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大调查追问“美好生活”

大调查追问“美好生活”

时间:2024-10-28 02:31:52

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是自古以来大多数人的理想。但幸福的感觉稍纵即逝,无数人追寻,却往往不得其法。幸福是什么?什么因素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幸福生活?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联合中国邮政,以“准确了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动呈现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感受”为己任,汇聚十万中国家庭心声、五十万中国网民的态度,用数据勾勒出中国人心中的美好生活!

幸福在哪里

中国人的生活感受怎么样?是否感到幸福?影响中国人幸福的因素是什么?这是“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连续12年一直持续不变的调查。

此次大调查发现,中国百姓“幸福观”正在变化。全国有超过四成的人感觉幸福(44.18%),这个比例虽然比去年略有下降,但是从整体看,表示“不幸福”的群体有了明显下降,较去年降低了3.42个百分点;而表示“比较幸福”的群体较去年也提升了1.47个百分点,处于自2010年以来的第三高点(占比32.42%)。

大调查发现,2017年影响中国人幸福感的因素,排名前三位的是“健康状况”“家庭关系”“收入水平”。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3.46%)认为“健康状况”是影响幸福感的第一要素。

大调查连续12年的历史数据显示:影响中国人幸福感的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从2013年开始,“健康状况”在幸福的影响因素中开始超过“收入水平”,上升为影响幸福感的首要因素。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切中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关切和需求。

另外,在影响幸福生活的因素排行榜中,“家庭关系”位居第二位。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关系、真诚的情感,是中国人最看重的幸福。

就像每个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一样,每个城市,对幸福都有各自更看重的因素。

大调查发现,三线城市更看重“家庭关系”(46.35%)、“婚姻情感”(34.29%)和“社会交往”(21.04%),比例均高于一、二线城市,看来对于三线城市的居民来说,想要拥抱幸福生活,人际关系也要虔诚维护啊!而对于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来说,健康状况对幸福生活的影响尤为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家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健康!

幸福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品质生活。不过,从历史趋势看,“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这两项对幸福感的影响已经不再像十年前那么显著,而家庭关系的影响却在持续上升。中国老百姓正从“解决温饱”向更高的阶段迈进!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你会选择放飞自我、愉快地买买买呢?还是选择勤俭持家、享受存钱的乐趣呢?

钱都往哪儿花

大调查发现,2018年花钱排行榜上最高的是“旅游”(42.08%),“保健养生”(39.84%)位列第二,“数码产品”(37.62%)和“家电”(36.48%)紧随其后。

“旅游”蝉联消费榜首,已经是四连冠。中国国内旅游及出境旅游人次这些年一路飙升刷新历史纪录,2017年突破50亿人次大关,相当于全国每个人一年旅游3.7次,稳居世界旅游市场榜首。

旅游市场一年比一年火爆,人们热情不减的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选择旅游的人,明显比没有选择旅游的人收入信心强,幸福感也更高。中国人的美好生活,旅游已经是标配。大调查发现,最想出门看世界的,并不是年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高收入人群,而是8万~12万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人度假旅游每次人均消费达3300元,同比增长近10%,其中出境游人均消费达5800元。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国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到底有多高?大调查发现,从2012年开始,中国人保健养生消费意愿连续5年持续上升,排名从第七位,攀升到2018年的第二位,成为消费领域的“黑马”。大调查预测,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保健养生将成为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之一。

大调查发现,虽然“教育培训”在全部消费意愿中位列第五,但仍有近三成的百姓(29.39%)选择了要在2018年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

从大调查历史数据看,最近五年,中国百姓教育培训消费意愿呈明显上升趋势。

大调查数据联盟联合50万人参与的全网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培训”位列消费意愿第二位,和排在第一的“旅游”不相上下。全国人民“自我充电”的意愿可谓非常强劲。

房子买不买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8年中国人的购房意愿有什么变化呢?

大调查发现,2018年中国人的房价预期和购房意愿双双出现了拐点——从过去四年的历史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人的房价上涨预期首次出现下降,而购房意愿首次出现上升。

购房意愿为什么会出现上升?从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联盟联合链家的调查中可以看到,随着“房住不炒”的定调,房地产市场将趋于平稳,房屋从资产品向消费品过渡,房价的平稳有利于自住需求的释放。以北京为例,2017年北京房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且链家数据显示刚需客户(以25~31岁为代表)的占比增加。

大调查发现,2018年预期房价会上涨的,二线城市明显高于三线和一线城市。预期房价会下跌的,一线城市要高于二、三线城市。由此也导致部分区域购房意愿整体出现上升,其中,西北、西南地区尤为突出,购房意愿最强。三线和二线城市的购房意愿要高于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已经连续两年购房意愿最为冷淡。

大调查发现,从城乡对比看,农村受访者2018年的购房意愿较前一年明显提升,与城市居民旗鼓相当,农村住房市场未来潜力巨大。

从年龄段看,36~45岁的中年人和26~35岁的青年人是相对最有购房意愿的两大群体。

从收入看,最有购房意愿的,是年收入在3万~12万元的中低收入家庭。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群体购房意愿最强,但大调查也发现,“未婚无恋人”的受访者比“有恋人”的受访者,更想买个房子,有个自己的家。

投资什么好

人们的收入除了工资之外,还来自于投资。2018年中国家庭资产会怎么配置呢?大调查发现,相比较往年,变化不小。

“2018年您打算在哪些方面增加投资”给出了10个选项,像保险、国债属于保守型投资,而黄金、基金这类属于稳健型投资,股票、期货和外汇则属于激进型投资。大调查发现,选择“稳健型投资”意愿的最多(占比72.15%),比去年提高了8.86%;选择“激进型投资”意愿的,与去年相比有所下滑,接近2014年的水平;选择“保守型投资”意愿的比去年略有上升。

“买保险”依然是热门。从2013年开始,保险大逆袭,投资热度一路上升。2018年买保险的意愿虽然较去年略微下降,但仍然是受访者投资意愿最高的投资品,这已经是保险连续第三年排名第一。与此同时,“不投资”排在投资选择意愿的第二位。

一个值得关注的大调查发现是,虽然投资房产的回报高低一直是中国人热议的话题,但回看大调查12年调查结果,人们对于投资房产更多地持保守观望态度,“房产”从未进入投资品前三甲。然而2018年,人们投资房产的意愿明显上升(较去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达到28.76%),排在了投资选择的第三位。

大调查发现,理财产品的投资意愿近五年起伏较大。2018年投资意愿较去年上升明显,排名从第六位上升到了第四位。股票则受到冷落,投资意愿在2018年较去年明显回落,从排名第三下降到了第五。黄金和期货的投资意愿从2015年开始下滑,2018年虽然略有回升,但排名仍然垫底。尤其是黄金投资,2012~2014年稳居前三甲的地位早已不在,最近三年连续排在倒数位置。

时间去哪儿了

工作越来越忙,休闲时间越来越少,弦儿绷得也越来越紧,这似乎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感受。不过茫茫人海中,是不是所有人的脚步都“匆匆又匆匆”呢?

在以下这些数据中,您可能会瞥见自己的身影。

大调查发现,除去工作和睡觉,中国人目前每天的休闲时间平均为2.27小时,较三年前调查时(2.55小时)有所减少。整体上中国人比三年前又忙了一些。2.27小时的休闲时间,不足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半。在美国、德国、英国,居民每天的休闲时间都在5小时以上。

大调查发现,每天休闲时间在2~3个小时的人最多(占比23.80%);休闲时间在1~2个小时的人紧随其后(占比23.40%);休闲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的受访者占比为11.90%。总体来看,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者日均休闲时间不足2小时。

对于休闲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的十分之一中国人而言,休闲几乎是一种奢侈,不过与三年前相比,这部分人群减少了一半左右(三年前休闲时间不到1小时的占比为24.50%)。

大调查发现,从职业来看,休闲时间最少的是:进城务工人员,如快递小哥、家政阿姨、搬运大叔……城市里我们随处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而城市户籍企业职工、务农农民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也是相对比较忙碌的人群。休闲时间最多的是:全职爸妈。带带孩子、做做饭,自主支配时间,生活相对最悠闲。

好不容易“拥有自己的时间”,那么大家在有限的休闲时间里都会干点什么呢?

大调查12年中曾三次探寻中国人的休闲生活,排在首位的始终是“手机上网”,而且呈明显上升趋势。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手机上网”再次排位第一,半数中国人成为低头族(50.40%,2014年为41.60%)。就连休闲时间不足1小时的人,首选也是“手机上网”(52.50%),比例高于平均水平,好不容易有点休闲时间,也是捧着手机。休闲活动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健身锻炼”(40.10%)和“看电视”(35.00%)。

民生关注啥

大调查发现,2018年,“医疗养老”(49.54%)“食品安全”(49.01%)“住房保障”(40.92%)三大问题,依然位居中国人最期待改善的民生问题前三位。“交通问题”的期待改善度在2012~2014年持续下降后,近三年又有所回升。

医疗、养老是各个年龄段的受访者都关注的问题,相对谁更关心呢?大调查发现,年龄在45~59岁,身负教育子女和养老的中年群体(54.00%)更加期待改善医疗养老问题。

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2.2亿,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指明了方向。

大调查发现,一、二、三线城市的受访者期待改善的问题有不少差异。一线城市,选择“收入分配”“空气质量”的比例高于平均值;二线城市,选择“医疗养老”“食品安全”和“教育质量”的比例高于平均值;而三线城市更期待改善的是“住房保障”“交通状况”“司法公正”。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