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不忘初心 追寻“灯塔”

不忘初心 追寻“灯塔”

时间:2024-10-30 11:16:17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上发表讲话,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将文艺的地位提得很高;而2017年又正值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75周年。当时我们就想,作为人文精神相对浓厚的纪录片栏目,《见证》应该做些什么?大家都知道《讲话》,也几乎都看过歌剧《白毛女》,但是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蕴含着怎样深刻的意义,对今天又有着怎样的借鉴?经过前期调研,我们节目组确定回到历史原点,从歌剧《白毛女》入手,因为《白毛女》正是在《讲话》精神指引下,通过艺术家群体的努力,把一个民间故事变成了一部影响几代人的经典作品。

一、追寻“灯塔”应答历史

1942年春天,为了解决延安文艺界长期存在的理论纷争及混乱的思想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多次与作家、艺术家座谈,后来发表的《讲话》全面总结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历史经验,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文艺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等中国革命文艺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指导了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艺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文艺确认了一种深沉的担当精神,对今后的文艺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针对当前文艺创作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反复叮嘱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创作出优秀作品引领社会。这一讲话精神可以说与毛主席的讲话一脉相承。

75年的岁月更迭,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至今依然具有拷问的力量!它的内容和精神已经内化为中国当代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主导着中国文艺的发展;而歌剧《白毛女》则是在其精神指引下横空出世的经典作品,用经典作品的诞生发展过程来观照《讲话》的意义,非常贴切也非常生动。因此,我们不妨回过身去,看看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如何向民间出发、在讲话精神灯塔般的指引下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让“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旋律一直深入人心,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灯塔,象征着光明,意味着前进的方向。无论哪个时代,我们的民族精神都需要“灯塔”的指引。对于1942年的延安文艺界来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无疑起着如“灯塔”般巨大的引导作用。于是,2017年5月播出的纪录片《文艺的灯塔》开始了一场与历史的真实应答,并力图通过这种应答延续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通过盘活历史积淀,观照社会现实,聚焦文化自信。这不仅有纪念意义,更有现实意义。

二、细节挖掘还原历史

用仅仅70分钟、上下两集的容量去面对这样一个宏大主题,确实很有难度。经过几番讨论,创作团队最终确定采用“大历史,小切入;大情怀,小视角”的表达方式,秉承《见证》栏目“真实就是力量”的宗旨,深入开掘历史细节,力求做到三个真实:史料的真实、细节的真实、情感的真实,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展现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后的历史背景。

1.史料的真实

首先,《文艺的灯塔》摄制组回到历史现场,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地杨家岭、歌剧《白毛女》的诞生地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宝塔山等多处外景地,以及鲁艺大教堂、中央礼堂的桌椅板凳、艺术家曾经居住的窑洞等真实环境一一呈现,以丰富的“场信息”使观众感知故事发生地的特殊地理和人文环境。其次,对珍贵历史影像资料恰到好处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纪录片的直观性,使观众可以穿越时光回到当时当地,看到当时艺术家如何在延安街头为老百姓演出,触摸到本真的历史,同时也增添了该片的文献性和厚重感。第三,关键文物的展示,比如一张当年鲁艺教员胡一川收到的署名为毛泽东、凯丰的请柬,用纸不是延安常用的粗糙的马兰纸,而是从外边运进来的淡粉色油光纸。这种纸在当时的延安是非常高级的,足以说明党中央对这次座谈会的重视程度。第四,寻找到关键人物进行采访,用亲历者的口述展示真实的历史。节目组除了寻访到《白毛女》执笔编剧之一贺敬之、歌剧《白毛女》第一代喜儿扮演者之一王昆、孟于以及原鲁艺实验剧团团员于蓝等几位高龄老艺术家之外,还在鲁艺旧址巧遇当年只有8岁就成为鲁艺宣传队唯一一个娃娃队员的贾谊策。如今,86岁的贾谊策老人就住在鲁艺旧址东侧山上的一孔窑洞中,天气好的时候,他总要来鲁艺旧址走走看看。在片中,他用一口乡音讲述了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使人们感知到鲜活的历史细节。

2.细节的真实

通过一系列鲜为人知的细节描述,能够让历史纪录片更加具有故事张力,这既是对史料真实的补充,同时其揭秘色彩也增加了节目的可视性。与以往一些宏大叙事的文献历史纪录片不同,《文艺的灯塔》不仅抓取那些充满了正能量或者充满英雄豪气的重要细节,也注重抓取那些人们可以看到但却不以为然的小细节。比如参加文艺座谈会的代表们在合影拍照时,于蓝的爱人田方坐到主席身边;身形高大的作家刘白羽“喀嚓”一声坐坏马扎;贾谊策在鲁艺宣传队演出时扮演小丑逗乐观众……这些有趣而又无伤大雅的细节,能够让观众觉得异常亲切从而印象深刻。这些细节不是用来歌颂或衬托表面的高大上,而是用细节真实地描绘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将观众迅速而自然地带入到历史情境中。

3.情感的真实

通过老一辈艺术家于蓝、孟于、贺敬之、王昆等亲历者的讲述,通过其真情实感的语言讲述和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将观众带入真实的情感语境,使观众感同身受,引起情感共鸣。已经95岁高龄的孟于老人回忆起当年长途跋涉到延安时,路上遇到陕北老乡要到延安市场买东西,毫不犹豫地让走不动了的孟于骑上自家毛驴,她骑着毛驴跟老乡边走边学民歌。讲到这里,老人情不自禁地唱起那深深扎根在心中的旋律:你妈妈打你你不成个才,露水地里你穿红鞋……歌声里满是艺术家和老百姓亲如家人的鱼水深情!还有孟于、王昆在采访中唱起《北风吹》时的那种投入,让观众感受到她们对艺术的执着,对《白毛女》的热爱之情。

延安革命纪念馆刘煜研究员讲到的一个细节,则从另一侧面说明人民群众对艺术家的喜爱之情:在座谈会上,柯仲平讲到一些人看不起《小放牛》,但老百姓欢迎。他们到乡下演出,准备离开的时候,老百姓就把花生、瓜子、煮鸡蛋往他们兜里塞,他们一边嗑着瓜子剥着鸡蛋,一边走向新的演出地点。如果要找他们,不用问路,顺着这条撒着花生壳、鸡蛋皮的路就可以找到他们!主席听了以后说:“好啊,你们吃了群众慰劳的花生、鸡蛋,你们就应该拿出更好的节目为群众演出啊,不然的话,那下次群众不会给你们吃鸡蛋、花生了。”像这样生活化的细节,特别容易感染观众。

三、故事表达活化历史

两集纪录片《文艺的灯塔》分别用歌声开头,上集是贾谊策老人在鲁艺旧址哼唱陕北民歌风味的《北风吹》,下集是再现拍摄的《兄妹开荒》片段。这种将高潮前置的叙事手法上的调整,把百姓最熟悉的细节和瞬间先展现出来,一开始就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歌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关注起节目来。纪录片的故事化结构如今已经达成共识,《文艺的灯塔》也做了各种尝试。无论是当事人的回忆还是专家访谈,节目采用的都是故事性最强而非空洞概念化的叙述,这对编导的采访能力是很大的考验,所幸年轻编导郭丁丁以自己的好奇心和对选题的巨大热情做了充分准备,在用各种细节构成故事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功力,让全片始终保持在兴趣盎然的故事化讲述中,让观众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了《讲话》召开的背景、意义和作用,了解了歌剧《白毛女》的前世今生,并被那些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们深深感染。比如孟于老人讲到她的同学、《白毛女》作者张鲁半夜向她借油灯捕捉音乐灵感,她则干脆让出自己的窑洞去捡煤核。编导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现这些鲜为人知又生动有趣的细节和故事,让历史以鲜活的姿态走到今天的年轻观众面前,有温度地呈现出历史原貌。

四、理性审美拓展历史

如果说丰富的细节给纪录片带来感性,具有思辨色彩的解说和专家访谈则形成片子的理性审美思考,使节目内涵和主题得到提升和升华。尤其是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刘妮副主任、延安革命纪念馆刘煜研究员、原延安革命纪念馆霍静廉副馆长等几位专家,用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升了节目的学术价值。

《文艺的灯塔》以点带面、以线带面,用一部戏的创作来看一段文艺史的发展,以及在这种宏大历史事件下个人命运的变迁。个体故事与宏大背景交织穿插,以大开大合解密文艺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引人反思今天的文艺创作,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追求,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文艺的灯塔》应该说做出了很好的努力:不光是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讲清楚,而且还力求讲得精彩。在《文艺的灯塔》创作过程中,我们也点亮了自己心灵的灯塔,寻找到理想信念的航标,我们有信心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就像孟于老人的歌声那样,穿越75年依然高亢而清亮!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见证》栏目制片人/责编:谈媛媛)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