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吴舜文是台湾赫赫有名的女企业家及教育家,对台湾经济发展作出了很
大贡献。她所经营的台元纺织公司是台湾具有代表性的纺织工厂,1979年起
外销业绩每年都超过一亿美元;自台湾政府于.. 1969年起奖励外销绩优企业以
来,已连续15年获外销绩优最高奖。除了经营企业以外,吴舜文对教育工作
也有浓厚兴趣,同时她对社团活动十分热心。每次举行义卖济贫工作,她都
出钱出力,但近年也遇到不少麻烦。
裕隆集团核心人物吴舜文与其夫严庆龄在上海时就开始从事纺织及机械
工业。1949年将上海纺织厂的机械设备拆迁到台湾,设台元纺织厂。此后,
严庆龄前往欧洲考察,深感欧美与日本在战后迅速复兴,交通运输工业方面
的深厚基础,是一个重要原因。1952年回台湾后即筹设汽车制造工厂,第二
年.. 9月成立裕隆机器制造公司,并在台北县新店大坪林兴建铸造工厂、机械
工厂及办公大楼,开始生产柴油发动机。1956年扩大投资,改名为裕隆机器
制造厂公司,并与美国.. Willys Mo-tor Inc进行技术合作,生产吉普车,同
年.. 1O月造出了台湾第一辆自制汽车。1959年她又与日本日产自动车株式会
社签约,合作生产汽油卡车,1964年更名为裕隆汽车制造公司,随后大卡车、
小轿车均上市,而使台湾步入汽车工业时代。该公司目前有三义及新店二厂,
汽车月产超过.. 11000辆,但目前设备利用率仅.. 50%左右。中国铸管厂公司创
立于.. 1954年元月,是裕隆汽车公司、台元纺织公司、台文针织公司的转投资
企业,是岛内规模较大的铸铁制管厂之一,生产螺旋螺栓压圈式伸缩接合铸
铁管、压力管与承口式灌铅接合铸压力管。台元纺织公司前身是1955年由台
元纺织厂,当时由上海迁来时仅.. 20000枚纺锭,800名员工,经营.. 3O余年,
已完成由纺纱到制衣一体化作业,居台湾棉纺业界领导地位。1977年吞并原
有关系企业——元生纺织公司,1978年.. 6月又收购复新纺织公司,使台元纺
织公司纺锭达.. 21.3万锭。因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加之纺织业近年来不大
景气,所以员工减至.. 6000人左右。为突破产销及技术瓶颈,1984年严庆龄
为配合汽车工业之发展,于是与台元纺织公司、第一钢缆公司及日本发条株
式会社共同投资,组成友联车材制造公司,生产弹簧、钢板、汽车座椅及汽
车水箱,以供应裕隆汽车制造公司为主,部分供应其它汽车厂。同年,吴舜
文为配合其纺织事业相关体系的发展,由台元纺织公司与裕隆汽车制造公司
共同投资,成立台文针织公司,生产针织布匹与成衣。中华汽车工业公司于
1969年创立,与日本三菱自动车株式会社开展技术合作,生产小型及大型客
货车;1975年.. 5月裕隆汽车、台元纺织及台文针织等公司参与投资,正式引
入裕隆汽车体系,除生产小型及大型客货车外,并于1985年推出.. 8OOcc小轿
车,以增加产品系列的广度。
织公司纺锭达.. 21.3万锭。因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加之纺织业近年来不大
景气,所以员工减至.. 6000人左右。为突破产销及技术瓶颈,1984年严庆龄
为配合汽车工业之发展,于是与台元纺织公司、第一钢缆公司及日本发条株
式会社共同投资,组成友联车材制造公司,生产弹簧、钢板、汽车座椅及汽
车水箱,以供应裕隆汽车制造公司为主,部分供应其它汽车厂。同年,吴舜
文为配合其纺织事业相关体系的发展,由台元纺织公司与裕隆汽车制造公司
共同投资,成立台文针织公司,生产针织布匹与成衣。中华汽车工业公司于
1969年创立,与日本三菱自动车株式会社开展技术合作,生产小型及大型客
货车;1975年.. 5月裕隆汽车、台元纺织及台文针织等公司参与投资,正式引
入裕隆汽车体系,除生产小型及大型客货车外,并于1985年推出.. 8OOcc小轿
车,以增加产品系列的广度。
1970年初,裕隆汽车制造公司与日商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及浅野齿轮工作
所共同投资,设立三光齿轮制造公司。后来因为中日建交,日方撤退了在台
资本。1974年初,严庆龄对该公司进行改组,与美商台亚公司(DANA CORP)
合作,生产后轴及变速箱,并将公司改名为中华台亚公司。
为了保证企业发展中所需的土地能顺利取得及使用,裕隆集团于 1977
年设立裕元开发建设公司。1978年.. 6月裕隆汽车制造公司又与日商关东精器
株式会社共同投资,成立裕器工业公司,生产汽车仪表板。此外还有一个裕
盛工业公司,原名裕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于.. 1969年.. 4月.. 29日创立,原与
美国西屋电机公司实行技术合作,生产金凤牌冷气机;1979年公司更名,改
与日本某厂商进行技术合作,设有木栅、中和、三义三个厂,产品主要是汽
车用玻璃,其次是汽车用安全带、故障标志。目前,裕隆汽车制造公司又成
立大规模研究发展中心,员工.. 60余人,朝汽车工业连锁企业迈进。
裕隆集团的发展策略是复合式多元化发展,身跨汽车、纺织及建筑三大
行业,其中汽车及纺织为两大支柱。在汽车制造业中,以裕隆汽车制造公司
为核心,友联车材、中华台亚、裕器工业、“国货汽车零件”及裕盛工业等
公司为其卫星工厂,呈垂直发展的态势,而中华汽车工业公司与裕隆汽车制
造公司又呈水平发展的态势;在纺织业中,台元纺织公司与台文针织公司又
有垂直的关系。除此以外,还投资于大南客运、欣欣客运等公司。
□管理规模与业绩
在组织方式上,裕隆集团过去以裕隆汽车公司与台元纺织公司为核心,
对其他连锁性企业转投资,从而形成一个母子型企业集团。自严庆龄几年前
去世后,裕隆汽车公司独居核心地位,是集团中唯一的股票上市公司;而其
关系企业本身又有关系企业,形成极为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但各家都是独
立经营,因此没有设立总管理处。
在管理方面,目前的核心人物是吴舜文,她身兼裕隆汽车、中华汽车、
友联车材、裕器工业、台文针织、中华台亚、台元纺织等七家企业董事长,
并担任裕元开发、裕盛工业及中国铸管三家公司的董事。裕隆集团在某些公
司如中华汽车及台文针织中所占股权虽不到.. 2O%,却掌握了控制权,占有极
重要的地位。裕隆集团虽然没有设立总管理处,但在裕隆公司设有总稽核室,
除对该公司作内部稽核外,也对子公司作经营上的稽核,以监督改善营运;
而且,其重要子公司的业务机构均设立于同一栋大楼中,使各子公司彼此业
务往来及资金融通获得相当便利。
重要的地位。裕隆集团虽然没有设立总管理处,但在裕隆公司设有总稽核室,
除对该公司作内部稽核外,也对子公司作经营上的稽核,以监督改善营运;
而且,其重要子公司的业务机构均设立于同一栋大楼中,使各子公司彼此业
务往来及资金融通获得相当便利。
就子公司来说,裕隆汽车制造公司是岛内第一家汽车制造商,1983年的
营业收入达.. 162亿元新台币,高居当时台湾最大民营企业排名第.. 4名,并且
在台湾交通工具业独占鳌头,在台产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为.. 42%左右。每月可
生产.. 1500辆速利轿车及旅行车,目前该公司小汽车年生产能力为.. 132000辆。
该公司曾投资近.. 1O亿元台币成立岛内第一座车身压造工厂,每年可压造
36000套车身钢板。1986年裕隆汽车制造公司排名台湾大企业第.. 11,营业收
入为.. 159.12亿元台币;营业增长率.. 12.36%,排名.. 626;资产总额.. 144.83
亿元台币,排名.. 17;税后纯益.. 11.77亿元台币,排名.. 11;盈利率.. 7.4O%,
排名.. 156。 1987年该公司在台湾十大民营企业排行榜中,由.. 1986年的第.. 6
名跃升第.. 5名,其营业额为.. 217.3878亿元,营业增长率是.. 32.13%。
台元纺织公司.. 1983年的营业收入居台湾最大民营企业第.. 21名,在棉纺
织业中也是前几名。其产品畅销美国、欧洲、日本、澳州、香港等地区,外
销金额达.. 40余亿台币,多次获台湾当局颁赠外销绩优之奖章。近年来还与日
本厂商合作生产染整布,在行业中引起震动。中华汽车工业公司所生产之重
型客货车,自纳入裕隆汽车关系企业后,在岛内市场逐渐打开,并向小货车
市场进军,1983年度营业收入为台湾最大民营企业第.. 25名,居交通工具业
第.. 4名,而在岛内小型货市场上更居同业第一名,发展潜力巨大。