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乡愁,我的另一重身份

乡愁,我的另一重身份

时间:2024-10-25 09:44:55

云南人也有出走的天性,我从未拒绝远行。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乡愁不只是牵连,更会给我力量。乡愁是身份,让我不会迷失自己。卡生(卡生供图)远行

我一直有一部没有写完的小说叫《行走在阳光下的人》,其中关于小时候在昆明长大的几段故事,我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总觉得具备某种自我欺骗的嫌疑,并不真实。文林街的咖啡馆、云南大学的苏联建筑、师大附中门口的录像碟店、海埂大坝上的红嘴鸥……在印象中,作为一个云南人,在离开她15年之后,我竟然只能用“某个地方”的概念来丈量这座城市。

小时候就听父母聊起云南人的秉性:家乡宝——一种无论离家多远多久,最终都会再回来的性格。其实云南人也是有出走的天性,边陲即通路,北上南下,天涯不远。

18岁那年,我坐上了北上的绿皮火车上大学,一天两夜。火车从昆明开出,穿过贵州的山足足花了一天。当火车跨过长江流域,眼前豁然开朗,是我未见过的开阔平原,火车加快了速度。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云南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世界,这里有严酷的春夏秋冬(18岁前我只见过一场雪)、有天南海北的口音、有许多不一样的少小离家的故事,更有一个庞大的城市,让人感觉慌张和孤独。

几个学期下来,我发现一个严重的事情,我吃不惯北方的饮食;第一次在雾霾里感觉呼吸困难;第一次在宿舍里怀念起那座365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的城市。从一个遥远的边疆之地进入一个真实的世界,再忆起昆明的市井生活,也觉得镀上了一层金光,透着一种世俗的美好。其间放假回家,吃饱喝足,走时恋恋不舍——似乎所有云南的孩子在离家之后的头两年都是这样度过的。

大学毕业之后我去了德国,一个更遥远的地方游学。当我离云南越远,时间越久,我越能看到曾经忽略的美好。云南在我内心里播撒的东西,因为遇到了更大的世界,那些质朴的、“憨”的东西便越发让人感受到珍贵。因有了这种内心里的韧劲儿,我爱上了走到更远的地方。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美国、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我越是远走,那个根植在我内心里的东西,越发扎实,让我越觉得有根。

这些话没办法和母亲说清楚,她在电话那头儿告诉我:“你就不像一个云南人,人家都知道要回家,你是越走越远,简直是不着边际。”我从未与她聊到这个问题,重要的不在于每天在这里,心怀云南,才是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

小院

30岁的时候,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辞职。

当时,我在一本时尚杂志从专题编辑做到主编已经六个年头。那天下午,我向恩师提出辞职的时候,她似乎觉得我在开玩笑。我们坐在北京一家日料餐厅里谈到我的理想——年岁渐长,我发现我已经回不去云南,北京已经成为我的家,我希望在胡同里开一家云南私房菜馆,不仅是口味,更承载云南的生活方式。对此,她觉得惋惜,因我决绝的态度她也只能作罢。

北京四合院与云南生活方式的结合——小院(卡生供图)

(卡生供图)在开设“小院”之前,我曾有过短暂的迷失,像所有时尚剧里的生活一样,我过上了参加品牌秀场、每天穿着不同设计师服装的生活。我从一个胖子饿成了一个瘦子,至少看起来和时尚圈有了更近的关系。我开始在谈论包和鞋的时候有了某种特殊的优越感,这种迷失我将它称之为一个时尚小白的蜕变历史。

当我意识到欲望的膨胀,似乎我内心的树根正在枯萎,连接家乡和过去的东西变少后,我就成了一株漂浮在滇池里的浮萍,任由飘荡,却再无根可言。我想我应该换一种方式生活。云南人那股子“憨”劲儿又回来了,小院就这样在2014年,在很多人的反对声中开始了运营。云南人大概都是这么任性。

北京四合院的生活和云南的生活方式有许多的共通之处。生活在市井之中,灵魂又可游荡在其外。这是根植于一种市井文化发展而出的“乌托邦”。小院里的云南菜是我记忆中的味道,没有添油加醋让它成为创意菜的原因是因为我武断地认为,云南菜是全世界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菜——酸辣的配比、食材的多样、制作的家常无疑是我通向回家的一条路。

我要做这个院子,是要去还原我和云南的关系。质朴无华、返璞归真不是偷懒,只是我想坐在院子里吃着家乡的菜时,我能找到这样的共情感。尽管这在庞大的北京似乎是一个飞地。学校门口的臭豆腐、小锅米线、狼牙棒土豆、凉拌豌豆粉,这些儿时的路边摊,配合着小院里树涛的声响,时光静止,成为了乡愁的一部分。到今天,家里的厨师已换了三轮,现在的是个佤族少年,来自云南的边陲小镇临沧,所有菜的故事和来源我都与他分享,希望他能做出我少年时吃到的菜的味道。

在小院里,我还给自己准备了一间书房。我想起在昆明读书的时候,我有一家喜欢的书店——麦田(如今还在),老店位于钱局街上,旁边是火锅店和一个自行车店,它夹在中间。门面不大,书却是很全很偏门,门口坐着一些奇奇怪怪的长发青年、文身青年,喝着酒听着爵士乐。每每放学,我都会去逛逛,第一本在他家买的书是伍尔夫的《一个人的房间》,那时候的密集阅读虽然如今看来是在一个过早的时间,阅读了过早的先锋文学,正确与错误很难分辨,但由此播下的阅读种子却是让我受益匪浅的。所以在开设小院时,我希望在一个纸质书籍被人忽略的时代,依旧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

如今,小院已经陪伴我三年多,之前只知道拥有一个自己的院落是一种风花雪月的生活,但账单、餐品的稳定、服务、运营、胡同里的邻里关系……即使是一个小小院落,也是一个微型的小企业,需要你去精心管理。这些年,我有诸多变化,最重要的是磨出了一副好性子,我哪曾想过我能做得一手好菜,我哪能想到我有成为手艺人的潜力,更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在院子里信手涂几张小画。是这个院落,让我逐渐打开了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很像是一个迷信硬派武功的人,突然慢下来打太极,才知过去的时间里,只有一味的勇猛,却少了一份缓慢与耐心。

方言

于坚是我最爱的云南诗人,他的书籍我几乎全部都阅读过。当我阅读他所写的每字每句,我都会自动切换为方言去阅读。用方言去阅读他,我发现那是一种全新的角度,日常性、市井化的同时不乏国际的视野,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世界性。云南的于坚就是里斯本的费尔南多·佩索阿,他们站在原地阅读世界。而如我这样的云南人,只有在远离她之后,才明了这最好的风景。

方言像一个洞穴里的小火光,微小但能让你找到一条回家的路。可惜的是,我不是一个能说得好方言的本地人。对于阅读他,我充满了矛盾感。

由于我的家庭频繁迁徙,三岁从县城丘北到州府文山,又在建立方言系统最重要的五年级去了省城昆明。一路迁徙,当一个孩子想要最快地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且不被小朋友们嘲笑(现在想来根本没有嘲笑的意味)的时候,我不想再去学习一门新的方言,而直接开始说普通话——因为它足够通用,也足够和周遭的环境保持礼貌的距离感。因为来自小地方怕被欺负,也因为害怕方言学得不地道而成为笑柄,莫不如说普通话,这便省去了诸多的麻烦。但实际上,在边疆说普通话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很多私下密切的关系都是由方言系统构建的,这也让我从小与周遭环境树立了一种微妙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和谐、对立的异类。

“方言”似乎暗示了我所有未来的际遇。我羡慕像于坚这样用方言思维思考和写作的人,他的故乡不在别的任何地方,就在自己每一个文字中存活。

乡愁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到昆明后,我开始用导航找路,原本熟悉的街景已经不复存在,慢慢随着城市的扩大变得面目全非,而生活在这里的人又似乎被时光所冻结。这种变和不变,是这个地方特有的属性。

一方面,云南的城市建设是迅速的;另一方面,人的状态是停滞的。这是一个好的结果吗?当你爱上一个城市的时候,应该说你爱上的是这个城市的古老和人的多元,而这一切恰恰相反。生活在这里的朋友,积累的抱怨主题从这个城市的迅速扩建,到人的随遇而安似乎从来就存在,这也让如我这样的“乡愁分子”怀疑自己愁的那部分变成了更大的担心。

当然,这种对于“乡愁”的探讨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并不一定是云南独有的特征,但无疑,云南人对这个问题的看重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教育中都与“家乡宝”有关。

于坚提到乡愁时说:“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目睹自己的故乡世界,像一艘报废的破船那样被拆除、消失。但昔日造就了我的生命的那一切依然在我的舌头后面活着,我像一个说谎者那样说出了他们。”

面对尴尬的乡愁,人总会有不灭的希望。从我在北京建立了一个假想之中的云南小院,就一直在努力建立一个王国,与云南息息相关,其间我也担心,我所描述的云南,真的是那个云南吗?

一天,我坐在院子里,写下一段话:“看一棵树的生长,吃一顿不是所谓创意菜的云南菜,好好写一本小时候的故事,这便是生活的希望所在。”这个小院是我历经多年后对云南的理解,寄托着我回不去云南的遗憾,更是我提前20年的落叶归根。正如于坚所说,我们没有故乡,我们只有未来。

我从未拒绝远行,云南人也有出走的天性。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乡愁不只是牵连,更会给我力量,让我保持对生命本质的追求。

(张雷摄)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