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有了微信为什么还要用微博

有了微信为什么还要用微博

时间:2024-10-29 09:44:39

微博和微信是两个不同的产品,微信是私人社交,微博是公开的社交媒体,这两者的定位在市场是同时存在的,需求可以同时被满足……

微博的二次崛起

新浪微博的第一个版本在2009年8月正式上线,在此之前,新浪进行了3年的探索和尝试。早在2006年,新浪就成立了互动事业部,专攻新媒体。

当时,新浪判断有三个方向是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第一,媒体会越来越走向互动和社交;第二,手机终端和移动终端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终端;第三,媒体会越来越走向多媒体、多元化,形式上会从图文走向视频。直到2009年,我们发现微博是适合我们做的方向性产品。彼时,Twitter已经上线三年多,成为全球领先的社交网络平台。

微博上线晚于Twitter近四年,很多地方学习了Twitter的机制和产品形式,但微博上线第一天就是支持视频的,并且比Twitter更早推出移动端产品。这也是微博为何会二次崛起的原因。

众所周知,微博曾经在2012年面临过一次低谷。对内,政策环境的变化让内部信心动摇;对外,微信的崛起更是给微博带来不小的冲击。微博的二次崛起与用户下沉、渗透三四线城市有很大关系,此外,还有一个很核心的因素,就是对于短视频行业的判断。

早在2011年,微博就投资了秒拍,将其作为短视频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载,微博的很多用户、流量、使用时间的增长,实际上都跟短视频分不开。从结果来看,我们在这方面的判断和布局都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2012年底,新浪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更换所有管理层,一切都为移动端考虑,为移动端做准备。

在微博早期,整个公司是以Allin的态度对待微博,把微博当成一个独立的公司在做。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当时新浪所有的高管以及中层干部持有微博的期权,却并没有新浪的。设定这样的机制是希望全公司高管以及员工,以非常极致的状态,在新业务领域全力以赴。

当时,新浪每个部分都只负责微博一个方向的支持:管内容的就只管内容,管商业化的只负责商业化,管技术的只需要专注于技术。这样极致的关系让全员都非常专注,成为微博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微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前的上市路演。

虽然微博IPO成功了,但那段时间我非常痛苦。我曾经参加了很多路演,做过很多资本市场交易,但这次,是我经历过最冷的一次。

2014年4月17日,新浪微博业务正式登陆纳斯达克,确定IPO发行价为17美元。那时候,一些基金已经有了中国的分析师,这些人大部分是微博早期的重度用户,但他们对微博并没有信心,他们不断对我和团队提出质疑:“你这个东西以前蛮好的,现在我们不用了。不但我们不用,我的朋友也不用,你的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是靠什么增长的?”同时还有很多人发问:有了微信我为什么还要用微博?

我回答他们说,虽然互联网人口红利已结束,但三四五线城市有更多机会。微博和微信是两个不同的产品,微信是私人社交,微博是公开的社交媒体,这两者的定位在市场是同时存在的,需求可以同时被满足。

事实上,新浪历史上做过很多失败的产品。20年前,在新浪网成立之初,就设有电子商务部。还做过游戏、搜索等,最重要的是找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新浪第一个成功的产品是新闻门户,新浪微博是媒体3.0的产品。图片来源:http://bschool.hexun/2014-01-29/161853398_2.html如果简单总结,我认为微博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四点:一是符合趋势,二是掌握好了时间点,三是符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四是要有很强的专注和坚持。

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正确的措施

我认为文创产业的趋势和方向尤为重要。做企业的人经常讲一句话: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正确的措施。如果方向不对,不管做怎样的努力都是没用或者效率很低的。

说到创业方向和趋势,你可能会立马想到人工智能、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区块链、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等,但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一些趋势性的方向,如何理解、布局和选择才更重要。

不涉及具体行业,就创业方向和逻辑而言,有一点特别重要: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提升传统行业效率,成长为新行业的机会非常多。理解这一逻辑的大背景是要明白,互联网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很多人说互联网现在进入了下半场,上半场已经结束了。我一直不太明白,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区别在哪儿。我简单的理解为,分水岭是指互联网人口红利已经结束,平台型公司的机会越来越少。

现有的平台公司已经搭建了一个互联网的社会基础设施,从这个角度理解,下半场确实已经开始。下半场的重点不在平台型公司,更重要的是,在现有基础设施已经完备的基础之上,怎样利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去创业,这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基础设施跟传统行业结合,让传统行业提升效率。

如果说第一代互联网本质上解决的是信息对称问题,那么第二代互联网跟传统行业的结合,将提升各行业的效率。它可能带来一种新的业态,因为有了数据和基础设施后,新的行业就有了可能性。滴滴、美团等公司,就是利用基础设施,在原有行业效率提升的基础上,长成了一种新的模式和业态,这就是“互联网+”。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红利已结束,“互联网+”不再流行,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过程可能刚刚开始。我相信互联网跟传统行业结合,提升传统行业效率的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机会成长出新的行业和业态。

现在又开始流行“人工智能+”,我认为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道理是一样的。现阶段如果要纯粹地做一个人工智能公司,我认为没有价值。

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一直是存在的,只不过最近几年发展了起来,很大程度源于互联网的发展。在人工智能潜意识里,第一,需要很多数据;第二,需要很强的计算能力;第三,需要使用场景。因为这三点,人工智能重新引发关注,成为很重要的方向和趋势。

我们今天讲互联网,更多的是讲一个工具。人工智能也是一种工具,它的应用会影响各个行业的方方面面,本质上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效率和能力。所以,人工智能怎样跟传统结合,这其中也有很多机会。

从比较可行的点切入成功率更高

当年做微博,我们认准了社交媒体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我们做的第一个产品不是微博,而是“朋友”,这是我们团队花一年时间开发出来的。后来我们把微博里的一个模块拿出来改造成“朋友”这样的产品,这就是社交媒体上的切入点。

最近无人驾驶很火,很多人认为无人驾驶是未来很重要的机会和方向,但实际上,无人驾驶在我看来跟今天的人工智能一样,真的要在很多场景中实际运用还需要一段时间。当无人驾驶技术变得非常可行的时候,这个技术也就不再有特别之处,它会变成开放性的技术,就像今天的人工智能。

当下该如何切入无人驾驶呢?我们投资了一家公司,可能是在无人驾驶领域最早进入实际应用的。这家公司选择了一个应用场景,专门做高速公路上货车和卡车的无人驾驶。因为在高速公路上,大货车面临的不确定的环境相对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市场足够大。

该项目已进入实际运营状态,如果顺利,一年以后就可以在市场上看到它。这家公司选择的这个点看起来比较小,但它可能是最符合实际的切入点,这非常重要。

所以,有时候不要一开始就想做得很大,要从小事做起,从比较可行的点切入,这样你的成功率可能更高。

我虽然没有创过业,但见过很多投资人,在现在的环境里,创业者需要思辨能力。

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出现了很多所谓的风口,比如团购、直播等。今天的风口是什么?明天的风口又是什么?这其中有些东西是可以判断的。

我们讲的机会也好,模式也罢,如果很多人能够进入,那么门槛一定很低,长期建立门槛的能力和机会就会差很多,这时候你要去追风,除非你有很特殊的能力。比如做直播,你需要有流量优势,此外还得有钱,你得有很多钱足够你烧。新浪当年也做过直播,后来为什么不做了?因为我们发现我们烧不起。所以,很多时候你的判断很重要。

此外就是学习能力,比如学习前辈的成功经验,要理解它的特殊性和偶然性,不要照单全收。

在中国互联网早期,我们跟美国学习美国的互联网模式,但一定得理解这些模式怎样跟中国市场结合,它成功在哪儿,怎样跟中国市场现阶段结合才能有更高效率。照单全收学习美国模式的公司,百分之百是失败的。成功的公司一定能够把这两点结合得很好。商

(本文根据曹国伟在“寻找中国创客第四季峰会”上的演讲整理,有删减。)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