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新能源企业“走出去”,如何做才有发展

新能源企业“走出去”,如何做才有发展

时间:2024-10-28 03:32:23

在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年会暨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协作发展论坛上,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理事长、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投资咨询部副主任刘新勇、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世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协鑫集团常务副总裁寇炳恩、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分别围绕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海外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这样说

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理事长、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新能源企业海外发展应抱团作战

在新一轮的国际能源发展格局中,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一次能源生产、二次能源生产、电力生产均居全球最大规模。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几年也快速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稳步推进,产业投资、装机容量大幅增加,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成为新能源变革转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产业海外发展之路的机遇、挑战、风险并存。尽管中国新能源产业在某些方面已经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较大优势,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面临政策、文化、法律、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技术标准的差别、合作方履约能力、专业性人才瓶颈、融资渠道限制等一系列问题;在整体风险控制、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关键性装备、材料突破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国新能源企业不但要持续做大,更要持续做强,不但要规模增长,更要有质量地提升。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形势、找到新方位、迎接新挑战、拥抱新变化。

第一,首先,应进一步强化行业联盟的资源整合力度,形成更大的协同效应,强化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互补,推动技术融合和研发合作,以协同创新的力量,在全球化竞争中赢得先机。其次,强化产业链之间的合作,提高产业链协同力度,形成会员企业彼此间的配套互补能力,发挥整体优势。其三,强化市场方面的深度合作,通过联合开拓市场、联合采购、共享实验、检测设备、共享数据库等基础设施,降低创新成本。最后,强化技术标准方面的合作,在充分合作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加强创新技术的合作力度与商业化应用能力,让综合成本更低、产品品质更优、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更强。

第二,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规范新能源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加速海外布局的过程中,抱团作战是共同目的,深化联合是有必要采取的途径,创新发展是亟待破解的命题,行业自律是有序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应通过有效的机制建设,引导和帮助会员企业,让新能源行业不恶意竞争、不重复建设、不进行不正当经营;让企业更加团结、更紧密、更融通、更互补、扎扎实实地发展;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耕。

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理事长、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投资咨询部副主任刘新勇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投资咨询部副主任刘新勇:新能源企业应突破融资瓶颈

中国新能源对外投资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太阳能、风能对外投资的规模仍然偏小、分布不平衡,企业所处的环境与境遇不一等问题。许多新能源企业踌躇满志迈出国门,但因种种原因不能在东道国生根发芽,做不到可持续发展。虽然这里面的确存在各企业自主经营方面的问题,但更应关注的是以下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新能源企业走出国门谋发展,进入了一个与中国国内迥异的商业环境,在中国国内单打独斗的经营习惯如果不改变,就很难适应东道国政治、法律、财税、融资、劳动等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也会影响新能源对外投资的全过程。因此,要克服单打独斗的习惯,增强新能源对外投资的整体实力。

第二,新能源对外投资前期,一定要扎实做好调研工作,针对特定区域及领域做详细分析,时刻警醒,掌握全面一手资料。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仔细甄别投资机遇、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切忌盲目跟风,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特定市场,实现预期目标。同时,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对外投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运用大数据等技术综合考量政治、法律、财税等风险来源。也可通过政府、第三方服务机构、商协会组织等多种反馈渠道汇总信息,为新能源对外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解决融资难问题。在中国新能源对外投资中,民营及中小型企业力量已不容忽视,虽然他们不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但凭借良好的市场嗅觉,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在海外取得不错进展。但融资已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一大难题,多种复杂的新能源对外投资缺陷仍然存在,需给予足够的重视。总体来讲,中国当前新能源对外投融资渠道仍较单一,办理手续繁琐,现有的以国有银行、商业银行等为主体的融资体系已不能满足当下灵活多变的投资需要。特别是民营新能源企业或中小型新能源企业,常常因为没钱而与商机失之交臂。所以融资方面,除发挥国有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外,建议国有及非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企业对外投资的扶持力度,加大外汇储备,增加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鼓励更多社会资源加入到帮扶新能源企业的力量中。新能源产业应抓住对外投资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创立自身品牌、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寻求与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机构的联系及合作,加强与中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对接,突破融资瓶颈,寻求发展新路。

第四,拓宽合作渠道、加强产能合作及产融对接。充分发挥中国风电、太阳能、水电等新能源在设计、咨询、投资、工程承包及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优势产能,积极对接境外重点国别发展战略和用能需求,整合、协同的市场空间很大,可以挖掘的合作空间也很大。同时,建议新能源企业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产能合作战略,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中谋求发展新机遇。

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世国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世国:谁有成本优势谁就有发展

中国新能源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国内协作、国际合作是两大重要看点。而关键问题就是中国有什么样的机构、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互补、什么样的分工、什么样的机制能够有效推动合作?这还需要进一步做后续推动。在国际合作上,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应对接,在国家的大框架下参与合作。投融资合作包括两方面问题,一是解决投融资主体,海外项目大多实质存在投资主体不足现象,投融资构建应先有融资再有投资,这样有利于框架形成。二是投融资里面高效低成本的资金供应是问题本质,谋求发展既要靠大决策的指挥往上走,也要靠降低成本。目前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非常大,谁有成本优势谁就有发展,而中国企业境内外在成本上要相差一倍。此外,清洁能源虽然在全球占比较低,但是发展速度比传统能源整个行业要快一倍,空间巨大,“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就有旺盛需求。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应将“走出去”的企业纳入到一个平台上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不仅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实现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国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带一路”为例,“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大部分处在工业化前期或中期,这些国家都有实现工业化的梦想,但是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是制约这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难题。比如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等一些城市的雾霾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中国北京,雾霾等环境问题已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

因此,开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发展新兴产业、拉动国内投资的突破口。中国清洁能源行业越来越需要在“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战略指引下,通过广泛深度开展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协同发展。中国的能源行业走到今天,国际化是必须迈过去的一个重要门坎。清洁能源通过“走出去”对于中国的能源行业,尤其是清洁能源行业获取战略性资源、实现技术跨越、产业升级、带动各方面“走出去”都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来快速发展,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都大幅提升,今非昔比。许多国际巨头都对中国有一个最深的感叹,“士别十年”已刮目相看。今后更多国际巨头看中国的产业会愈加感受到更为强烈的力量,就像现在朗讯、西门子以复杂的心态看华为。

2015年,中国新增非化石能源装机占世界比重已经达到约40%,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中国的水电、核电装备不仅具有世界级领先技术,还具有比较充裕且独具特色的施工能力。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清洁能源行业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一批丰硕成果,风电、太阳能企业纷纷在海外市场攻城掠地,华龙一号核电技术不仅出口到巴基斯坦,而且与阿根廷分别签署了重要合作协议。但是,包括电力、核电、太阳能等企业在内,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历程极其艰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组织化较低,散兵游勇是常态,抱团出去的不多,行业协会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归根结底是行业缺少协作发展的机制和平台,这与日本、韩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鉴于此,应呼吁特别重视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推动组建各种形式的企业协作联盟,通过灵活务实的形式,将“走出去”的企业纳入到一个平台上,将项目信息传递到企业,企业再将问题向政府部门反馈,实现扁平化、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

协鑫集团常务副总裁寇炳恩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协鑫集团常务副总裁寇炳恩:利用优势加强合作才能拓展市场

中国参与可再生能源领域有四方面优势:一是多元所有制优势。央企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还有庞大的民营企业队伍以及混合所有制队伍。这些机制和体制的多元使中国在国际领域地合作方面进行优势组合。二是中国有技术和装备优势。可能中国在传统能源领域的装备方面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尽管在和国际的先进企业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但传统电力装备上仍然处于相对迎头赶上、奋起直追的层面,天然气装备方面也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但是在光伏方面、风电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至少和世界的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有充分的国际竞争优势。三是人才和管理的优势。虽然中国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晚,但是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相应地培养了一系列的专业人才还有管理方面的经验,有利于开展国际上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四是具有资金方面的优势。中国参与国际业务的资金优势是无可比拟的,所有国际企业都热心与中国合作的原因主要就是中国具有资金优势。

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促进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是设想,基本原则应该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化合作、协同发展。无论是在中国的合作还是在国际市场的合作当中;无论是什么样的所有制;无论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导者、合作者、参与者,都应该本着协作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目标来参与国际化和中国市场的开发与推进。

中国市场方面,建议要开展技术研发合作。技术研发层面,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主体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果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相互间的合作,那么,就能使技术研发的步伐更快,而且能够实现互补。在产品的供需方面实施战略合作,就能使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在资源分享方面,每一个企业可能在每一个区域里面都有一些特殊的资源优势,可以把资源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促进共同发展。在投资方面,有些企业喜欢战略投资,有些企业喜欢控股投资,无论喜欢哪一种模式,都可以实施投资联合。在业务支持方面,可以在智能的运维平台上合作,以减少投入和运维成本。产融合作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之间的产融结合已有案例,产业企业和金融企业之间合作也是必须要选择的道路,而且在金融创新方面对产融合作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资本合作也是中国目前蓬勃发展的一个合作事项和合作内容。因此在中国市场方面,为了使可再生能源有效、可持续地发展,各类企业之间应加大合作,促进和谐可持续发展。

国际市场方面,一是在市场开发方面可以进行有效合作,产融协作和中国市场一样,在国际市场上更是一个必要条款以及必然选择。二是在风险管控方面,与中国市场相比,无机业务的风险管控尤其重要,很多优秀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奋斗了数十年,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在国际市场上奔波,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后续参与国际业务的一个有价值的资源。希望通过合作使中国企业的风险能够得到管控,成本也能够得到降低。三是产品的供应链合作方面,在国际市场上更加能够降低成本、减少一些政府的双反措施,政策控制的规避可以做有效的利用和组合。四是在资源共享方面,在国际业务中的资源共享是应极力倡导的一种模式。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比较关注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国家,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都有所差异,如果每个国家的特征能被一个企业所了解,再和其他企业一起分享,就能实现抱团取暖,共创效益。五是在产品金融和投资方面,系统设计、产品集成、金融和投资纵向组合的发展在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地区可能更加适用。东南亚有很多独立的岛屿,岛屿上要建设能源系统时,一定是以多能互补、微电网的方式出现,此时一定要作出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产品集成,然后再推进它的发展建设和运营。而一体化的策划需要相关企业一起组成一个联合体,发挥各自的才智、特长,组成优质的团队,一起在国际上不同的市场主体下打拼、开拓,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合作“走出去”才能走得出、走得好

第一,加强战略合作层面规划。一方面,从外部来讲,要加强国际合作,产能合作要依托国家能源外交、“一带一路”和国际多边合作机制,推进重大国际项目地开发建设。同时通过重大项目建设,结合当地需要,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融合。此外,技术层面要共同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快技术标准和国际互认,注重培养国际人才,这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开发、建设是有很大需求的。另一方面,从内部来讲,还是要加强沟通、协调和抱团,加强合作,包括规划层面的合作、市场方面的合作、产业方面的合作、信息方面的合作以及金融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一起“走出去”。

第二,应加强跨界能源品种的合作,根据产业链、根据中国企业的不同情况,比如有的擅长风电、有的擅长光伏、也有的擅长光热或其他方面,可根据所在国家的需要形成整体,组成合力共同“走出去”。

第三,加强产业链全过程的合作。从资源、从电网、从储能到供热,某一个企业可能擅长这个产业的某一方面,当行业“走出去”时,为了推进好市场,除要做好跨界合作之外,全产业链的研究和推进也要加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跟国际长远合作与发展。

第四,加强金融合作,企业能“走出去”的重要因素是能不能获得资金支持,资金是不是有竞争能力。因此,应进行金融方面的创新与合作,以便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总体来讲,只有通过政府、企业、科研和产业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发展,而不是单凭哪一家的力量就能“走出去”,只要产业链和各个方面一起共同努力,才能“走得出、走得好”。

(国际融资记者谢云报道并摄影)

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2016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办发〔2016〕109号)、《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要求,我单位已对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人员资格进行了严格审查。现将我单位符合2016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标准的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如有异议请拨打监督举报电话:01083138953。人员名单现公示如下,请予监督:李路阳、俞景华、李诗洋、王南海。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