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看四川》巧妙地借助了“主播”这个元素,让四川省各市州台的主播当导游,从主持人的视角,运用情景性、情节性、体验性等手法,在屏幕上带领观众去领略本地在改革开放后所发生的壮丽变革。
走进实地才有真情感,脚沾泥土才有活语言。主播们走进现实中,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实招,节目创意可圈可点。成都电视台主播走进成都地铁站,通过一张地铁票引出成都交通发生的大变化;广元电视台主播直接坐进西安到成都的客运高铁,带领观众体验蜀道变化的天壤之别;德阳电视台主播对本市的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生态田园等四张名片如数家珍;泸州电视台主播引领观众看交通、品红酒、吟诵诗篇、骑共享单车;资阳电视台主播通过个人成长的经历说资阳如何从一个小县城变为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眉山电视台五位主播分别串起“城市变迁”、“东坡文化”、“休闲宜居”、“东坡味道”等板块……这些设计,不仅具有情节性、情景性,还有情趣性,很见创意。
面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果展示”的大主题,四川省市州电视台精心策划,把时代大主题与本市州的特色主题结合起来,用本市州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向观众展示了一幅幅令人振奋的壮丽画卷。《主播看四川》围绕节目主题定位,从人们感受最深切的方面入手,在题材选择上紧紧抓住最能反映四川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果的重点领域。
一是城乡变化。这是观众最有真切感受的,也是各个台重点表现的。成都太古里的新潮、眉山宋城的典雅、德阳城乡的时尚、遂宁海绵城市的舒适、泸州港口的兴旺、嘉州夜航的灯影、自贡灯会的璀璨、攀枝花城市的宜居,还有雅安芦山震后重建的新房、广安农村成排的农民新居等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是交通的畅达。这也是广大观众深有体会、并且最具四川特色的。昔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境况,在主播们的寻访之下,已经荡然无存。成都地铁的纵横,谱写了这座现代城市的交通新篇章;鹧鸪山隧道的打通,拓宽了藏区发展的新天地;西成高铁的运营,让昔日的天堑变成了通途。更有花了16年时间建造的四川第一港—泸州港的诞生,结束了四川没有出港口的历史。在主播们的引领和各市州台的镜头下,四川省改革开放以来水、公、铁、空的交通建设成就得到充分展示,形象地阐释了四川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和作为。
第三是百姓生活。百姓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他们对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变化最有发言权,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也最有说服力。各个台的主播们很注意从具体事件切入温馨而绚丽的百姓生活。甘孜海螺沟的“五星级”厕所、丹巴甲居藏寨三姐妹的旅游民宿、阿坝理县苹果的走俏、广元深山农民的核桃产业、广安乡村电子商务与世界的零距离交易、攀枝花阿署达康养小镇的宜居、遂宁市民颂扬海绵城市的清音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贡的一盏灯、内江摄影记者的一本相册。“一盏灯”带来了产业的转型,是改革开放后百姓美好生活的象征;一本相册记录了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是最有力的历史见证。“灯一亮就该回家过年了”,节目生动的细节和语言很能触动人心。
此次四川省文联、四川省视协策划组织实施的《主播看四川》大型电视行动,无疑是一次很有价值的创新举措。《主播看四川》的成功实践对于进一步培养播音主持新秀和造就播音主持领军人物以及在电视工作者中营造钻研业务、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寒露系四川省视协副主席、秘书长;王永刚系四川省视协纪录片专委会副主任/责编:王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