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消费金融新动力

消费金融新动力

时间:2024-10-26 12:28:01

中国的营商环境是世界一流的,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能吸引更多优秀外资企业到来。

定制

根据中国百姓的消费需求,进行市场战略和产品服务的设置。比如为提倡理性消费,为每位用户提供“15天犹豫期”服务。

零首付,每期还款400元左右,分八期还完,在沈阳一家餐馆打工的李明,在他8月17日生日这天,用这样一种方式获得了他青睐的一款国产手机。

李明拿到心仪手机的同一天,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其中提出“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李明还不知道,自己通过信贷购买手机的行为,正是国家所提倡的消费金融。帮助他圆梦的,是由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捷信)推出的一款消费金融分期产品。

作为一家进入中国市场不算太长的外资企业,捷信成了中国消费金融新浪潮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近年来,伴随着改革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也不断引向深入,消费金融成为金融业开放的重要领域。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今年年底以前,金融领域开放将推出多条措施,其中一条即是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金融业开放进入快车道,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捷信集团母公司PPF集团中国总裁卢米尔・马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在华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最早的外资企业之一,捷信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

卢米尔・马龙:受益于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政策,2004年,捷信集团的母公司PPF集团在北京成立办事处。随着《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发布,2010年,捷信在天津获得首批消费金融牌照,成为唯一一家外商独资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在老百姓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信贷服务,是幸福感的来源之一,作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捷信从进入中国市场至今,为不易被银行传统服务覆盖的人群,特别是中低收入、缺乏信用记录的人群,提供普惠的消费金融产品,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安全、便捷、负责任、可负担的消费金融服务。截至2018年7月,捷信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29个省份、312个城市,超过24万个贷款服务网点,服务的活跃客户超过1900万。

捷信对中国市场信心十足。从2016年1月起,捷信已多次增资,同时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目前捷信金融公司注册资本增至80亿元,成为注册资本最高的消费金融公司。

《财经国家周刊》:捷信2010年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当时进入中国市场首先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卢米尔・马龙: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的挑战有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很多消费者由于没有获得系统化学习金融知识的机会,他们对金融知识不了解,对信贷消费没有合理规划和安全意识。因此,让更多的消费者学习和获得更多的金融知识,合理使用相关金融产品,就成了捷信在中国面临的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进入中国市场伊始,捷信就持续为不易享受的传统银行服务的人群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这个数量庞大的人群,正是我们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最大机遇。

为中国消费者定制服务

《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原中国银监会首次批准设立了4家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是唯一一家外资企业,你认为,捷信为什么会首批入选?

卢米尔・马龙:作为一家国际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在全球多个市场拥有非常成熟和专业的消费金融服务经验。长期以来,捷信坚持以消费场景为依托,能够深刻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并以之为基础,设计消费金融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捷信与迪信通、苏宁等全国知名的零售商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可以说,捷信已经深入到了消费者所能触及的各式消费场景。

另外,捷信将多种科技化的手段,如大数据分析审核、人脸识别技术等,植入到从贷前审批到贷后服务的与消费者互动的全部流程中。科技手段的运用,不但简化运营流程,降低运营成本,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利和人性化的服务。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因地制宜做了哪些重要的策略改变?

卢米尔・马龙:捷信会根据中国百姓的消费需求,进行市场战略和产品服务的设置。比如捷信为提倡理性消费,为每位客户提供“15天犹豫期”服务。具体服务条款为,借款人自提交贷款申请表之日(含当日)起的15天内申请取消贷款,并在上述15日内(不晚于第15日的下午6点)将该笔贷款的贷款本金全额付至指定账户,则不需要对该笔贷款支付任何额外费用和利息。这项服务是捷信在行业内首创,这也是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而制定的。

与中国企业合作共赢

《财经国家周刊》:捷信一直将金融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这也是对监管部门要求向消费者深入普及金融知识的积极响应,在这方面,捷信有什么经验?

卢米尔・马龙:捷信在中国针对4个主要的群体,即社区、农村、青年和少年儿童,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多样的形式,对他们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活动。2017年,捷信在中国12个省和直辖市开展了各式金融知识讲座170场,通过线上和线下受益的人数近100万。我们相信这个数字在2018年还会进一步增加。

《财经国家周刊》:捷信与中国企业展开了很多合作,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是如何与中国企业实现共赢合作的?

卢米尔・马龙:捷信与OPPO、VIVO、华为等中国品牌手机,一起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多中国手机厂商能够快速发展,捷信是重要的推动者。OPPO在进入菲律宾的第二年就开始和捷信成为合作伙伴,OPPO曾经有三分之一的手机都是通过捷信的网络销售出去的。VIVO在进入菲律宾的三个多月后,在与捷信合作之下,其通过捷信网络的销售额也达到了20%以上。

《财经国家周刊》:中国宣布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对此,捷信有哪些期待?

卢米尔・马龙:金融业开放迎来新时代,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的营商环境是世界一流的,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能够吸引更多优秀外资企业到中国市场来,与中国企业一起,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消费金融是未来趋势,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下,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经过培训获得金融知识,消费金融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卢米尔・马龙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