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老挝中资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老挝中资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时间:2024-10-28 01:50:15

本文作者系太平洋证券专业人士,他们根据分析指出:以当前的情形来看,老挝中资企业要获得融资,可以依靠老挝境内的证券公司,尤其是合资证券公司,在中国和老挝两地之外,从第三国或地区引进资金,比如中国香港。充分利用丰富的国际资本为老挝中资企业提供融资。考虑到老挝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这将是一条长期有效的融资途径,需要于老挝的证券公司在老挝国内选择良好的投资标的,在国际上积极联系有意投资老挝的资本,以促成双方的合作

老挝的宏观经济概况

老挝的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老挝的GDP从2000年的17.30亿美元上升到了2016年的158.06亿美元。16年间增长了9.1倍。而且老挝的GDP增长一直处于上升状态,除了2008~2009年上升稍有放缓之外,其余年份的上升势头都非常好。

从2000年到2016年,老挝GDP在世界各国(此处的世界各国为世界银行数据库中默认的218个国家,下同)GDP中的排名也出现了上升趋势。2000年,老挝GDP总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150位;2016年,老挝GDP总量上升到了第112位。从2000年到2016年,老挝GDP在世界所有国家GDP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上升。2000年,老挝GDP占世界所有国家GDP总和的0.00521970%;2016年,这一数据提升到0.02123016%。虽然老挝GDP在世界所有国家GDP总和中所占的比例极小,但是近几十年来,在许多发达经济体稳定发展,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世界经济总量每年都在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老挝GDP在其中的比重不仅没有下滑或者维持不前,反而是不断攀升,这说明多年来,老挝的经济发展是有成效的,我们应当对老挝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截至2016年底,老挝的人口为675万,人均GDP为2408美元,大致相当于中国2005年至2006年间的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库显示,三大产业在老挝2016年的GDP中的组成如下:农业占19.5%,工业占32.5%,服务业占48%。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工业,第三是农业。应当指出,老挝的农业更多是传统型农业,缺乏科技含量,极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老挝的第二产业主要是依靠矿产原料的出口,以换得外汇。但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上对矿产原料的需求下降,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使得老挝的出口换汇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此外,老挝国内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能力弱,许多产品本国不能生产,依赖进口。因此,老挝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老挝科技水平落后,第三产业的产业水平也不高,因此,老挝的经济水平还需要长足的发展。

根据老挝中央银行的数据显示,2016年老挝的通货膨胀率为1.6%。但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2016index_data”数据显示,老挝的通货膨胀率为4.1%,两个数字相差较大。笔者走访了多位在老挝长期工作的各界人士后了解到,实际的通货膨胀情况大致介于这两个数据之间。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数据回顾2017》(WorldTradeStatisticalReview2017)的报告显示,2010~2016年,老挝的进出口都在增长,而且进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出口的增长速度。2016年,老挝商品出口额为33.52亿美元,商业服务出口额为8.29亿美元,总出口额为41.81亿美元;商品进口额为47.39亿美元,商业服务进口额为6.19亿美元,总进口额为53.58亿美元,因此,老挝2016年的国际收支为贸易逆差11.77亿美元。

老挝经济的消费与投资

2016年,老挝的最终消费支出为123.89亿美元,占GDP的78.38%(其中,政府消费支出占13.97%,家庭消费支出占64.41%),资本形成总额为45.84亿美元,占GDP的29.01%,净出口为逆差11.68亿美元,占GDP的-7.39%。通过数据可见,老挝经济主要是由家庭消费驱动,政府消费和投资两者相加都不及家庭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2016年,老挝的人均国民收入为1753美元。在世界银行有统计数据的159个国家中,排名第116位,其收入属于中等偏下国家行列。以这样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即使老挝家庭消费在其国内GDP中所占的比例很高,但跟全球很多国家相比,其消费总额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我们不难想象出,比家庭消费占比更小的政府消费和投资总额,则处于一个更低的水平。

老挝经济的金融指标

老挝国家银行奉行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2016年,老挝的政策利率从4.5%降到了4.25%,基普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维持在5%,外汇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利率维持在10%。老挝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16年,老挝基普汇率比较稳定,上下浮动在5%的范围内,与美元的平均汇率为8179.55基普=1美元,总体与美元的汇率下跌了0.36%。

2016年底,老挝的基础货币为25.17亿美元(20.83万亿基普),比上年年底下降了1.4%。该期间内,国内资产提升了7.52%,外国资产减少了17.8%,主要原因是外汇用于支付商品和偿还外债。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较上年相比较慢,数量为80.40亿美元(66.53万亿基普),增长了10.9%,占GDP总额的51.47%。随着外国资本的注入,进入老挝国内经济的资金也随之上升,并流入了电力、制造、建筑、采矿、金融保险等行业。

老挝的外汇储备从2015年的10.43亿美元下降到了2016年的8.47亿美元,而8.4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当于可以支付1.8个月的进口商品金额。随着老挝贸易逆差的持续存在,进口商品将一直持续消耗其外汇储备。而老挝的矿产出口因为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小而下降,老挝的木材出口近年来被老挝政府暂停,这些主要创汇项目的疲弱,使得老挝的外汇储备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反弹增加。

老挝经济的财政指标

2014年,老挝的财政收入为28.82亿美元(238580亿基普),占当年GDP的23.7%。其中,税收类的收入为19.11亿美元(158190亿基普),占当年GDP的12.09%;非税收类收入为3.28亿美元(27150亿基普),占当年GDP的2.07%;外部援助类收入为6.52亿美元(53230亿基普),占当年GDP的5.3%。

2014年,老挝的财政支出为35.15亿美元(290910亿基普),占当年GDP的25.08%。其中,经常性支出为21.36亿美元(176850亿基普),占当年GDP的17.6%,资本支出为13.78亿美元(114050亿基普),占当年GDP的11.3%。2014年,老挝的财政赤字为6.33亿美元(52330亿基普),占当年GDP的5.2%。为了解决这部分赤字,老挝政府通过国内外两种途径扩大了债务规模。一方面在国内市场上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一共融得4500万美元(3740亿基普);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发行债券,融得3.11亿美元(25740亿基普),在国际上借款融得2.76亿美元。可见,老挝近年来一直都处于财政赤字的状况中,且赤字规模逐年扩大。老挝通过外债解决赤字的力度远大于内债的规模。而且老挝国家预算收入及外债偿付失衡,赤字增加;公共债务累积巨大且难以解决,债务纠葛不清,违反计划与财政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老挝的财政赤字问题难以短期内解决。

结合老挝整体的宏观经济状况来看:由于政治稳定,国际环境有利,老挝当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虽受周边环境和自身部分资源出口的限制,增速稍有放缓,但是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依然较好。老挝的经济发展动力主要靠出口本国特色资源和能源,属于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物价的稳定,老挝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有助于促进老挝的信贷发展。除了宏观经济因素外,在社会建设方面,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老挝的逐步落实,铁路建设、电力建设、卫星网络建设正在逐步改变老挝的社会面貌,逐步提升老挝的基础设施状况,这些都在积累对老挝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

老挝的金融业概况及对中资企业融资的影响

根据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备案结果公开名录显示,截至2018年5月21日,目前由中国母公司赴老挝成立的中资子公司(以及办事处)大小一共有182家,主要涉及能源、采矿业、商贸、农/林/牧/渔业以及房地产业,中资企业在中国的母公司主要来自云南、湖南、四川、广西、广东、湖北、上海等省市自治区。

老挝当前的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方式中,除了传统的银行外,还有一类非银行贷款机构,专门服务于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老挝当前正在发展直接融资方式,老挝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有八年时间,老挝的企业陆续开始上市,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在逐渐扩大。老挝的保险业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保险业所得资金的投资方向也比较少,数据也比较缺乏。

老挝银行业与中资企业融资

2016年底,老挝一共有42家商业银行,96个分支机构,494个营业点,37个兑换处,全国有1095台ATM机器。42家商业银行中,有三家老挝国有商业银行,三家老挝与外国的合资银行,七家老挝本土私人银行,一家特别银行和28家外国银行在老挝设立的海外分支机构。其中,有中资背景的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万象分行、中国银行万象分行和云南富滇银行与老挝外贸银行合资成立的老中银行。

老挝奉行的是土地国有制,老挝居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标志着这一土地使用权的土地证在老挝可以作为抵押物获得银行贷款。但需要指出的是,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纯外资企业,一般有两种途径获得土地:向老挝政府或者居民租借土地;获得老挝政府的特许而获得土地。但以上两种方式,该企业都拿不到拥有抵押物功能的土地证,因此,也难以从老挝的银行获得贷款。

目前,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促进了信贷的发展。2016年,老挝商业银行整个行业的总资产已达136.72亿美元(113.15万亿老挝基普),比上年同期增长15.83%。2016年,商业银行存款额为73.69亿美元(60.99万亿吉普),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72%。老挝的商业银行可以开立基普、泰铢和美元三个币种的账户。其中,基普的存款额提高了6.6%,占到了存款总额的48.02%,外币存款提高了19.03%,占到了存款总额的51.98%。商业银行的贷款额为72.19亿美元(59.74万亿吉普),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3.72%。其中,给个人的贷款增长了21.97%,占到了贷款总额的88.76%,给国有企业的贷款增长了39.52%,占贷款总额的11.24%。可见,老挝的银行贷款主要给了个人,少部分给了国有企业。给个人的贷款中不排除有些私营企业主以个人的名义从银行贷款,但是将贷款用于企业的发展。

为了发展微型金融,老挝成立了许多小型的贷款机构。2016年,老挝全国有175家非银行贷款机构:包括17家存款类微型金融机构,59家非存款类微型金融机构,28家储蓄与信贷联盟,31家贷款公司,32家当铺,五家转账机构和三家其他机构。老挝对存款类微型金融机构、非存款类微型金融机构和储蓄与信贷联盟这三类机构进行了立法,以规范它们的发展。

2016年,以上述三类机构为代表的老挝非银行贷款机构的总资产达3.19亿美元(2.64万亿基普),存款额达2470万美元(2044亿基普),同比增长66.49%,向老挝社会发放了7522万美元的贷款(6225亿基普),同比增长74.23%。

可见,商业银行在老挝的存贷款市场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非银行贷款机构主要针对老挝市场上微型金融领域的贷款,从其较高的同比增长率来看,它们在老挝市场上的发展势头良好,应该说是符合老挝当前金融市场上的实际需求的。但是,对中资企业而言,它们有着一些弊端:这类机构的贷款能力小,贷款对象又有限制,自定利率的政策可能导致贷款利率较高,因此,向这些机构借款往往只是解决短期的资金流动性问题,极少向它们申请长期贷款进行固定资产类投资。因此,在老挝的中资企业融资的问题上,它们只能起到补充的作用。

老挝证券业与中资企业融资

自老挝“革新开放”以来,老挝经济逐步扩大开放,一些外资企业进入老挝,为老挝经济注入了许多国际化的新观念。在这种新老碰撞的环境中,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老挝企业也正在逐步地提升自己的企业治理水平。随着老挝企业治理水平的提升和各项直接融资条件的逐步成熟,2010年10月,老挝成立了自己的证券交易所。老交所成立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经有了七家上市公司。同时,老交所的各项制度也在向国际标准靠拢:2016年,老交所股票的交易手数从一股变为了100股,已经与国际接轨;同时,老交所引入了托管银行,进一步增强了对投资者资金的安全保障。老交所正在做更大的努力,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到老交所投资。此外,老交所也在根据老挝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积极筹备债券、基金、信托等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上市与交易,为老挝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提供更大的舞台。

目前,该交易所提供的融资服务主要是首次公开发行(IPO)和股票增发。在已上市的7家公司中,除了老挝外贸大众银行和老挝电力大众公司外,其余都是老挝的私有公司。2018年,老挝水泥公司作为第一家中老合资的上市公司,使得老挝资本市场上有了中资企业的身影。从2010年老交所成立到现在八年间,老交所为各家上市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和股票增发融得了共计3.37亿美元资金,平均每年提供融资4215万美元。

目前,老挝的证券公司提供经纪业务服务、财务顾问服务、承销服务和投资咨询服务,在老挝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老挝当前国内资金稀少,银行贷款门槛高的背景下,券商,尤其是合资券商,可以充分发挥两方面的优势:一是发挥自身股东方的实力,二是在资本市场国际化运作的环境中发挥合资券商覆盖老挝境内外的业务能力,从而引入除老挝和中国之外的第三国或地区资金,为老挝境内的企业提供融资。根据老挝《外汇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老挝居民和非居民可以不限金额地将外汇转入到老挝,这就从法律上为券商引进境外资金提供了便利;同时,该法第十条还规定,外国投资者的利润、分红、本金、利息、其他服务费及外国人的劳务费可以以外汇的形式转回其本国或第三国,这样就为资金出境提供了法律保障。

老挝的证券市场更能从企业经营发展的角度为其提供直接融资,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所需资金困境,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它能丰富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总的来说,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更注重上市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以及企业自身的能力,以求企业能有一个较好的发展,以回馈股东。

老挝保险业概况

老挝的保险业当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1990年,老挝正式出台了《保险法》,并由老挝财政部负责监管保险行业。根据老挝《保险法》规定,设立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为160亿基普,约合193万美元。目前老挝市场上只有六家保险公司。

老挝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低,对保险功能不了解,保险意识不足,保险的深度和密度都处于东南亚国家的底层水平,保险市场仅稍好于柬埔寨。保险需求主要源于在老挝的外资机构和个人,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是产险产品,产险保费占总保费的98%。老挝的保险业务品种匮乏,投资渠道有限,保险资金使用率极低,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资金优势和保障效能。保险业的落后也使得保险监管未被有效重视,管理粗放。

根据老挝《保险法》的规定,老挝的保险公司只能使用自己的闲置资金投资如下领域:购买政府债券;购买企业股份和企业债券;投资房地产领域;对其他企业的资本投资;在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中进行存款。老挝保险公司在单一银行的存款不得超过准备金的30%,投资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不得超过准备金的80%;权益投资不得超过准备金的20%;房地产投资不得超过准备金的30%;企业债券不得超过准备金的40%。在实际投资中,由于股票市场只有几家上市公司,同时缺乏长期国债的供给,保险公司的投资主要依靠银行存款和房地产。

老挝中资企业的其他融资途径

除了依靠老挝境内的资金外,中资企业还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来自中国的资金。以老挝当地的一家大型中资商业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集房地产、宾馆、物流、仓储等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私营企业。该公司在老挝中资企业当中可算是佼佼者,其融资渠道主要是靠吸引中国境内的投资者赴老挝对该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与此同时,该公司在老挝的中资银行和非商业银行贷款机构也有贷款。但由于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资金出境的管理,国内投资者对该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较难实现,所以该公司目前只能依靠老挝境内的银行和非银行贷款机构进行有限的融资,但这样的融资格局难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此外,老挝国内虽然有日本、韩国等国的资金来源,但是无论在老挝还是在各自的母国,他们与中资企业都缺乏长期稳定的联系和商业信任的基础,所以中资企业几乎不找他们融资。

前景展望

结合前文分析的老挝宏观经济状况和老挝融资环境的情形来看,为了使老挝的GDP持续增长,老挝当前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促进其国内信贷的发展,便利老挝企业的融资。虽然有这样宽松的经济政策,但中资企业的融资却面临着缺乏土地证带来的困难。在这种情形下,不同的中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一般来说,在老挝的国有中资企业有着较为充足的注册资本金,先天基础好,即使需要融资时,从老挝的中资银行获得贷款也相对容易,并且围绕大型基建项目还有可能从中国国开行获得开发性金融资金,其整体融资难度要小一些;相反,在老挝的私有中资企业的融资困难较大。体量稍大的私有中资企业尚有一些资产可以用于抵押,可以从中资银行获得一些贷款,但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他们普遍涉及社会民生,地位重要,不可或缺,由于缺乏有力的资产进行抵押,无力从银行获得贷款,所以只能靠利润赚来的自有资金维持运转或慢慢扩大运营,难以在有利时机扩大发展。

以当前的情形来看,老挝中资企业要获得融资,可以依靠老挝境内的证券公司,尤其是合资证券公司,在中国和老挝两地之外,从第三国或地区引进资金,比如中国香港。充分利用丰富的国际资本为老挝中资企业提供融资。考虑到老挝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这将是一条长期有效的融资途径,需要于老挝的证券公司在老挝国内选择良好的投资标的,在国际上积极联系有意投资老挝的资本,以促成双方的合作。

从老挝国内的融资渠道来看,老挝证券业正在稳步发展,五家上市的私营公司已经开始树立起一种示范效应。老挝的中资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随着自身市场影响力、企业治理水平、为股东获取利润的能力的提升,以及老挝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老挝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扩大,该国的证券市场将逐步成长为适合老挝中资企业进行融资的地方。可以期待,这一融资渠道未来将对中资企业带来全面性的提升,也将促进老挝证券市场的繁荣。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