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文学性解说词对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建构

文学性解说词对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建构

时间:2024-10-30 12:21:18

所谓的人文纪录片,是指“那些以普通人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为记录对象,主要从人文的角度去反映和展现的纪录片”①。一般来说,纪录片主题意义的表达都非常含蓄,很少直截了当地表明创作者的意图,但是人文纪录片却有所不同,外露的情感、鲜明的态度、深度的思考,成为人文纪录片显著的特征。解说词,尤其是文学性的解说词对人文纪录片的主题凸显和艺术风格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纪录片是视听的艺术,也是叙事艺术,纪录片除了真实感人的画面之外,精彩隽永的解说词最能传达信息,打动人心。正如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雅各布森所言,文学性强调语言的诗性功能,一旦语言本身具备了某种具体可感的质地或者特殊的审美效果,它就具有了文学性。文学性的纪录片解说词,就是指运用与“日常语言”相区别的“诗性语言”、“审美化语言”②来塑造形象、叙述事件和反映现实的。这种诗性、审美化的语言往往体现在形象生动、音韵和美、情感浓郁、富含哲理等方面。许多优秀的人文纪录片都因解说词的文学性特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上世纪80年代的《望长城》、《西藏的诱惑》,近些年的《徽商》、《千年书法》、《舌尖上的中国》等。文学性的解说词在人文纪录片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它承托起了人文纪录片区别于其他类纪录片性质的担当。

一、文学性描绘带入故事场景

人文纪录片多以人类文化为拍摄内容,文化是抽象的,文学性的解说词却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有效弥补文化的抽象性,起到还原历史场景、将观众迅速带入故事情境的作用。比如,在大型纪录片《玄奘之路》第一集《乱世孤旅》中,解说词写道:“公元627年的秋天,大唐的都城长安,一场罕见的霜灾突然降临,严寒冻死了关中地区所有的庄稼,大面积的饥荒就在眼前⋯⋯在扶老携幼的百姓中间,行走着一个僧人,这个僧人就是玄奘。那一年,他28岁。与寻找食物的难民不同,玄奘离开长安不是逃荒,而是为了实现根植于心中多年的一个梦想。他的目的地在遥远的西方,兵荒马乱,盗匪横行,西去之路危险重重。玄奘明白,他很可能再也无法返回大唐。”这些文字建构起了一个生动具体的意象空间,将玄奘西行求取真经的时代背景、生存环境以及人物的内心感受形象、鲜活地还原给观众,起到了画面无法替代的“想象”作用。

二、诗意化语言营造人文意境

克劳斯·克来梅尔认为,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优秀的纪录片往往不靠纪实取胜,而是要伴以审美发现取胜”③。人文纪录片记载着人类的文化发展,文化艺术的美感也要靠人文纪录片提炼和保留。文学性解说词通过富有音韵感的语言和诗情画意的文字实现了人文意境的营造和对于文化美感的传播。

可以说,自《话说长江》以来,我国涌现出不少带有浓郁人文气息的纪录片,比如《江南》、《苏园六纪》、《西藏的诱惑》等。《苏园六纪》的片头解说词就这样写道:“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如诗如歌的解说词配对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流水落花,意境无限,将中国古典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的花窗”、“东方的长廊”、“吴门烟水”、“岁月章回”、这一连串的意象构成一幅幅优美的图景,使观众产生悠远的联想,把观众带入一个诗意的氛围,从而使作品的内涵得以放大。

诗意化语言的构成除了意境营造之外,还有赖于语音的构成。语音是解说词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恰当地控制解说词的节奏、语调、韵脚,就可以生成一种独特的韵律美和语言美,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舌尖回味无穷。在《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中,为了配合画面的观赏性和契合度,其中的整句、分句都是经过创作者反复咀嚼、推敲、斟酌而成,文笔优美、结构多变,自成一体,所以才会有流行起来的“舌尖体”。押韵,是指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是用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舌尖上的中国》在解说词的创作中故意使用了押韵,使得读者朗朗上口、听者悦于心间,不仅达到了纪录片所要达到的效果,而且也让观众获得了较高的审美享受。譬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中,有如下文字:“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记忆深处的故乡。”当然还有短句、词组的排比和对仗,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排比、押韵、对仗、比喻、拟人等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在片中比比皆是、运用自如。这些不仅使语言意义连贯、气势磅礴、音韵和谐,与《舌尖上的中国》要带给人们的意境环环相扣,使观众在视觉的满足中领会背后的意味。

三、情感渲染引发观众共鸣

“真实的反映生活并不是纪录片创作的根本目的;纪录片创作的目的,在于表达创作者对生活中具有主题相关意义的人物、事件等的价值判断,并以此实现与观众的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④。人文纪录片更是如此,对于人的关怀以及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往往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类的语言,而是通过细节化、情感化的语言来表达。

纪录片都会有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脉络,但仅通过画面往往无法深刻地表现,尤其是内在的情感活动,而解说词就承担了营造气氛、抒发情感和生成意境的作用,进而也能够感染观众的情绪。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第一季第五集《时间的味道》里有一段解说词:“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菜园里的白菜是母亲每年7月头伏时种下的,为了做成泡菜,所以选用的都是心紧叶嫩的品种。今天,女儿第一次和妈妈学习做泡菜。朝鲜族泡菜品目繁多,而且即便只是一个品种,也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味道:凉食的清爽、烹炒的鲜香等。漫长的冬日里,有了脆辣、鲜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通过金顺姬的故事,唤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无论走到哪里,吃过多少佳肴,都不如妈妈亲手做的家常菜来得亲切、温暖。比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四集《家常》中,片段描述一个妈妈为孩子做饭而面露幸福笑意的场面,解说词运用了下面的文字:“如同教授母语,母亲把味觉记忆深深地植入在孩子的心里,不管孩子将来走多远,熟悉的味道总能让孩子找到家的方向”。短短的几句话就把图像中如此平常的生活情境背后沉甸甸的感情价值展现出来,而整个《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的中国人重人伦、重亲情的意义就是由类似的有关个体感受的解说词传递出来的。

四、哲理性思辨彰显主题价值

人文纪录片担负着传播文化思想的重任,这就需要解说词不仅要文字精美,还要承载创作者的理性思考。文学性的解说词也实现了这一目标,正所谓“文以气为主”、“文以载道”。

解说词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寄于文字当中,点明画面背后的涵义。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曾在国内外掀起一股“舌尖热”,带给观众的感动不只是关于“吃”的生动描绘,还赞颂了勤劳的人民艰苦的探索和智慧的创新。在解说词中,《舌尖上的中国》很好地将食物的酸甜苦辣和人生的百味融合在一起,在奉献饕餮盛宴的同时,也荡涤了人们的心灵,唤起那些深沉的思绪。“这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风的味道,时间的味道、记忆的味道。的确,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情、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这种富有思辨性的评论语言将美食、生活和生命联系在了一起,拓展了纪录片的人文内涵。

总之,在人文纪录片的创作中,解说词“通过文学性吸引大众的视线,饱含哲理、充满激情、触动人心;在愉悦观众的同时,也体现着创作者的文化品格和境界,抒发国人积极向上的情怀与文化追求”⑤。充满形象化、审美化、情感化和哲理化的文学性解说词,不仅使解说性语言摆脱了对画面的依附性,有了自身的独特魅力,更使得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大大增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类纪录片要想动人心魄、广泛流传,还需在解说词的文学性上不断加强审美追求。

本文为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视觉文化语境中文学与传媒的互动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②童庆炳:谈谈文学性,《语文建设》,2009年第3期。

③仲呈祥、包新宇:中国人文纪录片的审美品格,《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12期。

④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⑤石屹:纪录片解说词文化功能探析,《中国电视》,2013年第5期。

(作者于隽系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张沁园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责编:莎莎)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