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在故宫修文物》简介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是故宫90周年的献礼纪录片,导演为曾经参与过《故宫100》制作的叶君和制作过纪录片电影《喜马拉雅天梯》的浙江工业大学老师萧寒。纪录片共分为三集:第一集讲述了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第二集讲述了木器、漆器、百宝镶嵌和织绣的修复;第三集讲述了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该片第一次将中国修复文物的传统手艺呈现给国内外电视机前的观众,更将中国传统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工”阶层的手艺传承和文化信仰予以展示,这一清新的题材、“文物医生”高雅的学养与风度震撼着每一个观众人心。①同时,故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浓缩和典型代表,这一题材纪录片的播出能有效提升我国大国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在全球化运营的今天,更彰显出我们对大国文化形象塑造的自信。二、《我在故宫修文物》背后的启示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
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短短三集150分钟的内容在观众间引起共鸣并迅速走红,片中文物修复工作者工作时的耐心、专注,折射出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热情和手艺的自信,更暗含着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明发展的自信,这也是在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齐头并进形势下,电视媒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具体来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热播背后给予了我们的启示。
1.内容设置:选题于故宫充满浓郁中国风,深厚的传统文化蕴含塑造大国文化的自信
故宫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和代表,对其题材创作的纪录片往往容易被上升到塑造国家形象的高度。与之前故宫题材的纪录片《故宫》、《故宫100》、《当紫禁城遇见卢浮宫》不同,《我在故宫修文物》将目光紧贴着“修文物”这件事和手艺人的状态,②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到高墙禁苑中雄伟的宫殿、雕廊画柱间偶尔晒着太阳的猫咪和鹦鹉,还有庭院内的花草和熟遍御阶的杏子,尤其是夕阳下的余晖斜射在故宫金色的琉璃瓦上所展示出苍凉的华丽与孤寂的辉煌,无不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特色。这些渗透于该片各个角落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在青春活力的表现形式下,描绘出古老的故宫青春正健、勃勃生机的风采,也彰显出对于重塑大国文化的自信。
2.叙事方式:以平民化为视角、手艺人工作内容为载体,拉近与观众的心灵距离
与传统故宫题材纪录片相比,放弃恢宏视角、改以平民化为视角进行内容叙述,这一理性选择是该片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我在故宫修文物》镜头极少出现宏伟的场景,转而将镜头更多地献给精美文物背后默默修复的手艺人,通过情感化的叙述让观众感受到影片蕴含的淡定和从容,这让紧张浮躁的快节奏现代生活中多了一分“慢”气质,在文物修复专家不急不躁、自得其乐而又禅意十足的工作生活叙述中,慢慢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灵距离,也增添了几分神往。这一平民化视角与大众立场,在增强纪录片叙述真实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人本”叙事的艺术追求,我们眼中神秘的工作内容被日常化生活般叙述:瓷器组王有亮师傅休息时骑个电动车去故宫外抽烟,木器组在闲暇时种菜打杏儿、弹吉他,这些镜头中并没有权威的解读和专业的解说,而是通过轻松的镜头表现对修理师傅的尊重、对修理手艺的敬畏,这种积极向上又不乏青春活泼的影片气质,也是能够吸引很多年轻观众的重要因素。
3.传播方式:电视与网络媒体同步播放,微博、弹幕等新媒体运用提升传播效果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离不开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弹幕、微信的传播推广,作为一部投资仅150万、由7人组成的国产拍摄团队,在前期没有大规模宣传营销情况下却能在豆瓣网上罕见收获9.4的高分,超过国内外诸多热播电视剧,这不能不说是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与传统仅凭电视作为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该片通过电视与网络媒体同步播放,并运用微博、弹幕等方式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拉近了与神秘的故宫修复工作的距离,尤其是被观众誉为“故宫男神”的钟表组王津老师,更是凭借其专业的手艺、高雅的气质深受观众喜爱,他在片中的两个镜头也在弹幕和微博引发广泛讨论:一是在该片开始时,站在慕名而来参观他刚修复好钟表的人流中,他的一句:“你看就这么静态摆在那儿,看着都有点儿心疼”,让屏幕前观众齐声呼吁要在展出台下方装置一个动态视频循环播放设备来尊重王老师的辛勤修复;另一个是在台湾收藏家黄先森先生侃侃而谈面前,王老师超越了商业功利的从容淡定表情,那是基于对恢复古物生命能力的自信,更是过尽千帆、风轻云淡的境界,让我们感受到他低调和善的高尚职业情操⋯⋯正是观众对这一个个情节的积极互动讨论,铸就了纪录片超高的收视率。4.文化内涵:传统手艺魅力背后彰显出大国工匠精神和文化技艺传承
若问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给予观众最大的震撼是什么,应该是文物修复者所彰显出的大国工匠精神和文化技艺传承,就像片中所说“出了故宫,感觉像进了另一个世界,在古老的紫禁城里,父传子,子收徒,一代代默默付出”,③在短短的三集纪录片中,从钟表组王津师傅、青铜组王有亮师傅到陶瓷组王武胜师傅、书画组徐春华等,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大国的工匠精神,尤其在当前国家意识形态提倡“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牢固的自信、精湛的手艺,精益求精、不计得失、耐得住寂寞的工作精神将这一主题完美升华,让观众心灵感受到静和美的涤荡。我们看到在瓷器修复上哪怕颜色稍有瑕疵,宁愿摔碎也不让其流入民间的严谨态度;哪怕一天难织几寸却静寂地坐在织架前,一丝一线织就完整缂丝的耐心;哪怕深更半夜也要上深山验收调试,直到最接近原色天然胶的敬业态度;以及历经坎坷的生活磨难,相隔数年也要完成的《清明上河图》副本的淡然无悔,这无不彰显出大国工匠精神,让纪录片主题在文物修复、技艺与文化的传承中得到升华。
纪录片作为一个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相册”,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相比意识形态比较强烈的新闻节目和国家形象宣传片而言,其真实、客观的叙述更容易被国内外观众所接受。《我在故宫修文物》不同于传统故宫题材着眼于高度和深度的创作,而是以平民化的叙事角度,文物修复的技艺展示为载体,将原始形态的、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剪辑播出,生动地阐释了文化传承和工匠精神,相信这一纪录片的成功创作与热播,无疑在我国同类题材纪录片的创作领域具有开拓价值。
注释:①百度百科.我在故宫修文物,http://baike.baidu/item/%E6%88%91%E5%9C%A8%E6%95%85%E5%AE%AB%E4%BF%AE%E6%96%87%E7%89%A92016.4.25。
②《我在故宫修文物》:手艺的魅力和文化自信,http://news.163/16/0418/08/BKU18QS000014Q4P.html2016.4.18。
③一道宫门,两重世界,https://movie.douban/review/7726988/2016.1.8。
(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责编: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