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晋城大阳古镇“九州针都”的阳刚与柔美

晋城大阳古镇“九州针都”的阳刚与柔美

时间:2024-10-30 02:26:22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写道:“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因此,“九州针都”实至名归。

走在古巷里,不经意间就会听到一个个“金榜题名”的故事,随处可见的状元牌坊、恩典牌坊、圣旨牌坊,彰显着曾经的荣光。

近些年来,古镇上只有李连五一个人还在独自坚持卖针。而手工制针的流程,也只有六七名老人知道了,这一技艺,已濒临失传。

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虎尾山之阴有铁矿。”谁也想不到,这简单的一句话,记录的却是中国冶铁业上的一个传奇之地——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阳镇境内已经发现铁矿,它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而当地的虎尾山矿区则开采至今。凭借冶铁业而兴起的大阳镇,曾一度号称“三晋第一镇”,冶炼业的发展,为各种手工制造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还诞生了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传奇——“九州针都”。

一根小小的手工钢针,曾让许多人发家,进而富甲一方。如今,大阳镇遍地留存的豪宅大院,几乎都是当年居民们靠制针、卖针发财后修建的,现存的五里长街,也由此成形。

2016年盛夏,我慕名来到大阳镇。尽管冶铁业带来的繁华早已落幕,但曾经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依然保存完好。“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七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长”的民谣,形象地道出了这里昔日的规模与繁华。街巷纵横之间,城池寨堡、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交错掩映,往日的回忆与传说,都沉淀在那些砖瓦廊檐之中……

“有官不到大阳夸”佛祖老君靠边站

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晋设此为郡,它先后作为县、侯、郡治所的时间长达800年,因此有人称它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漫长的时光,自然造就了许多传承久远的古老建筑,也沉淀出淳厚的文化底蕴。我在大阳慢慢流连,一点一点地深入了解这座古镇。

青石板铺就的古街,犹如一条蜿蜒的游龙,贯穿东西大阳,沿街各种店铺云集,与周边的民居、寺庙、楼阁完美地融为一体。这些店铺大多数都保持着明清时的原貌,石阶、石墩、板铺式店门,高高的柜台黝黑发亮。不时还可以看到一条幽黑、深邃的古巷,醋坊巷、钱市巷、枣市巷、菜市巷等一个个特征鲜明的巷名,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

在东大阳的一个丁字巷中,玄帝庙、关帝庙、龙王庙、奶奶庙等众多小庙挨挨挤挤,这就是被誉为“阳阿之源”的小庙巷。虽然这些神仙都被供奉在狭小的房子里,但这条小巷却绝对不可小觑——当地流传的俗语“有官不到大阳夸”,这种底气就来源于这条小巷。这里先后走出了9位进士、4位贡生、10多位举人,从尚书、御史、翰林、巡抚到侍郎、郡守、状元、将军,那些灿若星辰的学子,都从这里走上仕途,治国安邦。据说,当年他们衣锦还乡时,都要在塔河前下轿,步行到巷中的玄帝庙祭拜,以表达位尊难忘故土根的情义。

走在古巷里,不经意间就会听到一个个“金榜题名”的故事,随处可见的状元牌坊、恩典牌坊、圣旨牌坊,无不显示曾经的荣光。还有那些显赫的豪宅大院,或已成为寻常人家的住宅,或已经荒草丛生,大门紧闭,但那些门额写着“状元府”、“进士第”的宅院,还留有精美的套花方窗、石雕木雕、雕花漏窗,倾诉着古镇灿烂的历史……

位于古镇东南角的天柱塔,是大阳的标志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据说用了27年才完工。塔高108尺(约36米),整体为九层八菱锥体,层层出檐,每层檐角下都悬有铜铃。超厚的塔壁中间,隐藏着一条砖砌的螺旋楼梯,可以直通顶层,并且每一层都有窗户,从不同高度俯瞰大阳的青瓦房,爬得越高,视野越开阔,别有一番风情。

汤帝庙,是大阳人心中一处重要的信仰寄托之地,供奉着中国古代的圣王之一、商朝建立者——商汤。穿过西大阳古街,一座古朴粗犷的元代风格大殿,豁然展现在面前。前檐立着两根巨大的木柱,木柱上方支撑着三根粗壮的原木大梁。一位老人对我说:“这座成汤殿是汤帝庙最古老、最精彩的大殿,其中最精彩之处,就是上面这根荆木大梁。你知道荆木是什么吗?就是编箩筐的荆条木。”闻听此事,我大吃一惊:荆条木一般不是只能长到直径五六厘米吗,但这根荆木大梁直径却达1米,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进入大殿的前廊,才发现大殿巧妙地采用了减柱造、移柱造工艺,使大殿成为了“明三暗七”的特殊建筑:从外面的两根檐柱看,前廊好像是三间,而实际上正殿里还有两根暗檐柱,将大殿分为七间。更为惊奇的是,正中的三间明间都是汤帝殿,而佛祖释迦牟尼和太上老君,却被屈尊于汤帝两边,足以说明大阳镇百姓将汤帝奉为心中最亲近、最尊贵的神。

小钢针的大传奇“不拜财神拜针翁”

丰富的矿藏资源,使大阳成为中国冶铁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晋国最早使用的鼓索送风冶铁技术,首先在大阳发明和使用;在春秋后期,大阳已经成为北方各诸侯国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大阳生产的“阳阿剑”曾独步天下,它的刀刃锋利,削铁如泥,清初学者毕振姬在《四州文献》中就留下“古有阳阿之剑,可陆断牛马,水截鸿雁”的记载。

从明代开始,手工制针业在大阳崛起,并迅速发展。最初,人们用土圆炉来炼钢,以提高钢的延展性,然后拔成钢丝,再加工成钢针。随着技术日趋成熟,工匠们后来又发明了更高效的制针法:用坩土做成丝状模具,把铁水注入模具,锤打成型后,再经过深加工,就变成了“扎把铁钢丝”,然后截丝、分段,经过反复锤打、捻细、打孔、钻磨、抛光等工序,最后制成针。

在制针业鼎盛时期,大阳有300多个作坊,当地人人自称是制针师傅的传人,每家每户都是小针坊,大人小孩都磨针,针行、针会也比比皆是。许多外地的淘金者,也纷纷涌向大阳,轰轰烈烈地加入了手工制针的行业。

大阳钢针经数十道工序的手工打造,自然工艺精细,质量上乘,与广东佛山的制针业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几乎分割垄断了中国制针市场,并远销中亚的伊朗、伊拉克等国。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中记述:“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九州针都”的盛誉实至名归,有歌这样唱道:“小小钢针做得精,卖遍天下四大京。东京卖到汴梁地,西京卖到长安城,南京卖遍应天府,北京卖遍顺天城……”

随着大阳的采煤、炼铁和铸造行业达到鼎盛,全国各地的大商人纷至沓来,逐渐形成了木市、米市、煤市、人市、棉市、席市、枣市、菜市等大市场和数百余商号,成为“人居万家、商贾云集”的大镇。直至民国年间,还有不少针商赶着驼队,驮着钢针从内蒙古换回大批良马。

据说大阳钢针的制作技艺,是由明嘉靖年间,从大阳走出去的裴尚书的族人裴某发明的,后人于是把裴某尊奉为“针翁爷”,先后修起东、西两座“针翁庙”。时至今日,这是中国仅存的针翁庙。大阳人把“针翁庙”视作保佑财源的圣地,他们会定时在庙里的舞台上唱“神戏”,酬答神灵的保佑和上苍的馈赠,“不拜财神拜针翁”的现象,在全国极为罕见。

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洋针侵销到中国市场,大阳手工制针业逐步走向萧条,其他行业也受到影响,大阳的商业繁华,也随着制针业的式微而渐渐落下帷幕。

自编自唱的《卖针歌》古法制针的坚守者

“卖针喽,卖大针喽……”古镇的清晨,寂静的巷子里飘来一阵婉转、诙谐的叫卖声,敲碎了小巷的宁静,迎来了阳阿古县的第一缕曙光。我寻声而去,小巷尽头出现了一个肩挑木箱,身穿藏青色长袍,头戴瓜皮帽,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眼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从巷子深处走来。

见有客人围观,老伯就放下挑子,从箱子上拿起一块桐木制成的“公道板”,又从箱中取出一盒钢针,随手捏出一撮,便开始唱起《卖针歌》:“古阳阿县老针店,大街朝东有门面。油漆柜台金字匾,招牌挂在门外边。要问谁家钢针好,李记针行错不了……”歌刚唱罢,老人信手一甩,一排明晃晃的钢针就齐刷刷地扎在木板上。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得知他叫李连五,今年68岁了,在大阳老街开了一家卖针店。如今,他每天都挑着担子,在大阳镇的大街小巷走上一圈,他的《卖针歌》和一身极具明清特色的商贩打扮,已经成为大阳镇的一张名片。

“针要卖得好,吆喝少不了。我家祖辈都是在大阳镇上卖针的,传到我这已经是第七代了。当年他们就是唱着这首《卖针歌》走街串巷,将大阳钢针卖到全国各地……如今我这样做,其实也不是为卖针,而是想让后人更好地了解‘九州针都’的辉煌历史,铭记这门古老的制针手艺,将大阳的钢针文化传承下去。”说到卖针,李师傅变得严肃起来,语气里带着深沉,还有一些失望——他非常担心“卖针人”这个古老的行当,也会随着手工制针的衰落而消失。近些年来,古镇上的卖针人纷纷转行,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

不过,李师傅只是卖针人,他告诉我,如今镇上唯一能按古法制作手工针的老人,叫裴向南。

随便问了一位古镇居民,我就找到了位于西大阳的裴向南家。得知我是专门探访手工制针技艺的记者,裴师傅马上打电话叫来两位朋友,从厢房里搬出风箱、蒸笼、火炉、铁砧等工具,拉开架式,准备制针。

借着生火的间隙,裴师傅带我参观了他的手工制针展览馆。展览馆只有20多平方米,中间摆放了许多炼铁及制针的工具和资料,四周墙上的展板,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九州针都”的发展历史,以及手工制针的步骤。裴师傅告诉我,裴家祖上从道光十七年(1837年)开始做针,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几年前他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遗产“手工制针”的传承人,但现在大阳镇里也只有六七名老人了解手工制针了,这一古老的技艺濒临失传。

这时,院子里的师傅已经准备停当,裴师傅坐在火炉前,将一块铁板埋到在炭火中,不紧不慢地拉着风箱。不一会儿,铁板被烧得通红,裴师傅与另一位师傅协同劳作,用铁錾裁下一条宽约0.5厘米、长20厘米的铁条,重新烧红后,慢慢锤打成尖尖的锥状针坯,截断后便成为一根钢针毛坯,接着在尾部冲眼,用锉刀和磨石打磨尖端。我以为这就完成了,但事实上这才完成三分之一的工序。只见裴师傅拿出一些半成品钢针,放入热锅里翻炒,“铁锅炒钢针”简直颠覆了我对钢铁加工的认识。炒了一会后,他舀来一瓢水倒入锅里,这道工序叫“热淬”,目的是增加钢性和硬度。此后,还要将钢针埋到以松木炭、发酵的豆豉和黄土混和而成的配料中,放到蒸锅上蒸一段时间。通过火蒸除锈、增亮后,还要进行粗抛光和细抛光,至此一根钢针才算完工。裴师傅还告诉我,由于他目前主要以表演为主,所以一些工序都简化了,真正的手工制针所号称的“72道工序”,事实上并没有夸大。

最后,裴师傅有感而发:“我有幸生在‘九州针都’,也有幸从父辈那学到做针的工艺,所以有责任将这段灿烂的历史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把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大阳!”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