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杂志

保存到桌面 | 繁体人人书 | 手机版
传记回忆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诗歌戏曲杂文随笔小故事书评杂志
人人书 > 杂志 > 高考能够改变什么?

高考能够改变什么?

时间:2024-10-23 02:29:46

《人民画报》1978年第3期对1977年恢复高考的报道版式。在中国,高考关乎人的命运。

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重新恢复,至今40年过去。

这个夏天,关于高考的话题格外火热,参加过1977年高考的人士成为媒体采访的热门人物,他们多为各行各业的翘楚:知名作家、功勋卓著的科学家、高级官员和成功商人……回忆起40年前的高考,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述着同一个观点:高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如果没有高考,他们现在可能还在乡下种地,或者在城市的建筑工地搬砖。当然,他们最珍视的是获得了追求文化与知识的机会。

高考制度中止于1966年,此后的10年间,追求文化和知识成为一件艰难甚至危险的事情。到了1977年,当遍布中国乡村厂矿、城市大街小巷的高音喇叭传出关于恢复高考的消息时,与文化和知识隔绝了10年的青年人看到的不仅是命运的曙光,更是通往知识之途的希望。

恢复高考之初的那几届大学生,大概是这40年来对知识的追求最如饥似渴的人,大概也是最渴望用知识改变国家命运而不仅是自身境遇的人。因为他们经历了中国经济迟滞、政治不安的年代。

说不清从哪一年开始,在中国的许多地方,结束高考的学生们有了一个奇特的“仪式”:集体撕书。在教室里,一个班的毕业生,兴奋且疯狂地把教科书、高考辅导材料撕得粉碎,借此宣泄十几年苦苦备考的辛酸与痛楚。从7岁至18岁,十多年的苦读,似乎追求知识不是目的,改变命运才是终极选择。

过去的40年,人们时时反思高考制度,相关部门不断改变高考方式。从全国统一命题到各省自主出题,从全国统一招生到大学自主招生,从每次考7门课目到3加X……高考是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国家大事。各种改变,都是为了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使孩子们不至于在一座独木桥上挤得头破血流;更是为改革应试教育,提升素质教育。

近些年,人们似乎不再千军万马抢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因为改变命运的路径多了起来。家境宽裕些的孩子,可以到国外去读大学,这些幸运儿逃脱了高考这个炼狱之苦。对于不少“寒门弟子”,“读书无用论”得到他们家庭的认可,趁年轻步入社会寻得赚钱机会,尽早谋得实际的利益似乎更为现实。当然,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们还是选择经历高考的“磨炼”来改变命运。

高考的最初目的是个人凭借自身的能力公平地进入知识的最高殿堂,但是现实却扭曲着这个初衷。

不可否认,古今中外,读书受教育一向不是完全脱离了功利算计的超然之事,中国古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就是读书的现实好处。然而,恰恰是这种扭曲,使得母亲在孕育胎儿时就开始为他们进优质幼儿园,读重点小学、中学,考入名牌大学而焦虑。追求知识本是一个了解世界、完善自我的愉悦过程,却因为现实利益的考量,而成为失去快乐童年和少年的痛苦历程。河北省有一家以军事化管理著称的中学,其高升学率的不二法门就是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和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

过去的40年,关于高考,流行的大抵是这样的调调:高考改变命运——将体力劳动者变为脑力劳动者;把初中毕业生变成高级知识分子;将草根变成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我们纪念高考恢复40年的今天,是不是可以期待有朝一日,高考能够激发全社会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体力劳动者的尊重呢?2010年6月8日下午,高考结束后,湖北省襄樊四中考生撕碎复习资料,抛撒到空中,“欢送”高考。CFP供图

2016年6月5日,安徽省六安市,素有“亚洲最大高考工厂”之称的毛坦厂中学送考车队驶出校园。CFP供图
   

热门书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