠冕和礼遇,这些体验都是这位寒门学子在现实世界难以获得的。
3.素人真人秀节目狂欢之颠覆性
在素人真人秀节目中,颠覆性是令其节目形态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也是实现狂欢的基础。
首先是角色颠覆。前文中提到,在真人秀节目中明星被脱冕而平民被加冕,这是一种颠覆:原本生活在聚光灯之下的明星被“冷落”;而如蝼蚁一般的平民却进入殿堂,获得镁光灯的“狂轰乱炸”。其次是节目形式的颠覆。素人真人秀作为一种综艺节目,却在节目形式上表现出与传统综艺节目不同的颠覆性,如节目《大学我来了》不设置主持人,更类似于纪录片;《笑傲江湖》的主持人不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而是由第一季的冠军—头发很吝啬、体型偏胖的孙建宏担任。最后是关注人群的颠覆性。传统的综艺节目(包括明星真人秀)大多关注明星等“少数人”,而素人真人秀则倾向于关注基数庞大的素人,用镜头忠实记录素人生活的点滴,让观众感受到节目的温度。
二、狂欢理论视域下素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策略
凭借人民性、仪式性和颠覆性等狂欢特质,素人真人秀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恰逢此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普通群众”,这更为素人真人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素人真人秀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为观众“端出更多大餐”。
1.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文化并重
真人秀节目的社会价值即通过真人秀节目这样一种电视表达来使人们看到生活、体会生活、思考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改造生活。④然而,当前电视荧屏上的一些真人秀节目却背离了应有的价值取向。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真人秀节目进行了规范,要求素人真人秀节目在价值取向上严格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文化并重,处理好“有意义”和“有意思”的关系,力避某些真人秀节目中严重存在的泛娱乐化、过渡审丑、窥探隐私等不当做法。河南卫视节目《少林英雄》并未以重金打造专门的录制场地,而是将摄制地放在了享誉中外的少林寺,记录了9个萌娃两个月的封闭生活。节目规则和环节的设置旨在改变“00后”、“10后”身上普遍存在的自我意识浓烈、依赖性强等问题,在传承少林精神和禅文化的同时,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和独立的性格。节目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夸张的服装,也没有夸张的表演,但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鲁迅先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观点,也悄然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传递给电视前的观众,引导观众反思自己并学习其中的教育方式。
2.创作导向:原创+选准素人嘉宾
由于引进成熟的节目模式可以减低“试错”的成本,目前大多数素人真人秀都采用引进后稍作“改装”的形式,如《最强大脑》是借鉴德国节目《SuperBrain》而来,但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的不同,他国的节目形式不一定都适合我国受众,所以引进并非长久之计,提高原创力、多出原创作品才是立足之本。素人真人秀如果想在新一轮的真人秀大战中杀出重围,可以考虑“坚持原创+选准素人嘉宾”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素人真人秀要想在明星真人秀大行其道的环境中突出重围,就要坚持创新,在模仿和学习引进节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媒体自身优势,充分考虑东方的文化传统、受众特点和社会环境,创造出更多的原创节目形态。
有了原创的节目形态,素人嘉宾的选择就成为节目成功与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节目所倡导的价值观、节目效果都要靠素人嘉宾来完成,选准素人嘉宾成为节目的关键。素人真人秀要结合节目的价值取向和规则,把有情怀、有追求、有代表性的性格和经历等作为选择素人嘉宾的重要标准,如《笑傲江湖》中就有两位乐观的盲人嘉宾,让观众在欢笑之余更有励志之感。对素人嘉宾的选择还要注意团队效果,平衡性别、性格等因素,让素人嘉宾能在节目中自然、真实地展示自己,同时也让节目呈现出戏剧冲突效果,增加节目的看点、笑点和泪点。
3.节目主题:立足现实和生活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和明星真人秀相比,素人真人秀应是以接近性获得观众青睐的,故素人真人秀要呈现贴近现实和生活的主题。以《暖暖的新家》为例,节目就把主题定位为帮助普通困难家庭打造温暖舒适的家。家的观念深深地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节目中涉及到的装修也正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节目呈现出暖暖的人情味。正是凭借接地气的选题,节目首播就获得了不凡的收视率。围绕立足现实和生活的主题,节目在制作时还要注意以素人视角记录和挖掘故事。针对素人在镜头前容易拘谨等特点,制作者要尽量避免干扰素人嘉宾,记录式地开展节目的拍摄,从大量的拍摄素材中精选出最能展示素人真我本色的部分进行后期制作。
注释:
①李翔:素人真人秀:真人秀节目的探索方向—以北京卫视《暖暖的新家》为例,《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11期,第39页。
②宋春香:《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0页。
③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④单文婷:规则设计之下的任性表达—喻国明教授谈真人秀的价值取向及表达逻辑,《试听界》,2015年第9期,第20页。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责编: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