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海滨古城永宁 隐逸在闽南红砖中的意境

海滨古城永宁 隐逸在闽南红砖中的意境

时间:2024-10-30 02:14:50

“老街—观音街”与“北门街—南门街”,相交形成十字形,相交处是卫城的中心“中开坊”;其他街巷围绕主街相互贯通,最终呈现“十字八卦状”。

祭祀铺神的“巡境踩街”是古镇的大事,踩街的人群穿着活动服装,打扮成各种模样,一边表演,一边祈福,浩浩荡荡地在古镇中穿行。

不远处的梅林村已经腾起了炊烟,渔女们提着当天的收获往家里走去。伫立海边,眼前的景色仿佛一幅水墨画,优美写意,让人陶醉。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者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每个踏入泉州的人,对它的印象都是巍然耸立的东西塔、历史斑驳的土门街和香火鼎盛的开元寺,这些聚集在市内的历史符号让泉州名声斐然。但此外,走出泉州市区,依然有那么几个地标能触及到你的内心,让你向往,而永宁镇就是如此——如果说泉州是一本书,那么永宁就是读懂泉州最好的序章。

永宁镇位于福建泉州市石狮近海处,距石狮市中心8公里。古镇背山面海,地理位置特殊,历来是闽东南的重要港口及海防重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廷为抵御倭寇,设永宁卫,寓意“永保安宁”,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称“中国三大卫城”,而永宁镇就是当年永宁卫的城址所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永宁镇逐渐被世人遗忘,但这种遗忘并非祸事,当地的传统文化反而因此得以留存下来,充满了最原汁原味的闽南风情。

闽南红砖番仔楼道不尽的乡愁

在永宁镇,最好随身携带一份当地地图。因为古镇保存得非常完好,六百多年的时间也没有抹去旧时格局:“老街-观音街”与“北门街-南门街”,相交形成十字形,相交处是卫城的中心“中开坊”;其他街巷围绕主街相互贯通,最终呈现“十字八卦状”的形态——复杂的路网,会让每个游人茫然失措。

初到永宁,我对路况的复杂毫不知情,一不小心就迷失了方向,更糟糕的是,迷路的地方并不是旅游区,主干道之外根本见不到导览牌。没有任何指引,在古镇交错的岔道中旅行,仿佛是在穿越迷魂阵一般……

值得庆幸的是,遇到了热心的当地人。经过指点,终于找到了老街的入口。沿着老街的岔道往北,不出一百米,便是大夫第、莺山书舍等闽南传统红砖厝。红砖是闽南独特的建筑材料,因为色泽特殊,如同胭脂一般,所以被称为“胭脂砖”。它在烧制时,砖胚往往交叉堆叠,草木的灰烬落于砖面,留下深色的斜向条纹;砌筑时,两砖的斜向条纹形成“之”字形,如同燕尾一般,故又称“燕子砖”。不过,色彩并非红砖唯一的魅力,几近失传的红砖拼花、砖雕才是红砖艺术的精华。平凡无奇的砖块,在墙面上任意拼贴,竟然就形成了复杂的万字纹、金钱纹等精美图纹,不得不让人赞叹工匠的巧思。

很多年前,一场地震突如其来,使永宁镇的众多建筑遭到严重损毁。在大规模的重建过程中,红砖一时供不应求。于是,新的建造技法——“出砖入石”诞生了。当时,永宁人将当地盛产的石材与破碎的建材混合砌筑,以节约建材,不过,与其他拥有这项技艺的地区不同,永宁的砖是方形的片砖堆砌,虽说是砖,样式却接近于瓦,由此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建筑景观。

古镇中的番仔楼也有一些是用“出砖入石”的方式砌成。番仔楼是闽南一带对于洋楼的称呼,每一座番仔楼背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归结起来,却都是关于家的。清末民初,饱受国家动乱之苦的永宁人走上了“下南洋”之路,“番仔”是那时泉州人对于南洋当地人的称呼。但“番仔”恋家,他们在海外打拼后,会将挣得的财富带回故乡,修建祖宅、宗祠,因为这些建筑借鉴了南洋的建筑元素,与传统民居截然不同,所以被称为番仔楼。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于一体,工艺价值极高,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技艺让人惊叹,是闽南侨乡的一颗颗建筑瑰宝。

汉林楼是古镇中最著名的番仔楼之一,它由菲律宾华侨蔡泽洽于1949年建成,当时,蔡泽洽聘请了两位技艺精湛的惠安师傅负责楼内装饰,期望他们协力完工,但两位师傅一个偏爱西洋风,一个独钟中国风,根本无法合作。因此他们以楼中轴线为界,相互竞技,力图在技艺上压过对方,到了中轴线上的灯挂图案,二人更是互不相让,于是一个圆形图案被强行分为两半,一半是西洋彩画,一半是中式浮雕……楼内中西风格相互呼应的模样就这样形成了。

站在汉林楼的天台向外望,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一个戏台,听说,汉林楼的前身是座木房子,当时,主人家特别有钱,别人家点油灯,他家可以点蜡烛。有天晚上,戏台有戏班在表演,主人忘了熄灭蜡烛就去看戏。结果戏到一半,这边房子着火了,木头哪里经得住火烧,房子一下就烧没了,所以后来才建起了汉林楼。

抚摸着番仔楼外墙上的红砖拼花,那些图案书写着永宁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海外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不知哪一位作家说过:红砖的魅力在于其历久弥新。百多年时光的洗礼,并未在红砖上刻下岁月的痕迹,雨后,尘土落去,那些红砖如同新生一般,散发出清亮的红光。

独特的铺镜制度热闹非凡的巡境踩街

在泉州各地,盛行地方保护神信仰。有的信奉各种王爷,有的尊崇佛教中的观音菩萨,有的奉祀保生大帝等等。作为泉州属地的永宁古镇自然深受影响,在这里,百姓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地方信仰就是铺神。

铺神起源于铺境制度,这是明清时期闽南地区实行的城市社会空间分类体系,划分区域后,朝廷可以有效地管理户籍、征调赋役和传递政令。据《晋江县志》记载,明代永宁建城后划分为三十二铺,每个铺境都有各自的控制范围,而百姓寄望自己所在的铺镜能蓬勃发展,所以建立起了各自的境庙和神。铺神便成了当地最具特色的信仰,因此祭祀铺神的“巡境踩街”,便成了古镇的大事。

巡境当日,整个古镇都处于节日的氛围里,道路两旁挤满了人,就算有空地也是用来摆放鞭炮的,待踩街的队伍经过便燃放。除了永宁镇,周边的村镇也会派人参与踩街活动,每个村镇组成一个小队,为首的一人举上印有自己村镇的牌子,领出一小支踩街队伍。踩街的人群穿着活动服装,打扮成各种模样,一边表演,一边祈福,浩浩荡荡地在古镇中穿行,路上不时有居民递上饮料,让踩街的人们解渴消暑。

而古镇中没有走上街头的人也并没闲着,他们早早就做好迎接巡境的准备,有些人持香火在路边祭拜,有些人则搬着凳子,如同拍全家福一般,按长幼顺序、整整齐齐地坐在家门口等待踩街队伍。

踩街的队伍游遍古镇的大街小巷,最后汇集在镇口布置好的道场中,意味着巡境活动告一段落。人们经过一上午的奔波忙碌,此时都略显疲乏,于是,一同到道场旁享用“头人”备好的宴席。

活动到此并没有完结,到了夜里,还有起源于泉州的高甲戏演出。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一种化妆游行演出,在民间乐曲的伴奏下作即兴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因主要演宋江的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中叶,艺人们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再次发展成有文有武的“合兴戏”,突破了专演宋江戏的局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闽南地方戏曲。高甲戏旋律简单、形象鲜明、贴近生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闽南地区每逢迎神赛会、喜庆节日,一定会请戏班酬神表演,只待戏剧落幕,才算为巡境活动画上句号。

在信仰渐渐淡化的今天,这样的活动往往只有老一辈人愿意参与,而永宁的踩街队伍中,却可以欣喜地看到许多年轻人乃至儿童的身影,大概再过百年,古镇中的巡境队伍依然能绵延不绝。

海滨古镇的日落传统地道的当地美食

永宁古镇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让镇中有不少风景优美的海岸。其中,观音山是最适合欣赏日出的一处,虽然有山的称号,却只有十几米高,是海边的一处海蚀地貌。凌晨,天色未亮,这时的观音山只有海声,但旁边的渔港早市的贸易却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新鲜的海产陆续被搬上货车,市场渐渐归于沉寂。操劳了半夜的渔民散去之时,天空终于泛起了隐隐的红光。一望无际的海面腾起朦胧的晨雾,几只渔船穿梭其间,不时有海鸟飞过,初升的太阳染红了半片天空……观音山的日出,美得超乎想象。

看了日出,当然不能漏了日落。永宁镇中,梅林渔港的夕阳最是动人。不再炽烈的阳光给世界裹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色,抛锚靠岸的小渔船,随着海浪起起伏伏,不远处的梅林村已经腾起了炊烟,渔女们提着当天的收获往家里走去。伫立海边,眼前的景色仿佛一幅水墨画,优美写意,让人陶醉。

回到永宁镇,早已饥肠辘辘,而古镇地道的闽南美食,更是勾得人口齿生津,比如熙宝楼门口的面线糊小摊,每天一早,摊前就排起了长队。卖面线糊的夫妇一边搅拌着锅里的面线糊,一边摆放桌椅。准备齐全后,夫妇俩熟练地按客人的要求添加各种配菜和佐料。几分钟过去,等候的人们便都吃上了冒着热气的面线糊。熟客们吃完,把碗一放,不多不少留下五块钱,默默离开,奔赴自己的生活。

除了面线糊,蒜味肉羹也是不错的当地美食。据说,古镇最好吃的蒜味肉羹在老街上的南音社。南音社顾名思义是演奏南音的社团,南音又称“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演奏形式之一,素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但南音社一般只在晚上演出,白天时,会场便闲置了下来,所以屋主物尽其用,经营起了小吃生意,没想到生意好得出奇。而南音社的对面还有家血肠店,同样备受当地人推崇——大肠中间包着猪血,配上汤汁和蘸酱,给人全新的体验,味道绝美。但这家血肠店却非常“任性”,中午时分才开张,过午就歇,一天一锅,卖完即止,没有当地人的指点,游客绝对吃不到这难得的美味。

吃饱喝足,夜色已深,独自漫步在光滑而古韵的青石小路上,看着清幽紧锁的木门与印记斑驳的石墙,恍惚间,似乎听到了古镇的私语:物是人非,时光依旧……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