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植根于乡土文化上的传统与变革

植根于乡土文化上的传统与变革

时间:2024-10-23 04:28:28

一直以来,中国为消除贫困付出了坚定和显著的努力。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8亿人口脱贫,为2015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近,我走访了中国中部省份河南一个叫裴寨的村子,在那里我亲眼见证了村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的成就。尽管飞速的发展给裴寨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裴寨人依然在日常生活中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

裴寨商业街上开了一家电商的配送店,用以配送村民们网购的商品。乘着高铁飞速穿过河南的乡间田野,我们顺利抵达了新乡市。这是我第一次了解新乡。新乡市大约有600万人,比很多欧洲国家首都的人口还多。假如河南是一个国家,它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上能排到第12位。回味着这些数字,我登上了开往裴寨村的巴士,我的乡村生活体验即将正式开始。

裴寨村里有一口被弃用的孤零零的老井,这是过去那段饮水困难时期留下的印记。如今村民们喝水已经非常方便,很难想象仅仅十年前,他们每天都要为这个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发愁。深藏在太行山脚下的裴寨村受制于不利的地理环境,水资源匮乏使村子的发展常年陷入困境。如今,新建的水库和灌溉设备已经让裴寨村大变样:原本贫瘠的土地已经种上粮食,从高处望去一片翠绿。“水对裴寨太重要了。”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是当地的一位慈善家,为了裴寨的建设,他频频慷慨解囊。“有了可靠的水资源,我们才能发展。”广场前,几口大锅里正在烹煮粉条烩菜。裴寨人喜欢以这种传统的方式招待前来参观的客人。裴春亮说的没错。正是有了蓄水系统,裴寨村民才第一次在与不利自然条件的抗争中占了上风。为了解裴寨人过去的生活环境,我们去了临近的发展较为滞后的大王庄村。走进大王庄村,光秃秃的土路蜿蜒在破旧的土坯房之间,有些房子空空荡荡,已经无人居住。在这里,大部分村民依然靠着种地为生。想到裴寨村过去也曾是这番景象,我更加觉得裴寨人取得的发展成就了不起。

如今,裴寨村宽阔的广场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广场旁的文化墙上是村里孩子们的画。村民们告别了过去破旧的土坯房,住进了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村里的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村民随时可以去锻炼。伴随着中国的发展,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可是,为何裴寨还保留了其独特的乡村特色呢?我在裴寨人身上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裴寨村的样貌的确已大不同于从前,但改变一个村子的传统可不像拆掉几间老房子那么简单。每天清晨,村里的老人依旧聚在一起锻炼,待子女准备出门上班,便纷纷回家照顾孙子孙女。下午,他们坐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身旁是小块的菜地和晾晒的衣物。家里虽然收拾得干净,但农村生活的器具依旧散落地摆放着。尽管搬进了崭新的房子,裴寨人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时光匆匆,老一辈裴寨人的苦日子已经成为过去,在新村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也已开始上学,也许他们长大后不会像父辈这样生活。但如今,这种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明显的对比在裴寨人的生活中仍然清晰可见。

这种对比尤其体现在饮食上,村民们的饮食习惯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人人都知道,饮食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裴寨村也印证了这一点。午饭时间,我们和其他游客一道走进了村头一间整洁明亮的饭厅,坐下等待用餐。但这里的厨房设在室外,厨师们在一口露天的大锅里炒菜,锅灶下柴火烧得很旺,这样的场景与周围崭新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午饭是烩菜和白米饭,我们吃得很香。吃饭的过程中,新与旧的碰撞还在延续,不断有人进进出出,把菜从室外的大锅灶端进饭厅。当地人告诉我,不论厨房修得多漂亮,还是老锅灶煮的饭菜味道更香。这在裴寨村很常见,好几次我都撞见村民在自家门前用老式的炉灶蒸馍馍,设备齐全的现代厨房反而被搁置一旁。裴春亮说:“食物很重要,外来人对一个地方最初的印象就来自于食物。只要你在那里吃饱了,你就会对那里留下好印象。”裴寨商业街上的便利店里,将要成为母亲的老板娘在照看生意。

村里的儿童在商业街上的一家舞蹈培训班里学习拉丁舞。传统厨艺的价值还有一个重要的体现——红薯粉条节。在那段与贫乏的水资源和贫瘠的土壤作斗争的岁月里,红薯成为当地村民可以依赖的农作物之一,裴寨人靠着红薯挨过了不少苦日子。现在村民们日子富足了,他们通过举办红薯粉条节,热闹地纪念这个曾带来温饱的农作物。制作红薯粉条的场地是向游人开放的,我一边听着空中回响的民族音乐,一边亲眼瞧瞧红薯是如何被制成粉条的。开始,一个个红薯被切成碎块,磨成粉,搅拌成面团。等面团揉到恰当的时候,通过筛网挤成细长的粉条,下到盛满热水的大锅里,锅底不断添着柴火,水一直热腾腾的。做粉条的师傅们穿着亮白色的制服在炊烟和雾气中不断忙活着,他们的装束就像是高档餐厅里的大厨。不一会儿,煮好的细长粉条被捞起,晾到旁边的架子上,晾干后就可以用来做各种菜了。62岁的王中美和儿子一起做红薯生意,他告诉我,红薯浑身都是宝,连红薯梗都已经出口到韩国,成为那里的一种美食。王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裴寨人,他还是裴春亮的中学老师。他相信,尽管裴寨这些年变化巨大,但人们对红薯粉条的喜爱是经久不变的。我和红薯粉条节的组织者也聊了会儿,他们也同样爱着粉条。“办这个红薯粉条节,我们可以向外地朋友展示我们的土特产。”他们中有个人告诉我:“它成为我们展示本地产品的一个窗口,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一路走到今天,裴寨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除了种红薯,他们也发展起更多的生意。裴寨村的许多新产业不仅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还给他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中国有句谚语,“授人以鱼,养人一日。授人以渔,养人一世”。对裴寨人来说,“授人养宠物金鱼,赠人好生意”可能更贴切。裴寨村里有一长排矮房子,房里各种宠物金鱼在成排的鱼缸里游来游去,这些金鱼将被远销到北京等城市。对于一个几年前还极度缺水的村子来说,能把利润丰厚的金鱼养殖生意做起来真是令人惊叹。裴寨村民在喜事汇内聚餐。裴寨村供图裴寨村仍然有不少人在务农,村里发展的现代农业仍需要裴寨人世世代代干农活的手艺和经验。村里开辟了一大片土地,建了28座大型温室大棚,种植特色水果和蔬菜,而不是常见的红薯。这些温室大棚的朝向非常讲究,以获得尽可能多的阳光照射,一堵高高的黏土墙用来保温,棚顶是半透明的塑料膜。这样的设计效果非常好,温室大棚内明显比外面暖和多了。虽然这些温室大棚很先进,但农村的劳动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一家人还是会在一起劳作。梁先生今年50多岁,他和女儿一起管理着两座西红柿大棚,生意蒸蒸日上,父女俩一年可以挣五六万元。临近的一个大棚里,茹女士正在料理充满异域风情的火龙果。这些火龙果长在外貌酷似仙人掌的细长茎上。她年幼的女儿则在大棚外面玩耍。

走进村子中心,我们来到了让裴寨人引以为豪的商业街,这条街是当地的商业中心,代表了裴寨人的希望和梦想。传统的乡村生活和现代化的产品交织在这条商业街上。一家电器店里陈列着崭新的电视机、洗衣机和空调,而在店门口,一位老人正推着木制手推车卖水果。在一所拉丁舞培训学校里,一群孩子跟着老师的步伐兴高采烈地舞动着身躯。即便在这里,电子商务的触角也无处不在。商业街上开了一家电商的配送店,用以配送村民们网购的商品,小店的经营者杨先生今年刚刚21岁。为了吸引村民存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这里开了一家便利店,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包装的食品和日用品,村民们凭存款凭证可以买到打折的商品。便利店的老板娘怀孕六个月了,店里没有暖气,她包着厚棉袄坐在柜台后面,努力让身上暖和一点。裴寨仍然在不断发展,这里的人们对此非常自豪,他们也的确应该感到自豪。

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有了裴春亮这样慷慨的社区党总支书记,裴寨人的梦想才得以实现,他们内心对此充满了感激。裴寨村里贴着“学习裴春亮”的标语,坐落在裴寨村广场的村史展览馆里陈列的展品体现着村子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由一个个普通裴寨村民的奋斗故事组成,正是他们的成功和曾经的挫折共同推动了整个裴寨村的发展。未来,裴寨人还将继续他们的道路。

在村史展览馆里,一张合影吸引了我,照片摄于裴寨村2015年举办的一场庆祝大会,照片说明写着“我们是一家人”。尽管现代化的进程让裴寨村日新月异,但裴寨人那份独特的身份认同仍然寄托在经久不衰的乡村文化中。

(本报道撰文者系人民画报社外籍雇员)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